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眼胚性细胞系的建立与保持 被引量:106
1
作者 赖钟雄 潘良镇 陈振光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60-167,共8页
本研究比较了生长调节剂、AgNO3、活性炭、碳源、基本培养基、光照度、胚发育时期以及基因型等对龙眼幼胚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从幼胚培养中,诱导出多种类型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并筛选,获得松散、生长旺盛、胚胎发生能力... 本研究比较了生长调节剂、AgNO3、活性炭、碳源、基本培养基、光照度、胚发育时期以及基因型等对龙眼幼胚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从幼胚培养中,诱导出多种类型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并筛选,获得松散、生长旺盛、胚胎发生能力极强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该类型胚性愈伤组织适宜建立悬浮细胞系和分离原生质体,并且转移至含体积分数为0.05椰子汁的MS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大量的胚状体.采用在附加1mgL-12,4-D的MS培养基与附加1mgL-12,4-D、0.5mgL-1KT和5mgL-1AgNO3的MS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幼胚培养 胚性细胞系
下载PDF
落叶松不同类型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差异 被引量:27
2
作者 齐力旺 李玲 +2 位作者 韩一凡 韩素英 Dietrich Ewald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9,共10页
以华北落叶松继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 ,结果表明 :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 ,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 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 2倍以上 ,... 以华北落叶松继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 ,结果表明 :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 ,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 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 2倍以上 ,经ABA处理后 ,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及邻苯二酚含量急剧升高 ;三糖含量与不同基因型密切相关 ;乙烯释放量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高于胚性愈伤组织 ;金属离子CO+ + 的含量 ,胚性愈伤组织是非胚性愈伤组织的 12倍 ,胚性愈伤组织中铵态氮 (NH+4)与硝态氮 (NO-3)的比值是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 10倍以上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酚酸 激素 氨基酸 游离糖 胚性愈伤组织 非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发生
下载PDF
柑桔胚性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新荣 章文才 万蜀渊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3,共3页
将乙烯作用的专化抑制剂——硝酸银应用于柑桔胚珠培养中,通过交替继代处理和不断选择,成功地建立起能供给原生质体分离并具有良好再生能力的胚性愈伤组织.
关键词 胚性细胞系 柑桔类果树 胚培养
下载PDF
Somatic cell cryopreservation and protoplast regeneration of important disease-resistant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Baill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光存 舒理慧 +3 位作者 廖兰杰 殷晓辉 盛腊红 汪晓玲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8年第4期393-399,共7页
Oryza meyeriana Baill is one of the three wild rice species found in China. O.meyeriana possesses valuable characteristics but is reluctant in cell culture in vitro .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callus with no regener... Oryza meyeriana Baill is one of the three wild rice species found in China. O.meyeriana possesses valuable characteristics but is reluctant in cell culture in vitro .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callus with no regeneration ability was induced from young panicle of O.meyeriana. The callus was subcultured and propagated. Embryogenic cell clones were obtained after cryopreservation. Suspension cultures were established and protoplasts were isolated and regenerated into plants. Results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ae showed that the strong resistance did not change in the regenerated plants. The development of protoplast to pla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rogress towards utilization of O.meyeriana via cellular engineering.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cryopreservation of plant calli was a new way to obtain embryogenic cell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meyeriana CRYOPRESERVATION embryogenic cell line PROTOPLAST culture.
原文传递
双亚5号亚麻与罗布麻原生质体解离及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1
5
作者 姜丽 苗书魁 +1 位作者 计巧灵 朱国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36-1342,F0002,共8页
【目的】探索双亚5号亚麻与罗布麻原生质体制备、电融合和培养的适宜条件,为进一步深入进行亚麻与罗布麻体细胞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已建立的双亚5号亚麻和罗布麻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电融合,培养。【... 【目的】探索双亚5号亚麻与罗布麻原生质体制备、电融合和培养的适宜条件,为进一步深入进行亚麻与罗布麻体细胞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已建立的双亚5号亚麻和罗布麻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电融合,培养。【结果】制备亚麻和罗布麻原生质体的最佳渗透剂分别是5.6%蔗糖和0.7mol/L甘露醇;游离亚麻和罗布麻原生质体的最适酶组合都是0.5%CellulaseOnozukaR-10+1.0%CellulaseOnozukaRS+0.2%PectolyaseY-23;最佳酶解时间分别是4和3h;亚麻细胞最佳继代时间是转瓶后的第3d,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存活率均为92.0%,产量分别达到1.24×106和22.4×106个/mL;2种原生质体电融合的最佳参数依次为:AC8v/cm,持续25s—DC1500v/cm,脉冲宽度为60μs,脉冲次数1次—交流电时间为9s,重复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融合率达到20.5%。【结论】亚麻与罗布麻原生质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实现体细胞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罗布麻 胚性细胞系 原生质体 电融合 再生愈伤组织
下载PDF
用显微光度图像分析系统研究谷子胚性细胞系的GDH细胞类型分布
6
