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招生规模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化存才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62,共4页
提出了描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招生规模的几个微分方程和时滞微分方程模型,通过分析数学模型得到了一监关于毕业生就业率,招生规模和社会需求之间相协调的定性结论,从而为较好地解决有关就业与招生的实际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微分方程模型 时滞微分方程模型 就业率 招生规模
下载PDF
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2
作者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2018年第1期3-24,共22页
参照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基础数据,本文从学历、学科门类、高校、生源地、行业等不同维度客观全面地展现了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关键词 上海高校 毕业生 就业状况
原文传递
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研究——基于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东武 王润良 钟锦萍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9-74,95,共6页
依据劳动力均衡理论,探讨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就业率"发展论;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提出"就业率"决定论;最后,调用广东省教育厅毕业系统数据,从实证层... 依据劳动力均衡理论,探讨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就业率"发展论;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提出"就业率"决定论;最后,调用广东省教育厅毕业系统数据,从实证层面研究就业率发展论和决定论,结果表明:五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能满足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五邑大学毕业生在江门就业的比例与江门GDP正相关;五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影响江门GDP的走势。这为江门市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门经济社会 就业率 发展论 决定论
下载PDF
基于就业率的学生资助自适应供给系统的构建
4
作者 季俊杰 沈红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学生资助的供求关系必然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扩张则资助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经济紧缩则资助供求关系趋于失衡。为应对这一问题,可应用控制论原理,设计学生资助的自适应供给系统:一方面盯住学生就业率,调整风险补偿金比例上限,再辅之... 学生资助的供求关系必然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扩张则资助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经济紧缩则资助供求关系趋于失衡。为应对这一问题,可应用控制论原理,设计学生资助的自适应供给系统:一方面盯住学生就业率,调整风险补偿金比例上限,再辅之助学贷款保险机制,可建立入学资助的双重供给调节机制;另一方面盯住学生父母的社会就业率,使学生生活资助与社会就业率同比变动,可构建生活资助的供给调节机制。这一系统在政策和财政上均可行,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资助 自适应供给 就业率
下载PDF
山地丘陵村域乡村劳动力本地务工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以重庆市189个村为例
5
作者 刘亭 洪惠坤 +2 位作者 蔡智聪 杨胜强 罗沁怡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3-1415,共13页
乡村劳动力本地务工可缓解乡村空心化问题,助推乡村振兴。论文以重庆市189个村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克里金插值法识别村域劳动力本地务工率区域差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甄别影响村域本地务工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揭... 乡村劳动力本地务工可缓解乡村空心化问题,助推乡村振兴。论文以重庆市189个村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克里金插值法识别村域劳动力本地务工率区域差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甄别影响村域本地务工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揭示了村域本地务工率区域差异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①重庆市村域本地务工率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性,呈现出“西高东低、局部突出”的空间格局,“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渝中片区、渝中周边片区,“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偏差的渝东北、渝东南片区。②本地务工率空间分异格局是宜居、宜业、和美三大维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均可支配收入、村两委受教育程度、乡镇路网密度、村集体收入、乡镇规模企业数量及村民对村委工作信任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镇距离和坡度是负向影响因素,任意两个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均会增强本地务工率空间分异的解释力。③未来重庆市乡村吸纳更多劳动力在本地务工的重点在于推进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镇产业发展和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新形势下中国乡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趋势的理解和认识,为科学制定乡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 本地务工率 区域差异 山地丘陵区 重庆市
原文传递
建立“三个面向”服务体系 努力提高地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优秀率——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案例
6
作者 郝丽琴 《吕梁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1-74,共4页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秀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优秀率成为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立"面向专业优化和课程改革,适应市场发展"、"面向学生,提高就业能力"、&q...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秀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优秀率成为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立"面向专业优化和课程改革,适应市场发展"、"面向学生,提高就业能力"、"面向企业,促使其改变用人理念"的就业服务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就业优秀率不断攀升,取得了招生就业进出两旺的喜人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优秀率
下载PDF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54
7
作者 曹星 岳昌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总体就业状况恶化及性别差异显著。本研究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在考察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本文从就业率、起薪、工作满意度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总体及...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总体就业状况恶化及性别差异显著。本研究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在考察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本文从就业率、起薪、工作满意度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总体及各学历层次、学科和类别、学校类型的就业性别差异,并对2003-2007年性别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从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状况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缩小性别差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高等教育 就业率 起薪
原文传递
关注就业:高等教育深化过程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32
8
作者 林毓铭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 ,促使高等教育不断深化 ,同时引发了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关注高等教育深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 ,需要有效配置教育资源 ,防止文凭的泛滥和教育过度 ,在就业观念与人才观念上做出理性的思考与重新定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就业率 教育过度 毕业生 就业过程 就业观念 专业设置 教育资源
原文传递
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35
9
作者 曾向昌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8-21,共4页
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就业率只有量没有质的含义已凸显其局限性。因此,建立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在就业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其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就业率只有量没有质的含义已凸显其局限性。因此,建立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在就业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其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质量 就业率 就业质量系统
下载PDF
关于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政策的思考 被引量:22
10
作者 侯定凯 林似非 《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第1期66-69,93,共5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切入点首先简要地回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过程进而指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切入点首先简要地回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过程进而指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现象并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发布政策,,存在的缺陷对就业率造假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就如何改进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率 高校毕业生 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行政 大学生就业 切入点 热点问题 改进 焦点问题 分析
下载PDF
延迟退休年龄、就业率与劳动力流动:岗位占用还是创造?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熠 汪伟 刘玉飞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7-920,共24页
