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6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发趋势及实用化进展 被引量:102
1
作者 孙怡 于利亮 +2 位作者 黄浩斌 羊家威 成少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3-1756,共14页
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难降解有机废水需要有效处理,否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处理速率快、降解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最具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但目前高级氧化技术仍存在高耗能、... 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难降解有机废水需要有效处理,否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处理速率快、降解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最具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但目前高级氧化技术仍存在高耗能、高成本等缺点,为了降低处理成本,近年来,以高级氧化技术为主结合生物处理方法的耦合/复合处理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在综述高级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最新技术如等离子体高级氧化法、太阳光催化氧化和Bio-electro-Fenton氧化法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法复合处理技术和高级氧化法与生物法耦合处理技术,并结合高级氧化技术实用化发展方向,总结了复合/耦合高级氧化技术扩大化处理实例。本文还对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实用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有机 废水 降解 等离子体 太阳能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生物耦合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96
2
作者 陈柏森 廖清芬 +3 位作者 刘涤尘 王文怡 王志义 陈思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4-182,共9页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既为多元能源耦合利用提供了平台,又使得用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成为可能。首先分析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与优势,考虑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部能源之间的耦合关系,系统描述了不同环节中能量的转换、流通、分配及存储...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既为多元能源耦合利用提供了平台,又使得用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成为可能。首先分析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与优势,考虑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部能源之间的耦合关系,系统描述了不同环节中能量的转换、流通、分配及存储等情况。以配电系统为核心,耦合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地热能、交通等多元能源系统,分别从能源环节、装置环节、配电网环节和用户环节提炼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指标,进而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展开综合评估,并采用网络分析法(ANP)—反熵权等方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和评分函数,解决了指标之间含义交叉、互相影响导致权重计算失准的问题,并在实际算例中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准确地评估中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水平,并为中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耦合 能量流动 综合评估 指标权重
下载PDF
辽宁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 被引量:80
3
作者 关伟 许淑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0-530,共11页
本文评价与分析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能源效率的空间等级与结构特征,分别从DEA能源综合技术效率、单位GDP能耗及融合二者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方面来进行研究。在对各地级市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评价... 本文评价与分析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能源效率的空间等级与结构特征,分别从DEA能源综合技术效率、单位GDP能耗及融合二者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方面来进行研究。在对各地级市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评价模型总结了辽宁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各地级市能源效率差异显著,沈阳、大连、鞍山、锦州属于高能效地区,低能效高能耗地区集中在辽西北地区与抚顺、本溪等重工业城市;②能源综合技术效率、单位GDP能耗、能源利用效率的高能效区域分别呈现"π型"、"二字型"、"工字型"的空间结构特征;趋势分布面上,能源利用效率自东向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北向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的双核结构特征等因素对能源效率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影响;③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辽东南沿海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以沈阳、大连为两极的"工字型"特征,产业结构集中度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辽中南城市群;④全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整体耦合度较低,沈阳大连两极高度耦合,产业结构高级度与能源效率的耦合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空间特征 耦合 辽宁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 被引量:79
4
作者 逯进 常虹 汪运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8,共9页
文章全面解析了系统耦合机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了1995—2014年中国四大区域三大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区域三系统交互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差异做出了全面讨论。结果表明,1各省区... 文章全面解析了系统耦合机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了1995—2014年中国四大区域三大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区域三系统交互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差异做出了全面讨论。结果表明,1各省区经济和环境综合指数呈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而能源综合指数在小幅波动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同时三者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三类指数的变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三系统交互作用的耦合度均保持不断递增的演化趋势,但绝对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整体上呈现由东到西递减态势。3三系统的耦合变化与能源-经济、能源-环境和经济-环境三类二元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4在探索三系统耦合协调的持续发展路径时,需重点引导三系统打破固有束缚,通过有秩序的相互配合产生单个系统所不具备的发展能力。而从现实状态看,在当前面临经济下行、资源环境不可持续以及区域发展差异扩大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各省区需结合本区域实际发展状况和比较优势制定发展规划。东部需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强化技术创新,以带动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部和东北需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西部则应将重点放在绿色发展和防范环境风险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经济 环境 耦合
