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 被引量:298
1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2-1042,共11页
"具身"是当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基本涵义是指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经典认知科学主张"非具身",认为认知是一种信息的表征与加工,从本质上讲与承载它的身体无关。"弱具身"强调了认知对身... "具身"是当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基本涵义是指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经典认知科学主张"非具身",认为认知是一种信息的表征与加工,从本质上讲与承载它的身体无关。"弱具身"强调了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但是却保留了认知的计算和表征功能。"强具身"则极力主张认知是被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塑造出来的,身体的特殊细节造就了认知的特殊性。在怎样理解"具身"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从本文作者的观点来看,具身的性质和特征表现在4个方面:(1)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了思维、判断、态度和情绪等心智过程。(2)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身体的活动影响着关于客观世界表象的形成。(3)意义源于身体,抽象的意义有着身体感觉—运动系统的基础。(4)身体的不同倾向于造就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方式。有关具身的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心理学产生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 具身认知 具身心智 身体 心理学
下载PDF
身体的教育价值: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113
2
作者 叶浩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51,共11页
人的存在是身体和心智的统一。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启示我们教育应返璞归真,回归其原初状态的"逻各斯"。胡塞尔的经典现象学强调的是意识体验,梅洛-庞蒂则将意识体验替换为身体的知觉体验,把意识现象学转变为身... 人的存在是身体和心智的统一。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启示我们教育应返璞归真,回归其原初状态的"逻各斯"。胡塞尔的经典现象学强调的是意识体验,梅洛-庞蒂则将意识体验替换为身体的知觉体验,把意识现象学转变为身体现象学。受现象学影响,具身心智理论强调身体对认知的塑造作用,认为身体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认识的客体,而是认识的主体,发挥着构建知识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于反复出现的身体感觉-运动模式。认知是身体活动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身体体验。具身的教育与教学强调身心统一观,主张从表征主义知识观到具身知识观的转变,把具身学习的原则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始终,促进教育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具身观 具身心智 现象学 身体现象学 教育观
原文传递
心智具身性: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被引量:36
3
作者 叶浩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身体在西方传统文化思想中一直处于受压抑或被遗忘的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智的具身特征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的热门话题。具身心智的中心主张是,认知、思维、情绪、判断、推理、知觉、态度等心智活动是基于身体和源于身体的。身... 身体在西方传统文化思想中一直处于受压抑或被遗忘的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智的具身特征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的热门话题。具身心智的中心主张是,认知、思维、情绪、判断、推理、知觉、态度等心智活动是基于身体和源于身体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塑造了心智的性质和方式。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心智具身性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依据,而心理学的行为实验则证明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对心智产生实质性影响。大量的中文成语借助身体感受和身体动作来表达抽象理念和复杂情感,更进一步佐证了心智的具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具身性 具身心智 具身认知 认知科学
下载PDF
具身心智视域下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语言逻辑研究方案 被引量:32
4
作者 贾春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91-95,共5页
