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9
1
作者 蒋金荷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7-604,共8页
研究碳排放问题首先需要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本文首先根据国家、地区、行业不同的能源消费特征和可利用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并估算了全国、各个行业、各省市区的碳排放量。基于指数分解方法的特点,利用碳排... 研究碳排放问题首先需要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本文首先根据国家、地区、行业不同的能源消费特征和可利用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并估算了全国、各个行业、各省市区的碳排放量。基于指数分解方法的特点,利用碳排放的完全指数分解方法——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LMDI法)定量分析了中国1995年-2007年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和贡献率,影响因素包括4种,即经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碳强度效应。分解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这4种效应对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率是不同的,1995年-2007年对碳排放增加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结果也提醒国家需要对这一时期内的产业政策、能源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分解分析 Divisia指数法 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碳排放强度 中国
原文传递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被引量:135
2
作者 岳超 胡雪洋 +3 位作者 贺灿飞 朱江玲 王少鹏 方精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6,共7页
利用我国分省区的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公布的我国碳排放数据,对1995—2007年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排放和人均排放排序为:东部>中部... 利用我国分省区的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公布的我国碳排放数据,对1995—2007年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排放和人均排放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但中西部地区碳强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种特征与中西部地区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较高有密切关系。1995—2007年我国省际碳强度差异变化不大;从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差异的角度对省际差异进行的分解表明,我国省际碳强度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导致的,而区域之间差异贡献较小。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省区碳强度的决定因素,说明我国未来碳强度控制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改革能源政策、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着手,以确保我国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区 碳排放 碳强度 差异
下载PDF
通过声辐射模态研究结构声辐射的有源控制 被引量:49
3
作者 毛崎波 姜哲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以简支平板为例,通过声辐射模态建立了弹性结构声辐射的有源主动控制策略。并分析了声辐射模态的数学和物理意义。研究发现在中、低频时,声辐射模态对应的辐射效率随着模态阶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 以简支平板为例,通过声辐射模态建立了弹性结构声辐射的有源主动控制策略。并分析了声辐射模态的数学和物理意义。研究发现在中、低频时,声辐射模态对应的辐射效率随着模态阶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即抵消前k阶声辐射模态的伴随系数,使得前k阶声辐射模态的声功率为零。本文以点力作动器作为控制力源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 弹性结构 有源主动控制 辐射效率 简支平板 噪声控制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减排吗? 被引量:55
4
作者 张可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83,共17页
将环境污染视作非期望产出,在一个拓展的增长收敛框架下讨论了区域一体化的环境效应及其理论机制。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数据,构建了一个测度区域一体化的新方法,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估计了跨省城市一体... 将环境污染视作非期望产出,在一个拓展的增长收敛框架下讨论了区域一体化的环境效应及其理论机制。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数据,构建了一个测度区域一体化的新方法,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估计了跨省城市一体化和省内城市一体化对污染排放强度收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城市间污染排放强度的收敛并有利于减排,且近年来这种减排效应愈明显。污染排放强度呈现出条件收敛特征,经济增长收敛是污染排放收敛的重要原因。中国应利用好区域一体化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减排的双重政策红利,进一步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经济,构建城市间共生互利的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污染排放强度 城市群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与低碳策略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董军 张旭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6-1862,共7页
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影响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的具体因素,综合考虑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出规模等四个要素,运用指标分解分析法中的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建立了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模... 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影响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的具体因素,综合考虑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出规模等四个要素,运用指标分解分析法中的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建立了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模型,并对1995年-2007年的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能源强度显现出了对碳排放明显的负影响,工业经济产出效应明显分为正影响缓慢增长的1995年-2001年和迅速增长的2001年-2007年两个阶段;工业总量增长引起能源消耗上升是导致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并且该效应已经抵消了能源强度效应对碳减排的贡献。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的源头、过程和末端三个环节的低碳对策,特别强调了电力热力行业节能减排,调整发电能源结构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从源头上减排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部门 碳排放 LMDI 能源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IPAT模型的江西省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席细平 谢运生 +3 位作者 王贺礼 范敏 石金明 罗成龙 《江西科学》 2014年第6期768-772,共5页
通过对江西省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利用IPAT模型对未来江西省碳排放峰值出现时间进行预测。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对峰值的影响较为重要。按照江西省目前发展趋势,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合理下降,江... 通过对江西省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利用IPAT模型对未来江西省碳排放峰值出现时间进行预测。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对峰值的影响较为重要。按照江西省目前发展趋势,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合理下降,江西省的峰值到达时间约在2032-2035年之间。因此,保持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不断下降对江西省尽快出现碳排放峰值至关重要,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应成为江西省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模型 碳排放 峰值预测 能源强度
下载PDF
行业完全碳排放的测算及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何艳秋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2,共6页
