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
作者 文建英 陈朝琼 张会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E01期207-208,共2页
目的对比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梗抢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对比2组临床抢救效果。结果干预组分... 目的对比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梗抢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对比2组临床抢救效果。结果干预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分诊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120患者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金金 刁永云 +2 位作者 倪元红 王慧娟 李百强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5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120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120就诊患者311例为对照组,2011年11月120就诊患者30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处置;观察组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根据评...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120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120就诊患者311例为对照组,2011年11月120就诊患者30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处置;观察组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根据评分情况分流至相应就诊区域。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并观察不同MEWS评分患者去向与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EWS评分5~8分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变化,是潜在的危重患者。结论MEWS评分便于急诊护士更准确地将患者分诊至相应就诊区域,有利于鉴别潜在危重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患者 急诊分诊 分诊准确率
下载PDF
校正改良式早期预警系统在心胸专科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潘璐意 万光明 +1 位作者 颜美琼 蔡敏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72-75,共4页
目的将改良式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胸科专科预检标准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心胸专科急诊分诊的校正MEWS系统,探讨其对于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9-12... 目的将改良式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胸科专科预检标准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心胸专科急诊分诊的校正MEWS系统,探讨其对于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9-12月急诊就诊患者8994例为对照组,2016年1-3月急诊就诊患者913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校正MEWS系统的评分结果进行预检及分区分级处置,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及分诊正确率、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应急处理率,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分诊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应急处理率、患者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校正MEWS评分系统便于急诊护士快速准确地分诊,同时可有效识别胸痛高危患者,提高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率,有助于急诊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规范、科学、适当、合理、及时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急诊分诊 改良式早期预警
下载PDF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马婷 李萍 +3 位作者 潘欣欣 陆敏 张敏洁 王艳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20-3525,共6页
综述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校正MEWS)系统的产生背景、评分方法、在不同临床科室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指出目前校正MEWS评分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院前急救、急诊分诊、院内转运等方面,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校正MEWS评分的基... 综述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校正MEWS)系统的产生背景、评分方法、在不同临床科室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指出目前校正MEWS评分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院前急救、急诊分诊、院内转运等方面,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校正MEWS评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适宜某疾病病情预测的相关生理指标,使得校正MEWS评分对该疾病的预测能力大大提高,但基于信息化的校正MEWS评分在专科病房和术后病人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病情预测 院前急救 急诊分诊 院内转运 信息化 综述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分诊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香娥 屠伟芬 张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34期4152-415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诊患者病情评估及作为急诊分诊依据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4月11日-2017年8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患者1 643例为研究对象。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对比不同去...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诊患者病情评估及作为急诊分诊依据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4月11日-2017年8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患者1 643例为研究对象。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对比不同去向患者的MEWS,通过ROC曲线计算MEWS预测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及约登指数;对比入住普通病房及入住ICU患者的MEWS,通过ROC曲线计算MEWS预测住院患者入住ICU的曲线下面积,通过约登指数选择临界值。结果1 643例患者回家475例,留院观察326例,住院768例(其中101例入住ICU,667例入住普通病房),死亡74例。回家、留院观察、住院、死亡4组患者MEW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36.45,P<0.001)。当MEWS取3.5分时为最佳临界点,其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95%CI(0.87~0.95),约登指数0.72。入住普通病房及入住ICU患者的MEW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005,P<0.001)。当MEWS取2.5分时为最佳临界点,其预测住院患者入住ICU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73~0.85),约登指数为0.50。结论MEWS在预测急诊患者死亡及评估患者危重程度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为急诊患者的正确分流及潜在危重患者的正确识别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预后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分诊
