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8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性及其起源和分化 被引量:158
1
作者 吴征镒 孙航 +2 位作者 周浙昆 彭华 李德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7-604,共28页
对中国植物区系中的239个特有属,分属67个科,进行了分析研究,列出了这些特有属在种子植物各个科的分布,现代地理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含特有属在10个以上的有5个科即Gesneriaceae,Compositae,Labiatae,Cruiciferae,Umbelliferae;其中以Ges... 对中国植物区系中的239个特有属,分属67个科,进行了分析研究,列出了这些特有属在种子植物各个科的分布,现代地理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含特有属在10个以上的有5个科即Gesneriaceae,Compositae,Labiatae,Cruiciferae,Umbelliferae;其中以Gesneriaceae居榜首(27属),Compositae位居第二(20属),Labiatae有12属,居第三。含2属的科有15个,含1属的科有30个;其中Ginkgaceae,Davidiaceae,Eucommiaceae,Acanthochlamydaceae组成了中国植物区系最具古老性、特有性和代表性的4个单型科。在此基础上,从特有属在被子植物八纲系统各个纲的分布特点,以及在各个科组成和系统关系及已有地质、化石历史和系统学,形态,分子证据论述了这些特有属的起源、系统关系及在植物地理上的关系。在裸子植物中,特有属最为丰富,几乎皆是地质历史上北极-第三纪成分的残遗,起源时间较早,可追溯到白垩纪或更早。被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存在于八纲被子植物的所有纲中,几乎在现代被子植物各个演化阶段均有古老残遗的特有类群存在,同时也不乏新特有类群尤其是在演化的高级阶段的类群。从起源上看,被子植物的古特有属主要发生于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地质历史上大都占有广阔的分布区;新特有属多发生在新第三纪以后。其源头主要是北极第三纪、古热带第三纪(冈瓦纳第三纪)和古地中海第三纪的奇妙结合,不少类群是就地起源的;特有性是在第三纪中晚期以后北半球气候变迁,迁移途径(如北大西洋陆桥和白令陆桥)中断后形成的,这一时期是我国特有属形成发展的起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植物区系 特有性 起源 进化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2
2
作者 万本太 徐海根 +2 位作者 丁晖 刘志磊 王捷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6,共10页
2002年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确定了"到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的目标,并要求各国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本文作者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2002年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确定了"到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的目标,并要求各国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本文作者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提出了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的5个指标,即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植被垂直层谱的完整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确立了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全国31省(市、区)为单元,开展了全国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将各省(市、区)生物多样性分为四个等级。云南、四川、广西的生物多样性属"优",贵州、湖北、广东、湖南、重庆、福建、西藏、江西、浙江、海南、甘肃、新疆、陕西的生物多样性属"良",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属"一般",吉林、内蒙古、上海、辽宁、宁夏、青海、江苏、黑龙江、天津的生物多样性为"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 评价指标 物种丰富度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植被垂直层谱的完整性 物种特有性 外来物种入侵度
下载PDF
植物的特有现象与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宏达 《生态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9-17,共9页
特有现象是生物多样性的依据,多样性是特有现象的体现,特有现象是种系分化的结果.特有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貌因子、土壤因子、气候因子、边缘效应、海洋岛屿隔离以及自然杂交等.全球各大陆的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促成了各大... 特有现象是生物多样性的依据,多样性是特有现象的体现,特有现象是种系分化的结果.特有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貌因子、土壤因子、气候因子、边缘效应、海洋岛屿隔离以及自然杂交等.全球各大陆的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促成了各大陆各异的特有现象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命运动的属性,它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因此,它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特有现象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裸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与多样性中心 被引量:57
4
作者 李果 沈泽昊 +1 位作者 应俊生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2-279,共8页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裸子植物区系,对理解全球裸子植物分布变化与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中国天然分布的202种裸子植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信息获得物种分布区范围,探讨了中国裸子植物在科、属、种水平的分布特点。总体上,中国...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裸子植物区系,对理解全球裸子植物分布变化与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中国天然分布的202种裸子植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信息获得物种分布区范围,探讨了中国裸子植物在科、属、种水平的分布特点。总体上,中国裸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南高北低,山地裸子植物丰富度较高,平原和高原相对贫乏;随分类阶元变高,丰富度高值区域面积逐渐扩大,高值中心逐渐南移。占中国陆地面积5%的裸子植物最丰富区域内分布了85%的中国自然分布的裸子植物物种。我们将这些区域划分为6个裸子植物多样性中心:(1)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秦岭,(2)滇黔桂-南岭,(3)华中山地,(4)黄山—武夷山脉,(5)海南岛南部山地,(6)长白山(甑峰山附近)。各中心裸子植物区系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反映了各自地理位置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隔离作用,其中横断山脉地区是中国裸子植物最重要的分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子植物 丰富度 特有性 多样性中心 种系分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特有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布格局 被引量:38