下载PDF
考虑冷热电需求耦合响应特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赵海彭 苗世洪 +2 位作者 李超 张迪 涂青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3-588,共16页
近年来,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得到大力推广及应用,建立精细化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是实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供需双侧协调优化运行的关键。该文首先构建了能源供需双侧同时存在耦合的园区综合能源系... 近年来,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得到大力推广及应用,建立精细化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是实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供需双侧协调优化运行的关键。该文首先构建了能源供需双侧同时存在耦合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架构,然后基于电力负荷价格弹性响应模型推导建立了考虑冷热电需求耦合响应特性的精细化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通过优化能源需求侧的售能价格和能源供给侧的设备运行参数等,实现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优化。最后基于一个典型综合能源系统对所建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和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提考虑冷热电需求耦合响应特性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可以准确描述多种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耦合响应过程,所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的提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能量枢纽 综合需求响应 弹性矩阵 耦合响应
下载PDF
计及相关性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概率最优能量流 被引量:46
6
作者 韩佶 苗世洪 +2 位作者 李超 段偲默 李姚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5-1067,共13页
由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耦合构成的综合能源系统(IES)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更加经济、环保、高效能源系统的必经之路。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相关性的电-气-热IES概率最优能量流计算方法。首先,以IES... 由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耦合构成的综合能源系统(IES)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更加经济、环保、高效能源系统的必经之路。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相关性的电-气-热IES概率最优能量流计算方法。首先,以IES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热力系统的运行约束及能量耦合约束,建立了IES最优能量流模型;针对IES中风电接入背景下的不确定性因素,并考虑其相关性,建立IES概率最优能量流模型,并采用基于Nataf变换的三点估计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对由修改的IEEE 24节点电力系统、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和巴里岛32节点热力系统构成的IES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最优能量流 综合能源系统 相关性 能量耦合
下载PDF
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关系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44
7
作者 逯进 常虹 +1 位作者 赵少平 许抄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2-48,共7页
在全面解析系统耦合机制及其跃迁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系统耦合模型,基于山东省2001—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之间协调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度总体上呈上... 在全面解析系统耦合机制及其跃迁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系统耦合模型,基于山东省2001—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之间协调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度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目前已达到初级协调发展状态,且其变化与能源—经济、能源—环境和经济—环境三类二元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各二元系统协调发展的同步性,是三元系统耦合水平提升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经济 环境 耦合 山东省
原文传递
区域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演化特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4
8
作者 邓鹏 陈菁 +5 位作者 陈丹 施红怡 毕博 刘志 尹越 操信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232-238,共7页
随着我国淡水资源减少,能源需求增加,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愈加严重。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对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 随着我国淡水资源减少,能源需求增加,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愈加严重。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对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未来5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5年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整体上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基本保持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呈倒"U"型曲线,经历了初级协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3个阶段,并在未来5年内向良好协调类过渡。但水资源与能源的发展水平仍滞后于粮食,故提高水与能源的利用效率,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能源 粮食 耦合 协调 江苏省
下载PDF
循环温度场作用下PCC能量桩热力学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黄旭 孔纲强 +1 位作者 刘汉龙 吴宏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673,共7页
PCC能量桩是河海大学岩土所开发的一种新型能量桩技术。在常规桩基静载荷模型试验基础上,将PCC能量桩放置在南京典型砂土中,并通过导热管内水体的循环对模型桩体施加温度场,以模拟PCC能量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承载力特性与受力机制,PCC... PCC能量桩是河海大学岩土所开发的一种新型能量桩技术。在常规桩基静载荷模型试验基础上,将PCC能量桩放置在南京典型砂土中,并通过导热管内水体的循环对模型桩体施加温度场,以模拟PCC能量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承载力特性与受力机制,PCC能量桩先加载至工作荷载(极限荷载的一半),再施加热-冷循环一次,最后加载至极限荷载,测得不同温度下PCC能量桩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桩身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能量桩换热过程中,热量更容易从桩体传向土体(即夏季模式的热循环);热循环及制冷循环都明显改变了桩顶位移值,且往复循环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不能完全恢复,其积累变形可能危害上部结构安全;桩身受温度场作用产生的热应力相对较大,且不同约束条件下其变化值有所差异;在制冷循环下,桩底部甚至可能产生较大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PCC桩) 循环温度场 热-力耦合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水温、光能对春季太湖藻类生长的耦合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赵巧华 孙国栋 +2 位作者 王健健 于志国 姜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5-393,共9页
