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电力系统混合仿真接口技术综述 被引量:23
1
作者 熊家祚 张能 +3 位作者 翟党国 李媛媛 刘争艳 魏建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161,共10页
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以及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为更好地满足对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后的复杂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需求,采用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结合的混合仿真能够很好地解决系统仿真规模、速度和精确性的问题。论述了机电-电磁暂态混... 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以及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为更好地满足对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后的复杂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需求,采用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结合的混合仿真能够很好地解决系统仿真规模、速度和精确性的问题。论述了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现今国内外采用的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就混合仿真接口技术的关键问题从等值形式、数据转换、接口位置选择和交互时序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论述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技术难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混合仿真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及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暂态 电磁暂态 混合仿真 接口技术 等值模型 数据转换 交互时序
下载PDF
变频节能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杜斌雁 《集成电路应用》 2022年第7期132-133,共2页
阐述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变频节能技术特点,变频节能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实例,机电设备的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措施,探讨提升节能减排的效果。
关键词 机电设备 变频 节能
下载PDF
一种电动舵机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生攀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6年第3期99-101,共3页
TMS320LF2406为TI公司开发的用于PWM控制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了器件的电路组成和功能.进行了DSP软件设计。通过在电动舵机控制电路上的实践,可以看出其具有强大的实时信号处理能力和简单灵活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 电动舵机 控制电路 DSP PWM调制 A/D转换
下载PDF
电动舵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世民 王新平 《机械与电子》 2011年第11期60-63,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电动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可用于比例式操舵的PWM控制.系统电路采用高速A/D模数转换、通用PC104嵌入式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H桥舵机驱动进行硬件结构搭建,软件使用串口中断、A/D转换结束中断,以及作为PWM波最... 提出了一种电动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可用于比例式操舵的PWM控制.系统电路采用高速A/D模数转换、通用PC104嵌入式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H桥舵机驱动进行硬件结构搭建,软件使用串口中断、A/D转换结束中断,以及作为PWM波最小计量单位的定时器溢出中断完成编写,最后进行了功能实验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舵机 控制系统 PC104 A/D转换 PWM信号
下载PD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arvesting energy from mechanical vibration via piezoelectric conversion 被引量:4
5
作者 樊康旗 明正峰 +1 位作者 徐春辉 晁锋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354-361,共8页
As an alternative power solution for low-power devices, harvesting energy from the ambient mechanical vibration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research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transient dynamic c... As an alternative power solution for low-power devices, harvesting energy from the ambient mechanical vibration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research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transi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including a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a bridge rectifier, and a storage capacitor. To accomplish this, this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is modeled, and the charging process of the storage capacitor is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the in-phase assump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arging voltage across the storage capacitor and the gathered power increase gradually as the charging process proceeds, whereas the charging rate slows down over time as the charging voltage approaches to the peak value of the piezoelectric voltage across th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In addition, due to the added electrical damping and the change of the system natural frequency when the charging process is initiated, a sudden drop in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is observed, 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charging rate. However,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begins to increase as the charging process continues, which is caused by the decrease in the electrical damping (i.e., the decrease in the energy removed from the mechanical vibration). This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is also reveal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with the charging vol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conversion mechanical vibration charging dynamics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下载PDF
