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碳化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黄维 范同祥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水热碳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绿色的产碳途径,在开发新型碳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及扩大这些材料的应用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水热碳化法的反应机理和特点,对其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水热碳化法存在的... 水热碳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绿色的产碳途径,在开发新型碳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及扩大这些材料的应用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水热碳化法的反应机理和特点,对其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水热碳化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 含氧基团 表面修饰 元素掺杂
下载PDF
P元素杂化本征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崔锦峰 王心远 +3 位作者 郭永亮 郭军红 杨保平 包雪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50-8054,共5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合成含磷单体DOPOMA,将其与二元酸、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得到侧链含磷的端羟基饱和聚酯,再将其与TDI反应合成含磷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合成含磷单体DOPOMA,将其与二元酸、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得到侧链含磷的端羟基饱和聚酯,再将其与TDI反应合成含磷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实验机等测试手段对含磷高聚物的结构、热稳定性、成炭能力、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含量的增加,LOI值逐渐增大,分解温度逐渐提高,残炭率逐渐增大。燃烧炭层致密,P元素的引入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氢G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元素掺杂 本征阻燃 聚氨酯 弹性体
下载PDF
元素掺杂对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培林 贾倩 +4 位作者 孟树文 刘广桥 赖振国 文欣宇 张斌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9,共11页
类金刚石碳薄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摩擦界面的磨屑或摩擦层结构影响其摩擦行为。掺杂的类金刚石碳薄膜是一个重要类别,其特征在于在非晶碳结构中结合不同的元素,改善其力学、摩擦学、电化学等性能。报告了不同非金属及金属元素的掺杂... 类金刚石碳薄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摩擦界面的磨屑或摩擦层结构影响其摩擦行为。掺杂的类金刚石碳薄膜是一个重要类别,其特征在于在非晶碳结构中结合不同的元素,改善其力学、摩擦学、电化学等性能。报告了不同非金属及金属元素的掺杂对类金刚石碳薄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摩擦学性能随其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尽可能获得其间的一般趋势或相关性,并对元素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碳薄膜 元素掺杂 磨损 摩擦 内应力
下载PDF
类金刚石涂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而耕 陈强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5,共6页
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受基体材料的成分,以及DLC涂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性质不同的影响,制备的涂层内应力较大,与基体的结合力差。添加过渡层,掺杂第三元素和制备... 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受基体材料的成分,以及DLC涂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性质不同的影响,制备的涂层内应力较大,与基体的结合力差。添加过渡层,掺杂第三元素和制备多层结构涂层是提高界面结合力与热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介绍了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质、制备工艺以及在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类金刚石涂层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 物理气相沉积 自润滑 元素掺杂 涂层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富镍三元正极材料NCM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言 王海 +5 位作者 刘朝孟 张德柳 王佳东 李建中 高宣雯 骆文彬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93-1705,共13页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之一,是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富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1−x−y)O_(2)(NCM,x≥0.6)因其较高的比容量和卓越的倍率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中最...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之一,是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富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1−x−y)O_(2)(NCM,x≥0.6)因其较高的比容量和卓越的倍率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存在的循环稳定性差、热稳定性差以及安全性能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富镍三元正极材料NCM的研究对于完善当前锂离子电池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材料制备方法的不断改进,富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富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依据富镍三元正极材料NCM的晶体结构以及阳离子混排、循环稳定性差、材料表面残碱和表面副反应等失效机理方面展开,重点阐述了通过元素掺杂、表面包覆、掺杂包覆一体化、单晶化、构建核壳结构和浓度梯度的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并对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镍三元正极材料 失效机理 元素掺杂 表面包覆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层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彩云 冯传启 +2 位作者 张朝峰 梁葛萌 郭再萍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层状镍钴锰酸锂(LiNi_(1-x-y)Co_(x)Mn_(y)O_(2),NCM)三元正极材料因高比容量、低成本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存在阳离子混排、岩盐相生成与氧损失、表面残余锂、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和颗粒裂纹等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 层状镍钴锰酸锂(LiNi_(1-x-y)Co_(x)Mn_(y)O_(2),NCM)三元正极材料因高比容量、低成本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存在阳离子混排、岩盐相生成与氧损失、表面残余锂、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和颗粒裂纹等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对以上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手段进行综述。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元素掺杂、表面包覆和单晶结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策略。在总结解决策略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并对NCM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酸锂(NCM) 表面包覆 元素掺杂 单晶
