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织加热织物的设计及其电热性能测试 被引量:11
1
作者 卢俊宇 陈莉 刘皓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开发发热稳定且均匀的电热织物,对织物所用镀银纱线的最大负载电流和电阻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改变镀银纱线和涤纶纱线横列的排列方式织造了5种不同的加热织物,测试了织物通电过程中的电阻稳定性、升温特性以及表面温度均匀性。结... 为开发发热稳定且均匀的电热织物,对织物所用镀银纱线的最大负载电流和电阻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改变镀银纱线和涤纶纱线横列的排列方式织造了5种不同的加热织物,测试了织物通电过程中的电阻稳定性、升温特性以及表面温度均匀性。结果显示:镀银纱线(10 cm)的最大负载电流为0.213 A,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110℃;加热织物通电后温度升高并达到稳定状态,当镀银纱线和涤纶纱线横列排列方式为3∶2时织物达到的平衡温度最高,而电阻变化相对较大;通过分析5种织物的红外温度图像可知,当镀银纱线和涤纶纱线横列排列方式为1∶2时,其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加热织物 电热性能 镀银纱线 红外温度图像 表面温度均匀性
原文传递
导电沥青混合料导电机理及电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家军 吴学伟 +2 位作者 丁庆军 黄绍龙 刘新权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20,共5页
在常规沥青混合料中掺入导电相材料,可制备出电学性能优良,用于路面融雪除冰的沥青路面材料。以石墨为导电相材料,以SMA沥青混合料为基体,配制导电SMA路面材料,研究石墨掺杂导电SMA的导电机理及电热性能。户外融雪试验表明:导电SMA混合... 在常规沥青混合料中掺入导电相材料,可制备出电学性能优良,用于路面融雪除冰的沥青路面材料。以石墨为导电相材料,以SMA沥青混合料为基体,配制导电SMA路面材料,研究石墨掺杂导电SMA的导电机理及电热性能。户外融雪试验表明:导电SMA混合料在一定输入电压下发热,可有效融化路面冰雪,消除冰雪灾害对于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混合料 石墨 导电机理 电热性能
原文传递
水中可分散型石墨烯对水泥净浆导电、发热及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桂尊曜 蒲云东 +1 位作者 张惠一 袁小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36-6350,共15页
为解决石墨烯(G)在水泥浆中均匀分散及其功能化水泥基材料时掺量过高的难题,选择一种兼顾高导电性与水溶性的石墨烯(G-SD)作为导电填料,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PCE)存在时,木质素磺酸钠(MN)对G-SD在模拟水泥水化孔隙液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为解决石墨烯(G)在水泥浆中均匀分散及其功能化水泥基材料时掺量过高的难题,选择一种兼顾高导电性与水溶性的石墨烯(G-SD)作为导电填料,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PCE)存在时,木质素磺酸钠(MN)对G-SD在模拟水泥水化孔隙液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CH)中分散能力的影响及其对水泥净浆的导电性能、电热性能、融雪化冰和热电性能的影响。吸光度测试表明,当MN与G-SD质量比为3∶1时,G-SD的分散性最佳。电学性能测试发现,石墨烯水泥基材料的渗滤阀值为0.4%,阀值下试件的电热性能良好,在外加30 V电压下通电20 min,试件温度可达320℃,40 min内可将4 cm厚冰层完全融化,具有优异的融雪化冰潜力。热电性能研究表明,当G-SD掺量为0.1%时,试件的Seebeck系数为154.4μV/K。以上研究表明,G-SD能在极低掺量下赋予水泥基材料优异的电、热及热电等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导电性能 电热性能 水泥净浆 热电性能
原文传递
RGO粘胶复合织物的电磁屏蔽与电热行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玉维豪 史梦晗 +3 位作者 劳洪烽 代梦龙 赵连英 洪兴华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5,共5页
通过涂覆浸渍使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粘胶非织造布复合,实现其功能改性。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浸渍法制得GO粘胶复合织物,并采用水合肼还原成RGO粘胶复合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RGO粘胶... 通过涂覆浸渍使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粘胶非织造布复合,实现其功能改性。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浸渍法制得GO粘胶复合织物,并采用水合肼还原成RGO粘胶复合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RGO粘胶复合织物的表观形态与化学结构,重点研究其导电性、电磁屏蔽性和电加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涂覆次数从5次增加到15次,复合织物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在一定厚度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与试样厚度呈现正线性相关。在0.15 A恒定电流负载下,复合织物在10 s左右就可达到最高温度164.2℃。认为:该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复合织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和电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非织造布 复合织物 氧化石墨烯 还原氧化石墨烯 导电性能 电磁屏蔽性能 电热性能
