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肿瘤化疗药物缓释粒子内镜植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牛明华 姜海行 +1 位作者 邹晓平 任佳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初步评价化疗缓释粒子肿瘤部位植入治疗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1例隆起型病变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消化内镜直视下将5-FU、顺铂的缓释粒子植入到肿瘤间质。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 目的初步评价化疗缓释粒子肿瘤部位植入治疗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1例隆起型病变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消化内镜直视下将5-FU、顺铂的缓释粒子植入到肿瘤间质。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2例,病情稳定6例,3例无缓解,平均有效率为70.9%。患者疼痛缓解率为70.9%,体重增加21例占67.7%。不良反应除因术中操作出血外仅有WBC轻度下降、轻度恶心、腹泻,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缓释粒子内镜植入突出了局部靶向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综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新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缓释粒子 内镜植入 胃肠道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泪囊炎 被引量:12
2
作者 蒲思思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辅助下鼻腔泪囊造口(endoscopic 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04/2015-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急性泪囊炎患者31例32眼。31例32眼患...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辅助下鼻腔泪囊造口(endoscopic 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04/2015-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急性泪囊炎患者31例32眼。31例32眼患者术前24h全身及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在此种情况下对急性泪囊炎患者行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3~12mo随访。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及是否出现炎症扩散等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48h内泪囊区的皮肤红肿消退,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日在2~8(平均3.8±1.6)d。术后3mo取出支架后,31眼泪道冲洗无阻力,鼻内窥镜下观察造口处宽敞,无溢泪、流脓等症状;1眼泪道冲洗有阻力,造口处相对狭窄,偶有溢泪。本组患者治疗痊愈31眼,好转1眼,治愈率为97%。结论:患者术后无感染扩散、眼眶脓肿、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发生。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泪囊炎不仅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急性炎症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及整个治疗周期,节约治疗成本,维持液泵系统功能,还避免了颜面部瘢痕形成。因此,在急性炎症期行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泪囊炎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造口术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前植入化疗缓释粒子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茹甫毅 牛明华 +2 位作者 赵琪 姜海行 李延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920-1921,共2页
目的:探讨化疗缓释粒子植入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内镜下植入化疗缓释粒子于食管癌组织中再结合放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总有效率达91.4%(32/35),不良反应大多数为Ⅰ-Ⅱ度。... 目的:探讨化疗缓释粒子植入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内镜下植入化疗缓释粒子于食管癌组织中再结合放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总有效率达91.4%(32/35),不良反应大多数为Ⅰ-Ⅱ度。结论:化疗缓释粒子植入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缓解率高,毒副作用小,是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氟尿嘧啶 迟效制剂
下载PDF
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国璇 王红卫 +3 位作者 丁国乾 徐威 王子函 屈翔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68-174,I0005,共8页
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体外假体包裹Off-Label)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Off-Lab... 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体外假体包裹Off-Label)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Off-Label)的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手术并发症、术后运动畸形、术后胸壁疼痛、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感染、乳头乳晕或皮瓣缺血坏死、术后运动畸形、术后胸壁疼痛、包膜挛缩、假体外露或取出等并发症。采用BREAST-Q量表评估乳房重建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术后乳房满意度(55~100分)、胸壁状态(52~89分)、社会心理状态(62~100分)可获得较高评分。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Off-Label)可通过较短的手术时间,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美容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腔镜 腔镜手术 假体植入 乳房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汤伟 张玉杰 张亦农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3例(33只眼),采用内镜下... 目的观察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3例(33只眼),采用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前房角开放范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末次随访时眼压(15.01±4.37)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28.58±11.14)mmHg明显下降(t=8.353,P<0.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0.64±0.32较术前的1.02±0.36提高(t=1.382,P=0.074);术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3.48±0.94)种降至(0.24±0.66)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2,P=0.008);术后前房角开放范围达270°者28只眼(84.85%),相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495,P<0.001)。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前房角分离术 直视下 内镜 植入术 晶状体 人工
原文传递
内镜化疗粒子植入缓解晚期食管癌梗阻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虹 李福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907-908,共2页
目的对16例晚期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管腔梗阻患者行内镜下缓释5-氟尿嘧啶(5-FU)粒子植入治疗,观察其缓解梗阻的疗效。方法胃镜下对食管癌梗阻部结节及浸润处多点或密集型植入5-FU缓释粒子。结果 16例患者施行粒子植入治疗后,缓解梗阻有效14... 目的对16例晚期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管腔梗阻患者行内镜下缓释5-氟尿嘧啶(5-FU)粒子植入治疗,观察其缓解梗阻的疗效。方法胃镜下对食管癌梗阻部结节及浸润处多点或密集型植入5-FU缓释粒子。结果 16例患者施行粒子植入治疗后,缓解梗阻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内镜下缓释5-FU粒子植入治疗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及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内镜下缓释5-FU粒子植入治疗是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梗阻症状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5-氟尿嘧啶 内镜植入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下对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弹簧圈置入术后评价
7
