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量:353
1
作者 李献华 胡瑞忠 饶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31,共18页
对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性岩脉主要形成于~140Ma、~105Ma、~90Ma三个阶段,其化学成分以拉斑质玄武岩为主,高的εNd(T)值(+5)表明其母岩浆来源于... 对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性岩脉主要形成于~140Ma、~105Ma、~90Ma三个阶段,其化学成分以拉斑质玄武岩为主,高的εNd(T)值(+5)表明其母岩浆来源于一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长期较亏损的地幔源。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上与板内玄武岩相似,但一些年龄为~140Ma的基性岩脉的岛弧特征也很明显,反映了它们可能是在拉张环境下由先前被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地幔源重熔形成的,该地幔源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具有EMI特征。综合本文的研究及已有的花岗岩、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盆地演化的资料,我们认为华南白垩纪构造应力场以拉张为主,四次重要的拉张活动时代为~140Ma、~124Ma、~105Ma、~9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脉 同位素年代学 元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湘东南中生代花岗闪长质小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8
2
作者 王岳军 范蔚茗 +1 位作者 郭锋 李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9-176,共8页
湘东南花岗闪长质岩石以高 K2 O/ Na2 O,K2 O+Na2 O>6 .0 %为特征 ,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其形成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制约 ;岩石稀土元素富集 ,铕负异常不明显 ,δEu=0 .71~ 0 .8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Nb- Ta亏损 ,P、Ti或亏损或... 湘东南花岗闪长质岩石以高 K2 O/ Na2 O,K2 O+Na2 O>6 .0 %为特征 ,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其形成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制约 ;岩石稀土元素富集 ,铕负异常不明显 ,δEu=0 .71~ 0 .8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Nb- Ta亏损 ,P、Ti或亏损或不亏损 ,具岛弧型岩浆作用微量元素分配模式 ,属板内钾质岩石 ,源区可能存在早期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富集地幔组分 ,或是源于软流圈的岩浆与中下地壳混合作用的产物 ;其形成与该带中生代早期岩石圈的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质岩石 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 中生代 成因
下载PDF
闽浙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年代学 被引量:70
3
作者 李献华 王一先 +2 位作者 赵振华 陈多福 张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7-334,共8页
闽西北-浙西南的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是目前华夏地块出露的最老岩石。对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元素和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分析,其年龄为(1766±19)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和Nd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认为浙西南-闽... 闽西北-浙西南的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是目前华夏地块出露的最老岩石。对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元素和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分析,其年龄为(1766±19)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和Nd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认为浙西南-闽西北地区在1.77Ga前发生了广泛的板内玄武岩浆活动,华夏古陆很可能是在古元古代晚期由太古亩地壳再循环物质重熔结晶克拉通化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锆石 铅年龄 古元古代 离子探针
下载PDF
滇西大理-剑川地区钾玄质岩浆作用:后碰撞走滑拉伸环境岛弧型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王建 李建平 王江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70,共10页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滇西大理-剑川地区分布的富碱斑岩群属钾玄质系列岩石,具体产出于与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伴生的早第三纪拉张盆地中。这套钾玄质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轻稀土元素(LREE)和...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滇西大理-剑川地区分布的富碱斑岩群属钾玄质系列岩石,具体产出于与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伴生的早第三纪拉张盆地中。这套钾玄质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轻稀土元素(LREE)和一组相容元素(Cr、Ni、V、Sc),具有明显的Nb、Ta、Ti、P负异常,反映了后碰撞岛弧型钾玄岩系特征。钾玄质母岩浆主要源于含金云母的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并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玄质岩石 元素地球化学 拉伸盆地 弧型岩浆活动 云南 火山岩 后碰撞岛弧构造环境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0