下载PDF
不锈钢纱线电热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祁小芬 陈莉萍 王雪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为开发新型主动发热式电热织物,以不锈钢纱线作为发热丝,采用在十字绣基布上刺绣发热丝的方法制备8种不同结构的电热元件,并确定其中发热性能最优的电路连接方式;以纬长10 cm、往复排列5纬、共50 cm为1个单元,并联4个单元(简称“并联5-... 为开发新型主动发热式电热织物,以不锈钢纱线作为发热丝,采用在十字绣基布上刺绣发热丝的方法制备8种不同结构的电热元件,并确定其中发热性能最优的电路连接方式;以纬长10 cm、往复排列5纬、共50 cm为1个单元,并联4个单元(简称“并联5-4电路”),制备了8种电热机织织物,评价了织物层数、织物组织、不锈钢纱线线密度对织物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连接方式中,并联5-4电路发热性能最优;通电20 min时,不锈钢纱线线密度为283.4 tex的单层平纹、双层平纹、三层平纹电热织物中,双层平纹电热织物表面温度最高(56.2℃);不锈钢纱线线密度为471.0 tex的三层平纹、三层2上1下斜纹和三层3上1下斜纹电热织物中,三层3上1下斜纹织物表面温度最高(58.5℃);不锈钢纱线线密度为283.4、471.0、745.7 tex的3种单层平纹织物中,745.7 tex不锈钢纱线制得的电热织物表面温度最高(60.9℃),不锈钢纱线线密度越大,对应织物表面温度越高,说明设计的电热织物能够起到主动发热效果,可作为电热织物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纱线 电热织物 电热性能 表面温度
下载PDF
内置电热层实木复合地板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及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善庆 李思程 +1 位作者 柴媛 傅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122,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电热层位置和不同结构的电热实木复合地板温度变化规律,为电热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及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碳纤维纸作为发热元件,通过热压方式制备具有电热功能的实木复合地板,测试了通电荷载后时间-... 【目的】研究不同电热层位置和不同结构的电热实木复合地板温度变化规律,为电热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及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碳纤维纸作为发热元件,通过热压方式制备具有电热功能的实木复合地板,测试了通电荷载后时间-温度效应、温度不均匀度、电-热辐射转换效率和表面网格温度,分析不同电热层位置对表面温度、温度不均匀度和电-热辐射转换效率的影响,模拟了表面温度二维和三维分布图,探讨不同结构电热实木复合地板正面和背面温度变化规律,拟合了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幂函数方程。【结果】表面温度均随通电荷载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趋于稳定,切断电源以后,温度快速下降直至与环境温度平衡。随电热层位置下移,发热稳定后表面温度随之降低,电-热辐射转换效率也相应降低。功率密度为200、300、400和500 W/m^2,电热层位于近表层时,表面温度比底层温度分别高了17.2%、21.8%、24.8%和26.8%。随功率密度的增加,温度不均匀度增加,电-热辐射转换效率也随之增加,功率密度达到500 W/m^2时,电热层位于近表层的电-热辐射转换效率达95.6%。二维和三维模拟图表明:表面温度分布总体呈中间高、四周低趋势,电热层位于表层尤为明显且存在聚热现象。不同结构电热实木复合地板正面表面温度随通电荷载时间增加而增加,背面木材厚度越厚,正面表面温度越高,反之背面温度越低,拟合方程表明时间-温度变化呈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最高达0.999 9。【结论】电热层位置和地板结构对电热实木复合地板表面温度和电-热辐射转换效率影响显著,电热层位于近表层时更有利于电热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层 实木复合地板 电热性能 表面温度 功率密度
下载PDF
内置式发热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兆兵 朱兆龙 +3 位作者 薛宏 李想 张峰 曹平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
通过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地板表面温度变化及温度分布数据,分析了不同发热材料及上基材厚度对发热实木复合地板电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限温发热带、发热电缆、碳晶电热膜及碳纤维纸等发热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发热效果;但从保温性能上来讲... 通过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地板表面温度变化及温度分布数据,分析了不同发热材料及上基材厚度对发热实木复合地板电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限温发热带、发热电缆、碳晶电热膜及碳纤维纸等发热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发热效果;但从保温性能上来讲,碳晶电热膜的保温效果较好。由碳晶电热膜制备的地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可优选碳晶电热膜作为内置式发热地板的发热材料。上基材厚度越大,发热材料距离地板表面就越远,板面温升速度越慢;而保暖效果则随着上基材厚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且上基材厚度的增加,有利于温度传递均匀,使地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可优选上基材厚度为8 mm作为内置式发热地板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木复合地板 发热材料 基材厚度 电热性能