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机制是探讨蓝藻水华暴发的基础,其中水温和光能均是影响藻类生长的关键物理因子.基于2015年春季于太湖观测的11次藻类总初级生产力、水温廓线和营养盐浓度等,探讨水温、光能及营养盐对藻类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 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机制是探讨蓝藻水华暴发的基础,其中水温和光能均是影响藻类生长的关键物理因子.基于2015年春季于太湖观测的11次藻类总初级生产力、水温廓线和营养盐浓度等,探讨水温、光能及营养盐对藻类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水温、光能是影响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而营养盐的影响贡献相对较弱.深层水体中光能是藻类生长的关键性限制因子,浅层表现为水温、光能的共同影响,而表层主要表现为光能的抑制.水温的升高促进藻类对光能的获取和利用,提高光抑制的光能阈值,造成深层水体中光能限制程度的加强,藻类生长呈现光限制的深度变浅.本研究有利于确定气候变化下水生生态系统演变的方向,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光能 藻类生长 耦合 太湖 梅梁湾 藻类总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冻融土壤水热迁移与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付强 侯仁杰 +2 位作者 李天霄 马梓奡 彭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110,共12页
季节性冻融土壤的水热变异及空间迁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冻融土壤水热系统作为自然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水资源、环境、能源以及人类工程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详细探求冻融土壤的水热扩散机理,准确地掌握土壤的水热迁... 季节性冻融土壤的水热变异及空间迁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冻融土壤水热系统作为自然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水资源、环境、能源以及人类工程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详细探求冻融土壤的水热扩散机理,准确地掌握土壤的水热迁移状况,对于科学合理的制定春播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以高效利用冻土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壤冻融交替的物理过程、冻层水分入渗、热量传导、土壤溶质的转化过程以及工程冻害防治,概括了冻融土壤的水热分布对于地表环境改变以及气候因子差异的响应机制,进而从机理上对冻融土壤特征参数、水热耦合动态模拟及预测模型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冻融土壤结构多尺度结合、土壤覆被联合体间反演、统计模型与随机模型并行的研究思路,旨在为寒旱区季节性冻土水热循环、水热平衡研究以及科学合理的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土壤 水热迁移 能量循环 特征参数 耦合模型
下载PDF
农业生态生产力及其生产潜势─—兼论“有动物农业”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任继周 朱兴运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5,共5页
生态生产力是持续农业的必要内涵,它是在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的情况下所表现的生产水平。生态生产力的本质是生态系统自由能合理的积累能力,产品是自由能积累的异化。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当自由能积累过多时,系统通过“自调节”降低... 生态生产力是持续农业的必要内涵,它是在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的情况下所表现的生产水平。生态生产力的本质是生态系统自由能合理的积累能力,产品是自由能积累的异化。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当自由能积累过多时,系统通过“自调节”降低其功能,使生态系统趋于顶极状态。此时自由能积累趋近于“0”。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稳定状态,但少产品输出。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的干预下,将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化”的结果。农业生态生产力是将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环境合理组合、运转,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表现的产品输出能力。它通过:给自由能以出路;保持生态系统的非成熟阶段;保持系统内若干组分的非成熟状态;加强系统内部各组分(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等手段,提高系统的生态生产力。动物生产层(子系统)在生态生产力提高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生产力 持续农业 自由能 农业
下载PDF
考虑多种耦合单元的电气热联合系统潮流分布式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刚 张峰 +2 位作者 张利 梁军 韩学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594-6604,共11页
燃气轮机、燃气锅炉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等耦合单元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各网运行主体不同导致的可交互信息有限,又给全网潮流分布的计算带来挑战。该文模型计及热电联产系统、燃气轮机、燃气... 燃气轮机、燃气锅炉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等耦合单元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各网运行主体不同导致的可交互信息有限,又给全网潮流分布的计算带来挑战。该文模型计及热电联产系统、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压缩机、水泵等多种耦合单元,并重点考虑耦合单元位于电网、热网平衡节点的影响,提出在各网之间有限信息交互下的不同运行模式的潮流分布式顺序求解算法。通过对实际算例的求解,证明所提算法比牛顿–拉夫逊统一求解算法在收敛速度、精度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气热联合系统 稳态潮流 耦合单元 分布式顺序求解算法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火电机组耦合储能的灵活性改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马汀山 王妍 +4 位作者 吕凯 史幸平 许朋江 张建元 何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36-148,共13页
“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需要适时调整火电机组的负荷来维持电网平衡。为提升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节的质量,提出应用火电机组耦合储能系统的灵活性改造方式。该文立足于我国火力发... “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需要适时调整火电机组的负荷来维持电网平衡。为提升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节的质量,提出应用火电机组耦合储能系统的灵活性改造方式。该文立足于我国火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探讨火电机组耦合不同储能技术的灵活性改造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火力发电耦合电源侧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重点和难点,同时提出相关建议和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火电机组 储能 灵活性改造 耦合
下载PDF
跨大区互联电网与省级电网大扰动振荡耦合机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郑超 马世英 +7 位作者 盛灿辉 罗立波 林俊杰 刘道伟 秦晓辉 薛劲莹 张志强 陈得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56-1565,共10页