作者 颜红霞 肖景宝 +1 位作者 黄俊军 孟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62-64,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对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弹簧圈置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81例和非出血组69例,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并接受弹簧圈置入术治疗。测量两组食管曲...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对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弹簧圈置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81例和非出血组69例,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并接受弹簧圈置入术治疗。测量两组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曲张静脉壁厚度、胃左静脉直径。评估治疗前后临近食管肌层的食管周围侧支静脉(Peri-ECV)、不与食管肌层相邻的食管旁侧支静脉(Para-ECV)、静脉曲张的最大直径、数量,连接它们的穿通支静脉,静脉曲张程度及Glasgow Blatchford和Child-Turcotte-Pugh评分。结果出血组81例患者中中度曲张患者54例,重度曲张患者27例。非出血组轻度曲张患者69例,出血组患者曲张静脉壁厚度、胃左静脉直径和总横断面表面积结果分别为(0.91±0.18)mm、(5.46±0.72)mm、(72.83±8.17)mm^(2),均高于非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Peri-ECV、Para-ECV、静脉曲张的最大直径、数量分别为(3.25±0.60)mm、(3.08±0.61)条和(4.49±0.66)mm、(3.12±0.74)条和(3.17±0.63)mm、(1.43±0.49)条及穿通支静脉,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静脉曲张程度显著降低,GlasgowBlatchford和Child-Turcotte-Pugh评分数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准确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血管及血流影像学表现,能有效对经弹簧圈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弹簧圈置入术 乙肝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内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鹏飞 魏文斌 +2 位作者 谭远忠 胡晟 潘庆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459-46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例晚期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管腔梗阻的患者行内镜下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粒子治疗,每个植入点植入5~6粒,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及梗阻缓解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内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例晚期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管腔梗阻的患者行内镜下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粒子治疗,每个植入点植入5~6粒,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及梗阻缓解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13例治疗前吞咽困难分级示Ⅱ级5例、Ⅲ级8例,治疗后Ⅱ级5例全部转为Ⅰ级,Ⅲ级8例中转为Ⅰ级、Ⅱ级各3例;13例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病情稳定4例,2例无缓解,平均有效率为84.6%。[结论]晚期食管癌管腔梗阻的患者行内镜下植入5-FU缓释粒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镜植入 5-氟尿嘧啶
原文传递
Extrathyroidal Implantation of Thyroid Hyperplastic/neoplastic Cells after 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 被引量:2
9
作者 Cao Xi Xie-qun Xu +2 位作者 Tao Hong Bing-lu Li Wei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Objective To report a case of the implantation of thyroid hyperplastic or neoplastic tissue after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and discuss this complication in aspects of prevalence, pathogenesis, protection, and therapie... Objective To report a case of the implantation of thyroid hyperplastic or neoplastic tissue after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and discuss this complication in aspects of prevalence, pathogenesis, protection, and therapies. 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ubMed database was conducted for identifying eligible studies on implantation of thyroid hyperplastic or neoplastic cells after 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 Results Overall, 5 reported cases o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 with implantation of thyroid hyperplastic or neoplastic cells were included in the systematic review. Conclusions Unskilled surgeons, rough intraoperative surgical treatment, scarification or rupture of tumor, contamination of instruments, chimney effect, aerosolization of tumor cell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mplantation after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such complication, we should be more meticulous and strict the endoscopic surgery ind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 benign thyroid tumor malignant thyroid tumor subcutaneous tissue implantation
下载PDF
内镜下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峰 刘芳 董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内镜... 目的探讨内镜下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内镜下扩张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扩张次数、术后Stooler分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单次扩张率、Stooler分级为Ⅱ、Ⅲ级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次扩张率、平均扩张次数和Stooler分级为0、Ⅰ级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扩张术 支架植入术 食管癌 吻合口良性狭窄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及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会洪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7期75-76,10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及支架植入术,并行网篮取石治疗。结果70例治疗后69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8.57%,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及支架植入术,并行网篮取石治疗。结果70例治疗后69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8.57%,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S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支架植入
下载PDF
Implant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onto post-dissection ulcer after gastric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12
作者 Satoshi Asai Koutarou Takeshita +6 位作者 Yuki Kano Eisuke Nakao Takumi Ichinona Naoki Fujimoto Eisuke Akamine Takuji Mori Atsuhiro Og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9期2855-2860,共6页