5
作者 张虎才 李吉均 +2 位作者 马玉贞 曹继秀 王乃昂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3-158,共6页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剖面18个样品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剖面中8种常量元素氧化物总量平均值为88.99%,且整个剖面中变化微弱(87.26%~90.46%),显示了构成武威黄土物质组成的均一性;反映风化...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剖面18个样品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剖面中8种常量元素氧化物总量平均值为88.99%,且整个剖面中变化微弱(87.26%~90.46%),显示了构成武威黄土物质组成的均一性;反映风化程度的Fe2O3/FeO和Al2O3/SiO2,值变化较为明显,平均值分别为1.46(1.02~2.86)和0.19(0.17~0.22);稀土元素总含量平均值为185.42(169.31~199.82)μg/g,稀土分布斜率较大、有较明显Eu异常,ΣLREE/ΣHREE值平均为8.23(7.38~9.60),表现出较显著的轻重稀土的分镏作用,指示着一定程度的风化作用;而代表原岩特征的稀土参数Eu/Sm、Sm/Nd、Nd/La、δCe、δEu等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元素地球化学 物理来源 沉积元素
下载PDF
南京地区下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判别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爱萍 杨守业 李从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7-661,共5页
从南京地区燕子矶与泰山新村下蜀土的 18个微量元素中 ,选取在表生环境下较稳定的 15种元素 ,运用图解和物源判别指数方法分析下蜀土的物质来源 ,揭示了下蜀土与西北黄土在元素组成上的相似性 ,而与长江漫滩沉积物的元素组成明显不同 .... 从南京地区燕子矶与泰山新村下蜀土的 18个微量元素中 ,选取在表生环境下较稳定的 15种元素 ,运用图解和物源判别指数方法分析下蜀土的物质来源 ,揭示了下蜀土与西北黄土在元素组成上的相似性 ,而与长江漫滩沉积物的元素组成明显不同 .结合下蜀土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可以推断下蜀土的物源与西北黄土沉积物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元素地球化学 判别分析 物质来源 图解 物源判别指数 风尘沉积 南京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刘汉彬 李子颖 +4 位作者 秦明宽 孙晔 韩娟 金贵善 李军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146,共8页
叙述了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研究新进展。该区的研究成果丰硕。从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明确了矿石及其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铀成矿的地质环境,围岩与铀成矿的关系。... 叙述了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研究新进展。该区的研究成果丰硕。从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明确了矿石及其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铀成矿的地质环境,围岩与铀成矿的关系。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厘定了铀的成矿时代,利用裂变径迹的研究构建了该区的地质热力学演化历史,推测了成矿时代与构造演化历史之间的联系。综合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地质热力学演化等多方面的观点讨论了铀源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有机质在铀成矿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有机地球化学 裂变径迹 铀矿床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下载PDF
白云鄂博碳酸岩墙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对其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39
8
作者 王凯怡 范宏瑞 谢奕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8,共9页
根据矿物组成白云鄂博矿区的碳酸岩岩墙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三种类型。 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 ,这三类碳酸岩岩墙为碳酸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 ,白云石型和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对应于早期岩浆阶段 ,... 根据矿物组成白云鄂博矿区的碳酸岩岩墙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三种类型。 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 ,这三类碳酸岩岩墙为碳酸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 ,白云石型和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对应于早期岩浆阶段 ,其 (L a/ Nd) n、(L a/ Y) n 和 (L a/ Yb) n 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而增大 ;方解石型则对应于碳酸岩浆演化的晚期热液阶段 ,其稀土总量明显富集 ,但其 (L a/ Nd) n、(L a/ Y ) n 和 (L a/ Yb) n 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却有减小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岩墙 岩浆成因 热液成因 元素地球化学 白云鄂博矿区 稀土元元素