5
作者 于海彬 张镱锂 +2 位作者 刘林山 陈朝 祁威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7,共8页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种子植物,但对该地区特有植物的区系特征以及多样性还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植物志(书)以及在线数据库,整理了只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种子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科属特征、区系成分以及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种子植物,但对该地区特有植物的区系特征以及多样性还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植物志(书)以及在线数据库,整理了只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种子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科属特征、区系成分以及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共有特有种子植物3,764种,隶属113科519属,多数为草本植物(76.3%);包含100种以上的科有菊科、毛茛科、列当科等15个,属有马先蒿属(Pedicularis)、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紫堇属(Corydalis)等7个;从属的区系成分来看,温带成分占主导(67.5%)。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多样性格局呈现从高原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中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的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而且多数物种分布在高原的中海拔地带。理解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特征及多样性格局对探讨高原植物区系的演化历史和物种保护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格局 植物区系 特有现象 高山植物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无量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被引量:32
6
作者 彭华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1-14,共14页
地处滇中南的无量山地区迄今计有种子植物207科,1026属,2540种。其中有东亚特有科10个,中国特有属27个,无量山特有种67个。这一地区不仅植物种类丰富,而且特有现象较为显著。在对科级特有现象进行较细致的研究后... 地处滇中南的无量山地区迄今计有种子植物207科,1026属,2540种。其中有东亚特有科10个,中国特有属27个,无量山特有种67个。这一地区不仅植物种类丰富,而且特有现象较为显著。在对科级特有现象进行较细致的研究后,本文认为无量山具有的较多的分类系统上隔离的东亚特有科反映了该地作为东亚古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其地质历史与整个东亚是一致的,且与东亚植物区系的发端密切相关。属的特有现象表明,地处中国特有属高频率中心区云南腹地的无量山,却没有相应的高比例中国特有,说明我国高频率区的特有程度质和量上不是均一的,在此之外存在一些次级中心区;无量山明显处于滇西北、滇东南两大中国特有属多样性中心之间。种的特有现象中,中国特有种的各亚型显示了这里区系的亚热带性质;67个特有种所隶属的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了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的过渡,而较低的特有种比例,说明无量山的地理隔离程度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无量山 植物区系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23
7
作者 沈泽昊 刘增力 伍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为了探讨贡嘎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 ,结合样带法与样方法 ,对贡嘎山东坡垂直植被带进行了调查 ,统计得出各垂直植被带的科、属的物种数量 ,分析了科、属、种级区系成分的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 为了探讨贡嘎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 ,结合样带法与样方法 ,对贡嘎山东坡垂直植被带进行了调查 ,统计得出各垂直植被带的科、属的物种数量 ,分析了科、属、种级区系成分的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并对各垂直植被带区系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1)贡嘎山植物区系在整体上具有温带性质 ,但在干旱河谷地带 ,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的比例相当。热带成分的构成和分布反映古热带和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性影响 ;2 )东亚 (含亚型 )和东亚 -北美成分对贡嘎山中部森林植物区系的影响最大 ,这些成分以温带古老性质为主 ;3)北温带成分是贡嘎山植物区系的主体之一 ,对青藏高原隆升以来贡嘎山植物区系进化类群和特有成分的发展有主要贡献 ,代表区系的年轻组分 ;4 )中国特有种类型多样 ,占不同垂直植被带物种数量的4 0 % - 6 5 % ,其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各类型比例的垂直变化突出反映了贡嘎山及横断山脉中海拔地段的植物区系与华中地区的联系 ,以及高海拔地段与青藏高原及东喜马拉雅的区系之间的联系。本文还就贡嘎山在生物地理分布上的意义以及贡嘎山和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特有性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海拔梯度 多样性 特有性 贡嘎山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种子植物的中国特有分布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重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341-347,共7页
报道了分布于长江三峡库区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及特有植物在库区的水平与垂直分布概况,对库区的特有分布的特点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长江三峡库区 种子植物 分布
下载PDF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属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功锡 刘世彪 +1 位作者 敖成齐 廖文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65-871,共7页
武陵山地区含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72个,占该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7.16%,占全国同类属数的28.69%,占华中同类属数的77.42%.其基本特征为: 1 古老与孑遗的木本植物众多,并存在一定相对年轻的成分; 2 地理成分多样,具明显的亚热带性质,表现... 武陵山地区含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72个,占该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7.16%,占全国同类属数的28.69%,占华中同类属数的77.42%.其基本特征为: 1 古老与孑遗的木本植物众多,并存在一定相对年轻的成分; 2 地理成分多样,具明显的亚热带性质,表现出四方汇集和东、西、南、北的过渡性质; 3 水平分布上呈现南、北两个分布中心,垂直分布上以1000m以下的中、低海拔为主; 4 武陵山地区植物区系与神农架、秦岭、湘黔桂交界地区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与南岭、武夷山、滇黔桂地区的关系比较疏远.根据武陵山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数量、与鄂西~川东特有现象中心 或者三峡中心 所含属的一致性以及地理间的密切联系,可以认为该区是鄂西~川东中心 或者三峡中心 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地带,在华中植物区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特有现象 特有属 武陵山地区