基于TMS320的通用接口处理模块设计
6
作者 徐叶斌 张静璇 +2 位作者 冯伟 吴超 王云鹏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民机机电系统主要通过机载控制器实现燃油、液压、起落架等功能,虽然不同系统的功能差异较大,但核心硬件均为基于微控制器的接口处理模块。为顺应民机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最大限度地复用已经成熟的公共模块和技术。文章深入调研了各类机... 民机机电系统主要通过机载控制器实现燃油、液压、起落架等功能,虽然不同系统的功能差异较大,但核心硬件均为基于微控制器的接口处理模块。为顺应民机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最大限度地复用已经成熟的公共模块和技术。文章深入调研了各类机电系统控制器的处理和接口需求,统筹处理器选型和接口资源,设计了基于TMS320微控制器的通用接口处理模块。该模块能够满足大部分机电系统的需求,为民机机电产品的快速开发和交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型设计 机电系统 微控制器 数据转换
下载PDF
DICH压电能量回收接口电路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宝强 王宏涛 孟莹梅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9-353,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的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双中间电容回收(DICH)接口电路,该电路由2个LC振荡电路、一个buck-boost转换器和2个中间电容组成。完成了在恒定激振位移情况下该电路的回收功率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标准电路... 设计了一种新的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双中间电容回收(DICH)接口电路,该电路由2个LC振荡电路、一个buck-boost转换器和2个中间电容组成。完成了在恒定激振位移情况下该电路的回收功率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标准电路、同步电荷提取(SECE)接口电路、并联-同步开关电感回收(SSHI)、串联-SSHI和DICH接口电路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双中间电容回收(DICH)接口电路在最优负载时的最大回收功率仅小于并联-SSHI接口电路,约是SECE接口电路的2倍,且具有与SECE接口电路同样的特性,即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压电效应 接口电路 振动 机电转换
下载PDF
介电型电活性聚合物圆柱形驱动器的驱动效率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华安 王化明 +2 位作者 朱银龙 左方睿 汪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80-1990,共11页
研究了介电型电活性聚合物(DEAP)驱动器的机电能量转换机理、能量损耗和驱动效率。建立了驱动器机电能量转换模型,并通过试验测算了驱动器等效电路的模型参数,分析了电极材料等因素对DEAP相对介电常数的影响。深入研究了驱动器漏电流损... 研究了介电型电活性聚合物(DEAP)驱动器的机电能量转换机理、能量损耗和驱动效率。建立了驱动器机电能量转换模型,并通过试验测算了驱动器等效电路的模型参数,分析了电极材料等因素对DEAP相对介电常数的影响。深入研究了驱动器漏电流损耗,试验验证了漏电流对驱动器性能的影响。最后,设计了驱动器驱动试验台,完成了不同行程的准静态驱动试验,数值计算了驱动器的驱动效率。结果表明:由于等效电路电容未参与能量转换,驱动器机电转换效率分别为17.6%和25.6%。低电压、小行程驱动时,试验误差与理论分析误差不超过15%;而高电压、大行程驱动时,DEAP膜的漏电流等非线性因素使其驱动效率变化明显。该结果可为DEAP圆柱形驱动器的优化设计及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型电活性聚合物 圆柱形驱动器 机电能量转换 驱动效率 漏电流
下载PDF
SCEI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石东雨 王宏涛 +1 位作者 张宝强 孟莹梅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7-841,共5页
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回收接口电路是能量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接口电路有标准接口、同步电荷提取电路(SECE)、并联同步开关电感电路(Parallel-SSHI)、串联同步开关电感电路(Series-SSHI)4种。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接口电路——... 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回收接口电路是能量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接口电路有标准接口、同步电荷提取电路(SECE)、并联同步开关电感电路(Parallel-SSHI)、串联同步开关电感电路(Series-SSHI)4种。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接口电路——同步电荷提取和翻转电路(SCEI)接口电路,完成了该接口电路在恒定激振位移情况下回收功率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并利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对SCEI和4种典型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SCEI接口电路性能优越,其回收功率约是SECE电路的1.5倍,且与负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MULTISIM 压电效应 接口电路 机电转换
下载PDF
农业生产中振动能量的压电电能收集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宇涵 郭佩瑶 +2 位作者 牛峥 梁硕 刘一琦 《电子测试》 2019年第10期51-52,30,共3页
本文基于具有扁平结构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一种用于收集水果掉落的机械能的压电发电装置和一种能够提高压电发电装置的转换效率的电路。并利用该压电发电装置模拟仿真,得到了模拟实验的有效结果。
关键词 掉落能量 压电发电 机电转换 清洁能源
下载PDF
应用同步开关和中间电容的能量回收接口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宏涛 张宝强 孟莹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6-394,共9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同步开关和中间电容的接口电路——SSIC(Synchronized Switch and Intermediate Capacitor)接口电路,完成了该接口电路在恒定激振位移和恒定激振力条件下回收功率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并将其与压电振动能量回收技术中4种常... 设计了一种基于同步开关和中间电容的接口电路——SSIC(Synchronized Switch and Intermediate Capacitor)接口电路,完成了该接口电路在恒定激振位移和恒定激振力条件下回收功率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并将其与压电振动能量回收技术中4种常用的接口电路标准、SECE、串联-SSHI、并联-SSHI进行了比较。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SSIC和SECE接口电路均具有回收功率与负载变化无关的优点,此外SSIC接口电路显著提高了回收功率,在恒定位移激励情况下其回收功率约是SECE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压电效应 接口电路 机电转换
