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被引量:332
1
作者 蔡昉 都阳 高文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25,47,共9页
尽管通常的计算低估了中国的就业弹性 ,但调整后的弹性数值仍属偏低。为什么经济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呢 ?首先 ,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 ,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 ,由... 尽管通常的计算低估了中国的就业弹性 ,但调整后的弹性数值仍属偏低。为什么经济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呢 ?首先 ,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 ,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 ,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推动高就业产业发展 ,应成为经济政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弹性 自然失业率 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 经济增长 显性就业 职业培训体系 就业结构
原文传递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16
2
作者 张车伟 蔡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30,共9页
通过分析中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以及劳动力价格变化与就业等之间的关系 ,本文尝试回答经济增长能否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同时 ,根据对就业弹性变化... 通过分析中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以及劳动力价格变化与就业等之间的关系 ,本文尝试回答经济增长能否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同时 ,根据对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研究 ,文章在最后还简要分析了WTO的就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经济增长 中国 产业结构 劳动力价格 发展趋势 WTO
原文传递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37
3
作者 李红松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7,66,共6页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运用差分公式法和经济增长模型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值。指出了差分公式法的局限性。测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水平出现显著性下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运用差分公式法和经济增长模型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值。指出了差分公式法的局限性。测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水平出现显著性下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最后,就提高我国就业弹性水平以促进就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模型 中国
下载PDF
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4
4
作者 岳昌君 丁小浩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7,共7页
实证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密切相关,但是大于一般就业弹性;行业间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的差异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劳动力价格差异是造成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为促进大学生就业... 实证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密切相关,但是大于一般就业弹性;行业间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的差异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劳动力价格差异是造成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就业弹性 劳动力价格 相对密集程度 经济学分析
原文传递
行业环境管制对就业影响的经验研究:基于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3
5
作者 陈媛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3,126,共7页
本文首先参考Cahuc和Zylberberg(2004)以及Copeland和Taylor(2003)的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劳动对污染品价格,即环境管制的交叉弹性,在数值上与污染品占总成本份额及排放强度成正比,在符号上取决于两种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 本文首先参考Cahuc和Zylberberg(2004)以及Copeland和Taylor(2003)的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劳动对污染品价格,即环境管制的交叉弹性,在数值上与污染品占总成本份额及排放强度成正比,在符号上取决于两种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随后采用2001-2007年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交叉价格弹性为正,也就是说劳动与污染品是总的替代品,环境管制加强会促进就业上升;污染排放强度也确实会提高交叉价格弹性,这意味着污染密集型的重化工行业,环境管制加强所引致的就业创造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制 就业 交叉弹性 污染排放强度
下载PDF
基于冗员的中国就业弹性估计 被引量:55
6
作者 简新华 余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41,共11页
由于我国的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冗员,研究就业弹性时必须考虑冗员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建立了一个存在冗员的就业弹性模型来研究冗员对就业弹性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数据,重新估计了我国1980—2004年剔除冗员影响后的就业弹性;结果显示1... 由于我国的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冗员,研究就业弹性时必须考虑冗员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建立了一个存在冗员的就业弹性模型来研究冗员对就业弹性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数据,重新估计了我国1980—2004年剔除冗员影响后的就业弹性;结果显示1995年后中国GDP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并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员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常进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9,共11页
由于就业弹性的下降,中国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文章从要素供给、经济体制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详细考察它们对就业弹性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就业弹性下降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积极的就业意义。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因... 由于就业弹性的下降,中国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文章从要素供给、经济体制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详细考察它们对就业弹性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就业弹性下降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积极的就业意义。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因素并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收入、经济增长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过分强调节约资本资源、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并不能提高就业弹性,进一步扩大经济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和设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影响因素 就业评价
下载PDF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江雪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110,共11页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对它们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弹性 三大经济地带 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十三五”时期劳动供给和需求预测及缺口分析 被引量:52
9
作者 张车伟 蔡翼飞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56,共19页
劳动供给和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对"十三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中国劳动供求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使用脱离教育人数法预测了每年新增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结合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就业弹性变化... 劳动供给和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对"十三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中国劳动供求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使用脱离教育人数法预测了每年新增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结合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就业弹性变化规律预测了劳动需求变化。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新增劳动力供给规模稳中略降,年均增加1568万人,劳动需求增长也比较平稳,年均增加1542万人,劳动供求呈现基本平衡的格局。不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却在不断加大,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文章在对劳动供求缺口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测算了"4050"人员、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失业人员中的规模,并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供求 结构性矛盾 就业弹性 人口预测
原文传递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44
10
作者 吴江 封晓庆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109,共8页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本文在描述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本文在描述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相关度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原文传递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影响研究——以中国为例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从容 祝翠华 王玉婷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8-1434,共7页