下载PDF
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被引量:20
10
作者 苏志尧 张宏达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统计了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属和特有种.分析了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结果表明.广西植物区系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61个.占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23.7%;其中广西本地特有属12个.特有程度仅次于有15个省级特有属... 本文统计了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属和特有种.分析了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结果表明.广西植物区系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61个.占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23.7%;其中广西本地特有属12个.特有程度仅次于有15个省级特有属的云南。广西植物区系共有696个被子植物特有种.隶属于104科285属.它们有着强烈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石灰岩山地的特有化发展则是广西植物区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696个特有种中.有230种为石灰岩山地专性特有种。这种石灰岩的特有化发展在苦苣苔科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植物区系 特有现象
下载PDF
青藏高原有蹄类动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演化与保护 被引量:20
11
作者 蒋志刚 李立立 +4 位作者 胡一鸣 胡慧建 李春旺 平晓鸽 罗振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具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和生物种类,是生物多样性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的热点研究区域。青藏高原发育着独特的动物区系,尤其是有蹄类动物,如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野牦牛(Bos mutus)、藏原羚(P...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具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和生物种类,是生物多样性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的热点研究区域。青藏高原发育着独特的动物区系,尤其是有蹄类动物,如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野牦牛(Bos mutus)、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普氏原羚(P.przewalskii)、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等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如下问题:青藏高原有多少种有蹄类动物?有多少种特有有蹄类动物?其分布格局如何?生存状况如何?保护现状如何?我们首先确定了青藏高原动物地理区的地理边界。发现青藏高原有28种有蹄类,其中10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青藏高原有蹄类种数占中国有蹄类的42%,单位面积上的有蹄类物种密度比中国现生有蹄类物种平均密度高62%。特有种比例高达36%。然而,青藏高原有蹄类物种分布不均匀,其丰富度呈东部高西部低格局,而高原特有有蹄类则分布于高原腹地。青藏高原有蹄类动物生存受威胁比例高,其中71%为受威胁物种,54%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或附录II。野外调查发现大额牛(Bos frontalis)已经野外灭绝,目前仅在高黎贡山有人工养殖的群体。青藏高原有蹄类物种红色名录指数从1998–2015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将加剧这一趋势。青藏高原有蹄类受威胁局面仍在继续,物种生存状况持续恶化。虽然经过40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但一些青藏高原有蹄类的重要种群与栖息地并没有被自然保护区和新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所覆盖。因此,在开发青藏高原、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应尽量保存高原野生动物种群与生境,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演化 区系 全球变化 多样性 特有性 泛第三极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 被引量:11
12
作者 臧得奎 孙述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54-460,共7页
对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全省共有 53个特有种 ,可分为 4种分布式样即全省分布型、鲁中南—山东半岛间断分布型、鲁中南山地分布型和山东半岛分布型 ;提出了山东植物区的两个特有现象中心 ,即崂山—昆嵛山中心和泰... 对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全省共有 53个特有种 ,可分为 4种分布式样即全省分布型、鲁中南—山东半岛间断分布型、鲁中南山地分布型和山东半岛分布型 ;提出了山东植物区的两个特有现象中心 ,即崂山—昆嵛山中心和泰山—蒙山中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现象 特有现象中心 山东 植物区系
下载PDF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郝云庆 王新 +3 位作者 刘少英 谢大军 赵杰 李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z1期35-40,共6页
四川省若尔盖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区内维管植物共计50科165属414种;鸟类13目28科137种;兽类5目15科38种;两栖类动物1目2科3种;爬行类2目3科3种;鱼类有1目2科15种。其中... 四川省若尔盖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区内维管植物共计50科165属414种;鸟类13目28科137种;兽类5目15科38种;两栖类动物1目2科3种;爬行类2目3科3种;鱼类有1目2科15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中国特有属植物5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7种,Ⅱ级保护鸟类20种,我国特有鸟类7种;国家Ⅰ级保护兽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7种,我国特有兽类6种。笔者选取了生物多样性、稀有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面积的适宜性以及自然属性5个方面17个赋值指标,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质量进行整体评价,总评价得分为73.5,表明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湿地 生物多样性评价 稀有性 特有性
下载PDF
植物特有现象的量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志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2-96,共5页