下载PDF
黔西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性质变异及特殊组构的火山灰成因 被引量:38
9
作者 代世峰 任德贻 +1 位作者 邵龙义 赵明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9-247,共9页
运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及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黔西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性质变异及其特殊组构的火山灰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西部织... 运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及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黔西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性质变异及其特殊组构的火山灰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西部织金矿区9煤层中异常高含量的Fe(4.24%)、Cu(369.90μg/g)、U(49.6μg/g)Mo(63.10μg/g)、Zn(33.97μg/g)等是来源于同沉积基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中所致;高含量的Fe、Cu并非以通常意义的煤中硫化物状态存在;除煤中有机质和陆源碎屑外,发现了由火山灰、有机质和陆源碎屑所形成的煤层中的特殊组构,暂定名为沉碳质火山胶凝物,它是一种有机-无机高度混合物质,根据沉碳质火山胶凝物的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厘定出6种组构类型,分别是:网状组构、细屑组构、基质组构、孔腔组构、均质组构和碎屑组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晚二叠世 元素地球化学 火山灰 成因 中子活化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X射线衍射 有机质
下载PDF
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背景的元素地球化学反演——以渝东北地区田坝剖面五峰组一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38
10
作者 熊小辉 王剑 +5 位作者 余谦 杨宇宁 熊国庆 牛丙超 郭秀梅 邓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深入研究渝东北地区奥陶纪—志留纪黑色页岩垂向上沉积环境的精细变化,指导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及相关研究,对四川盆地渝东北地区田坝剖面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进行了系统实测和连续采样,并开展了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 为深入研究渝东北地区奥陶纪—志留纪黑色页岩垂向上沉积环境的精细变化,指导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及相关研究,对四川盆地渝东北地区田坝剖面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进行了系统实测和连续采样,并开展了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田坝剖面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北缘被动大陆边缘.主要接受陆源的细碎屑沉积.基本不受热水沉积作用的影响.但同时存在北边华北板块南缘活动陆缘大陆岛弧火山碎屑沉积的作用:②黑色页岩总体形成于水体缺氧、具有一定分层的硫化还厚环境.早期水体强烈还原,而在龙马溪晚期水体变浅,沿剖面向上.水体还厚性逐渐减弱:③生物生产率在龙马溪中期最高,该时期由于缺氧分层,水体有机质保存较多,其次为龙马溪晚期.但该时期由于水体变浅及溶氧量的增多使得更多的有机质被氧化分解.而五峰期及龙马溪早期尽管生物生产率不高.但由于水体较深,底层水体的缺氧使得大部分有机物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渝东北 奥陶纪—志留纪 黑色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大地构造背景
下载PDF
近四十年来山东南四湖环境演化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丽原 沈吉 +2 位作者 张祖陆 朱育新 孙庆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3-460,共8页
根据137Cs放射性同位素比率获得了南四湖上级湖沉积岩芯(0~20cm)分辨率达1.4年过去约43年的连续沉积序列(1957~2000年)。利用ICP-AES和HG-AFS获得了柱状沉积物中的主要元素含量。根据聚类分析和沉积原理与人类活动进程的对比,认为Cu、... 根据137Cs放射性同位素比率获得了南四湖上级湖沉积岩芯(0~20cm)分辨率达1.4年过去约43年的连续沉积序列(1957~2000年)。利用ICP-AES和HG-AFS获得了柱状沉积物中的主要元素含量。根据聚类分析和沉积原理与人类活动进程的对比,认为Cu、V、K、Ni、Be、Cr、Ti、Ba、Mg、Al、Fe、Zn、Na、Co、Ca和Sr等元素的含量变化主要受流域侵蚀物质的变化控制;Hg、Pb、As和Mn则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受流域侵蚀物质来源控制的元素含量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7~1962年为上升阶段,1962~2000年为下降阶段,这与区域气候向干旱化方向渐变和历史记载资料一致。人为污染来源的元素如Hg、Pb和Mn在1982年后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这与该地区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且华东地区为最重要的煤田能源基地、城市扩展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而As含量在1974~1982年间增加明显,这与该流域内当时农业上大量使用含As农药,残留物随农业退水进入湖泊水体有关;尔后含As农药使用量减少,沉积物中的As含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环境演化 南四湖 山东