通过假设建立了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的单因素影响模型,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验证两者共同作用对就业弹性影响的显著性,采用1991-2007中国... 通过假设建立了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的单因素影响模型,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验证两者共同作用对就业弹性影响的显著性,采用1991-2007中国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弹性不存在明显促进关系,技术创新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影响显著,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共同作用对就业弹性有显著影响。结论认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 就业弹性 经验分析
原文传递
试论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车伟 蔡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9,共6页
在分析就业弹性变化的基础上 ,本文考察了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来看 ,WTO对就业的影响在方向上和目前就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一致 ,这就决定了入世对就业不会造成净负面影响。但分三次产业来看 ,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农业是受... 在分析就业弹性变化的基础上 ,本文考察了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来看 ,WTO对就业的影响在方向上和目前就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一致 ,这就决定了入世对就业不会造成净负面影响。但分三次产业来看 ,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农业是受入世影响和冲击最严重的行业 ,但农业因此而损失的就业机会只相当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极小一部分 ,约占 0 .7~ 1 %左右 ,入世对农业的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收入而不是就业上 ;入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有正有负 ,这要依具体工业行业特点而定 ,但增减相抵 ,入世对工业就业仍然具有增加效应 ;最后 ,入世将大大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第三产业就业是中国入世最大的收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就业弹性 入世 中国 就业结构 影响
下载PDF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25-28,共4页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下载PDF
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春枝 吴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年第3期64-69,共6页
就业效应是第三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就业的扩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发展第三产业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文章在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 就业效应是第三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就业的扩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发展第三产业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文章在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及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吸纳弹性 贡献率
下载PDF
平台经济发展与“保就业和稳就业”:基于就业弹性与劳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敏 刘采妮 +1 位作者 白争辉 张春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95,共12页
平台经济在此次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但在有效保持防疫所要求社交距离的同时,满足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更重要的是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本文首先分析"稳就业"与"保就业"的内在逻辑,阐述"稳... 平台经济在此次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但在有效保持防疫所要求社交距离的同时,满足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更重要的是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本文首先分析"稳就业"与"保就业"的内在逻辑,阐述"稳就业"的大局观和长期性。然后基于经济学视角,运用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就业弹性,剖析行业发展与平台经济融合对就业的吸纳效应,显示平台经济发展对保就业和稳就业岗位的正向作用。但同时从劳动关系视角,通过对平台经济灵活就业劳动过程分析,指出其有别于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导致就业的不稳定性,对稳定就业带来了挑战。文章最后界定了"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建议在发展平台经济以稳就业岗位的同时,从劳权的具体七个方面系统思考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规制体系,以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化解发展平台经济对就业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就业弹性 劳动过程 灵活就业 保就业
原文传递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少国 刘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90,共6页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相协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但较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相协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但较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途径来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比较劳动生产率 结构偏离度 就业弹性
下载PDF
海岸带概念与范围的国际比较及界定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锐 赵鹏 《海洋经济》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海岸带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同时也是资源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区域。中国亟需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的概念与范围是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前提条件,分析了世界上主要海洋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中国对海岸带概念的界定,明确了... 海岸带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同时也是资源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区域。中国亟需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的概念与范围是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前提条件,分析了世界上主要海洋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中国对海岸带概念的界定,明确了海岸带划分的标准,并应用"三分法"初步确定了中国海岸带的范围和框架,以期为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概念 范围 比较 界定
下载PDF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 被引量:14
18
作者 顾乃华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
工业结构的调整、现代企业的建立以及农村严峻的人地关系 ,“排挤”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我国面临就业难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符合三大产业演进的规律 ,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远远高于第一、二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 工业结构的调整、现代企业的建立以及农村严峻的人地关系 ,“排挤”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我国面临就业难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符合三大产业演进的规律 ,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远远高于第一、二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缓解我国就业难题。今后发展第三产业要注意解决好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壮大、优化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第三产业 就业弹性 城市化 发展 中国
下载PDF
产业生成视角的旅游内部就业层次分析——以张家界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颖怡 麻学锋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59,共7页
界定旅游产业生成及其周期模型,划分内部就业层次,并分析演变过程。以就业弹性系数和旅游人次为观测指标,分析了生成周期对就业层次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投资、旅游规模、旅游收入内部构成和就业人数有相关性。②出现期,以旅行社业和宾... 界定旅游产业生成及其周期模型,划分内部就业层次,并分析演变过程。以就业弹性系数和旅游人次为观测指标,分析了生成周期对就业层次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投资、旅游规模、旅游收入内部构成和就业人数有相关性。②出现期,以旅行社业和宾馆酒店业为主;成长期,以交通运输业、旅游商品服务和其他行业为主;发展期,以行业行政服务与管理为主。③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相对平缓的演变态势;④从分层弹性看,因突发事件呈"二凸二凹"特点,其它时点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生成 周期模型 就业层次 就业弹性 张家界
下载PDF
服务业能长期促进中国就业增长吗 被引量:18
20
作者 丁守海 陈秀兰 许珊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36,F0003,共11页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经济回调与就业上扬并存的格局,其中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服务业具有促进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首先,基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检验发现,中国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结合当前服务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经济回调与就业上扬并存的格局,其中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服务业具有促进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首先,基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检验发现,中国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结合当前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其次,基于修正的就业方程我们发现,服务业就业弹性远高于工业部门,而且具有更强的就业粘性。服务业发展既可以充当国民经济的就业海绵,还可以充当就业的稳定器。中国当前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要解决好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既要推动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还要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升级,二者不可偏废。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就业 鲍莫尔一富克斯假说 就业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