下载PDF
碳纤维边角料增强TPU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热性能
8
作者 崔晓凤 郑茂林 +2 位作者 张娜 黄明 高国利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2-1869,共8页
随着碳纤维(CF)需求量的增加,CF边角料急剧增多,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抽滤法将CF边角料制备成短切碳纤维(SCF)毡,以碳纳米管(CNT)作为二次填料,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CF边角料增强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复合电热... 随着碳纤维(CF)需求量的增加,CF边角料急剧增多,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抽滤法将CF边角料制备成短切碳纤维(SCF)毡,以碳纳米管(CNT)作为二次填料,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CF边角料增强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复合电热材料(CNTx-SCF/TPU)。通过SEM、TGA、DSC等对复合材料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CNT的最佳浓度,研究了CNTx-SCF/TP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热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克重为60 g/m2的SCF毡、CNT浓度为1.0 g/mL时制备的CNT1.0-SCF/TPU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电导率,达到417.84 S/m,与不添加CNT的SCF/TPU相比其电导率提高了34.78%;CNT1.0-SCF/TPU复合材料在3.5 V低电压下,240 s内即能达到约165℃的高温,具有优异电热性能,并具备电热温度可控、电热性能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氨酯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电热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管状薄膜样品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设计
9
作者 严惠 瞿小林 +3 位作者 秦源涛 黄俊宇 肖黎 龚恒翔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06-212,共7页
为了探究管状薄膜样品的电热性能,设计搭建了一套专用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外部电路模块实现样品表面温度控制,多路温度记录仪获取样品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红外相机拍摄薄膜的温度变化图像。设计测试台机械结构能实现外径φ... 为了探究管状薄膜样品的电热性能,设计搭建了一套专用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外部电路模块实现样品表面温度控制,多路温度记录仪获取样品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红外相机拍摄薄膜的温度变化图像。设计测试台机械结构能实现外径φ3-50 mm,长度L 10-400 mm尺寸内样品的电热性能测试,实验测试了φ7 mm×L 49 mm的SnO_(2):F管状薄膜样品在输入电压14-21 V变化时的电热性能。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可对管状薄膜样品老化、电热循环测试后的性能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nO_(2):F管状薄膜样品在电热测试过程中电阻变化率约11.6%,平均发热效率达到0.859×10-4W/(℃·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性能 管状薄膜 循环特性 老化测试 电阻率
原文传递
Influential Factors on Deicing Performance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Pavement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祖全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The deicing experiment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CFRC) slab was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at first, then the deicing process of CFRC parement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 The deicing experiment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CFRC) slab was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at first, then the deicing process of CFRC parement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t last, based 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law and the computing restdt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set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layer,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the thickness of ice, material parameters, and deicing power on deicing perform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deicing performance electrothermal effect energy consumption influence factors