下载PDF
相山铀矿田铀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3
12
作者 孙占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相山矿田矿石、沥青铀矿及伴生的黄铁矿的铅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异常铅特征,成矿物质源区年龄为140Ma,与该区碎斑熔岩的年龄一致,说明铀源系由火山岩提供。矿石中U、Th、Mo、P的分布特征显示成矿铀源来自围岩。水 岩反应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相山矿田矿石、沥青铀矿及伴生的黄铁矿的铅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异常铅特征,成矿物质源区年龄为140Ma,与该区碎斑熔岩的年龄一致,说明铀源系由火山岩提供。矿石中U、Th、Mo、P的分布特征显示成矿铀源来自围岩。水 岩反应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铀成矿热液可以由本区火山岩与地下水在成矿期地质地热背景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元素地球化学 水-岩反应 相山铀矿田
下载PDF
东昆仑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33
13
作者 许庆林 孙丰月 +3 位作者 李碧乐 钱烨 李良 杨延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1-433,共13页
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研究程度较低的斑岩型矿床。本文首次采用LA-ICP-MS技术对成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其成岩年龄为222±1 Ma,属印支晚期。莫河下拉花岗斑岩SiO2含量为66.62%~70.75%... 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研究程度较低的斑岩型矿床。本文首次采用LA-ICP-MS技术对成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其成岩年龄为222±1 Ma,属印支晚期。莫河下拉花岗斑岩SiO2含量为66.62%~70.75%,富碱((Na2O+K2O)=7.69%~8.69%), K2O/Na2O=1.38~2.38, A/CNK=0.77~0.90,属高钾钙碱性至钾玄岩系列的准铝质花岗岩。岩石明显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总量(ΣREE)为144×10-6~189×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9.15~12.1),并表现出中等负 Eu 异常(δEu=0.43~0.64)。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年代学数据认为,莫河下拉花岗斑岩为上地壳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岩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为印支晚期阿尼玛卿洋闭合以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元素地球化学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 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下载PDF
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新艳 黄春长 +2 位作者 庞奖励 王利军 何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6,共8页
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禹州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曲线、粒度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发现: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钾钠比、残积系数和以Rb为代表的微量... 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禹州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曲线、粒度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发现: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钾钠比、残积系数和以Rb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含量等随剖面层次呈规律性变化,即在古土壤层(S0)中含量最高,表土层(MS)中次之,在黄土层(L1、Lt、L0)中最低。硅铝率和Sr的含量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表明在全新世古土壤层和表土层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成壤作用和次生粘化作用较强;在黄土堆积时期,气候比较干旱,沙尘暴频繁,成壤作用微弱。这些化学参数与磁化率曲线可以进行对比,表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受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成壤环境变化的控制。与黄土高原腹地的洛川剖面相比,淮河上游禹州剖面中绝大多数常量元素的含量较高,而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偏低,磁化率也显著偏低,绝对值差别很大,粒度组成当中细沙成分含量很高,这说明淮河上游黄土物质来源与黄土高原地区明显不同。联系全新世时期黄河频繁泛滥、改道、沉积与黄淮平原盛行东北风形成流沙地的事实,认为淮河上游的黄土是黄河泛滥沉积物质经过风沙活动改造,由东北风力系统搬运而来的近源粉尘堆积,再经过就地风化或者成土改造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元素地球化学 磁化率 全新世 淮河上游
下载PDF