碳排放的测量是研究碳排放的核心问题,本文遵循消费碳足迹的思想,利用投入产出法,在全面考虑了行业直接碳排放和消费中间产品的间接碳排放的基础上,对我国42个行业的完全碳排放量、边际完全碳排放量进行了精确测量。并对碳排放量较大、... 碳排放的测量是研究碳排放的核心问题,本文遵循消费碳足迹的思想,利用投入产出法,在全面考虑了行业直接碳排放和消费中间产品的间接碳排放的基础上,对我国42个行业的完全碳排放量、边际完全碳排放量进行了精确测量。并对碳排放量较大、较小的行业及行业碳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在综合考虑碳排放和影响力的基础上对行业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行业发展政策,对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强度 边际 分类
下载PDF
工业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曲健莹 李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104,共13页
工业生产是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中国工业增长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出某种“脱钩”状态,且不同省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本文以湖南为例,通过构建脱钩指数测算其2007—2016年工业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利用LMDI... 工业生产是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中国工业增长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出某种“脱钩”状态,且不同省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本文以湖南为例,通过构建脱钩指数测算其2007—2016年工业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利用LMDI模型分析其能源结构变化、能源强度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对工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率,应用归因分析法分析其41个工业细分行业对上述三个因素的贡献。结果表明:湖南工业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经历了2012和2014年的强脱钩及其他年份的弱脱钩;能源强度的大幅下降是促使上述脱钩关系的主要原因,而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对脱钩关系的影响较弱;对能源强度降低贡献最高的三大产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湖南呈现出的典型“脱钩”特征对中国其他地区推动工业低碳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增长 碳排放 脱钩指数 归因分析 能源强度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下载PDF
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段显明 童正卫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8-75,共8页
本文分析了1997—2008年间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采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简称LMDI)法,对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结构分解。结果表明,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是由人... 本文分析了1997—2008年间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采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简称LMDI)法,对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结构分解。结果表明,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是由人口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因素引起的,其中人均GDP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的作用呈现波动性,且程度较小。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要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构建"低碳浙江"、"生态浙江",应从重新认识人均GDP、控制人口数量、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强度 能源消费 LMDI
下载PDF
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 被引量:15
10
作者 武义青 赵亚南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8,F0003,共7页
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1980—2011年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分析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呈现递增... 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1980—2011年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分析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呈现递减的趋势。河北省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主要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唐山、石家庄和邯郸三个城市,应在这三个城市中最先进行节能减排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能源消费量 碳排放强度 能源结构 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 工业 经济转型
下载PDF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工业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园 张传平 谢晓慧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5,共7页
本文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工业39个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能源强度对节能减排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源消费在所有因素中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工业分行业... 本文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工业39个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能源强度对节能减排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源消费在所有因素中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工业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现象;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产业结构也促使碳排放的增长。最后,文章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和建议,以适应中国的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行业 碳排放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我国工业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传平 谢晓慧 曹斌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116,129,共5页
以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以及滞后一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础,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工业39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以能源强度为代表的能源技术、产... 以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以及滞后一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础,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工业39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以能源强度为代表的能源技术、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是影响工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和建议,以适应中国的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行业 碳排放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基于Kaya模型的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运伟 黄涛珍 康国定 《人口与社会》 2015年第1期33-41,共9页
运用Kaya碳排放恒等式,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口城镇化变量进行修正,利用江苏省1979—2012年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苏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的关系呈倒"U"型,即初期,城镇化... 运用Kaya碳排放恒等式,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口城镇化变量进行修正,利用江苏省1979—2012年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苏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的关系呈倒"U"型,即初期,城镇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但当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会抑制碳排放。江苏现阶段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影响,但还未达到倒"U"型的拐点。人口城镇化并非江苏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能源强度与人均GDP,GDP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滞后期碳排放量对当期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说明区域碳排放存在路径依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碳排放 能源强度 污染治理