下载PDF
碳系木质电热复合材料制备及耐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善庆 陶鑫 +3 位作者 李善明 姜鹏 张龙飞 傅峰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9-1485,共17页
碳系木质电热复合材料是以碳系材料为发热元件、木质材料作为基体经胶合形成具有电致发热的新型木质功能材料,可应用于制备电热木质地板、电热木质墙板、电热木质衣柜等木质电热制品,具有供暖与装饰一体化作用,在清洁供暖领域具有广阔... 碳系木质电热复合材料是以碳系材料为发热元件、木质材料作为基体经胶合形成具有电致发热的新型木质功能材料,可应用于制备电热木质地板、电热木质墙板、电热木质衣柜等木质电热制品,具有供暖与装饰一体化作用,在清洁供暖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可应用于木质电热复合材料的碳纤维电热纸、碳纳米管电热复合材料、石墨烯电热复合材料、碳纤维电热线、碳黑电热材料和碳素晶体电热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分析了工艺参数和材料结构对电热实木复合材料、电热纤维板复合材料、电热竹木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导电性及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电热作用、湿热作用对耐老化的影响及电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碳系木质电热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系材料 木质电热复合材料 电热性能 耐老化 电安全
原文传递
电热织物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丁小蝶 唐虹 +1 位作者 张成蛟 唐天一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78,共5页
总结电热织物制备技术中有关电热材料、加工工艺、织物设计以及性能测试的关键问题。从这4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了金属类材料、碳系材料、导电高聚物以及镀金属类等4类电热材料及特性,探讨了涂层法与纺织法两类制备方法的特点,围绕目标... 总结电热织物制备技术中有关电热材料、加工工艺、织物设计以及性能测试的关键问题。从这4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了金属类材料、碳系材料、导电高聚物以及镀金属类等4类电热材料及特性,探讨了涂层法与纺织法两类制备方法的特点,围绕目标需求重点开展了电热材料排布设计、电热织物形状设计与分布设计,并对其主要电热性能与服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与标准进行分析。认为:电热织物制备不仅需要考虑合理的材料选用及灵活的制备技术,也需要采用优良的测试方法与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织物 制备技术 电热材料 性能指标 织物设计
下载PDF
定向排列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霞 王飞 毛健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7,共5页
采用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发热材料,水性丁苯橡胶为基体,制备了定向排列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材料。探究了石墨烯的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电导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电导性和电压对该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石... 采用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发热材料,水性丁苯橡胶为基体,制备了定向排列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材料。探究了石墨烯的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电导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电导性和电压对该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3%时,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0.53 S/cm;该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随电导率和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当施加12 V的激励电压,电导率为0.53 S/cm的复合材料的加热饱和温度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片 定向排列 丁苯橡胶 导电性能 电热性能
下载PDF
碳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电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聪聪 杜红秀 +1 位作者 石丽娜 樊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96-2705,共10页