广东三水盆地始新统"土+不"心组生油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春莲 秦红 +5 位作者 车平 翟伟 石贵勇 周永章 谢叶彩 董艺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对沉积盆地水体环境以及古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根据元素Al、Fe、Mg、Ca、K、Na、P、V、Ni、Co、Cr、Cu、Zn、Sr、Ba、Cd、Li、Mn、Pb、Ti的含量及其比值Al/Ti、Fe/Mn、Sr/Ba、Mg/Ca、Sr/Ca、Na/Ca、V/Cr、Ni... 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对沉积盆地水体环境以及古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根据元素Al、Fe、Mg、Ca、K、Na、P、V、Ni、Co、Cr、Cu、Zn、Sr、Ba、Cd、Li、Mn、Pb、Ti的含量及其比值Al/Ti、Fe/Mn、Sr/Ba、Mg/Ca、Sr/Ca、Na/Ca、V/Cr、Ni/Co、Ni/V的变化 ,对三水盆地古近系始新统心组红岗段生油岩的沉积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心组红岗段下部 (亚段A)表现为较稳定的地球化学特征。各元素丰度及其比值指示这一时期陆源输入持续较高、且物源组成变化不大。由于海水入侵的影响 ,湖盆水体盐度相对较高 ,底部水体以弱氧化条件为主 ,O2 -H2 S界面位于水 /沉积物界面附近。红岗段中上部 (亚段B、C)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变化较为频繁且幅度很大 ,反映古气候和湖盆沉积条件的迅速变迁。在潮湿气候条件下 ,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以Al、Ti为代表的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较高 ,而Mg、Ca等盆内化学沉积元素含量较低。古氧气指标指示底部水体为还原环境 ,有利于有机质保存 ,因而有机碳含量较高。在间歇性干旱时期 ,陆源输入减少 ,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蒸发作用的加强 ,水体盐度加大 ,内源元素丰度以及Mg/Ca、Sr/Ba、Sr/Ca和Na/Ca比值大幅度上升。底部水体为氧化环境 ,O2 -H2 S界面多位于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生油岩 三水盆地 元素丰度 古气候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水体盐度 外源 气候条件
下载PDF
浙江黄岩望海岗石英正长岩的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25
16
作者 邱检生 刘亮 李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7-1572,共16页
望海岗岩体是浙江沿海晚中生代一个典型的破火口中央岩株侵入体,其主体岩性为石英正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测得两件代表性样品的U-Pb年龄分别为98.3±1.2Ma和98.5±1.3Ma,表明该岩体属晚白垩世初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的组... 望海岗岩体是浙江沿海晚中生代一个典型的破火口中央岩株侵入体,其主体岩性为石英正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测得两件代表性样品的U-Pb年龄分别为98.3±1.2Ma和98.5±1.3Ma,表明该岩体属晚白垩世初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35%~60%)、斜长石(15~20%,An=13~20)、石英(15%~18%)、角闪石(3%~5%)和少量黑云母(<1%),副矿物有榍石、锆石、磷灰石等。岩石普遍发育花斑结构,岩体中可见深色闪长质包体。地球化学特征上,该岩体具有准铝、亚碱性和富钾特点,并富Rb、Th、Ba、Zr、Hf,贫Sr、P、Ti、Nb、Ta,岩石的稀土总量较高,富轻稀土,具中-弱的铕负异常(δEu=0.64~0.76)。其Sr、Nd同位素组成较均一[ISr=0.7089~0.7090,εNd(t)=-6.16~-7.12],但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εHf(t)=-12.2~-2.9]。温压计算结果表明该岩体具有高温(826~846℃)浅成特点,定位深度约在2~3km。岩石学及元素与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综合指示该岩体是在弧后伸展引张背景下,由底侵的幔源岩浆与其诱发熔融的深部壳源岩浆经混合后,并经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最后在浅成环境定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正长岩 锆石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组成 岩石成因 浙江望海岗岩体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24
17
作者 林晓慧 詹兆文 +3 位作者 邹艳荣 蔡玉兰 梁天 石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8,共12页
准噶尔盆地晚二叠世沉积的芦草沟组湖相页岩是一套重要的烃源岩或油页岩资源。本文通过XRF和ICP-MS技术测试了该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的元素含量,分析了其分布与组成特征,阐述该区芦草沟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特征。研究表... 准噶尔盆地晚二叠世沉积的芦草沟组湖相页岩是一套重要的烃源岩或油页岩资源。本文通过XRF和ICP-MS技术测试了该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的元素含量,分析了其分布与组成特征,阐述该区芦草沟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特征。研究表明,芦草沟组油页岩样品大多数主元素含量偏低,但磷(P)含量较高, P/Ti比值为0.23~1.94;微量元素Sr/Ba比值多小于1, Sr/Cu比值处于4.88~12.36之间, V/Cr比值为2.40~3.91, V/(V+Ni)比值为0.70~0.83,古气候指数为0.48~0.61;轻重稀土元素比值为5.92~7.10,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综合各参数特征及变化趋势表明,研究区芦草沟组沉积时期主要是半干旱-半湿润的古气候特征,总体上为半咸水的湖盆环境,沉积水体较深,沉积速率较慢,具有中-高的初始古生产力。从沉积初期至晚期,古气候逐渐变干旱,沉积水体盐度逐渐升高和还原性逐渐增大。研究区芦草沟组有机质富集属于生产力模式,主要受古气候和古生产力控制,但沉积后期沉积水体水化学条件的变化也为有机质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草沟组油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山东中生代基性脉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燊 胡瑞忠 +2 位作者 赵军红 冯彩霞 曹建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6,共12页