A case in which implanta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nto a post-dissection gastric ulcer was strongly suspected is presented. A 72-yearold man with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underwent esophagogastroduod... A case in which implanta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nto a post-dissection gastric ulcer was strongly suspected is presented. A 72-yearold man with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underwent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 Esophageal cancer(EC)(Mt, 20 mm, 0-Is) and gastric cancer(GC)(antrum, 15 mm, 0-Ⅱc) were identified. Biopsy specimens revealed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and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respectively. The GC was resected b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14 mm × 9 mm, type 0-Ⅱc, tub1, p T1a(M), ly0, v0, HM(-), VM(-)]. Two months after ESD, radiation therapy was started for the EC, and an almost complete response was obtained. Nine months after the ESD, a follow-up EGD showed a submucosal tumor-like lesion with ulceration, located immediately under the post-ESD scar, and biopsy specimens showed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SCC. There were no similar lesions suggesting hematogenous or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the stom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lantation Esophageal CANCER GASTRIC CANC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Postdissection ULCER
下载PDF
内镜下抗癌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翔 张慧 +5 位作者 王万亮 刘萍 方圆 周云 秦青 陈凤琴 《微创医学》 2017年第5期619-621,630,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抗癌化疗缓释粒子(5-氟尿嘧啶)植入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30例,内镜直视下对肿瘤结节及浸润处行密集型植入化疗缓释粒子,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及肝、肾功能、血常... 目的研究内镜下抗癌化疗缓释粒子(5-氟尿嘧啶)植入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30例,内镜直视下对肿瘤结节及浸润处行密集型植入化疗缓释粒子,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3例,进展5例,有效率为83.33%(25/30),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仅1例术后出现黑便,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缓解率达77.27%(17/22),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内镜下抗癌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轻痛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缓释粒子 晚期消化道肿瘤 内镜下植入
下载PDF
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34
14
作者 廖润斌 蔡树泓 +1 位作者 张世华 李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手术的远期疗效寻找有效的辅助措施。方法:对136例1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眼)施行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 目的:探讨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手术的远期疗效寻找有效的辅助措施。方法:对136例1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眼)施行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硅胶管双路环形植入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照组(78眼)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随访3~12mo。结果:术后6mo时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8.8%,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5.6%、93.6%。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P<0.05)。结论: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有利于预防吻合口瘢痕粘连及提高远期疗效,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此外它还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改良式 丝裂霉素C 慢性泪囊炎 硅胶管植入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下载PDF
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在结直肠恶性梗阻中的近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国鑫 刘香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郭瑾陶 刘文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在结直肠恶性梗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收治的因结直肠恶性梗阻行内镜下SEMs置人术的患者208例,整理回顾该技术的技术成功率、临床...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在结直肠恶性梗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收治的因结直肠恶性梗阻行内镜下SEMs置人术的患者208例,整理回顾该技术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SEMs置入的技术成功率为99.04%(206/208),临床成功率为96.15%(200/208)。术后并发症以腹痛、穿孔和出血为主,腹痛的发生率为13.46%(28/208),除并发穿孔外,均可自行缓解;穿孔发生率为2.88%(6/208),均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出血发生率为1.92%(4/208),除1例腹腔内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外,均自行缓解。结论SEMs置人术的手术成功率高,可以有效缓解结直肠恶性梗阻,不仅可以作为外科手术的桥梁,还可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 金属支架
原文传递
胆道双塑料支架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困难胆总管巨大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燕 李俊 +6 位作者 宋森涛 袁琼英 傅晓 张晓东 汪静 关亚萍 朱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373-337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胆道双塑料支架置入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对困难胆总管巨大结石(≥15 mm)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困难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63例,均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胆道双塑料支架,其中32例患者... 目的回顾性分析胆道双塑料支架置入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对困难胆总管巨大结石(≥15 mm)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困难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63例,均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胆道双塑料支架,其中32例患者术后联合UDCA 15 mg/(kg·d)口服(观察组),疗程3个月;31例患者未予口服药物(对照组)。3个月后拔除支架并行取石术,比较两组间第二次ERCP术前腹痛腹胀、肝功能异常、胆管炎、支架梗阻发生率、最大结石直径变化及取石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ERCP均取得成功,两次ERCP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重症急性胰腺炎等重大并发症。观察组第二次ERCP术前腹痛腹胀、肝功能异常、胆管炎及术中支架梗阻发生率分别为6.3%(2/32)、18.8%(6/32)、3.1%(1/32)、15.6%(5/3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8%(8/31)、45.2%(14/31)、22.6%(7/31)、38.7%(1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10、5.069、5.376、4.259,P=0.043、0.024、0.026、0.039)。观察组两次ERCP最大胆总管结石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7、12 mm;对照组分别为17、15 mm,均较首次ERCP有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659、4.736,均P<0.01)。观察组最大胆总管结石直径降低均值较对照组更为显著(Z=3.883,P<0.001);二次ERCP取石成功率观察组为90.6%(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1.0%(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6,P=0.047)。结论困难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放置胆道双塑料支架配合UDCA可更有效降低再次ERCP术前腹痛腹胀、肝功能异常、胆管炎及支架梗阻的发生率,降低最大结石直径,提高取石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胆总管巨大结石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塑料支架置入术 熊去氧胆酸