基于五行学说、具身认知研究领域现状提出研究五行学说的策略与方案。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五行学说这一理论建构型隐喻,探索五行学说为中医药理论提供认知框架与建构概念基底的作用,揭示五行学说具有的"归纳开放性&... 基于五行学说、具身认知研究领域现状提出研究五行学说的策略与方案。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五行学说这一理论建构型隐喻,探索五行学说为中医药理论提供认知框架与建构概念基底的作用,揭示五行学说具有的"归纳开放性"及其"可拓展性",即其暗示的进一步研究策略与运用创造性推理来生成新奇的富含有价值信息的可能。应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逻辑学的方法,考察木、火、土、金、水概念隐喻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建立;以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构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轴心展开多方位的探求,探讨五行学说视域下的中医藏象、病机、治法、五色、五味、五时、五方等概念的隐喻特征。本研究以中医经典或名著原文为语料,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原型理论、概念整合理论、隐喻逻辑探求中医藏象、病机、治法等概念隐喻的形成;分析其工作机制;探讨中医藏象、病机、治法等概念隐喻逻辑特征;昭示五行学说影响下中医概念隐喻的心理、语言、逻辑基础;明辨这些概念隐喻从哪里来,它又将引导我们到哪里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心智 五行学说 认知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逻辑学
下载PDF
具身心智与具身的教育 被引量:24
5
作者 叶浩生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1,共10页
离身心智语境下的教育是离身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塑心”,即精神或心智的培育,而身体被认为是学习的障碍。但是“具身心智”的兴起挑战了这一观点。具身心智主张,思维和判断等高级认知过程与有机体的身体和身体之外的环境之间,并... 离身心智语境下的教育是离身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塑心”,即精神或心智的培育,而身体被认为是学习的障碍。但是“具身心智”的兴起挑战了这一观点。具身心智主张,思维和判断等高级认知过程与有机体的身体和身体之外的环境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壁垒森严的界限。认知发生于大脑、身体和环境的互动与耦合之中。身体对于心智来说并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容器,而是一个“限制者”、“调节器”和“塑造物”,铸就了心智的特殊品质。具身心智呼唤具身的教育。具身教育视身体为学习的主体,主张把身体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倡导“身体活跃的课程”。身体活跃的课程不认为身体活动是学习的障碍。相反,它赞同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主张把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身体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身体活动体验概念和术语的含义,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心智 具身认知 具身教育 身体活跃的课程
原文传递
“视界是屏的”:技术化观视的演进理路与视知觉体认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文敏 林克勤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4,共8页
视觉媒体历来是社会中介化最重要的"知觉架座",尤其当"屏"的迭代进入互联网技术架座时代,技术文化所生成的观看方式和视知觉重构几乎是革命性的。纵观工业革命以来的视觉发展史,形成了图文技术、影像技术、虚拟技... 视觉媒体历来是社会中介化最重要的"知觉架座",尤其当"屏"的迭代进入互联网技术架座时代,技术文化所生成的观看方式和视知觉重构几乎是革命性的。纵观工业革命以来的视觉发展史,形成了图文技术、影像技术、虚拟技术的观看特质,借助视觉媒体的机器眼所形成的观看可谓技术化观视。从身体介入层面而言,技术化观视包含映射观视和体认观视两种基本范式,而赛博观视是上述视知觉路径的融合。随着"屏"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殖民,当身体深嵌于智能传播时代,技术化观视的注意力变化及新的视觉机制正在形成,并对社会心灵史与心态史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化观视 技术哲学 具身心智 体认传播
下载PDF
具身心智:从哲学到认知神经科学 被引量:10
7
作者 叶浩生 杨文登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共6页
具身心智强调的是心智过程并非一种抽象的符号加工,而是根植于身体与世界的互动,离不开身体状态和环境条件。这一概念最初是哲学家对笛卡尔以降心物二元论的反思,是尼采、梅洛-庞蒂等人对贬低或忽略身体的西方意识哲学的反动。20世纪后... 具身心智强调的是心智过程并非一种抽象的符号加工,而是根植于身体与世界的互动,离不开身体状态和环境条件。这一概念最初是哲学家对笛卡尔以降心物二元论的反思,是尼采、梅洛-庞蒂等人对贬低或忽略身体的西方意识哲学的反动。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具身心智逐渐成为认知神经科学探讨的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心智 镜像神经元 认知神经科学 哲学
原文传递
交互式认知建构进路及其现象学哲学基础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晓力 孟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1,共7页
交互式认知建构的科学实践主要出现于认知科学中的人工智能、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20世纪以来批判和修正笛卡儿二元论的现象学哲学运动为其主要哲学基础。交互式认知建构的理论内涵主要是以涉身心灵取代以传统心灵为核心的认知主体,以... 交互式认知建构的科学实践主要出现于认知科学中的人工智能、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20世纪以来批判和修正笛卡儿二元论的现象学哲学运动为其主要哲学基础。交互式认知建构的理论内涵主要是以涉身心灵取代以传统心灵为核心的认知主体,以可嵌入的环境取代完全客观、孤立的认知环境,以非表征—计算的认知结构取代表征—计算的认知结构。交互式认知建构研究进路引发了当代哲学家对心灵、实在和理性等诸多传统问题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认知 非表征—计算 现象学 涉身认知 涉身心灵
原文传递
具象思维与具身心智:东西方认知科学的相遇 被引量:9
9
作者 魏玉龙 夏宇欣 +2 位作者 吴晓云 周正坤 刘天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32-737,共6页
