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田文静 孙玉清 刘小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54-362,共9页
近年来,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益生菌作为最主要的健康促进因子之一,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了巨大的增长。而微胶囊技术可以在食品的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为益生菌提供保护,提高其在产品中的存活率,故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益生菌作为最主要的健康促进因子之一,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了巨大的增长。而微胶囊技术可以在食品的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为益生菌提供保护,提高其在产品中的存活率,故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将益生菌微胶囊成功地应用于食品仍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这主要是由于微胶囊的某些特性与食品应用要求不相符。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微胶囊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微胶囊化技术 应用 包埋率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包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天天 陈志群 +1 位作者 胡富强 周美华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制剂β胡萝卜素包合物(βCIC)的工艺条件对包合物的影响。方法:以β环糊精(βCD)为载体,用饱和水溶液法和机械研磨法制备βCIC,考察抗氧剂对机械研磨法制备βCIC包裹率和收得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制剂β胡萝卜素包合物(βCIC)的工艺条件对包合物的影响。方法:以β环糊精(βCD)为载体,用饱和水溶液法和机械研磨法制备βCIC,考察抗氧剂对机械研磨法制备βCIC包裹率和收得率的影响,差示热分析研究βC特征吸收峰,分光光度法测定βC含量。结果:机械研磨法可提高βC的包裹率和收得率,在机械研磨法中加入适量抗氧剂可进一步提高βC的包裹率和收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包合物 包裹率 收得率
下载PDF
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飞 蔡沙 +3 位作者 施建斌 何建军 陈学玲 梅新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171,共5页
以紫色甘薯为原料,通过紫薯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制粉等技术制备高纯度花青素粉末,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制备紫薯花青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影响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包埋率及产率的因素如壁材的选择、壁材比、喷雾干燥进风... 以紫色甘薯为原料,通过紫薯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制粉等技术制备高纯度花青素粉末,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制备紫薯花青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影响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包埋率及产率的因素如壁材的选择、壁材比、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和喷雾干燥进料速度等进行优化,研究表明,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化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以β-环糊精+阿拉伯胶为壁材,壁材β-环糊精与阿拉伯胶比例为5︰3,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为190℃,喷雾干燥进料速度为40 mL/min,此条件下紫薯花青素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花青素 微胶囊 包埋率 产率
原文传递
CdSe/CdS/SiO_2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晓波 聂伟 +2 位作者 王策 张万金 姬相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4-880,共7页
采用两相法合成了CdSe/Cd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用氨水催化水解正硅酸乙酯制得复合结构的CdSe/CdS/SiO2发光纳米球.通过对量子点用量、氨水用量、反应时间及溶剂比例等实验条件的调节,得到了单分散性较好,尺寸在23~145 nm的复合发光纳米球... 采用两相法合成了CdSe/Cd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用氨水催化水解正硅酸乙酯制得复合结构的CdSe/CdS/SiO2发光纳米球.通过对量子点用量、氨水用量、反应时间及溶剂比例等实验条件的调节,得到了单分散性较好,尺寸在23~145 nm的复合发光纳米球.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复合纳米球的形貌.结果表明,复合发光纳米球样品的最高荧光量子产率可达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包覆 二氧化硅 荧光 量子产率
下载PDF
微胶囊化蒜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瑜 杨国浩 许时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00-302,共3页
蒜粉微胶囊化工艺可以保护蒜粉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被破坏。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化蒜粉的产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蒜粉粒径范围30~100目,EC壁材溶液浓度3%,心材与壁材比4∶1,壁材与聚乙二醇(PEG)比4∶1... 蒜粉微胶囊化工艺可以保护蒜粉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被破坏。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化蒜粉的产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蒜粉粒径范围30~100目,EC壁材溶液浓度3%,心材与壁材比4∶1,壁材与聚乙二醇(PEG)比4∶1,此时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分别达到95%和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粉 微胶囊化 微胶囊化产率 微胶囊化效率
下载PDF
乳化法制备两歧双歧杆菌微胶囊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合 王野 +1 位作者 贾亚丽 舒国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两歧双歧杆菌BB01和BB28为试验菌株,活菌数及包埋产率为指标,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乳化时间及固定化时间对乳化法制备两歧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歧双歧杆菌BB01微胶囊制备的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2%、CaCl2... 以两歧双歧杆菌BB01和BB28为试验菌株,活菌数及包埋产率为指标,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乳化时间及固定化时间对乳化法制备两歧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歧双歧杆菌BB01微胶囊制备的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2%、CaCl2浓度1%、乳化时间10min、固定化时间15min时,对应的活菌数分别为4.9×109 cfu/mL、3.06×109 cfu/mL、2.47×109 cfu/mL和4.37×109 cfu/mL,包埋产率分别为80%、56.7%、40.9%和54.1%;当两歧双歧杆菌BB28微胶囊制备的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2.5%、CaCl2浓度1%、乳化时间15min、固定化时间15min时,对应的活菌数分别为4.0×109 cfu/mL、4.1×109 cfu/mL、1.59×109 cfu/mL和5.55×109 cfu/mL,包埋产率分别为80%、92%、87%和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微胶囊 包埋产率 益生菌