下载PDF
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怡洛 龙垠荧 +5 位作者 曹海兵 程正柏 刘利琴 管敏 刘洪斌 安兴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29,共12页
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因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可有效促进其在多领域实现高值化应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近年来生物质基多孔碳超级电容器制备及应用的最新技术,从生物质... 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因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可有效促进其在多领域实现高值化应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近年来生物质基多孔碳超级电容器制备及应用的最新技术,从生物质原料种类、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的优化(活化和掺杂)及生物质基碳电极在不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未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多孔碳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极 元素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元素掺杂类金刚石碳膜降内应力研究综述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德恩 董洪铭 +1 位作者 Sam Zhang 张晓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03,共9页
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主要在于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摩擦磨损。类金刚石(DLC)碳膜技术是解决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摩擦磨损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传统的DLC碳膜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内应力(可达10GPa),从而导致薄膜失效。首先分析了DL... 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主要在于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摩擦磨损。类金刚石(DLC)碳膜技术是解决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摩擦磨损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传统的DLC碳膜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内应力(可达10GPa),从而导致薄膜失效。首先分析了DLC碳膜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背景,探讨了薄膜内应力的来源,重点综述了异质元素掺杂降低类金刚石碳膜内应力的研究现状。常用掺杂元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不同于其他分类方法,笔者按掺杂元素的组元多少进行划分,从单元掺杂、二元或多元掺杂入手,系统分析了各种掺杂方式、掺杂元素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出元素掺杂降低类金刚石碳膜内应力的研究从最初的单一元素掺杂,逐步发展到了二元或多元元素掺杂;从碳化物形成元素掺杂、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掺杂,逐步发展到碳化物形成元素与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多元共掺杂;所研究的类金刚石碳膜的显微结构也从最初的非晶态结构向多元、多相结构发展,以期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应力 元素掺杂 类金刚石碳膜 纳米复合薄膜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Sb掺杂对锡铋近共晶钎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四勇 蔡志红 +1 位作者 张宇鹏 张宇航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为降低锡铋共晶钎料脆性、提高其伸长率,制备了Sn58Bi钎料合金,并通过Sb掺杂的方式对合金性能进行优化。对掺杂不同Sb含量合金的组织、熔化特性和拉伸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Sn58Bi钎料组织较粗、成分偏析显著,适量Sb元素掺杂能够将其伸长... 为降低锡铋共晶钎料脆性、提高其伸长率,制备了Sn58Bi钎料合金,并通过Sb掺杂的方式对合金性能进行优化。对掺杂不同Sb含量合金的组织、熔化特性和拉伸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Sn58Bi钎料组织较粗、成分偏析显著,适量Sb元素掺杂能够将其伸长率提高7%左右,同时合金的熔化特性仍能满足应用要求。对合金拉断试样的断口分析表明,Sn58Bi以脆性解理断裂为主,加入适量Sb元素时延性断裂的趋势增大,但当加入Sb过量时又向解理断裂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SnBi 力学性能 元素掺杂 电子元器件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CeO_(2)基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润泽 周芬 +3 位作者 王青春 郜建全 包金小 宋希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9-32,41,共5页
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高效率、环境友好和燃料灵活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电解质作为SOFC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SOFC的性能。SOFC使用的传统电解质材料是部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但... 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高效率、环境友好和燃料灵活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电解质作为SOFC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SOFC的性能。SOFC使用的传统电解质材料是部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但因其工作温度高(约1000℃),由此带来电极材料的选择、密封等诸多困难。因此,开发适用于中低温下的电解质对推进SOFC的商业化进程至关重要。单元素掺杂的氧化铈基电解质在中低温下的电导率高于同温度下YSZ的电导率。然而,CeO_(2)基电解质也存在以下不足:在低氧分压下,部分Ce^(4+)被还原为Ce^(3+)而产生电子电导;在中低温度下,晶界电阻较大而使总电导率降低。影响CeO_(2)基电解质电导率的因素较多,如粉体的制备方法、烧结体的微观形貌、掺杂剂的种类和浓度。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掺杂剂的种类及其浓度、粉体的制备方法。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相比于单掺杂CeO_(2),元素共掺或多掺(尤其掺杂稀土元素)更有利于改善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并降低电子电导率。掺杂元素的种类通常包括:稀土元素和部分碱土金属元素。除元素掺杂外,不同碳酸盐复合的CeO_(2)基电解质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在制备方法上,采用微波烧结、多元醇法、静电纺丝等不同粉体制备方法可得到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此外,将电解质薄膜化或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在CeO_(2)电解质基底上沉积一层隔膜都可以降低电子电导,提高电导率。本文结合最近几年学者们对CeO_(2)基电解质的研究状况,简述了元素掺杂、粉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电解质薄膜对CeO_(2)基电解质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掺杂CeO_(2) 元素掺杂 粉体制备方法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石墨类氮化碳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小明 罗文栋 +2 位作者 胡锋平 戴红玲 祝泽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12,共7页
