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蛭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顾江萍 赵玲 栗德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水蛭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ET-1水平、肾脏功能及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N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水蛭(17.5 g/kg、8.75 g/kg)治疗组,卡托普利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6 w,测定肾功能及肾脏指数(肾... 目的:研究中药水蛭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ET-1水平、肾脏功能及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N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水蛭(17.5 g/kg、8.75 g/kg)治疗组,卡托普利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6 w,测定肾功能及肾脏指数(肾重/体重),放免法检测ET-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ET-1蛋白表达,并对肾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ET-1水平、表达及肾脏指数明显增高,水蛭治疗6 w后,肾脏肥大明显改善,ET-1水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水蛭可纠正DN大鼠早期肾脏高滤过、高灌注,并对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ET-1水平及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糖尿病肾病(DN) 内皮素-1(et-1)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崔杰 牛素贞 +1 位作者 谈力欣 田金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76-181,共6页
目的:观察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时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8例,在常规降糖治... 目的:观察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时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8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药口服治疗组和中药熏蒸治疗组,中药口服治疗组62例给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 L,2次/日温服;中药熏蒸治疗组66例给予独活寄生汤熏蒸治疗,每日1剂,水煎取汁1 L,2次/日外用熏蒸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和ET-1水平变化,应用临床症状积分有效率及感觉神经电流阈值(CPT)定量检测判定临床疗效,同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或熏蒸治疗均可明显升高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NO水平(P〈0.05),降低其血浆ET-1水平(P〈0.05)。中药口服治疗组与中药熏蒸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86.4%;双侧正中神经及腓肠神经的电流阈值(CPT)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独活寄生汤可明显升高血清NO水平并降低血浆ET-1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机制之一,为临床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独活寄生汤 中医药疗法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原文传递
肾损伤分子-1、β2-微球蛋白、内皮素-1和肌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周宇涵 樊伍峰 董金菊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内皮素-1(ET-1)、肾损伤分子-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损伤的孕产妇40例设为肾病组,同期正常孕产妇40例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内皮素-1(ET-1)、肾损伤分子-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损伤的孕产妇40例设为肾病组,同期正常孕产妇4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在孕龄30周、32周、34周、36周检测孕妇血SCr、ET-1、尿KIM-1和β2-MG的水平。结果:1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年龄、孕次和流产史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量、尿素氮(BUN)、SCr及尿蛋白定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2肾病组和对照组整体比较,SCr、ET-1、KIM-1和β2-MG的组间、时间点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孕36周SCr、孕32周KIM-1及孕34周ET-1和β2-MG水平肾病组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对照组组内不同孕周间SCr、ET-1、KIM-1和β2-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病组组内与孕30周时比,KIM-1水平在孕32周显著升高(P<0.05),在孕34周、36周进一步升高(P<0.01);ET-1和β2-MG水平在孕34周显著升高(P<0.05),而SCr在孕36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前监控中,联合检测SCr、ET-1、KIM-1和β2-MG能及时发现肾损伤的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损伤时KIM-1、ET-1和β2-MG的改变早于SCr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KIM-1) β2-微球蛋白(β2-MG) 血清肌酐(SCr) 内皮素-1(et-1)
原文传递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NO、ET-1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小罗 王位 +2 位作者 陈亨平 叶小斌 钟玲伊 《海峡药学》 2017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NO、ET-1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101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1例,两组分别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NO、ET-1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101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1例,两组分别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ET-1的表达,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表达。并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减少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2W后两组ET-1水平、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ET水平、NIHSS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与对照组,而NO水平上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能通过更有效地纠正血清中ET-1和NO比例失衡这一作用机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维持内皮功能稳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脑梗死 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穴位埋线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蕾 蔡红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观察对比穴位埋线辅助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脱落2例)、对照组(63例,脱落3例)。对照组单纯予洛汀新(10 mg,每天1次)... 目的:观察对比穴位埋线辅助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脱落2例)、对照组(63例,脱落3例)。对照组单纯予洛汀新(10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取风池、肝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每两周1次,6次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另外收集60例健康者检测ET-1、NO、hsCRP。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与健康组比较,ET-1、hsCRP升高,而NO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ET-1、hsCRP水平降低,NO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hsCR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70.0%(42/60)vs 33.3%(20/60),P<0.01;96.7(58/60)vs 85.0%(51/60),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西药洛汀新治疗基础上,穴位埋线辅助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穴位埋线 洛汀新 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麦绿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MDA、SOD、ET-1、NO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毛孙忠 范小芳 +3 位作者 吴小脉 龚永生 严哲 胡良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6-308,共3页