原文传递
体温修正休克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元税 欧阳艳红 +2 位作者 张蕾蕾 宋维 曾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研究体温修正休克指数(ASI)与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评价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8-01至2013-11-31期间就诊我院急诊内科患者10986例进行ASI计算及MEWS评分,对比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结... 目的研究体温修正休克指数(ASI)与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评价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8-01至2013-11-31期间就诊我院急诊内科患者10986例进行ASI计算及MEWS评分,对比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结果10986例患者中急诊治疗好转离院3769例(34.307%);急诊留观4150例(37.775%);普通病房住院2359例(21.473%);重症病房住院694例(6.317%);急诊抢救室死亡14例(0.128%)。MEWS评分与患者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Soean相相关系数为0.425。AS1与患者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21。ASI与MEWS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32。ASI在MEWS评分〈5、5~9及〉9三个分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为0.69±0.02、0.92±0.07及1.06±0.10三个层次与本研究患者病情转归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SI与MEWS评分存在正相关,二者均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尤其ASI,更为简单、易记、快捷,值得深入研究其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情评估 修正休克指数(ASI) 休克指数 早期预警评分(MEWS) 急诊分诊
下载PDF
生命体征评估法与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连馥 闫波 姜正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1-593,共3页
目的选择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和脉搏4项生命体征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趋势的评估方法(CRBP病情评估法),与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方法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中的效能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09-01—2011—01—28... 目的选择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和脉搏4项生命体征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趋势的评估方法(CRBP病情评估法),与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方法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中的效能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09-01—2011—01—28我院急诊科的急危重症抢救病例181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病例进行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监测,采用CRBP病情评估法评估病情、指导诊断治疗。对意识状态、收缩压、呼吸、体温及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用MEWS评分法评分,并与CRBP方法对照研究其相关性。结果CRBP方法评估潜在危险患者和普通患者与MEWS评分〈5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BP方法评估极危重患者与MEWS评分〉9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BP方法与MEWS评分法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717,P〈0.001)。结论CRBP方法不需要评分,简单快速,更适合急诊分诊、急救批量伤病分拣分类,早期识别潜在急危重症,有利于急诊科的患者管理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适用于急诊急救,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方向;也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转归预测,客观评价危重患者可能发生危险性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情评估 CRBP方法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法 急诊抢救 急诊分诊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银燕 伍少娇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12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建立与设计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并分析系统分诊的准确性,调查病人的满意度,比较使用前后的处置时间。结果使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后急诊分诊合格率由87.25%提高到95.84%(P&l...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建立与设计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并分析系统分诊的准确性,调查病人的满意度,比较使用前后的处置时间。结果使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后急诊分诊合格率由87.25%提高到95.84%(P<0.01),1级病危病人的分诊合格率达到99.00%,缩短了病人预检评估时间,减少了创伤、胸痛、脑卒中绿色通道病人急诊处置时间(P<0.01)。结论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能完整准确地保留病人的基本信息,自动进行病情评估、病情分级,实现与其他诊室、科室之间的资源共享;极大减少了护理统计工作量,提高了急诊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危、急、重症病人在急诊科的处置时间,是医院全新的现代护理工作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急诊信息系统 拣伤分诊
下载PDF
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蕾 谢小华 +5 位作者 谭薇 陈晖 黄文龙 潘璐 钟娟 荣慧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采样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1 331例急诊科就诊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回顾性分析其急诊分诊级别分布、时间分布、时间点就诊量变化幅... [目的]探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采样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1 331例急诊科就诊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回顾性分析其急诊分诊级别分布、时间分布、时间点就诊量变化幅度分布、分诊次数分布。[结果]1 331例急诊科就诊病人,共分诊1 399次。级别分布:Ⅰ级4例(0.30%),Ⅱ级89例(6.69%),Ⅲ级267例(20.06%),Ⅳ级971例(72.95%);高峰时段分布:10:00~12:00和16:00~18:00分别分诊241例(18.11%)和195例(14.65%);各级最大时间点变化幅度分布:Ⅰ级病人就诊量在18:00和20:00前后,Ⅱ级病人在16:00前后,Ⅲ级病人在22:00前后,Ⅳ级病人在12:00前后;同一病人二次分诊人数占总分诊人数2.18%。[结论]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在提高分诊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客观、快捷、准确地辅助识别病情,并实时共享急诊就诊数据、动态监测病情变化,从而提高分诊质量,为合理优化急诊资源分配及落实弹性排班提供客观依据,实现其辅助决策分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急诊分诊 急诊分级 分诊系统 辅助决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静 《医院管理论坛》 2016年第1期17-18,1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0例病患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再以急诊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0例病患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未实施分诊安全管理,试验组... 