针对石墨类氮化碳存在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和带隙宽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形貌调控、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和表面光敏化。文章详细论述了不同改性方法对石墨类氮化碳光催化性能的提升效果及机理,并对其在光... 针对石墨类氮化碳存在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和带隙宽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形貌调控、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和表面光敏化。文章详细论述了不同改性方法对石墨类氮化碳光催化性能的提升效果及机理,并对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解水产氢产氧和合成有机物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寻找新型元素掺杂是研究重点之一,其次,对不同种改性方法进行结合,产生协同作用,也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类氮化碳 改性方法 光催化 元素掺杂
下载PDF
二氧化钛在光催化环保涂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玉民 陶栋梁 +2 位作者 王彩华 殷榕灿 吴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126,143,共7页
二氧化钛光催化涂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光催化降解气态环境污染物的环保功能涂料。通过元素掺杂,使得二氧化钛催化体系内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拓宽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谱的吸收范围,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阐述了... 二氧化钛光催化涂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光催化降解气态环境污染物的环保功能涂料。通过元素掺杂,使得二氧化钛催化体系内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拓宽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谱的吸收范围,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1种元素掺杂二氧化钛、2种元素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在环保功能涂料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在二氧化钛光催化涂料掺杂改性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涂料 二氧化钛 环保功能涂料 元素掺杂 环境污染物
下载PDF
Ni-Ge共掺杂下对AgSnO_(2)触头材料性能的第一性原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思远 朱建国 刘文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54,共8页
AgSnO_(2)触头材料是一种环保型低压触头材料,由于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化焊能力,广泛适用于接触器,继电器以及低电压断路器中.采用金属元素Ni与Ge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的SnO_(2)... AgSnO_(2)触头材料是一种环保型低压触头材料,由于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化焊能力,广泛适用于接触器,继电器以及低电压断路器中.采用金属元素Ni与Ge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的SnO_(2)各项性能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元素Ni与Ge单掺杂和共掺杂与本征SnO_(2)相比,其禁带宽度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Ni-Ge两种元素共掺杂时的禁带宽度值最小,这就表示电子可以更加容易的进行跃迁,其导电性也最好;由弹性常数分析可知,金属元素Ni-Ge共掺杂时材料的弹性最弱,韧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电触头材料 第一性原理分析 元素掺杂 导电性 弹性常数
下载PDF
氮化碳改性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抗生素中的应用
14
作者 郭浩 于海瀛 +4 位作者 滕博赫 李培培 马广才 王雪玉 尉小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
作为具有可诱发菌群抗药性等特殊生态效应的典型新污染物,抗生素的去除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抗生素,对生态环境、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光催化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降解效率高... 作为具有可诱发菌群抗药性等特殊生态效应的典型新污染物,抗生素的去除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抗生素,对生态环境、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光催化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降解效率高且去除彻底等优势在抗生素的降解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氮化碳(CN)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非金属光催化剂一直是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纯CN存在太阳光吸收不足、表面积小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等问题,导致光催化活性低。通过元素掺杂和与其他材料形成异质结等改性策略可以有效改善CN的光催化性能,增强材料的光吸收,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本文综述了CN改性光催化剂在其设计、光生载流子分离/转移机制及在抗生素光催化降解方面的重要进展,总结和展望了开发先进CN改性光催化剂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氮化碳 元素掺杂 异质结 抗生素
下载PDF
镁掺杂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9)0Co_(0.05)Mn_(0.05)O_(2)的合成与性能
15
作者 陈胜 胡祖飞 +2 位作者 曹洪美 赵振华 张宇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8-576,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含量Mg掺杂的LiNi_(0.9)0Co_(0.05)Mn_(0.05)O_(2)正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相结构、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含量Mg掺杂的LiNi_(0.9)0Co_(0.05)Mn_(0.05)O_(2)正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相结构、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Mg元素虽然会降低材料的可逆容量,但是可扩大材料晶胞体积,抑制不可逆相变,改善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稳定性,可有效提升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中,3%摩尔分数掺杂量的LiNi_(0.9)0Co_(0.05)Mn_(0.05)O_(2)正极材料结构稳定,容量损失较少,综合性能表现较好,在0.1 C、2.8~4.3 V电压范围内,首周充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97.3 mA∙h/g,100周的循环保持率达到了93.6%,且5 C下放电比容量为161.1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元素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过渡金属硫化物Co_(9)S_(8)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莹莹 刘安 +3 位作者 姜乐妍 李晖 陈春钰 居殿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14-3127,共14页
