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的克隆、表达及其在RA患者血清抗体检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巧林 何文智 +3 位作者 李想 雷静 张惠勇 曾令文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组织文库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1965bp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的全长cDNA,将其克隆入OmiesLink^TM表达载体pReceiver—B01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Receiver—B01a—BiP。重组表... 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组织文库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1965bp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的全长cDNA,将其克隆入OmiesLink^TM表达载体pReceiver—B01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Receiver—B01a—BiP。重组表达质粒导人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以Ni^+-NTA agarose层析柱纯化。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表达产物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形式共同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30%。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000,纯度达到电泳级。经免疫印迹法鉴定,获得的BiP重组蛋白可以与RA患者血清反应,检测的抗BiP抗体在RA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75.4%(49/65),明显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4.6%(7/48)、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egren’s syndrome,pSS)患者7.3%(4/55)及正常人0%(0/71)(P〈0.01)。表明,经原核表达获得的BiP全长蛋白,RA患者血清抗体可以很好结合,有望应用于临床血清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内质网分子伴侣 表达纯化 抗体检测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祝群 刘超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年第3期170-173,共4页
内质网应激(E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内应激,是由内质网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Ca^2+代谢紊乱所引起。研究表明,适度ERS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起适应性的细胞保护作用,而过高和持久的ERS则通过诱导转录因子CHOP表达、激... 内质网应激(E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内应激,是由内质网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Ca^2+代谢紊乱所引起。研究表明,适度ERS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起适应性的细胞保护作用,而过高和持久的ERS则通过诱导转录因子CHOP表达、激活caspase-12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等导致细胞凋亡。近年的研究显示,ERS通过促使胰岛β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抵抗参与糖尿病发病,而阻断ERS诱导的凋亡通路和胰岛素抵抗则可能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分子伴侣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维吾尔族患者宫颈病变中内质网分子伴侣和HLA-Ⅰ类分子表达与HPV16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阿仙姑.哈斯木 李巧稚 +2 位作者 马俊旗 古丽扎热叶.艾库尔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中内质网分子伴侣与HLA-Ⅰ和HPV16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和HLA-Ⅰ类分子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HPV16感染...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中内质网分子伴侣与HLA-Ⅰ和HPV16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和HLA-Ⅰ类分子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HPV16感染的情况。结果:CIN中分子伴侣钙连接蛋白(CNX)、钙网蛋白(CRT)、TAP相关蛋白(Tapasin)、蛋白质二硫异构体Erp57和HLA-Ⅰ抗原的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15.6%/21.9%、21.9%/15.6%、28.1%/15.6%、20.3%/21.9%和31.2%/29.7%。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22.2%/30.0%、20.6%/34.9%、23.8%/28.6%、30.0%/28.6%和31.7%/47.6%,并且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其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增加(P<0.05)。CRT和ERp57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Tapasin、CNX、ERp57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apasin与FIGO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中HLA-Ⅰ与CNX、CRT、ERp57表达下调呈正相关,HPV16感染与CRT、ERp57表达呈负相关。宫颈癌中HLA-Ⅰ与CRT、ERp57和Tapasin表达下调呈正相关,HPV16感染与Tapasin、CNX、CRT、ERp57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内质网分子伴侣表达下调,可能是影响HLA-Ⅰ类分子在细胞表面正常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HPV16也可能利用此途径逃避免疫监视,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内质网分子伴侣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 人乳头瘤病毒16
下载PDF
内质网分子伴侣家族成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和意义(英文)
4
作者 王孟春 郭静波 +3 位作者 刘明华 高娜 方文刚 李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分子伴侣家族成员Grp94、Grp78和PDI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感染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胃黏膜组织中Grp94、Grp78和PDI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内质网分子伴侣家族成员Grp94、Grp78和PDI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感染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胃黏膜组织中Grp94、Grp78和PDI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未感染组28例,Grp94、Grp78和PDI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427±0.0360)、(0.8038±0.500)和(0.5198±0.0379),感染组32例,Grp94、Grp78和PDImRNA表达量为(0.882±0.082)、(1.1586±0.0839)和(1.0642±0.1533)。两组相比,感染组的Grp94、Grp78和PDI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未感染组Grp94、Grp78和PDI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27±0.0360)、(0.4345±0.0545)和(0.5198±0.0379),感染组Grp94、Grp78和PDI蛋白表达量为(0.671±0.072)、(0.6204±0.0412)和(0.8252±0.032)。两组相比,感染组Grp9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人胃黏膜增加Grp94、Grp78和PDI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有利于胃黏膜的自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内质网分子伴侣
下载PDF
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柏南 孙善全 +2 位作者 汪克建 李红岩 杨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观察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过程中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1)脊髓压迫缺血再灌注组50只,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自制压迫装置制备脊髓压迫缺血再灌注模型;(2... 目的观察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过程中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1)脊髓压迫缺血再灌注组50只,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自制压迫装置制备脊髓压迫缺血再灌注模型;(2)假手术对照组5只,只做全椎板切除不做脊髓压迫。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TUNEL等方法,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0min、3、7、11和23h,检测压迫段脊髓组织中GRP78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30min后,GRP78在压迫段脊髓开始表达上调,7h达峰值,11h表达回落,23h显著减少。TUNEL染色显示,神经细胞的凋亡指数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GRP78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呈现时序性的表达变化,这可能是脊髓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 再灌注损伤 脊髓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内质网分子蛋白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张亚楠 唐建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背景与目的:内质网分子伴侣29(endoplasmic reticulum molecular chaperons 29,ERp29)是一种内质网应激蛋白,其高表达与肿瘤转移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ERp29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与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背景与目的:内质网分子伴侣29(endoplasmic reticulum molecular chaperons 29,ERp29)是一种内质网应激蛋白,其高表达与肿瘤转移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ERp29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与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构建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高转移株Hca-F、低转移株Hca-P)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ERp29在Hca-F、Hca-P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Rp29在Hca-F、Hca-P中均呈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部分细胞核也有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Rp29在Hca-F、Hca-P中的表达吸光度值分别为0.97±0.03和1.17±0.03,ERp29在Hca-F细胞株中的表达(吸光度值)明显低于H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ERp29在Hca-F细胞株中的相对荧光强度值(375.27±47.33)显著低于Hca-P(623.91±4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Rp29在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F和Hca-P均有表达,且在Hca-F中表达较低,而在Hca-P中表达较高。ERp29可能与肝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分子伴侣29 肝癌 淋巴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