过去有关特有现象的研究主要限于定性的分析,可比性和精确性较差该文尝试引入特有现象的定量化指标,以推动特有现象的分析研究从定性水平向定量水平迈进所引入的4种定量化指标分别是:特有水平、特有系数、特有度以及特有综合指... 过去有关特有现象的研究主要限于定性的分析,可比性和精确性较差该文尝试引入特有现象的定量化指标,以推动特有现象的分析研究从定性水平向定量水平迈进所引入的4种定量化指标分别是:特有水平、特有系数、特有度以及特有综合指数对每种量化指标都给出了数学表达式,说明了其区系学意义,例证和界定了这些指标在植物区系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它们有良好的适用性这些指标充分地包含了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区系学的信息结合定性分析,这些指标的应用将增强植物区系研究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现象 特有水平 特有指数 特有度 植物 分布
下载PDF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属研究I.特有现象及特有属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廖文波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3-80,共8页
广东省种子植物区系中分布有中国特有属75属,约含128种,隶属于40科;科属种占中国同类的比例分别为:45.4%,23.4%和17.0%。其中含有丰富的古特有,新特有及地区特有属,它们都是广东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属;... 广东省种子植物区系中分布有中国特有属75属,约含128种,隶属于40科;科属种占中国同类的比例分别为:45.4%,23.4%和17.0%。其中含有丰富的古特有,新特有及地区特有属,它们都是广东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属;而且在西南一桂东南形成了一个中国特有现象中心。根据这些特有成分的地理分布特点,结合广东及邻近地区古老的区系发展历史来进行分析,广东无疑是中国植物区系或华夏植物区系发生的关键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特有属 广东 植物区系 亚热带 杉木属
下载PDF
那坡县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被引量:7
16
作者 阎丽春 覃海宁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199-208,共10页
地处桂西南的那坡县迄今计有种子植物 1 74科 ,889属 ,2 2 0 1种。其中东亚特有科 5个 ,中国特有属 1 5个 ,那坡特有种 39个。这一地区不仅植物种类丰富 ,而且特有现象较为显著。在 1 5个中国特有属中 ,1属为那坡本地的特有属 ,4属为苦... 地处桂西南的那坡县迄今计有种子植物 1 74科 ,889属 ,2 2 0 1种。其中东亚特有科 5个 ,中国特有属 1 5个 ,那坡特有种 39个。这一地区不仅植物种类丰富 ,而且特有现象较为显著。在 1 5个中国特有属中 ,1属为那坡本地的特有属 ,4属为苦苣苔科植物。中国特有种的各亚型以及 39个那坡特有种所隶属的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均表明 ,该植物区系具有强烈的热带亚洲特色。石灰岩山地的特有化发展则是那坡植物区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现象 种子植物区系 那坡县 广西
下载PDF
海南甘什岭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与评估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荣京 赵哲 +1 位作者 苏文拔 邢福武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甘什岭保护区是海南岛南端的热带森林保护区,植物区系特殊,特有植物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在这里成片分布。2010年保护区范围得到调整,为全面了解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作者于2010–2012年对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野... 甘什岭保护区是海南岛南端的热带森林保护区,植物区系特殊,特有植物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在这里成片分布。2010年保护区范围得到调整,为全面了解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作者于2010–2012年对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并对其保护等级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分布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0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第二批(讨论稿)收录43种,《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19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29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61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收录34种,《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76种。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占植物种类总数的比例较附近的五指山、鹦哥岭、尖峰岭三大国家级雨林保护区略低。根据这些种类的分布状况,分为罕见种(3种)、稀有种(15种)、偶见种(63种)和常见种(25种)。特有性分析发现,海南特有种有22种(包括2种甘什岭特有种),中国特有种有13种。根据我们的评估结果,建议将46种植物的保护等级提升或增补于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分布 特有性 保护评估 保护等级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壳斗科物种丰富度和特有性分布格局模拟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凤英 廖梓延 +3 位作者 潘开文 张萌 赵玉林 张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90-2300,共11页
如何准确地模拟物种宏观丰富度格局和特有性中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生物地理学的热点话题。西南地区是我国壳斗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物种多样性格局及环境驱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西南地区161种壳斗科植物7258... 如何准确地模拟物种宏观丰富度格局和特有性中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生物地理学的热点话题。西南地区是我国壳斗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物种多样性格局及环境驱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西南地区161种壳斗科植物7258个分布点位数据,利用点格局法和物种分布模型两种方式构建了物种丰富度、加权特有性指数和校正加权特有性指数的分布格局,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分析上述3个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总体上看,物种分布模型模拟的3个指数在空间上比点格局法更为连续,但数值高低分布情况具有相似性:两种方式模拟的物种丰富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滇南边缘、桂北部和桂西南部地区(62~89种);加权特有性指数最大值集中在滇南和桂西地区(1.77~5.02);藏东南、秦岭-大巴山、桂西南部和滇东南地区具有最高的校正加权特有性指数(0.07~0.17)。SAR模型结果显示:最干月降雨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海拔变幅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均显著,最干月降雨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潜在蒸散量和海拔变幅对加权特有性有着显著影响,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干月降雨量、历史温度变化、增强型植被指数变异系数和海拔变幅对校正加权特有性的影响显著;SAR模型对物种丰富度、特有性指数和加权特有性指数的拟合效果(R2=0.857、0.733、0.593)分别优于普通线性模型(R2=0.689、0.425、0.422)。综上,水分可获得性、气候季节性、生境异质性、历史气候变化和土壤状况是制约西南地区壳斗科丰富度和特有性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滇南、滇东南、桂西南、桂西、秦岭-大巴山以及藏东南地区是壳斗科物种丰富度中心或特有性中心,应受到重点关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特有性 水热状况 生境异质性