下载PDF
203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地区分解方案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铠诚 栾凤奎 +2 位作者 赵军 王珺瑶 何桂雄 《节能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2-16,21,共6页
为确保中国2030年碳减排目标实现,需要对碳排放强度下降60%~65%目标地区进行碳排放量的分解。本文依据主流的分解模型中的公平、可行和效率性指标,同时考虑了以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性指标,建立了碳排放总量分解模型。... 为确保中国2030年碳减排目标实现,需要对碳排放强度下降60%~65%目标地区进行碳排放量的分解。本文依据主流的分解模型中的公平、可行和效率性指标,同时考虑了以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性指标,建立了碳排放总量分解模型。然后,以2014年作为基年,在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达峰约束下,预测得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总量为118.87亿t,最后,根据分解模型对各省(市、区)2030年碳排放量进行了分配,并提出了各省(市、区)达标的途径与政策建议,为2030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总量目标 分解模型 可持续发展性指标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9,共5页
基于1991-2008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结构和规模正效应、技术负效应;由于较大的规模正效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未增加我国农业生产... 基于1991-2008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结构和规模正效应、技术负效应;由于较大的规模正效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未增加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对外贸易 温室气体 排放强度
下载PDF
LMDI分解方法在碳排放领域用法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谌伟 李荷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96,共4页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是能源经济学中最常用的定量估算影响因素分解方法,当前的低碳经济研究中,LMDI也被广泛应用于因素分解实证研究。然而对于总量以及强度变量的分解,很多实证研究存在着对该分解方法的模糊认识。文章对于当前LMD...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是能源经济学中最常用的定量估算影响因素分解方法,当前的低碳经济研究中,LMDI也被广泛应用于因素分解实证研究。然而对于总量以及强度变量的分解,很多实证研究存在着对该分解方法的模糊认识。文章对于当前LMDI分解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两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该方法对强度分解的适用性,以及碳排放分解中能源单位实物量与标准量的统一,以期为进一步推广LMDI分解法在能源,碳排放领域的应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强度 分解分析
下载PDF
基于SDA模型的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峥 崔豫泓 《煤炭经济研究》 2020年第7期32-36,共5页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降低碳排放的关键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客观准确的找出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制定碳排放政策的关键。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模型(SDA)对中国碳排放量变化进行研究,从能...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降低碳排放的关键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客观准确的找出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制定碳排放政策的关键。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模型(SDA)对中国碳排放量变化进行研究,从能源结构效应、碳强度效应、投入产出技术效应和总量效应4个方面对碳排放量变化进行分解,得到结论:4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于中国碳排放量变化,不同行业对各个效应的贡献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结构分解模型(SDA) 能源结构 碳强度
原文传递
环境约束下的工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楠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本文在分析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及环境污染物排放趋势的基础上,选取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工业各行业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工业各行业划分为优先... 本文在分析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及环境污染物排放趋势的基础上,选取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工业各行业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工业各行业划分为优先发展、重点扶持、引导发展、结构整合以及限制发展等不同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工业内部各行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排放强度 工业结构 优化调整 灰色关联方法 产出贡献
下载PDF
2005—2035年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的计算与预测
19
作者 魏夕凯 谭效时 +3 位作者 林明 程俊杰 向可祺 丁书欣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为解决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数据更新滞后、计算方法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核算法的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IPCC碳核算法涵盖了火力发电的25种能源。首先,计算2005—2022年全国电网碳排... 为解决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数据更新滞后、计算方法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核算法的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IPCC碳核算法涵盖了火力发电的25种能源。首先,计算2005—2022年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其次,通过对比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的计算结果与官方公布数据,检验该方法的准确性,两者平均偏差仅为1.45%;最后,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情景下,对2023—2035年的碳排放因子进行预测。2035年碳排放因子在3种情景中分别下降至0.5064,0.4807,0.4438 kg/(kW·h),电力低碳化水平持续提高。该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动态反映我国电力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准确评估企业用电实际碳排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电网 碳排放因子 碳排放量 新能源 情景预测 碳强度
下载PDF
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健 赵怡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8,共8页
根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2000—2014年的数据,基于拓展的环境影响因子模型和对数均值指数分解方法,将京津冀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为人口因素、人均GDP因素、产业结构因素、能源强度因素和能源消费结构5个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人口和人... 根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2000—2014年的数据,基于拓展的环境影响因子模型和对数均值指数分解方法,将京津冀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为人口因素、人均GDP因素、产业结构因素、能源强度因素和能源消费结构5个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人口和人均GDP促进了碳排放的增长,在总体上产业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因素抑制了碳排放的增长。各影响因素年度变化存在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强度对于碳排放的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是分析研究的重点。为了更好地推进碳减排,应该重新认识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LMDI模型 能源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