研究区脉岩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48.63%~56.02%,岩性上以煌斑岩、辉绿岩和辉长岩为主,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为特征。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基性脉岩源区存在明显... 研究区脉岩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48.63%~56.02%,岩性上以煌斑岩、辉绿岩和辉长岩为主,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为特征。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基性脉岩源区存在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和少量富碳酸岩交代作用,该交代作用可能与扬子下地壳物质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脉岩 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论 山东省
下载PDF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地层的磁化率与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马春梅 朱诚 +3 位作者 朱光耀 王吉怀 黄润 顾维玮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通过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因子分析法和比值法分析提取出尉迟寺遗址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本区5050aBP以前的新石器时期为暖湿的气候环境;大汶口文化阶段气候总体偏干冷,存在数次波动;从大汶口至龙山文化期间,本区气候发生了较为... 通过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因子分析法和比值法分析提取出尉迟寺遗址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本区5050aBP以前的新石器时期为暖湿的气候环境;大汶口文化阶段气候总体偏干冷,存在数次波动;从大汶口至龙山文化期间,本区气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干冷转向温湿,这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促进了龙山文化的繁荣。在5050aBP之前及4620aBP、4700aBP前后可能都发生过冷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尉迟寺遗址 磁化率 地球化学 因子分析 元素比值 第四系
原文传递
勉略构造带硅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18
20
作者 戢兴忠 李楠 +5 位作者 张闯 邱昆峰 华北 余金元 吴春俊 韩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19-2630,共12页
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研究了勉略构造带西段文县地区泥盆纪硅质岩的野外露头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了该带东段硅质岩性质... 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研究了勉略构造带西段文县地区泥盆纪硅质岩的野外露头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了该带东段硅质岩性质,综合剖析了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探讨了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环境及大地构造背景。文县硅质岩有灰白色块状硅质岩和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两种类型,两者均具层状、条带状等沉积构造,并与上覆、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方解石、绢云母及泥质等。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硅质岩SiO2含量较高,为84.85%~99.07%,平均为91.99%,且灰白色硅质岩质地更纯,SiO2含量明显高于灰黑色硅质岩。硅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Fe2O3/TiO2-Al2O3/(Al2O3+Fe2O3)、V/Y-Ti/V及LaN/CeN-Al2O3/(Al2O3+Fe2O3)图解表明该区硅质岩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环境。稀土元素显示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稀土总量较高,为171.3×10-6~236.1×10-6,而灰白色块状硅质岩仅为11.96×10-6~51.06×10-6,表明前者所含陆源物质组分更多;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两者整体显示了相似的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其中灰黑色硅质岩δCe为0.95~1.05、δEu为0.66~0.87、(La/Yb)SN值为0.95~1.10,反映基本无Ce异常、弱Eu负异常及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灰白色硅质岩的δCe为1.07~1.12、δEu为0.70~0.90、(La/Yb)SN值为1.64~4.07显示了弱Ce正异常、弱Eu负异常及弱轻重稀土分异,两者稀土元素特征与世界典型大陆边缘(裂陷)盆地硅质岩相近。文县硅质岩地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整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沉积环境,但相比于灰白色块状硅质岩,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有更多陆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勉略构造带 西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