研究麦绿素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即正常八周对照组(8NC)、高脂模型八周组(8HF)、高脂模型四周后再加低剂量麦绿素治疗四周... 研究麦绿素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即正常八周对照组(8NC)、高脂模型八周组(8HF)、高脂模型四周后再加低剂量麦绿素治疗四周组(BG-L)和高脂模型四周后再加高剂量麦绿素治疗四周组(BG-H)。检测大鼠血脂及血浆MDA、SOD、ET-1、NO的变化。结果表明,麦绿素治疗组同高脂模型八周组比较,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升高;血浆SOD活性和NO含量明显升高,而MDA和ET-1含量明显降低;提示麦绿素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复方紫草油对烧伤创面一氧化氮、内皮素、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彭浩 罗成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紫草油对于烧伤创面早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白鼠深Ⅱ度烫伤模型 ,实验组以复方紫草油外用包扎、对照组以 1%SDAg外用、空白对照组创面不用任何药物 ,分别测定伤前皮肤、伤后 2、4、8、12及 2 4h各组创面中的NO... 目的 :探讨复方紫草油对于烧伤创面早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白鼠深Ⅱ度烫伤模型 ,实验组以复方紫草油外用包扎、对照组以 1%SDAg外用、空白对照组创面不用任何药物 ,分别测定伤前皮肤、伤后 2、4、8、12及 2 4h各组创面中的NO、ET - 1的含量以及伤前皮肤、伤后 4和 2 4h各组创面的MDA含量 ,并计算各组ET - 1/NO的比值。结果 :实验组的创面ET - 1、NO、MDA含量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降低 ,实验组的ET - 1/NO的比值较空白对照组和对照组为低 ,并且较早地趋向于伤前比值。结论 :复方紫草油可能通过调节创面的ET - 1、NO的含量 ,优化ET - 1/NO的比值 ,从而减少创面组织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 ;复方紫草油在减轻创面组织脂质过氧化损害方面较磺胺嘧啶银可能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紫草油 烧伤创面 一氧化氮(NO) 内皮素-1(et-1) 丙二醛(MDA)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T-proBNP、ET-1、N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8
作者 邓勇钢 刘念 谢芸芸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47例,根据其分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47例,根据其分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84例和子痫前期组63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T-1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采用超声检测仪检测三组孕妇左心室功能参数和肾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上述检测指标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T-proBNP、ET-1、NO水平与左心室功能参数、肾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孕妇的血清NT-proBNP、ET-1水平逐渐升高,而NO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孕妇的二尖瓣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逐渐下降,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的比值(E/Ea)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比较,子痫前期组孕妇的舒张末期流速(EDV)降低,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舒张期速度比(S/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T-proBNP、ET-1水平与E/Ea、PI、RI、S/D呈正相关(P<0.05),而与E/A、EDV呈负相关(P<0.05);血清NO水平与E/Ea、PI、RI、S/D呈负相关(P<0.05),而与E/A、EDV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分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T-proBNP、ET-1、NO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三者与患者左心室功能参数和肾血流动力学指标密切相关,其可以用于辅助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左心室功能 肾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耀宏 赵金垣 +3 位作者 崔书杰 邓敏 温韬 刘和亮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以进一步弄清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为解决其有效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间断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后 1、 3、 7、 14、 2 1d颈静脉取血监测血...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以进一步弄清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为解决其有效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间断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后 1、 3、 7、 14、 2 1d颈静脉取血监测血液流变学特性 ,同时检测血浆Fib、ET 1、MDA、NO及cGMP含量。结果 染毒后脑循环血液流变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 ,粘度增加 ,且见血管内皮严重受损 ,缩血管物质增加 ,NO cGMP系统受到抑制。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存在持续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循环 内皮素 et-1 纤维蛋白原 FIB 血液流变学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NS CO
下载PDF
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内皮素-1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孔翠文 冯静 孙艳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6月-2019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6月-2019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100例(SDM组)和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DN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进行离心分离,并保存在冰箱中待测。采用透射比浊测定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记录患者血清中CysC、RBP及ET-1含量并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SDM组和DN组患者的CysC、RBP及ET-1水平明显高于NC组;DN组的CysC(2.67±0.31)mg/L、RBP(92.37±2.46)mg/L及ET-1(74.23±7.23)ng/L水平明显高于SDM组CysC(1.19±0.24)mg/L、RBP(57.19±8.45)mg/L及ET-1(61.74±8.15)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M组和DN组患者的Cys C、RBP及ET-1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NC组;DN组患者的Cys C、RBP、ET-1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91(r=0.826,P<0.05);RBP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57(r=0.779,P<0.05);ET-1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641(r=0.649,P<0.05);Cys C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r=0.710,P<0.05)。结论Cys C、RBP及ET-13种指标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内皮素-1 视黄醇结合蛋白 2型糖尿病 肾病