过渡金属硫化物Co_(9)S_(8)由于具有比电容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是一类极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石墨替代储能材料。但Co_(9)S_(8)存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和导电性差等问题,导致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结构易破坏,... 过渡金属硫化物Co_(9)S_(8)由于具有比电容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是一类极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石墨替代储能材料。但Co_(9)S_(8)存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和导电性差等问题,导致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结构易破坏,容量衰减快,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市场需求。本文基于Co_(9)S_(8)不同类型复合材料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综述了Co_(9)S_(8)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结构设计(形貌和颗粒大小调控)、多组分掺杂以及表面包覆等策略克服该材料存在的缺陷,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归纳与总结,简述针对过渡金属硫化物Co_(9)S_(8)的主要改性手段,并对其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硫化物 结构改性 元素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氮硅共掺对类金刚石薄膜组织及性能影响
17
作者 金佳莹 郭阳阳 +1 位作者 陈东旭 周艳文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掺杂元素对类金刚石(DLC)薄膜改性的协同影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2024铝合金表面制备N、Si共掺的DLC薄膜,研究N_(2)与TMS流量比对N/Si-DLC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相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N_(2)与TMS流... 为了研究不同掺杂元素对类金刚石(DLC)薄膜改性的协同影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2024铝合金表面制备N、Si共掺的DLC薄膜,研究N_(2)与TMS流量比对N/Si-DLC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相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N_(2)与TMS流量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增大,N/Si-DLC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硬度及弹性模量逐渐升高,但当N_(2)与TMS流量比继续增加后薄膜的力学性能反而出现下降趋势。N_(2)与TMS流量比为30∶30时,薄膜具有最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1.58 GPa和108.4 GPa。同时,N/Si-DLC薄膜耐蚀性能随N_(2)与TMS流量比值增大先升高后降低。N_(2)与TMS流量比为30∶30时,薄膜较致密,缺陷较少,耐腐蚀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类金刚石薄膜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元素掺杂
下载PDF
非晶合金薄膜的制备和韧性优化措施
18
作者 张而耕 王亚琨 +3 位作者 梁丹丹 陈强 周琼 黄彪 《应用技术学报》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由于原子排列短程有序、长程无序,且不具有晶界、位错、第二相等典型晶体缺陷,非晶合金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以及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优异性能。但是非晶合金的本征脆性以及有限的玻璃形成能力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业应用,非晶合金薄... 由于原子排列短程有序、长程无序,且不具有晶界、位错、第二相等典型晶体缺陷,非晶合金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以及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优异性能。但是非晶合金的本征脆性以及有限的玻璃形成能力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业应用,非晶合金薄膜的韧性优化便成了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非晶合金薄膜的制备以及韧性优化措施进行综述,同时对非晶合金薄膜日后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薄膜 物理气相沉积 韧性 元素掺杂 界面
下载PDF
元素掺杂提高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催化剂抗水抗硫性研究
19
作者 官贞珍 周世锋 +1 位作者 陈干 郭煜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0-684,共5页
H_(2)O和SO_(2)是烟气中的固有成分,而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LT-SCR)催化剂易受烟气中H_(2)O和SO_(2)中毒。元素掺杂改性是最有效的提高SCR催化剂抗水、抗硫性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元素掺杂改性提高Mn基、V基、Ce基、Fe基等低温SCR催... H_(2)O和SO_(2)是烟气中的固有成分,而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LT-SCR)催化剂易受烟气中H_(2)O和SO_(2)中毒。元素掺杂改性是最有效的提高SCR催化剂抗水、抗硫性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元素掺杂改性提高Mn基、V基、Ce基、Fe基等低温SCR催化剂抗水、抗硫性的方法以及理论计算在抗水、抗硫低温脱硝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低温SCR催化剂抗水、抗硫性优化设计及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 元素掺杂 抗水 抗硫 理论计算
原文传递
TbCu_(7)型SmFe_(9)熔淬合金的制备及元素掺杂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20
作者 黄珩 蔡伟 +7 位作者 陈意顺 张昕琦 尉时通 郑精武 苏月斌 陈海波 乔梁 车声雷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采用熔淬法制备SmFe_(9)合金,通过合金相组分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熔炼时Sm的质量分数及熔体快淬时铜辊的转速对单一相SmFe_(9)制备的影响,并探究了Ti、Co、V掺杂对SmFe_(9)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m含量的降低及淬速的提... 采用熔淬法制备SmFe_(9)合金,通过合金相组分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熔炼时Sm的质量分数及熔体快淬时铜辊的转速对单一相SmFe_(9)制备的影响,并探究了Ti、Co、V掺杂对SmFe_(9)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m含量的降低及淬速的提高都有利于SmFe_(9)相的生成,当Sm含量为22.3wt%左右,辊速为51.84m/s以上时即可形成具有单一相的SmFe_(9)合金。在元素掺杂方面,相对于Co和V而言,Ti掺杂对于提高SmFe_(9)的热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减少SmFe_(9)合金的高温分解,抑制α-Fe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Fe_(9)合金 元素掺杂 熔淬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