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尹绍军 王水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脑脊液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颈强直持续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栓塞术 脑脊液置换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基底动脉尖区动脉瘤合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介入术相关性分析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净松 赵卫 黄建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1-805,共5页
随着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尖区域动脉瘤已经逐渐取代外科手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作为颅内尤其是后循环动脉瘤栓塞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该文通过以往后循环介入手术相关文献综述,介入术后合并基底动脉尖综... 随着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尖区域动脉瘤已经逐渐取代外科手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作为颅内尤其是后循环动脉瘤栓塞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该文通过以往后循环介入手术相关文献综述,介入术后合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相关描述,结合作者自身经验及临床所见,阐述介入术中、术后可能引起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危险操作,发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与之相关的解剖基础如穿支动脉闭塞等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介入相关技术的新进展,对基底动脉尖区域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预防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并发症 动脉瘤栓塞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永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15,1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分级aSAH病例中抽选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和颅内动脉... 目的比较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分级aSAH病例中抽选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预后良好率(42.42%)低于实验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梗死率、再出血率、脑积水率、颅内感染率对比实验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脑血管痉挛率(24.24%)高于实验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25.66±7.83)d]多于实验组[(19.20±5.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gA[(1.44±0.37)g/L]、IgG[(7.28±3.18)g/L]、IgM[(0.90±0.07)g/L]均低于实验组[IgA(2.16±0.40)g/L、IgG(9.30±3.99)g/L、IgM(1.14±0.1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aSAH的效果、安全性更佳,且对免疫力影响较弱,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利用3D打印技术体外模拟微导管塑形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东 伍雪晴 +3 位作者 崔艳峰 徐浩 高志康 沙俊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经脑动脉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术者利用3D-DSA数...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经脑动脉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术者利用3D-DSA数据制作动脉瘤模型,通过术前模拟,术中辅助微导管塑形。对照组术者通过术中观察3D-DSA图像,凭借临床经验塑形微导管。比较两组术中微导管体外反复塑形的次数、微导管末次塑形后从指引导管至到达动脉瘤腔的时间、首次塑形微导管后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术中单根微导管塑形综合评分以及术后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试验组微导管体外反复塑形的次数为(1.30±0.47)次,微导管末次塑形后从指引导管至到达动脉瘤腔的时间为35.00(20.00,67.50)s,首次塑形微导管后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为70%(14/20),术中微导管塑形综合评分为(3.15±0.99)分。对照组微导管体外反复塑形的次数为(1.75±0.64)次,微导管末次塑形后从指引导管至到达动脉瘤腔的时间为82.50(46.25,108.75)s,首次塑形微导管后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为35%(7/20),术中微导管塑形综合评分为(2.25±1.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个月mRs评分为(0.60±0.68)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个月m Rs评分为(0.90±0.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微导管塑形方式,3D打印技术辅助微导管塑形可减少术中微导管反复塑形次数、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和微导管塑形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颅内动脉瘤 微导管塑形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下载PDF
对比分析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中涛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接受动脉瘤... 目的研究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57.5%、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 9,5.541 1,P<0.05);观察组术后3 d IgG、IgA、IgM分别为(10.02±4.99)、(2.12±0.48)、(1.24±0.60)g/L,对照组术后3 d分别为(8.99±3.66)、(1.64±0.53)、(0.93±0.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4 7,6.201 5,4.021 9,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要优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不会明显影响患者免疫状态,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微导管塑形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岗勤 张坤 +4 位作者 蔡栋阳 杨博文 赵同源 薛绛宇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目的 探讨根据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动脉瘤栓塞微导管塑形方法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CFD模拟脑血流流线进行微导管塑形介... 目的 探讨根据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动脉瘤栓塞微导管塑形方法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CFD模拟脑血流流线进行微导管塑形介入栓塞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微导管到位成功率、稳定性及动脉瘤栓塞效果。结果 7例患者7枚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体外模型试验微导管均能顺利到位且稳定成功;微导管头术中稳定、支撑力良好,无导管脱出等。术后即刻6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枚瘤颈少量残留。