本文利用叠代模型分析和模拟发现,就我国总体而言,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岗位创造效应足以超越岗位占用效应,因此即便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也可能是有益的。在不同年龄段劳动非完全替代和劳动供给内生时,延迟退休对就业的积极效应... 本文利用叠代模型分析和模拟发现,就我国总体而言,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岗位创造效应足以超越岗位占用效应,因此即便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也可能是有益的。在不同年龄段劳动非完全替代和劳动供给内生时,延迟退休对就业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增大。此外本文还发现,延迟退休的就业效应在东部与其他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地域差异性,而如果将延迟退休改革和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相结合,无论劳动力流入地还是流出地都有望获得更高的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年龄 就业率 社保基金
原文传递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丽琼 朱宇 林李月 《南方人口》 CSSCI 2017年第2期1-12,共12页
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方法深入探讨了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化流动模式的不同对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在流... 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方法深入探讨了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化流动模式的不同对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在流入地实现完整家庭流动的流动女性来说,她们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就业率低和就业不稳定的特征;与此不同的是,家庭化流动虽然对男性流动人口的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其对男性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有显著促进和提升作用。另外,个体因素、地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也会显著影响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就业状态。最后,本文还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化 流动人口 就业率 就业稳定性
下载PDF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唐向红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11年第5期64-71,共8页
随着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正在改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时代的到来、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措施的强化、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子女教育费的压力、女性生活意识的变化等... 随着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正在改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时代的到来、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措施的强化、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子女教育费的压力、女性生活意识的变化等因素推动了日本女性就业的发展。但是,日本女性就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女性就业 就业率 雇佣形态 少子化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2
14
作者 徐照兴 刘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7-300,共4页
为了实现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班主任方便、准确、快捷地录入就业数据提供服务,特别是为各职能部门及时、方便地了解学校就业情况,提出构建基于Web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数据管理系统。基于三层的B/S体系结构,采用ASP.NET(C#)... 为了实现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班主任方便、准确、快捷地录入就业数据提供服务,特别是为各职能部门及时、方便地了解学校就业情况,提出构建基于Web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数据管理系统。基于三层的B/S体系结构,采用ASP.NET(C#)+SQL Server 2000等网站开发技术,设计系统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和后台数据库,给出安全访问控制、DropDownList无刷新三级联动显示数据、导入导出数据、自动统计就业率等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实现集班主任就业数据录入和各类就业率查询统计为一体的网络应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 就业率 ASP.NET 数据导入/导出 三级联动 就业数据 管理系统
下载PDF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20
15
作者 冷天琼 《昆明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和工作满意度等丰富内容的新概念。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表现出大学生收入水平持续下降、非正规就业增加、就业流向中小城市甚至乡镇发展等新趋势。提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和工作满意度等丰富内容的新概念。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表现出大学生收入水平持续下降、非正规就业增加、就业流向中小城市甚至乡镇发展等新趋势。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并重视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质量 就业率 就业力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我国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及趋势分析——基于2014、2015届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被引量:20
16
作者 胡俊梅 王顶明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4,共6页
根据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相关数据,文章以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类型及就业结构分布等方面作为观察点,对近两年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趋势分析,并对未来博士生培养体系提出... 根据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相关数据,文章以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类型及就业结构分布等方面作为观察点,对近两年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趋势分析,并对未来博士生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就业 就业质量报告 就业去向 就业率 教育部直属高校
原文传递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苏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14-16,共3页
从产品、服务、社会功能的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加以阐述,认为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除自身因素外,同国家改革、生源质量、职业准入与用人制度等密切相关.应从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等多个角度衡量高... 从产品、服务、社会功能的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加以阐述,认为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除自身因素外,同国家改革、生源质量、职业准入与用人制度等密切相关.应从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等多个角度衡量高职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质量 衡量标准 就业率
下载PDF
日本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18
作者 师艳荣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84-90,共7页
日本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出现,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相结合的产物。M型就业模式在不影响女性完成其家庭角色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参与社会的意愿,逐渐成... 日本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出现,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相结合的产物。M型就业模式在不影响女性完成其家庭角色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参与社会的意愿,逐渐成为日本女性的典型就业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变化、未婚女性的增多和已婚女性就业率的提高,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底部逐渐上升,并呈现出向倒U型就业模式转化的趋势。今后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女性 M型就业模式 就业率 倒U型就业模式
下载PDF
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4
19
作者 符晓棠 张海泉 尚文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16-518,共3页
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各种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全才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增加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持续健康地发展高等教育和生物技术产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就业率 高等教育 教学理念
下载PDF
我国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就业问题经验分析——基于CHNS面板数据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贵富 苗馨月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1,共12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和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CHNS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果Probit模型分析了决定我国城镇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及就业率的诸多重要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低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男性、未婚...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和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CHNS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果Probit模型分析了决定我国城镇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及就业率的诸多重要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低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男性、未婚之外的其他婚姻状况、身体健康、家庭成员16岁以下65岁以上占比低、除观察对象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收入高、农村县区、西部地区、调查失业率低、自雇就业比率和第二产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高的地区,老龄人口的劳动参与概率相对较高。低龄、大专以上毕业、身体健康、中部及东部地区、调查失业率低、自雇就业率和工业产值占比低的地区,老龄劳动力的就业概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NS面板数据 随机效果Probit模型 中国城镇老龄人口 劳动参与率 就业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