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探讨 被引量:24
1
作者 叶世龙 谢为民 +1 位作者 丁文 朱艺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2期727-729,共3页
根据抗高脂血症中药研究资料逐类阐述 ,抗高脂血症中药研究内涵主要体现在直接调降血脂以及抗脂质氧化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微量元素锌铜镁含量、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等方面 。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药疗法 脂质过氧化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慧 李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15-316,31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无(A组)与有(B、C组)血管病变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121例2型DM患者被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不伴有血管病变,42例;B组伴有微血管病变,39例;C组伴大血管病变,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各组的血浆血栓调...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无(A组)与有(B、C组)血管病变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121例2型DM患者被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不伴有血管病变,42例;B组伴有微血管病变,39例;C组伴大血管病变,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各组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M在A、B、C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B、C组又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T-1、vWF水平在B、C组高于对照组及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DM在血管并发症出现前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随着血管病变的发生内皮功能损伤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内皮功能 并发症 内皮素-1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浆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老年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湘瑜 赵水平 +1 位作者 高梅 周启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无创性超声法检测 1 4 5例受试者血流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FMD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和硝酸甘油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NMD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结果 年龄 >60岁受试者... 目的 观察老年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无创性超声法检测 1 4 5例受试者血流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FMD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和硝酸甘油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NMD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结果 年龄 >60岁受试者FMD较≤ 60岁者明显降低 (5 65 %± 6 1 2 % ,3 33 %± 3 72 % ,P =0 0 0 7) ;冠心病者较非冠心病者FMD(2 98%± 3 65 % ,8 37%± 6 41 % ,P <0 0 0 1和NMD(1 6 61 %± 7 2 5% ,2 2 78%±8 82 % ,P <0 0 1 )均明显降低 ,>60岁冠心病患者FMD较≤ 60岁冠心病患者降低 (1 90 %± 2 1 9% ,4 1 7%± 4 49% ,P <0 0 1 )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MD与年龄 (t=- 3 92 6,P <0 0 0 1 )呈负相关 ;在单纯冠心病者仍显示FMD与年龄成负相关 (t=- 3 2 4 9,P =0 0 0 2 )。结论 老年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年龄可直接损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即使在冠心病存在时亦然 ,加重冠心病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硝酸甘油 血管舒张 冠心病 年龄
下载PDF
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潘玉先 郑振华 +2 位作者 何红兵 潘明新 杨继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自体静脉内皮细胞移植到人工血管上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13 .08 ±1 .24 天, 将扩增培养的内皮细胞衬里用于纤维蛋白胶预衬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 目的 探讨人自体静脉内皮细胞移植到人工血管上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13 .08 ±1 .24 天, 将扩增培养的内皮细胞衬里用于纤维蛋白胶预衬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ethylene patch 〔GoreTex〕R, ePTFE) 人工血管继续培养9 天。结果 所培养的细胞为二倍体细胞,纯度为99 % 。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上清液中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 和Von Willebrand 因子(v WF) 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5) 。细胞种植后第9 天人工血管腔面见一层均匀的基质,其表面有一层连续的内皮细胞单层,内皮细胞排列紧密,呈梭形,形态饱满。结论 人自体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可有效地移植到人工血管,为人自体细胞内皮化人工血管应用于临床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人工血管 大隐静脉 血管移植
下载PDF
黑色素瘤中线形程序性坏死与血管生成及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娄丹 韩春荣 +3 位作者 赵秀兰 魏秀平 班新超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线形程序性坏死(linearly patterned programmed cell necrosis,LPPCN)与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及靶点。方法:观察68例人体黑色素瘤标本中LPPCN的形态学特点及分... 目的:初步探讨线形程序性坏死(linearly patterned programmed cell necrosis,LPPCN)与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及靶点。方法:观察68例人体黑色素瘤标本中LPPCN的形态学特点及分布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CD105及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以观察血管生成拟态(Vaseulo genic mimicry,VM)的分布。结果:1)LPPCN在HE镜下形态为一簇胞质浓缩、胞核深染的肿瘤细胞,呈线形或网状分布,68例患者中LPPCN阳性率为55.89%(38/68)。2)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D)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LPPCN阳性组高于LPPCN阴性组(P<0.05);且二者与LPPCN的密度均呈正相关。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LPPCN阳性组高于阴性组,同时其在发生LPPCN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细胞,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Fβ1阳性表达指数与CD105标记的MVD呈正相关。3)LPPCN与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有无瘤栓、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数目、Breslow厚度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PPCN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LPPC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色素瘤中存在LPPCN且与血管生成关系密切,部分肿瘤细胞发生LPPCN可能为肿瘤实质中VM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提供空间基础;研究LPPCN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LPPCN 血管生成拟态 内皮依赖性血管 预后
下载PDF
Impaired Arterial Elasticity Identified by Pulse Waveform Analysis as a Marker for Vascular Wall Damage in Humans With Aging and Hypertension
6
作者 王妍 陶军 +5 位作者 涂昌 杨震 徐明国 王洁梅 靳亚非 马虹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5年第2期95-100,共6页