为优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以碳纤维(CF)和钢纤维(SF)为导电材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交流阻抗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和升温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和钢纤维的体积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钢纤维... 为优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以碳纤维(CF)和钢纤维(SF)为导电材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交流阻抗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和升温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和钢纤维的体积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碳纤维掺量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碳纤维、钢纤维的渗滤阈值分别为0.35%和0.6%(均为体积分数),复掺碳纤维和钢纤维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大幅增强,产生了明显的正向混杂效应,碳纤维和钢纤维体积掺量达到渗滤阈值后,继续增大纤维掺量对导电性能的提升作用不大。用ZSimp Win软件拟合得到等效电路各电路元件数值,并结合SEM照片分析了导电机制。碳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热性能,当输入功率为7.9 W,通电30 min、60 min、90 min后,其平均温度可达到33℃、43℃、50℃,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 钢纤维 交流阻抗谱 导电性能 微观结构 电热性能
下载PDF
复合炭系电热涂料的制备及电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晨 程相林 +4 位作者 赵建宏 孙世昌 任靖宇 杨威 苑立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38,共7页
为开发出电热性能优良、适用范围较宽、性能稳定的电热涂料,以炭黑、碳纤维、石墨烯为导电填料,丙烯酸乳胶为粘结剂,制备了水性炭系电热涂料。分析了3种导电填料对涂层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的表面温度、体积电阻率、升温速率、附着... 为开发出电热性能优良、适用范围较宽、性能稳定的电热涂料,以炭黑、碳纤维、石墨烯为导电填料,丙烯酸乳胶为粘结剂,制备了水性炭系电热涂料。分析了3种导电填料对涂层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的表面温度、体积电阻率、升温速率、附着力、耐热性以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24 V电压下,涂层尺寸为60 cm×30 cm,厚度约为0.2 mm,炭黑添加量为1.5%,碳纤维添加量为0.6%,石墨烯添加量为2.5%时,涂层具有优良的电热性能,表面温度为108.1℃,体积电阻率为2.2Ω·cm,附着力达到0级,贮存稳定性和耐热性能均较好,初步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系电热涂料 炭黑 碳纤维 石墨烯 电热性能
下载PDF
半导体制热实木复合地板的传热性能评价
16
作者 刘霄 于志明 +2 位作者 张扬 郭晋 曾广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162,共8页
【目的】以物理力学性能达标为前提,研究不同材料与结构组成的半导体制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为电热地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电热地板的构效关系角度出发,以地板断面密度为核心,采用材种优选、正交组坯和结构对... 【目的】以物理力学性能达标为前提,研究不同材料与结构组成的半导体制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为电热地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电热地板的构效关系角度出发,以地板断面密度为核心,采用材种优选、正交组坯和结构对称等方式设计出4种不同的电热地板结构方案。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地板断面密度对传热效果的影响,比较评价其电热性能和使用能耗。【结果】为保证传热效率,半导体电热层应置于基材和面板之间,功率密度应设置在200~300 W/m^(2)的范围内,更为科学合理。经综合评价电热地板的传热效率、保温性能和能耗等指标,基材为混合树种的C结构,即表层为2层桦木,芯层为3层桉木的对称结构为设计方案中的最优结构。C结构电热地板在功率密度为300 W/m^(2)时表面平衡温度达到47.3℃,电-热辐射转换效率为76.7%,平均自然降温幅度为29.3%。达到目标温度45.4℃所消耗的电量为1 877.4×10^(-3) kW·h。【结论】不同材种与结构的地板断面密度差异较大,对导热系数、传热过程与电热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制备电热地板基材时,采用密度高、导热系数高、强度大的材种作外层,密度低、导热系数低、强度小的材种作芯层,形成“夹芯”结构可在保证电热地板尺寸稳定性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改善电热性能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热 实木复合地板 结构设计 电热性能 能耗 电-热辐射转换效率
下载PDF
水性石墨烯/碳纤维电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晶璐 陈锦民 +4 位作者 温绍国 王燕 陈亚博 王长睿 王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5-21,共7页