下载PDF
复方强心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任龙 宫丽鸿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8期1320-1322,1339,共4页
目的观察强心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中药汤剂、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 目的观察强心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中药汤剂、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体外反搏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ET-1以及NO的水平,并对比其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ET-1的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强心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慢性心力衰竭 内皮素-1(et-1) 一氧化氮(NO) 强心汤
下载PDF
中药脑心通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胜强 王东琦 +3 位作者 雷新军 崔长琮 李红兵 刘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91-2893,共3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分泌量的影响。方法以培养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Ox-LDL(50 mg/L)制备细胞损伤模型,并以不同浓度脑心通含药血...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分泌量的影响。方法以培养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Ox-LDL(50 mg/L)制备细胞损伤模型,并以不同浓度脑心通含药血清预先进行干预,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免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NO及ET-1的含量。结果Ox-LDL作用HUVEC 24 h后,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明显降低,而ET-1的含量明显升高,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预先加入脑心通含药血清或阿托伐他汀药液组NO含量明显升高,且在加入步长脑心通含药血清组,这种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能够通过促进内皮细胞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轻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仪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丁毅 韩和平 唐超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HICH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HICH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初始血肿量、术中抽吸血肿量、抽吸血肿量体积比及术后血肿排空时间,检测血清ET-1、MMP-9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初始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抽吸血肿量、血肿量体积比和血肿排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1,t=24.421,t=4.247;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ET-1、MMP-9和AOP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6,t=10.954,t=14.20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再出血、继发性颅内感染和头皮渗液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分别为10.26%,2.56%和10.26%,均低于对照组的36.11%,13.29%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9,x^(2)=4.400,x^(2)=5.94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56.41%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3,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HICH,能有效降低颅内压至目标值,清除血肿,下调血清ET-1、MMP-9及AOPP水平,减少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HICH) 疗效 内皮素-1(et-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ET-1、NO、vWF含量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秀华 吴晨光 +2 位作者 江忠文 孙肖宁 窦焕芝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氧化亚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6例临床初诊T2DM、30例健康者血浆中ET-1、NO和vW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氧化亚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6例临床初诊T2DM、30例健康者血浆中ET-1、NO和vW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DM组空腹血糖(FBG)和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ET-1、vWF均增高(P<0.05),两组N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较对照组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ET-1、vWF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初诊T2DM患者存在ET-1、vWF水平增高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内皮细胞标志物ET-1、vWF可反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内皮素-1(et-1) 氧化亚氮(NO)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一氧化氮、内皮素-1在内毒质所致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文军 雷正是 李代渝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1(ET-1)在内毒素所致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Waster大鼠 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内毒素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组和左旋精氨酸组 ,观察各组大鼠血浆 NO和 ET-1水平、肝脏功能变化 ,在光镜下观察肝...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1(ET-1)在内毒素所致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Waster大鼠 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内毒素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组和左旋精氨酸组 ,观察各组大鼠血浆 NO和 ET-1水平、肝脏功能变化 ,在光镜下观察肝细胞损伤程度 ,在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大鼠投予内毒素 12 h后 ,血浆 NO和 ET-1水平明显下升 ,血浆转氨酶水平增加。肝细胞明显水肿、变性和坏死 ,肝筛的数量和直径明显减少。左旋精氨酸和内皮素受体损坏抗剂均能明显减轻肝脏功能和结构的损伤。结论 在内毒素所致肝损伤中 ,NO起保护性作用 ,而 ET-1则起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内毒素 肝筛 肝损伤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丽华 周红梅 +3 位作者 林淑媚 张朝顺 黄均贤 吴柱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2041-2043,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诊治的中重度OSAHS患者43例为...