Objectives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lead to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clinical events by impairing vascular wal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the earliest marker for vascular wall injuries. Development... Objectives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lead to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clinical events by impairing vascular wal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the earliest marker for vascular wall injuries.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 to detect early vascular wall damage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impl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effect of aging and hypertension, two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n arterial elasticity by using pulse waveform analysis and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changes in arterial elasticity can be used as a risk marker for vascula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Methods Using modified Windkessel model of the circulation and pulse waveform analysis, C1 large artery and C2 small artery elasticity indices of 204 Chinese normal healthy subjects ( age 15-80 years) and 46 Chinese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age 35-70 years) were measured. Age- and hypertension-related arterial elasticity changes were examined. Results C1 large artery and C2 small artery elasticity indices were reduced with advancing age in healthy subjects. C1 large artery and C2 small artery elasticity indic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r=-0.628, P〈0.001; r=-0.595, P〈0.001). C1 large artery and C2 small artery elasticity indice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mpared with the agematched healthy subjects were (9.31±3.85 ml/mm Hg × 10 versus 15.13±4.14 ml/mmHg × 10, P〈0.001) and (3.57 ± 1.62 ml/mm Hg x 100 versus 7.89±2.91 ml/ mmHg × 100 P 〈0.001), respectively, an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healthy subjects. There wer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1 large artery and C2 small artery elasticity indices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r=-0.37, P〈0.05; r=-0.39, P〈0.05) and pulse pressure (r=-0.39, P〈0.05; r=- 0.43,P〈0.05)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nclusions Advancing age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l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ial elasticity endothelium Aging Essential hypertension vessel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循环模式的形态及分布
7
作者 林扬元 林丽彬 +3 位作者 陈智伟 杨学明 许莉妍 谢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微循环模式的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方法:采用CD34-PAS双重染色法对87例肝细胞癌标本进行染色,判定各种微循环模式组织学结构特点并量化各种微循环模式的分布.结果:肝细胞癌中存在CD34-PAS染色双阳性的内皮细胞依...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微循环模式的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方法:采用CD34-PAS双重染色法对87例肝细胞癌标本进行染色,判定各种微循环模式组织学结构特点并量化各种微循环模式的分布.结果:肝细胞癌中存在CD34-PAS染色双阳性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其是血液供应的主要模式;35.63%的病例存在血管生成拟态,且出现肿瘤细胞型和细胞外基质型2种组织学类型;32.18%的病例组织中出现马赛克血管;肿瘤细胞型血管生成拟态、细胞外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和马赛克血管的供血面积之和占全部的36.22%.结论:肝细胞癌组织至少存在4种微循环模式且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循环模式 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 血管生成拟态 马赛克血管
下载PDF
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早期血液供应模式的定量研究
8
作者 曹蓉 李若坤 +3 位作者 强金伟 李瀛 刘巧遇 王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定量评估不同时间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内血液供应模式的变化。方法将1×10^7/mL的MHCC97-H细胞悬液同一时间接种于40只裸鼠(0.2 mL/鼠)的左侧腹股沟皮下,分别于种瘤后第2、3、4、5周取瘤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CD34和CD34/... 目的定量评估不同时间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内血液供应模式的变化。方法将1×10^7/mL的MHCC97-H细胞悬液同一时间接种于40只裸鼠(0.2 mL/鼠)的左侧腹股沟皮下,分别于种瘤后第2、3、4、5周取瘤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CD34和CD34/PAS双染色),定量分析血管参数,包括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评估肿瘤内血管供应模式的变化。结果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MVA先减小后增大,第3周肿瘤MVA小于第2周[(13720.8±2375.6)μm^2vs.(28795.5±3412.7)μm^2,P=0.013],第4周肿瘤MVA大于第3周[(29221.3±3958.5)μm^2vs.(13720.8±2375.6)μm^2,P=0.025];VM百分比呈明显升高趋势,第4周肿瘤VM百分比高于第2周(84.2%±15.4%vs.50.1%±14.6%,P=0.015)。结论在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阶段,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VM逐渐成为肿瘤的主要血液供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拟态(VM) 内皮依赖性血管 新生血管形成 血液供应模式 裸鼠
下载PDF
犬去内皮异体小血管移植的超微结构观察
9
作者 张利 赵渝 +1 位作者 王学虎 何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扫描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犬去内皮异体血管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异体血管表面内膜层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用去内皮、经冷冻干燥处理的异体血管桥端端吻合于犬股动脉,在植入后1、2、4、8、12、16及20周采集标本,作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结... 目的扫描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犬去内皮异体血管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异体血管表面内膜层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用去内皮、经冷冻干燥处理的异体血管桥端端吻合于犬股动脉,在植入后1、2、4、8、12、16及20周采集标本,作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术后1周异体血管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纤维素膜;术后2周异体血管吻合口处有梭形细胞出现;术后12周梭形或椭圆形细胞基本覆盖异体血管表面,内膜层形成;12~20周内皮下有少量增生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但不明显。结论异体血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内皮细胞可以覆盖异体血管表面,且短期内不会引起明显的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内皮 异体血管 血管移植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