电热涂料是在导电涂料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或辐射能的功能性涂料.研究一种以改性碳纤维和石墨烯为导电填料的水性环氧双组分发热涂料体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表面和断面进行表征,发现碳纤维在涂层中分... 电热涂料是在导电涂料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或辐射能的功能性涂料.研究一种以改性碳纤维和石墨烯为导电填料的水性环氧双组分发热涂料体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表面和断面进行表征,发现碳纤维在涂层中分布均匀,形成良好的导电传热网络.导热测试结果显示涂层的导热系数为0.40 W/(m·K);涂层的温升曲线分3个阶段规律增长,升温在15~28 min达到峰值,理论热效能高达63.02%;涂层的安全电压为24 V,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能够保障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涂料 碳纤维 石墨烯 水性涂料 安全性能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导电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电热性能研究
18
作者 苏毛娜 李雅芳 +1 位作者 夏磊 赵义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以醋酸纤维素(CA)为原料制备静电纺丝纤维膜,研究其可纺性能。结果表明,在CA的质量分数为10%~12%,纺丝距离为10~15cm,纺丝电压为12.5~17.5kV,丙酮/DMAc溶剂配比为6∶3的纺丝条件下,可以获得粗细均匀,表面平滑,且直径小于700nm的CA纳米... 以醋酸纤维素(CA)为原料制备静电纺丝纤维膜,研究其可纺性能。结果表明,在CA的质量分数为10%~12%,纺丝距离为10~15cm,纺丝电压为12.5~17.5kV,丙酮/DMAc溶剂配比为6∶3的纺丝条件下,可以获得粗细均匀,表面平滑,且直径小于700nm的CA纳米纤维。将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脱乙酰化处理后,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醋酸纤维(PPy/D-CA)复合导电膜,并对其电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Py/D-CA复合导电膜具有较好的电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可纺性 聚吡咯 电热性能
下载PDF
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ATO-FTO双层膜的电热特性
19
作者 梁昌兴 罗月婷 +2 位作者 陈远豪 肖黎 龚恒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8-644,698,共8页
为改善氟掺杂氧化锡(FTO)基薄膜的电热性能,采用超声喷雾热解法(USP)在石英衬底上制备ATO-FTO双层膜,研究ATO膜层厚度对双层膜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双层膜为高度结晶的四方金红石结构,随着ATO膜层厚... 为改善氟掺杂氧化锡(FTO)基薄膜的电热性能,采用超声喷雾热解法(USP)在石英衬底上制备ATO-FTO双层膜,研究ATO膜层厚度对双层膜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双层膜为高度结晶的四方金红石结构,随着ATO膜层厚度的增加,双层膜沿着(200)晶面取向性增强,双层膜表面晶粒形貌由锥体状逐渐变为块状,且晶粒大小明显变大;当ATO膜层厚度从210 nm增加到860 nm,双层膜的方块电阻从11.03Ω/sq减小到4.75Ω/sq;电热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FTO或ATO薄膜,双层膜的电热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FTO和ATO薄膜在20 V外加电压所达到的最高平衡温度分别为265.7℃、210℃,发热效率分别为3.66×10^(-4)W/(℃·mm^(2))、3.85×10^(-4)W/(℃·mm^(2))。当双层膜中ATO膜层厚度为860 nm时,双层膜在20 V外加电压时最高平衡温度提高到440℃,发热效率提升为3.04×10^(-4)W/(℃·mm^(2))。在热循环测试过程中双层膜的最高平衡温度波动小于3.3%,展现出优异电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FTO双层膜 超声喷雾热解法 方块电阻 电热性能 发热效率
下载PDF
银纳米线柔性加热器在个人热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晨圆 陈明祥 谢斌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46-862,共17页
个人热管理(PTM)技术通过调控人体表面的热学微环境,可实现对人体体温的精准调控,不仅可以维持人体热舒适,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基于银纳米线(Ag NW)的柔性薄膜加热器件具有加热效率高、柔性可拉伸性强、佩戴... 个人热管理(PTM)技术通过调控人体表面的热学微环境,可实现对人体体温的精准调控,不仅可以维持人体热舒适,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基于银纳米线(Ag NW)的柔性薄膜加热器件具有加热效率高、柔性可拉伸性强、佩戴舒适等优点,在PTM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Ag NW柔性薄膜加热器在PTM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从Ag NW合成、成膜、后处理与封装4个方面,对Ag NW柔性薄膜加热器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全面总结;采用方块电阻和品质因子等参数定量分析了电热性能和透明度等关键指标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Ag NW薄膜加热器与电磁屏蔽、运动感应、NO_(2)检测等应用的集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Ag NW) 柔性电子 个人热管理(PTM) 可穿戴技术 电热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