下载PDF
基于海藻酸钠的复合壁材包被嗜酸乳杆菌及其效果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新建 朱建晨 +2 位作者 田璐 王伟青 李凌燕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40,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微胶囊对乳酸菌的保护性能,以海藻酸钠和瓜尔豆胶为复合壁材,利用乳化法对嗜酸乳杆菌进行微胶囊包被,并通过测定微胶囊物理特性(包被率、粒径大小、外观结构)及胃肠道性能(耐酸性、耐胆盐以及肠道释放)等方面,评估微胶囊对... 为进一步提高微胶囊对乳酸菌的保护性能,以海藻酸钠和瓜尔豆胶为复合壁材,利用乳化法对嗜酸乳杆菌进行微胶囊包被,并通过测定微胶囊物理特性(包被率、粒径大小、外观结构)及胃肠道性能(耐酸性、耐胆盐以及肠道释放)等方面,评估微胶囊对目标菌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壁材包被率为(47.49±1.91)%,活菌数(荷载量)为(1.78±0.44)×109 CFU/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SEM图像展示了复合壁材微胶囊更为有序致密的表面结构;胃肠存活率方面,复合壁材微胶囊显示出更佳的保护效果(P<0.01),胃肠液作用后目标菌活菌数均接近107 CFU/g;释放性能方面,复合壁材微胶囊在进入肠液后2 h达到最大释放性能,保证了嗜酸乳杆菌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据此,复合壁材微胶囊对嗜酸乳杆菌有较好的包载效果并对其可以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微胶囊 嗜酸乳杆菌 包被率 保护性能
下载PDF
米托蒽醌类脂质纳米球包封率和包封产率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彬 熊素彬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4年第5期32-36,59,共6页
目的:比较透析法和凝胶柱色谱法测定米托蒽醌类脂质纳米球的包封率和包封产率的结果,阐明包封率和包封产率的准确含义。方法:以透析法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收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吸光度,分别测定游离药物和载... 目的:比较透析法和凝胶柱色谱法测定米托蒽醌类脂质纳米球的包封率和包封产率的结果,阐明包封率和包封产率的准确含义。方法:以透析法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收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吸光度,分别测定游离药物和载药类脂质纳米球两部分的含药量。结果:分别测定游离的和类脂质纳米球内的药物量,求得包封率和包封产率。结论:透析法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别测得类脂质纳米球未包封药物量与包封药物量,求得包封率和包封产率是可行的,进一步明确了包封率和包封产率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球 脂质 包封率 米托蒽醌 药物 透析法 醌类 产率 柱色谱法 游离
下载PDF
Fluorescence of Nanosized Composite of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and Europium (Ⅲ) Complex
9
作者 尹伟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1-7,共7页
Rare earth complexes Eu(Phen)_2(TTA)(Bipy)(NO_3)_3 and Eu(L)_x(TTA)_(4-x)(NO_3)_3 (L=Phen or Bipy; x=4, 3, 2, 1, 0) solutions (1×10^(-3) mol·L^(-1)) were prepared in EtOH. The luminescent experimental result... Rare earth complexes Eu(Phen)_2(TTA)(Bipy)(NO_3)_3 and Eu(L)_x(TTA)_(4-x)(NO_3)_3 (L=Phen or Bipy; x=4, 3, 2, 1, 0) solutions (1×10^(-3) mol·L^(-1)) were prepared in EtOH. The luminesc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effect of Phen and TTA exists in Eu^(3+) complexes. But when the ligands of Bipy and TTA coexist in europium complex, the synergy effect does not exist. If a solution of a europium complex has a specific electron configuration of excited state, the solution of the complex has an intensity of fluorescence and a quantum yield. 2.5×10^(-5) mol·L^(-1) Eu(Phen)_2(TTA)_2(NO_3)_3 solution (λ_(ex)=347.0 nm) possesses a maximal quantum yield (0.25) and the strongest fluorescent intensity. The nanosiz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possess spherical cage structure that is fit for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encapsul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XRD and IR show that the guest molecule is encapsulated into the channels of the host. The thermostability of the guest molecule in the channels of the host (CH_3)_3Si-MCM-41 is enhanced. The fluorescent intensity and the half-life of nanosized composites of (CH_3)_3Si-MCM-41 and Eu^(3+) complexes are stronger and longer than those of encapsulation products of MCM-41 and Eu^(3+) complexes. Supramolecular encapsulation products emit characteristic radiation of Eu^(3+) ion, vesting in the transitions of (()~5D_0→()~7F_J) (J=0, 1, 2, 3, 4), respectively; each excitation peak of fluorescent spectra of the composites is assigned to an excited electron configuration of Eu^(3+) ion. The host with lipophilic channels is more favourable to fluorescence of the rare earth complex than hydrophilic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The fluorescent intensity of (CH_3)_3Si-MCM-41-Eu(Phen)(TTA)_3(NO_3)_3 can match with that of Eu(Phen)(TTA)_3(NO_3)_3 powder sample. These results could be assumed to result from strong radiation absorption of the guest complex molecule (blue shift of maximum excitation wavelength), greatly reducing of silanol group vib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zed composite MCM-41 (CH_3)_3Si-MCM-41 supramolecular encapsulation 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rare earths
下载PDF
浅谈提高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封装成品率
10
作者 周冬兰 廖丹 +2 位作者 周鹏 程彩虹 赵南南 《江西化工》 2019年第5期18-20,共3页
光伏双玻组件具有发电量多、美观、耐候性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需求量逐年增加。本文分析了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封装过程中成品率低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目前提高成品率的措施。
关键词 提高 光伏双玻组件 封装 成品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