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诊治的中重度OSAHS患者43例为观察对象,在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疗程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ET-1、TNF-α水平、呼吸暂停-呼吸浅慢活动度指数(AHI)、氧减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参数变化,分析AHI、ODI、LSpO_2、MSpO_2与CRP、ET-1、TNF-α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的AHI[(13.672±8.671)vs(58.260±25.314)]、ODI[(15.342±12.923)vs(50.264±16.457)]与治疗前对比显著下降,LSpO_2[(79.163±16.892)vs(62.141±26.154)]、MSpO_2[(92.264±25.691 vs65.134±22.14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CRP[(3.672±0.671)vs(8.260±2.314)]、ET-1[(32.302±11.913)vs(52.204±15.407)]、TNF-α[(19.163±3.092)vs(32.601±6.134)]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ODI与CRP、ET-1、TNF-α呈正相关(r=0.23、0.46、0.44、0.26、0.45、0.53,P<0.05),LSpO_2、MSpO_2与CRP、ET-1、TNF-α呈负相关(r=-0.16、-0.24、-0.44、-0.2、-0.26、-0.49,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显著降低OSAHS患者CRP、ET-1、TNF-α水平,改善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反应蛋白 内皮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ET-1水平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琳 陈昕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ET-1水平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其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ET-1水平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其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龈沟液ET-1水平。结果:治疗组牙周临床指标PD、CAL、S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牙周临床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治疗组龈沟液ET-1水平[(1.84±0.42)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0.83±0.21)pg/m L](t=16.66,P=0.000);治疗后,龈沟液ET-1水平[(1.37±0.33)pg/m L]显著低于治疗前[(1.84±0.42)pg/m L](t=6.816,P=0.000)。龈沟液ET-1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CAL、SBI呈显著正相关(r=0.437,P=0.000;r=0.625,P=0.000)。结论:龈沟液ET-1水平在慢性牙周炎中增加,经牙周治疗后减少;ET-1作为牙周病的生物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内皮素-1 临床指标
原文传递
糖足康洗剂足熏洗对早期糖尿病足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卞荣蓉 陆西宛 +2 位作者 朱丽华 何珂 朱立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38-40,49,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糖足康洗剂足熏洗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安慰组及对照组各42例,研究过程中脱落5例,剔除1例,最终有效病例120例,观察组、安慰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 目的:分析探讨糖足康洗剂足熏洗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安慰组及对照组各42例,研究过程中脱落5例,剔除1例,最终有效病例120例,观察组、安慰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加用糖足康洗剂进行足熏洗;安慰组在基础治疗上以温白开水加入色素进行足熏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32/40),明显高于安慰组的52.5%(21/40)和对照组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观察组的ABI值较前升高(P <0.05),安慰组及对照组稍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三组VEGF水平均较前升高(P <0.01),观察组更优(P <0.05);④三组NO水平较均前升高,观察组、安慰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更优(P<0.05);⑤三组ET-1水平均较前降低(P <0.01),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足康洗剂足熏洗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改善患者的ABI值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足康洗剂 糖尿病足 踝臂指数(ABI)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一氧化氮(NO) 血管内皮素-1(et-1)
下载PDF
中药脑心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胜强 王东琦 +3 位作者 雷新军 崔长琮 李红兵 刘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6-859,共4页
目的:研究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ox-LDL(50mg/L)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阿托伐他汀(1μmol/L)作为阳性对照,并给予0.2,0.4,0.6,0.8g/kg不同剂量脑心通... 目的:研究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ox-LDL(50mg/L)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阿托伐他汀(1μmol/L)作为阳性对照,并给予0.2,0.4,0.6,0.8g/kg不同剂量脑心通含药血清预先干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等检测HUVECNO,ET-1,LDH释放量,细胞内Caspase-3活性和早期凋亡率.结果:HUVEC损伤后,ox-LDL组(4.74±1.61)μmol/L与对照组(9.96±1.57)μmol/L相比较,NO的合成显著减少,而ET-1释放明显增加[(44.72±2.01)ng/Lvs(21.42±2.84)ng/L,P<0.01].与ox-LDL组(4.74±1.61)μmol/L相比较,ox-LDL+脑心通0.2,0.4,0.6,0.8g/kg组[(8.33±1.78),(11.35±2.14),(14.80±2.40),(17.82±2.02)μmol/L,P<0.05)]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促进NO合成,但对ET-1释放无明显影响.而ox-LDL+阿托伐他汀组不仅可以促进NO合成,且能抑制ET-1释放(P<0.01);ox-LDL可显著提高HUVEC的Caspase-3酶活性,促进LDH释放(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脑心通组对此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193.00±16.81)μmol/Lvs(168.00±11.51),(135.00±11.18),(117.00±10.37),(99.00±9.62)μmol/L,P<0.05],[(470.28±23.34)μmol/Lvs412.14±25.67),(311.37±28.34),(294.57±20.22),(276.49±25.32)μmol/L,P<0.05],但阿托伐他汀对LDH释放无明显影响.脑心通、阿托伐他汀均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结论:中药脑心通可促进内皮细胞NO释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凋亡,是其保护血管内皮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乳酸脱氢酶 CASPASE-3 调亡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ET-1、TXB_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树红 陈淑敏 王桂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4期621-622,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素(ET-1)、血栓素B2(TXB2)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5例(其中轻度42例,中重度33例),健康对照组3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1、TXB2的水平。结果 1、血浆中ET-1、T...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素(ET-1)、血栓素B2(TXB2)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5例(其中轻度42例,中重度33例),健康对照组3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1、TXB2的水平。结果 1、血浆中ET-1、TXB2水平轻度与中重度哮喘组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哮喘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哮喘组血浆中ET-1与TXB2水平呈正相关(r=0.601,P<0.01)。结论 ET-1、TXB2可能在哮喘的急性发病过程中起作用,以及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内皮素-1 血栓素B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