目的探讨分析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0例病患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再以急诊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0例病患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未实施分诊安全管理,试验组实施分诊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是(96.2±1.4)分,较对照组的(81.3±2.5)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4%,对照组为74%,两组比较,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中,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下载PDF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6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实施前后,将300例急诊患者分为观察组(管理后)161例和对照组(管理前)139例,对比两组的急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投诉率分别明...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实施前后,将300例急诊患者分为观察组(管理后)161例和对照组(管理前)139例,对比两组的急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投诉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0.6%<3.6%,3.1%<7.9%),而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96.9%>75.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质量 影响
下载PDF
基于关键指标监测的双闭环管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郑若菲 陈晓欢 +4 位作者 简钢仁 林羽 王圣芳 叶诚栋 徐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指标监测的急诊预检分诊双闭环管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6月对急诊患者实施常规预检分诊管理;2019年7~12月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活动与监管双闭环管理,包括动态评估、规范处理、实时监控、持续改进,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关...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指标监测的急诊预检分诊双闭环管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6月对急诊患者实施常规预检分诊管理;2019年7~12月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活动与监管双闭环管理,包括动态评估、规范处理、实时监控、持续改进,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关键指标监测。结果2个时间段分别收集4550例、4670例患者资料。实施双闭环管理后,初次分诊准确率、目标响应时间达标率及急诊分诊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候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P<0.05,P<0.01);双闭环管理后分诊信息采集完整、二次分诊落实、二次分诊准确度3项关键指标落实率逐步提升。结论双闭环管理联合关键指标监测,可有效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与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急诊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预检分诊 初次分诊 二次分诊 关键指标 闭环管理
下载PDF
医院分诊排队原理的分析比较和实践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建宏 陈学军 +1 位作者 徐苗桑 谷定英 《中国数字医学》 2008年第2期18-20,共3页
利用计算机技术,针对不同分诊管理模式分别采用不同的分诊排队方案解决,如挂号处分诊、护理站分诊、二次候诊等方法进行自动分诊排队,分别解决了成人门诊、儿童门诊、儿童急诊等不同环境下的病人分诊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病人排... 利用计算机技术,针对不同分诊管理模式分别采用不同的分诊排队方案解决,如挂号处分诊、护理站分诊、二次候诊等方法进行自动分诊排队,分别解决了成人门诊、儿童门诊、儿童急诊等不同环境下的病人分诊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病人排队次数和时间,保证了公正公平合理的等候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站分诊 挂号站分诊 自动分诊 排队呼叫 急诊分诊
下载PDF
儿童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陶怡 谭利平 +1 位作者 谢红燕 李少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儿科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的急诊患儿作为对照组(10 704例),采用"一看,二问,三查体"传统分诊方法进行急诊分诊;选取2017年5~7月的急诊患儿作为观察组(10 366... 目的探讨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儿科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的急诊患儿作为对照组(10 704例),采用"一看,二问,三查体"传统分诊方法进行急诊分诊;选取2017年5~7月的急诊患儿作为观察组(10 366例),使用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急诊分诊信息系统分诊。比较两组患儿分诊一致性,分诊时间,患儿(或家属)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护士与医生分诊级别比较,观察组Kappa值为0.98,对照组Kappa值为0.58;观察组分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儿科急诊分诊信息系统能缩短急诊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准确性,提高医护人员及患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分诊 儿科 五级分诊 信息化 满意度
下载PDF
儿科五级预检分诊的应用及急诊医疗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菲 张玉侠 +4 位作者 顾莺 沈国妹 施姝澎 张佳燕 王倩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28期-,共5页
目的:探讨5级预检分诊体系下急诊资源的利用情况,为该制度在我国大型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环境的应用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5年3月,利用医院信息平台系统筛选出每日急诊就诊的内科初诊患儿,收集患儿在急诊区域诊疗过程中所产生... 目的:探讨5级预检分诊体系下急诊资源的利用情况,为该制度在我国大型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环境的应用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5年3月,利用医院信息平台系统筛选出每日急诊就诊的内科初诊患儿,收集患儿在急诊区域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诊疗项目与费用,比较各级别患儿医疗资源的占用情况。结果共收集初诊内科患儿7010例,以发热、咳嗽、呕吐主诉最为多见;1级患儿5例占0.1%,2级患儿70例占1.0%,3级患儿3416例占48.7%,4级患儿3418例占48.8%,5级患儿101例占1.4%;1~5级患儿的平均急诊滞留时间分别为65.6、141.2、73.1、58.5、48.3 min;急诊医疗总费用包括诊断性费用和治疗护理性费用,分别占总费用的38.02%、61.98%,1、2级75例患儿的平均医疗费用为691.14元,3级3416例患儿的平均医疗费用为182.92元,4级3418例患儿的平均医疗费用为187.87元,5级101例患儿的平均医疗费用为101.66元,病情越危重的患儿,其所利用的诊断和治疗护理医疗资源也越多;诊断性资源以实验室检查所占比重最高,其中83.16%的发热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治疗护理资源以口服药费用所占比重最高。结论急诊5级预检分诊标准,不仅能帮助预检护士快速筛选出病情危重的患儿,且能客观地反映我国儿童急诊资源分配情况;同时提倡急诊发热患儿在候诊时预先进行血常规检验,以减少急诊滞留时间,更加高效利用急诊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诊预检分诊 资源利用 经济成本
原文传递