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特高压交流互联后,位于华中电网西部末端且与互联通道电气距离最远的四川电网,其网内枢纽电站及其出线故障将会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并成为约束南北电力互济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分析了华北—华中特高压互联... 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特高压交流互联后,位于华中电网西部末端且与互联通道电气距离最远的四川电网,其网内枢纽电站及其出线故障将会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并成为约束南北电力互济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分析了华北—华中特高压互联电网网架拓扑结构与转动惯量分布特征;基于所定义的广义驱动能量,揭示华中不同省级电网故障扰动后,特高压通道华中侧落点电网的注入能量差异;通过理想主导振荡模态及大电网仿真轨迹分析,指出过渡期电网固有结构所决定的振荡机群同调性和振荡耦合叠加性,是导致四川网内故障激发大区振荡首摆驱动能量和反摆制动能量显著增大,进而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的根本原因。基于广义驱动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该研究可提升特高压大电网动态行为机制的认知能力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驾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互联电网 功率涌动 网架结构 转动惯量 广义驱动能量 振荡耦合 缓解措施
下载PDF
资源高强度流动区水、能源和粮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洪芬 曾静静 +4 位作者 曲建升 李恒吉 刘莉娜 吴金甲 徐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1,28,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各地区尤其是资源高强度流动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压力。为缓解地区内的资源压力,需要综合了解WEF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源间的协同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WEF系统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各地区尤其是资源高强度流动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压力。为缓解地区内的资源压力,需要综合了解WEF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源间的协同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WEF系统的安全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的发展水平,并测算了三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WEF系统综合评价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耦合协调度历经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三种类型向良好协调类型演进,总体上升空间较大。建议应针对地区情况,提高滞后系统的发展水平,加强跨部门合作,以实现WEF系统的资源安全及持续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粮系统 耦合协调发展 京津冀
下载PDF
草地农业系统持续发展的原则理解 被引量:19
17
作者 任继周 《草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草地资源在形成草地农业系统的过程中,通过自组织作用,天然地构建了自己系统的序,从而得以持续发展,其中的自由能可以认定为序参量,通过自由能的传递,可以改善系统的环境,建立耦合系统,提高系统的生产水平。系统耦合往往伴随系... 草地资源在形成草地农业系统的过程中,通过自组织作用,天然地构建了自己系统的序,从而得以持续发展,其中的自由能可以认定为序参量,通过自由能的传递,可以改善系统的环境,建立耦合系统,提高系统的生产水平。系统耦合往往伴随系统相悖,导致系统耦合的不完善运行,同时也孕育着生产潜势和机遇,应妥善分析,加以挖掘。最后,介绍了生态阈限的通用公式,并论述了阈值点、阈值线和阈值带对于草地农业系统持续发展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农业生态系统 持续发展 原则
下载PDF
土中爆炸地冲击能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施鹏 邓国强 +1 位作者 杨秀敏 陈肇元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0-244,共5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中装药不同埋设深度爆炸能量分布问题,通过试验得到了耦合系数数据。给出了自由场条件下,封闭爆炸最小比例埋深为2.0 m/kg1/3,这与美军设计规范TM5-855-1中的数据0.56 m/kg1/3相差较大,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可能原...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中装药不同埋设深度爆炸能量分布问题,通过试验得到了耦合系数数据。给出了自由场条件下,封闭爆炸最小比例埋深为2.0 m/kg1/3,这与美军设计规范TM5-855-1中的数据0.56 m/kg1/3相差较大,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并指出本文中给出的冲量型耦合系数与TM5-855-1中的应力型耦合系数是有所区别的,应该注意其使用范围和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能量分布 数值模拟 地冲击 耦合系数
下载PDF
多能互补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谭忠富 谭清坤 赵蕊 《分布式能源》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安全、高效、低碳是现代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要求,能源技术发展为分布式能源与新能源的耦合带来的新机遇。鉴于分布式能源在能源系统转型中的特殊地位,研究多能互补系统的定位与形态演变,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借鉴。首先,文章阐述了多能互... 安全、高效、低碳是现代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要求,能源技术发展为分布式能源与新能源的耦合带来的新机遇。鉴于分布式能源在能源系统转型中的特殊地位,研究多能互补系统的定位与形态演变,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借鉴。首先,文章阐述了多能互补系统在我国能源变革中的地位,指出了适应能源系统形态演变规律的多能互补发展的关键技术。其次,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的协调规划和调度技术,信息技术与能量转换装置的集成设计和协调配置将促进多能互补系统的构建,同时并构建了多能互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论述了各个国家多能互系统构建项目的进展,并介绍了我国开展的示范项目进展。最后,对我国多能互补系统的重点攻关技术方向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系统构建 能源耦合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时空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丽 林诗琦 陈静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1-1171,共11页
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存在内在耦合协调需求。在梳理了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以研究区内30个省际样本实证分析了其"绿色+创新"的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 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存在内在耦合协调需求。在梳理了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以研究区内30个省际样本实证分析了其"绿色+创新"的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度随时间推移不断提升,二者的协调度呈现长期均衡提升短期波动的规律。(2)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高度耦合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且随时间推移高度耦合地区集聚范围逐渐扩大。(3)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各地区协调度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4)西北部地区较低等级的耦合协调类型更容易发生跳跃式变化,而东南部地区较高等级的耦合协调类型变化较为稳健且方向明确。针对以上发现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能源利用效率 耦合 协调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