术中无栓塞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基于CFD模拟脑血流流线进行微导管塑形,导管塑形精准,到位成功率高,稳定、支撑力良好,大大降低了导管塑形难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微导管塑形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春霞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aSAH)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p-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颅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 目的:探究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aSAH)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p-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颅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p-aSAH患者效果显著,同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保护免疫功能不受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夹闭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瘤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单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敏 顾志强 +2 位作者 周朋利 李振东 高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4期1530-1536,共7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颈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ECE)治疗具有血泡形成颅内动脉瘤破裂(RICAB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RICABF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继发性破裂/出血率,颈内动脉瘤栓塞率,残余/复发性动脉瘤,术中事件和栓塞后并发症,以... 目的探讨动脉瘤颈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ECE)治疗具有血泡形成颅内动脉瘤破裂(RICAB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RICABF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继发性破裂/出血率,颈内动脉瘤栓塞率,残余/复发性动脉瘤,术中事件和栓塞后并发症,以及格拉斯哥结局量表(扩展)(GOS-E)的改善。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72个(72/86,83.7%),颈部残留12个(12/86,14.0%),残留动脉瘤2个(2/86,2.3%)。术后GOS-E评分3分3例(3.5%),4分10例(11.6%),5分73例(84.9%)。所有患者行随访血管造影(平均9.0个月)。复发3例(3/86,3.5%)。没有报告提示动脉瘤破裂或出血。结论瘤颈部ECE是RICABF的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在前瞻性和比较性研究中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颅内动脉瘤 Bleb形成 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动脉瘤颈部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采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正松 戴钦舜 +1 位作者 江涛 李俊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14只家犬双侧颈动脉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动脉瘤模型。3周后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在电视透视监视下,经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模型,而保留载瘤动脉血流。分单纯弹簧圈栓塞、弹簧圈栓塞加通微直流电凝和自身对照3个组。栓塞后48... 在14只家犬双侧颈动脉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动脉瘤模型。3周后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在电视透视监视下,经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模型,而保留载瘤动脉血流。分单纯弹簧圈栓塞、弹簧圈栓塞加通微直流电凝和自身对照3个组。栓塞后48小时,4周和4个月,分别进行了颈动脉造影、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栓塞效果和相应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动脉瘤 栓塞疗法 微弹簧圈
原文传递
钨丝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0
作者 马龙义 王长坤 +1 位作者 罗祺 侯凯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204-205,共2页
血管内栓塞术;;颅内动脉瘤;;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术 动脉瘤 钨丝弹簧圈 颅内肿瘤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11
作者 杜仁法 李天晓 孙红卫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对6例颅内动脉瘤和1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进行了国产微弹簧圈的栓塞治疗。结果4例脑动脉瘤瘤腔栓塞90%,另2例瘤腔完全充填闭塞。14例CCF有12例栓塞满意,栓塞后一周杂音逐渐消失。2例行2次栓塞。本组结果提示微弹簧圈... 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对6例颅内动脉瘤和1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进行了国产微弹簧圈的栓塞治疗。结果4例脑动脉瘤瘤腔栓塞90%,另2例瘤腔完全充填闭塞。14例CCF有12例栓塞满意,栓塞后一周杂音逐渐消失。2例行2次栓塞。本组结果提示微弹簧圈栓塞是颅内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对其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预防应当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术 动脉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bispectral index-guided fast-track anesthesia using sevoflurane combined with dexmedetomidine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被引量:32
12
作者 Chao-liang Tang Juan Li +6 位作者 Zhe-tao Zhang Bo Zhao Shu-dong Wang Hua-ming Zhang Si Shi Yang Zhang Zhong-yuan Xi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80-288,共9页
Dexmedetomidine has sedative, anxiolytic, analgesic, anti-sympathetic, and anti-shivering effects. Dexmedetomidine might be effective in combination with sevoflurane for anesthesia, but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 Dexmedetomidine has sedative, anxiolytic, analgesic, anti-sympathetic, and anti-shivering effects. Dexmedetomidine might be effective in combination with sevoflurane for anesthesia, but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with which to verify this hypothesis are lacking. In total, 12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mbolization of an intracranial aneurysm were recruited from 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 and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randomly allocated to two groups. After intra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2% to 3% sevoflurane inhalation, one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pump-controlle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1.0 ~tg/kg dexmedetomidine for 15 minutes followed by maintenance with 0.3 ~tg/kg/h until the end of surgery; the other group of patients only underwent pump-controlled infusion of saline. Bispectral index monitoring revealed that dexmedetomidine-assisted anesthesia can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 taneous breathing, time to eye opening, and time to laryngeal mask removal. Before anesthetic induction and immediately after laryngeal mask airway removal, the glucose and lactate levels were low, the S100~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levels were low, the perioperativ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stable, and postoperative delirium was minimal.