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4月7日一次赣北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出发,分析了过程闪电强度及分布、回波特征、降水强度、天气形势配置、系统垂直结构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高架雷暴诱发的弱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闪电强度较弱,次数较少,以积...从2015年4月7日一次赣北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出发,分析了过程闪电强度及分布、回波特征、降水强度、天气形势配置、系统垂直结构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高架雷暴诱发的弱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闪电强度较弱,次数较少,以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为主,回波强度20~40 d BZ,最大降水强度不超过15 mm/h,天气形势配置和系统垂直结构显示明显的高架雷暴特征,主要的水汽、不稳定和抬升条件位于850h Pa以上,相关物理量也主要反映在700 h Pa层次最为明显。春季冷锋后部高架雷暴天气一直是预报业务的难点,本文也尝试总结了该类型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展开更多
利用沿江苏南地面气象站监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2013年2月18—19日一次罕见伴随雷暴的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700 h Pa强盛的暖湿气流与925h Pa显著的偏东风急流交汇,形成了"暖盖"与"冷垫"稳定叠置并...利用沿江苏南地面气象站监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2013年2月18—19日一次罕见伴随雷暴的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700 h Pa强盛的暖湿气流与925h Pa显著的偏东风急流交汇,形成了"暖盖"与"冷垫"稳定叠置并持续维持的锋生机制,为此次暴雪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成熟的动力热力条件,在淞附增长作用下,形成较强降雪。强降雪落区与假相当位温密集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饱和湿位涡的进一步诊断分析表明,此次伴随暴雪出现的雷暴是较典型的冷区"高架雷暴",它出现在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环境中。通过等熵分析揭示了雷暴的触发机制:暖湿气流沿着锋面从低层爬升到600~650 h Pa,与冷空气相遇触发了本次雷暴。展开更多
利用陕西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FY-2G逐小时卫星相当黑体温度(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资料、闪电定位检测资料、西安CINRAD/CB型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利用陕西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FY-2G逐小时卫星相当黑体温度(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资料、闪电定位检测资料、西安CINRAD/CB型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2016年11月22—23日陕西地区一次罕见的伴随"高架雷暴"暴雪天气过程成因机制。结果表明:500 h Pa高空槽、700 h Pa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为陕西地区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700 h Pa西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850 h Pa低空急流和地面倒槽的偏东气流为暴雪与高架雷暴提供深厚的冷垫。此次伴随暴雪出现的高架雷暴,是典型的"冷区雷暴",700 h Pa以下维持较强的逆温层,700 h Pa以上为湿中性层结,上升气流较强,易引发深厚湿对流;锋面次级环流圈有利于倾斜上升运动的发展;强垂直风切变,对流回波强度为30—50 d Bz,回波顶高为10—12 km,对流层顶高度超过-20~0℃的过冷水层高度,易导致雷电发生。雷电和冰雹出现在低空急流入口区左侧、TBB、水汽通量、θse密集区附近。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降水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探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4月15日夜间发生在贵州省铜仁市多个县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与当地通常的地面发展雷暴降雹过程进行对比,探...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降水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探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4月15日夜间发生在贵州省铜仁市多个县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与当地通常的地面发展雷暴降雹过程进行对比,探寻铜仁市冰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是冰雹产生的有利环境条件;(2)地面冷空气侵入,迫使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且与850 h Pa切变线共同作用在边界层顶触发了强对流天气,冰雹产生在冷垫北侧、850 h Pa切变线附近,具有明显的高架雷暴特征;(3)多个对流单体发展成多单体风暴,维持时间较长,强回波柱密实而深厚,回波悬于空中,质心在6 km左右;(4)降雹区VIL集中在30~45 kg·m-2之间,50 d BZ以上的强回波顶高在8 km以上,强回波底高小于3.5 km,VIL和强回波顶高整体小于当地的由地面发展雷暴产生的雹暴。展开更多
文摘从2015年4月7日一次赣北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出发,分析了过程闪电强度及分布、回波特征、降水强度、天气形势配置、系统垂直结构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高架雷暴诱发的弱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闪电强度较弱,次数较少,以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为主,回波强度20~40 d BZ,最大降水强度不超过15 mm/h,天气形势配置和系统垂直结构显示明显的高架雷暴特征,主要的水汽、不稳定和抬升条件位于850h Pa以上,相关物理量也主要反映在700 h Pa层次最为明显。春季冷锋后部高架雷暴天气一直是预报业务的难点,本文也尝试总结了该类型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文摘利用沿江苏南地面气象站监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2013年2月18—19日一次罕见伴随雷暴的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700 h Pa强盛的暖湿气流与925h Pa显著的偏东风急流交汇,形成了"暖盖"与"冷垫"稳定叠置并持续维持的锋生机制,为此次暴雪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成熟的动力热力条件,在淞附增长作用下,形成较强降雪。强降雪落区与假相当位温密集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饱和湿位涡的进一步诊断分析表明,此次伴随暴雪出现的雷暴是较典型的冷区"高架雷暴",它出现在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环境中。通过等熵分析揭示了雷暴的触发机制:暖湿气流沿着锋面从低层爬升到600~650 h Pa,与冷空气相遇触发了本次雷暴。
文摘利用陕西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FY-2G逐小时卫星相当黑体温度(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资料、闪电定位检测资料、西安CINRAD/CB型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2016年11月22—23日陕西地区一次罕见的伴随"高架雷暴"暴雪天气过程成因机制。结果表明:500 h Pa高空槽、700 h Pa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为陕西地区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700 h Pa西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850 h Pa低空急流和地面倒槽的偏东气流为暴雪与高架雷暴提供深厚的冷垫。此次伴随暴雪出现的高架雷暴,是典型的"冷区雷暴",700 h Pa以下维持较强的逆温层,700 h Pa以上为湿中性层结,上升气流较强,易引发深厚湿对流;锋面次级环流圈有利于倾斜上升运动的发展;强垂直风切变,对流回波强度为30—50 d Bz,回波顶高为10—12 km,对流层顶高度超过-20~0℃的过冷水层高度,易导致雷电发生。雷电和冰雹出现在低空急流入口区左侧、TBB、水汽通量、θse密集区附近。
文摘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降水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探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4月15日夜间发生在贵州省铜仁市多个县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与当地通常的地面发展雷暴降雹过程进行对比,探寻铜仁市冰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是冰雹产生的有利环境条件;(2)地面冷空气侵入,迫使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且与850 h Pa切变线共同作用在边界层顶触发了强对流天气,冰雹产生在冷垫北侧、850 h Pa切变线附近,具有明显的高架雷暴特征;(3)多个对流单体发展成多单体风暴,维持时间较长,强回波柱密实而深厚,回波悬于空中,质心在6 km左右;(4)降雹区VIL集中在30~45 kg·m-2之间,50 d BZ以上的强回波顶高在8 km以上,强回波底高小于3.5 km,VIL和强回波顶高整体小于当地的由地面发展雷暴产生的雹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