下载PDF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与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凤阁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眼科收治...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55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25例(26只眼)和B组25例(29只眼)。A组患者给予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ECP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内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按照≤0.3、0.4~0.5、0.6~0.8及〉0.8分为4个等级,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B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27.3±3.4)mm Hg,A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25.5±3.3)mm Hg,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6,P1〉0.05)。手术后B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1.5±1.2)mm Hg,A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5.1±1.8)mm Hg,手术后A组患者的平均眼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P1〈0.05)。手术后B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4,P2〈0.05),手术后A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87,P3〈0.05)。手术前B组患者的前房深度为(1.8±0.2)mm,A组患者的前方深度为(1.7±0.2)mm,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前方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4,P1〉0.05)。手术后B组患者的前方深度为(3.8±0.5)mm,A组患者的前方深度为(2.7±0.2)mm,手术后B组患者的前方深度高于A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房角粘连分离术 白内障 青光眼
原文传递
胆胰恶性肿瘤ERCP支架植入术后胆道感染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涌 王旭浩 +4 位作者 杨兴建 康欣 杨显富 徐琳 陈茜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植入治疗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为临床预防ERCP支架植入术后胆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胆胰恶性肿瘤经ERCP行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治疗41例患...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植入治疗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为临床预防ERCP支架植入术后胆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胆胰恶性肿瘤经ERCP行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治疗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胆道感染情况。结果经ERCP行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患者共41例,支架植入失败2例,成功39例,成功率为95.1%(39/41)。与术前比较,胆管支架植入术后1周复查TBIL、DBIL、ATL、AST、GGT和ALP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随访24个月内发现合并术后胆道感染9例,发生率为23.1%(9/39),其中急性胆囊炎4例,急性胆管炎3例,肝脓肿2例。分别采取抗感染、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取石球囊清理胆泥及更换支架等处理,9例患者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RCP支架植入术后胆道感染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给予处理,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胰恶性肿瘤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支架植入 胆道感染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管炎 防治策略
原文传递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治疗中应用优劣势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磊 施兆发 +1 位作者 王路兵 黄侠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3期56-57,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内镜组。同期将我院收治的62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内镜组。同期将我院收治的62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设为经肝组。比较两组患者置入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肝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内镜组患者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2.4%低于经肝组95.2%;内镜组患者术后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2.1%、8.8%高于经肝组4.8%、0%,胆道出血发生率为1.5%低于经肝组19.4%,而内镜组肝脓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内镜组患者ALT、TBil显著下降。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效果显著,其置入成功率高,胆道出血少,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其胆道感染及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感染及胰腺炎发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 姑息性 肝门部胆管癌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昱良 郑永青 +2 位作者 杜睿 杨少宾 韦亚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3217-3220,共4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 ERCP 胆道金属支架成功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42例,设为 ERCP 组;经 PTCD 胆道金属支架成功...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 ERCP 胆道金属支架成功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42例,设为 ERCP 组;经 PTCD 胆道金属支架成功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38例,设为 PTCD 组。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含量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CP 组术后3 d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含量分别为(203.94±12.53)U /L、(180.94±17.53)U /L、(185.63±17.53)μmol/L、(240.41±18.79)μmol/L,PTCD 组患者术后3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含量分别为(230.63±13.95)U /L、(209.19±19.74)U /L、(192.52±16.93)μmol/L、(266.83±20.73)μmol/L,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均 P <0.05);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 PTCD 组的23.68%(χ2=6.02,P <0.05)。结论经 ERCP 与经 PTCD 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均能有效解除梗阻,PTCD 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检查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金属支架 黄疸 阻塞性 恶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