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dexmedetomidine can effectively assist sevoflurane for anesthesia during surgical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shorten the time to consciousness and extubation, reduce the stress response and energy metabolism, stabiliz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thereby reducing the damage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is trial was registered at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http://www.chictr.org. cn/) (registration number: ChiCTR-IPR- 16008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DEXMEDETOMIDINE SEVOFLURANE bispectral index fast-track anesthesia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stress response NEUROPROTEC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永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进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围术...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进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围术期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呕吐、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呕吐、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缺血、脑动脉瘤再次破裂、脑血管痉挛、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和干预,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围术期干预护理
原文传递
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5
14
作者 庹必灿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5期136-136,13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l...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水珍 李少 江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106-108,19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围术期的干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6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快速康...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围术期的干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6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颅内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颅内出血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较好的影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围术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与动脉瘤瘤体和瘤颈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大明 凌锋 +3 位作者 李萌 张鸿祺 宋庆斌 郝蔓春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与其瘤颈和瘤体的关系。方法 :测量 12 0例 12 1个用可控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和栓塞百分比 ,并进行分析。结果 :动脉瘤瘤体大小与瘤颈宽度相关。 10 0 %栓塞的和 90 %~ 95 %栓塞的动...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与其瘤颈和瘤体的关系。方法 :测量 12 0例 12 1个用可控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和栓塞百分比 ,并进行分析。结果 :动脉瘤瘤体大小与瘤颈宽度相关。 10 0 %栓塞的和 90 %~ 95 %栓塞的动脉瘤分别与≤80 %栓塞的动脉瘤比较 ,其瘤颈宽窄和瘤体长径有显著性差异 (t检验P值均 <0 0 2 5 )。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结果与动脉瘤颈宽窄和瘤体长径相关 ,瘤颈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瘤体 瘤颈
原文传递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建平 刘新蕾 +3 位作者 张更申 吴建梁 韩海娥 王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镇静止咳、降颅内压、脱水等对症治疗;试...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镇静止咳、降颅内压、脱水等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每次100m L,qd,静脉滴注,持续治疗7 d+法舒地尔每次30 mg,tid,微泵持续静脉输注。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Caspase-3,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42例/46例)和76.09%(35例/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MP-2分别为(21.23±2.59)和(35.75±4.41)μg·L^(-1),MMP-9分别为(12.75±1.46)和(19.11±2.47)μmol·L^(-1),Caspase-3分别为(206.15±25.64)和(305.64±40.01)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颜面潮红、低血压和恶心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和1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下调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Caspase-3的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法舒地尔注射液 脑动脉瘤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围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并观察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贯穿于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 目的探究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意识状态,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BI指数、NF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C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C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MCA平均血流速度(147.39±13.25)cm/s高于对照组的(126.28±12.47)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更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加快脑动脉血流速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脑动脉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暂时性方形脱发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刘震 周树虎 高明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1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年半就诊。既往脑外伤病史10年余,曾行手术治疗,头部遗留金属固定物,吸烟史30余年。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正常,言语流利。左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失明。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年半就诊。既往脑外伤病史10年余,曾行手术治疗,头部遗留金属固定物,吸烟史30余年。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正常,言语流利。左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失明。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感觉、共济检查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对称存在。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鞍区左旁见椭圆形略高密度影,截面约17 mm×12 mm,边缘见多发致密影,动脉瘤与颅内肿瘤性病变待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放射性脱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