作者 董晋江 夏镇澳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6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由显微光度图像分析与细胞化学技术对不同实验材料和不同培养时期谷子胚性细胞系的谷氨酸脱氢酶(GDH)细胞类型分布表明:从单细胞群体水平(细胞类型分布)研究胚性细胞系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其所处的生理状态;胚性细胞系的细胞类... 由显微光度图像分析与细胞化学技术对不同实验材料和不同培养时期谷子胚性细胞系的谷氨酸脱氢酶(GDH)细胞类型分布表明:从单细胞群体水平(细胞类型分布)研究胚性细胞系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其所处的生理状态;胚性细胞系的细胞类型分布可以作为其是否适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指标之一;细胞类型分布也适用于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一些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胚性细胞系 显微光度图像 谷氨酸脱氢酸
下载PDF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向太和 钟华鑫 +2 位作者 梁海曼 颜秋生 张雪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3-229,T001,共8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培养液渗透值、pH值,呼吸作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碳、氢及矿质元素的变化。结果如下:1、前期、中期和后期悬浮细胞系(即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液渗透值在一次继代培... 本文详细分析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培养液渗透值、pH值,呼吸作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碳、氢及矿质元素的变化。结果如下:1、前期、中期和后期悬浮细胞系(即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液渗透值在一次继代培养的0—3天期间剧升,并继续上升至第5天达峰值,尔后有所回降;培养液pH值的变化正好相反。2、中期和后期悬浮细胞比前期悬浮细胞更多地利用氨基酸作为代谢底物。后期悬浮细胞的EMP途径相对稍低,而HMP、TCAC途径较前期、中期稍强。3、从前期→中期→后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阴极区带显著变窄、减弱。后期的阳极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较前期为弱。4、后期悬浮细胞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相比较,氮、镁的含量较高,而钙、铁的含量较低。上述生理生化变化与悬浮细胞能否适合于进行原生质体培养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性悬浮细胞系 生理生化变化 原生质体培养
下载PDF
落叶松树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规模化技术体系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守攻 邱宏伟 +2 位作者 韩素英 丛威 齐力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8-33,共6页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是植物体细胞在人为可控条件下通过与合子胚胎发生类似的途径 ,发育出新个体的再生技术 ,自问世以来 ,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对落叶松及其杂种胚性细胞系的大规模增殖培养、原胚发育状态、体细胞胚成苗和专...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是植物体细胞在人为可控条件下通过与合子胚胎发生类似的途径 ,发育出新个体的再生技术 ,自问世以来 ,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对落叶松及其杂种胚性细胞系的大规模增殖培养、原胚发育状态、体细胞胚成苗和专用生物反应器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应用、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表明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专用生物反应器技术体系的完善与建立迫在眉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树种 体细胞 胚胎发生 生物反应器 细胞工程
下载PDF
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华军 黄纯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157-163,共7页
本文报道了2个均质分散的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程序及其生物学特性,并用干涉相差显微术和荧光显微术检测了悬浮细胞的质量和活力。悬浮细胞在改良CC培养基中培养2星期,其干重可以增加10倍,其干重加倍时间为3天,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 本文报道了2个均质分散的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程序及其生物学特性,并用干涉相差显微术和荧光显微术检测了悬浮细胞的质量和活力。悬浮细胞在改良CC培养基中培养2星期,其干重可以增加10倍,其干重加倍时间为3天,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酸能促进它的生长,接种细胞密度能显著影响生长、缩短继代周期,促进分裂。2个细胞系均能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植株,但IM细胞系的植株再生能力远高于RG细胞系。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2个细胞系均出现一定频率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变异程度与悬浮细胞的植株再生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建立的2个细胞系为大麦遗传操作和新技术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胚性悬浮 细胞系 染色体变异
下载PDF
曲阜香稻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10
作者 赵云峰 宋加金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81-82,共2页
水稻 (OryzasativaL .)曲阜香系 10 3成熟胚在MS1培养基上诱导培养 ,初始愈伤组织为深黄色、瘤状 ,非松脆类型 .当在MS2 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经 3~ 4月初始愈伤组织转变为浅黄色、小颗粒状 ,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 .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液... 水稻 (OryzasativaL .)曲阜香系 10 3成熟胚在MS1培养基上诱导培养 ,初始愈伤组织为深黄色、瘤状 ,非松脆类型 .当在MS2 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经 3~ 4月初始愈伤组织转变为浅黄色、小颗粒状 ,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 .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 ,经 4月多可得分散性好、生长快的胚性悬浮细胞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成熟胚 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悬浮细胞系
下载PDF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向太和 杨剑波 +5 位作者 吴李君 吴家道 钟华鑫 梁海曼 颜秋生 张雪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 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细胞壁簿,细胞质浓厚,颗粒状内含物丰富,细胞活力强,质膜凹陷较浅,较平整,质膜强度高。本研究结果从细胞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适应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学 胚性悬浮细胞
下载PDF
大蒜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新亚 邵玉春 +2 位作者 刘冬霞 黎明 何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7,共3页
以中牟 5号大蒜根尖为外植体 ,在 1 1种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MS + 2 ,4-D 0 .5mg/L和MS + 2 ,4-D 2 .0mg/L +KT 0 .5mg/L。愈伤组织形成后在上述1 1种培养基上继代 3~ 4次 ,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液体培养基... 以中牟 5号大蒜根尖为外植体 ,在 1 1种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MS + 2 ,4-D 0 .5mg/L和MS + 2 ,4-D 2 .0mg/L +KT 0 .5mg/L。愈伤组织形成后在上述1 1种培养基上继代 3~ 4次 ,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液体培养基中 ,经强化培养 3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试验结果表明 :缩短换液时间 (每隔 3~ 4天换液 1次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悬浮系 培养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