具身心智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认知科学领域逐渐兴起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思潮,在反对二元论、倡导一元论的前提下,其核心观念可以表述为心智的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具象思维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中医科学领域中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 具身心智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认知科学领域逐渐兴起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思潮,在反对二元论、倡导一元论的前提下,其核心观念可以表述为心智的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具象思维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中医科学领域中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发展观,在心身合一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对思维概念做出了扩展,提出了思维发展进程的新路径。在认知科学视域下思考具身心智与具象思维的相遇,应对东西文化交互渗透背景下心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 具身心智 具象思维 认知科学
原文传递
自然语言中的感官隐喻认知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华新 吴恩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30,49,共5页
感官隐喻认知系统在汉语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汉民族的认知规律。跨概念域的映射是其实质,体验性心智是其哲学基础,感觉统合是其神经心理学基础,中国古代心学思想是其哲学渊源。
关键词 感官隐喻 跨域映射 体验性心智 感觉统合 心学思想
下载PDF
涉身心智和语言涉身性的神经科学背景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公礼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
认知科学和语言的认知研究通过心智的涉身性正在发生深刻演变。现代神经科学的重大发现正汇聚为一个基本认识:涉身性是认知过程中多种通道神经系统的同时激活而实现的神经共享,共享在功能上是一种内在"模拟"。"模拟"... 认知科学和语言的认知研究通过心智的涉身性正在发生深刻演变。现代神经科学的重大发现正汇聚为一个基本认识:涉身性是认知过程中多种通道神经系统的同时激活而实现的神经共享,共享在功能上是一种内在"模拟"。"模拟"假设改变了传统的"表征观",对重新探索和认识心智、意义及语言的认知基础具有特殊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身心智 语言涉身性 神经科学 神经模拟
原文传递
心智科学时代的“赫尔墨斯”:弗朗西斯科·瓦雷拉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巍 徐燕 +1 位作者 郭本禹 李恒威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102,128,共9页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是智利著名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心智科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自创生、具身心智、生成认知以及神经现象学等观念或理论的倡导者和提出者。本文就掌握的史料从瓦雷拉的生平、学术贡献以及评价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再现...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是智利著名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心智科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自创生、具身心智、生成认知以及神经现象学等观念或理论的倡导者和提出者。本文就掌握的史料从瓦雷拉的生平、学术贡献以及评价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再现了其作为心智科学时代的"赫尔墨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雷拉 自创生 具身心智 生成认知 神经现象学
原文传递
体验哲学与外语学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江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6-38,75,共4页
文章介绍了体验哲学和体验学习理论在国内外语教学中的研究状况,探讨了体验哲学三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提出了把体验式外语学习、无意识外语学习和隐喻性外语学习三者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 心智的体验性 认知的无意识性 思维的隐喻性 外语学习
下载PDF
具身心智的物理主义困境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静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4,126,共6页
具身的认知观认为,人类的心智和理性是具身的。从维果茨基活动理论传统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典型例子"以及西伦和史密斯的动力认知案例的分析,对认知语言学中发展起来的两种具身认知主张进行了批判。论证了具... 具身的认知观认为,人类的心智和理性是具身的。从维果茨基活动理论传统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典型例子"以及西伦和史密斯的动力认知案例的分析,对认知语言学中发展起来的两种具身认知主张进行了批判。论证了具身的认知观并没有能够推翻"认知是一个在认识上独立存在的客观属性的过程"这样一种物理主义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具身的认知观所面临的物理主义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心智 物理主义 客观主义 认知语言学 CHAT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背景及方法论特征
15