原文传递
Plant endemism in the Nepal Himalayas and phyt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5
19
作者 Achyut Tiwari Yadav Uprety Santosh Kumar Rana 《Plant Diversity》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74-182,共9页
Nepal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greater Himalayan range with a unique series of mountain chains formed by recent mountain building geological events. As one of the youngest mountains in the world it contri... Nepal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greater Himalayan range with a unique series of mountain chains formed by recent mountain building geological events. As one of the youngest mountains in the world it contributes to diversity of plants and also provided barriers to and corridors through which plants migrated during the ice ages. The higher altitudinal variation with the high mountains, deep river valleys and lowland plains combine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dry winter result with an extraordinary diversity of ecosystems including flora and fauna in a relatively small land area. The existing checklists for Nepal record some 6000 spec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nd about 530 ferns. However, the botanical experts estimate that numbers may go up to 7000 when the poorly known remote regions are fully explored. The information on plant endemism in Nepal Himalaya is not adequately known as Nepal is still struggling to complete long awaited Flora of Nepal project. Endemic species are confined to specific areas and are the first to be affected by land use and other global changes. We sought to explo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demic plant species in Nepal in relation to the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climatic and geologic changes over time in the region with the help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ndemism showed marked spatial variation between open moist habitat and dry inner valleys, the former with higher endemism. The updated records showed 312 flowering plant species to be endemic to Nepal with higher endemism around the elevation of 3800e4200 m at sea level. The recent human population explosion, intensified deforestation,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modern day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e posing greater threats to endemic plant in Nepal.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and threats to these peculiar species are unknown. Nevertheles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high poverty rates create a potent mix of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in this landsc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MALAYA TOPOGRAPHY endemism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Endangerment Degree of Rare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in Tibet,China 被引量:5
20
作者 DONG Ke ZHONG Xianghao LIU Shuzhe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4期684-688,共5页
It i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endangerment status of rare species in Tibet. Index system is firstly set down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are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then endan... It i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endangerment status of rare species in Tibet. Index system is firstly set down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are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then endangerment degree of wildlife under special state protection are calculated, which is expressed by value 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Yunnan snub-nosed monkey (Rhinopithecus bieti), Himalayan tahr (Hemitragus jemlahicus) and Gigantic Cypress (Cupressus gigantea) have the highest E respectively in animals and plants. According to value E, all species are categorized into 4 ranks: critically endangered(0.6-0.8), endangered (0.4- 0.6), vulnerable (0.2-0.4) and lower risk ( E ≤ 0.2). By comparison of the first five animals and plants of the highest E, each sub-ecozone bears a distinct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angerment degree endemism specific type endangerment ran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