面、臂、言语、时间评分量表对可疑脑卒中急诊患者快速评估和分诊的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秀珍 刘晓伟 +1 位作者 柯颖华 吴智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7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急诊分诊护士使用面、臂、言语、时间评分量表(the Face Arm Speech Time,FAST)在急诊室对可疑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的价值。方法参照FAST,急诊分诊护士在急诊室登记护士站对可疑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对患者... 目的研究急诊分诊护士使用面、臂、言语、时间评分量表(the Face Arm Speech Time,FAST)在急诊室对可疑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的价值。方法参照FAST,急诊分诊护士在急诊室登记护士站对可疑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随访,参考综合临床诊断,计算FAST的评估时间、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相关系数和Kappa值。结果本次研究中,急诊分诊护士使用FAST对114例可疑脑卒中患者在急诊室登记护士站进行了快速评估和分诊,平均耗时35秒,FAST的灵敏度76.9%、特异度69.4%、假阳性率30.6%、假阴性率23.1%、阳性似然比2.51、阴性似然比0.33、Kappa值0.463,相关系数0.420;参考综合临床诊断,由急诊分诊护士在急诊室登记护士站使用FAST对可疑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T对可疑脑卒中患者筛选结果的一致性为中高度一致。结论在急诊室,由急诊分诊护士使用FAST对可疑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卒中识别 急诊室 急诊分诊 紧急医疗救援体系
下载PDF
快速急诊预检分诊方法及分诊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董兰 席淑华 +2 位作者 李蕊 吕君 邢黎艳 《全科护理》 2016年第8期770-773,共4页
综述国内外现推广使用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预检分诊测量生命体征的工具及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相互之间的差异,根据目前国内急诊拥挤并且预检分诊耗时较长的现状,提出对预检分诊更加快速准确的展望以及末梢感知无创生命体征快速监测腕... 综述国内外现推广使用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预检分诊测量生命体征的工具及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相互之间的差异,根据目前国内急诊拥挤并且预检分诊耗时较长的现状,提出对预检分诊更加快速准确的展望以及末梢感知无创生命体征快速监测腕带在急诊预检分诊时的生命体征测量中的必要性。希望研制出末梢感知无创生命体征快速监测腕带,缩短预检分诊时间,快速准确掌握病人生命体征信息,智能录入,医护快捷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分诊 预检评估 生命体征 无创检测腕带
下载PDF
联合评估式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定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谢小华 王蕾 +8 位作者 罗艳华 李嘉辉 谭薇 张剑 古楚旋 彭刚刚 黄文龙 潘璐 汪云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2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应用Logistic模型探讨急诊分级分诊各监测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别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7月我院500例急诊分诊病例,对比传统法监测指标(模型1)、"传统+早期预警评法(MEW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模型2)两种... 目的应用Logistic模型探讨急诊分级分诊各监测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别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7月我院500例急诊分诊病例,对比传统法监测指标(模型1)、"传统+早期预警评法(MEW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模型2)两种方法建模的拟合优度,分析各指标对病情分级的临床意义。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对Ⅰ~Ⅳ级患者均有显著相关的监测指标有年龄、呼吸、NRS,其中对Ⅱ级患者有显著差异的有年龄(OR=1.053,95%CI 1.026~1.082)、呼吸(OR=1.504,95%CI 1.211~1.868)、NRS(OR=1.372,95%CI1.156~1.628);Ⅲ级患者有年龄(OR=1.037,95%CI 1.021~1.053)、呼吸(OR=1.373,95%CI 1.142~1.651)、NRS(OR=1.395,95%CI1.266~1.538);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显示,模型2拟合优度(OR=0.465)高于模型1(OR=0.387)。结论联合评估式分诊有利于优化传统预检分诊监测模式,建立更加便捷、准确、科学的监测指标模型,从而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联合评估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 病情评估 病情级别识别
下载PDF
急诊分诊、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探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丽 周卫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对急诊分诊、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elphi法。结果:在访谈、回顾大量文献和发放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先确立备选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52项。采用Delphi法对遴选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后... 目的:对急诊分诊、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elphi法。结果:在访谈、回顾大量文献和发放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先确立备选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52项。采用Delphi法对遴选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后,一级指标仍为3项,二级指标增加为16项,三级指标增加为67项。两轮问卷专家回复率分别为86.67%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5。结论:通过对急诊分诊、急救护理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得出了急诊分诊、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涵盖的主要内容,同时作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之一,为以后进一步探索研究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分诊 急救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急诊分诊创伤评估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金静芬 陈水红 +1 位作者 羊木英 邵林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1-633,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有效评估方法,以防预检分诊时的漏检和误检,延误创伤患者救治。方法于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采用创伤评估法,即CRAMS评分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应用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 目的为了探讨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有效评估方法,以防预检分诊时的漏检和误检,延误创伤患者救治。方法于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采用创伤评估法,即CRAMS评分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应用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023例创伤患者的评估。结果CRAMS〈7分(为重伤):2430例;创伤评估程序发现有危及生命的解剖部位伤1979例;值得重视的是:采用创伤评估法发现,在CRAMS≥7分的1593例创伤患者中,仍存在危及生命伤46例。结论CRAMS法可作为类选;创伤评估程序可作解剖部位损伤的评估;二者结合而成的创伤评估法能弥补相互的缺陷,既能保证重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抢救,同时又可合理利用急诊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分诊 创伤评分 创伤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