作者 吕公礼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37-41,共5页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新兴学派,它产生于认知科学从非涉身心智观向涉身心智观的深刻哲学转变之中。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念,语言范畴和结构源于人的感知—运动经验和身体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在方法论层面,认知语言学主张在认知、...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新兴学派,它产生于认知科学从非涉身心智观向涉身心智观的深刻哲学转变之中。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念,语言范畴和结构源于人的感知—运动经验和身体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在方法论层面,认知语言学主张在认知、文化及语言使用的具体完整性之中解释语言的共性,为充分刻画语言的人文维度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认知科学 涉身心智 涉身哲学 方法论
下载PDF
涉身性、涉身心灵与认知重构(英文)
16
作者 孟伟 《心智与计算》 2008年第1期54-69,共16页
本文聚焦涉身性理念及其对人类认知研究的影响。认知主义等传统认知科学研究进路遇到了理论瓶颈,它们很难对人类自然智能提供合理解释。涉身性思想启示了一条认知研究的新进路。涉身认知研究预示了涉身心灵的新观念,并且由此展现了重新... 本文聚焦涉身性理念及其对人类认知研究的影响。认知主义等传统认知科学研究进路遇到了理论瓶颈,它们很难对人类自然智能提供合理解释。涉身性思想启示了一条认知研究的新进路。涉身认知研究预示了涉身心灵的新观念,并且由此展现了重新建构认知活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身性 涉身认知 涉身心灵 认知重构
原文传递
具身心智:沟通认知科学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17
作者 郝苑 《哲学门》 CSSCI 2015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通过肯定心灵的具身性和认知的具身性,具体心智的倡导者力图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两个层面克服基础主义和表征主义,消解笛卡尔式的大写自我,清除阻碍认知科学与生活世界沟通的现代哲学教条。作为沟通认知科学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具身心智的... 通过肯定心灵的具身性和认知的具身性,具体心智的倡导者力图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两个层面克服基础主义和表征主义,消解笛卡尔式的大写自我,清除阻碍认知科学与生活世界沟通的现代哲学教条。作为沟通认知科学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具身心智的概念为认知科学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的对话提供了颇具前景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心智 认知科学 生活世界
原文传递
具身心智对进化心理学的质疑与挑战
18
作者 张茗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具身-生成心智倡导生命与认知的深刻连续性,它重新定义了自然选择,强调身体和生命活动对认知的关键意义,并指出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文化适应的主体。它在心智进化的本质、认知的核心工作假设、人类本性与文化,以及基因、身体、生命活动与... 具身-生成心智倡导生命与认知的深刻连续性,它重新定义了自然选择,强调身体和生命活动对认知的关键意义,并指出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文化适应的主体。它在心智进化的本质、认知的核心工作假设、人类本性与文化,以及基因、身体、生命活动与认知的关系等问题上都有着完全不同于进化心理学的理解,并对后者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 具身心智 生成
下载PDF
现代世界观中的意识及其哲学难题
19
作者 李恒威 唐孝威 《心智与计算》 2007年第1期95-106,共12页
人是具身心智的存在者,其存在方式独特性在于:他既依赖于物理形态的身体,又有存在论上不可还原性的主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世界观中一致且完备地解释和理解人遂成了心智哲学的大问题。如果坚持现代世界观的基本立场一致性,那么对意识的... 人是具身心智的存在者,其存在方式独特性在于:他既依赖于物理形态的身体,又有存在论上不可还原性的主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世界观中一致且完备地解释和理解人遂成了心智哲学的大问题。如果坚持现代世界观的基本立场一致性,那么对意识的解释和理解不可避免存在着"难问题"所界定的不完备性。人们大致从三个进路来处理不完备性的局面。然而,原则上它们都无法实现一致且完备的要求,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根本的局限,即不可能通过认识论的方法在两种存在论形式(无和有)之间实现等价转换。尽管在认识论上这是一个悲观的结局,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积极的,因为它显示了个体经验在存在论上是独一无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意识科学 现代世界观 具身心智 主观性 一致性 完备性
原文传递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试论古诗英译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亚敏 李华锋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58-61,共4页
认知体验观解释了翻译主体性的内在结构和内涵,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而认知语境和认知体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以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互动观"与语境趋同度的一致性,来讨论在认知语境趋同度不同的情况下... 认知体验观解释了翻译主体性的内在结构和内涵,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而认知语境和认知体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以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互动观"与语境趋同度的一致性,来讨论在认知语境趋同度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古诗英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体验观 翻译 认知语境 趋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