下载PDF
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桂娟 张欣波 王克胜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5-49,共5页
依据电活性聚合物电致大变形特性,揭示其机电耦合规律及能量转换机理.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硅树脂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构建电活性聚合物风能发电机实验平台,在不同激励电压,不同行程,不同频率下,开展大量恒电荷收集能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 依据电活性聚合物电致大变形特性,揭示其机电耦合规律及能量转换机理.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硅树脂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构建电活性聚合物风能发电机实验平台,在不同激励电压,不同行程,不同频率下,开展大量恒电荷收集能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变与激励电压越大,发电装置收集能量越大,当行程为30 mm,激励电压为1 700 V时,收集能量达到36.2 mJ,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活性聚合物 机电耦合 能量转换 恒电荷
下载PDF
概率行为树模型转化为模型检测模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翌 杨培林 徐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98,共5页
将概率模型检测方法运用到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价中,可以有效提高可靠性分析特别是FMEA分析的准确性与效率。利用概率模型检测对机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价需要对机电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直接利用模型检测语言对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直观性较差... 将概率模型检测方法运用到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价中,可以有效提高可靠性分析特别是FMEA分析的准确性与效率。利用概率模型检测对机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价需要对机电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直接利用模型检测语言对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直观性较差,建模难度大。对机电系统的概率行为树建模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概率模型检测工具PRISM提供的形式化建模语言,定义了从概率行为树模型到PRISM形式化模型的转换规则,实现了机电系统概率行为树模型向模型检测形式化模型的转换。以数控机床工作台系统为例验证了转换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 概率行为树建模 概率模型检测 模型转换
下载PDF
ESEI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莹梅 王宏涛 张宝强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
具有较大回收功率且回收功率不随负载变化是设计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回收接口电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标准接口、SECE、串联SSHI、并联SSHI是常用的四种接口电路,其中SECE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电能量回... 具有较大回收功率且回收功率不随负载变化是设计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回收接口电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标准接口、SECE、串联SSHI、并联SSHI是常用的四种接口电路,其中SECE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电能量回收接口电路——ESEI(Enhanced Synchronous Charge Extraction and Inversion Interface)接口电路,分析计算了该接口电路在恒定激振位移下的回收功率,并利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对ESEI和四种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当负载大于临界值时,ESEI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达到最大值且与负载没有关系,该最大回收功率值约为SECE接口电路的4倍,仅小于并联SSHI接口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压电效应 接口电路 振动 电子仿真 机电转换
原文传递
带机电转装置的干式水表新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军 邵世敏 《电子测试》 2017年第9期110-111,共2页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进程,使得一些传统型水表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随着智慧水务的相继推出了,更加使得传统型机械水表在市场竞争压力变大,然而国内外市场很大部分仍然使用的是机械水表。如何使得传统机械水表往智能方向发展变为...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进程,使得一些传统型水表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随着智慧水务的相继推出了,更加使得传统型机械水表在市场竞争压力变大,然而国内外市场很大部分仍然使用的是机械水表。如何使得传统机械水表往智能方向发展变为尤其重要,带有机电转换装置的半智能化水表成为过度阶段,并已逐步向全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务 传统型 机电转换 全智能化
下载PDF
不同作用点下压电测力仪灵敏度规律及其预测
16
作者 张军 甄田甜 +2 位作者 蔡佳乐 李孟曈 刘禹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656-2663,共8页
为了测量作用位置可变的大量程矢量力,设计了多点支撑式压电测力仪。对不同作用点下测力仪的灵敏度差异性进行分析和预测,以实现精准测量变作用位置的大量程矢量力的目标。对造成测力仪不同测试位置的灵敏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 为了测量作用位置可变的大量程矢量力,设计了多点支撑式压电测力仪。对不同作用点下测力仪的灵敏度差异性进行分析和预测,以实现精准测量变作用位置的大量程矢量力的目标。对造成测力仪不同测试位置的灵敏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测力仪工作面域内不同作用点下的灵敏度与测力单元力电转换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三向变加载点标定实验,获得不同作用点下测力仪的灵敏度实验值。建立LS-SVM预测模型,利用变加载点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预测的不同作用点下的测力仪灵敏度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小于3%。采用LS-SVM模型对不同作用点下的多点支撑式压电测力仪灵敏度进行预测具有快速、可靠和高精度的特点,该方法用于定量分析复杂关系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测力仪 灵敏度 力电转换 LS-SVM模型
下载PDF
磁轭永磁振动发电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恒 高亚如 《微特电机》 2019年第6期42-44,48,共4页
为了采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频环境下的永磁振动发电机。发电机采用极靴型磁轭作为闭合导磁路径,提高了磁场的利用率。设计、制作了发电机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Ue与频率f和振幅Z之间的关系... 为了采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频环境下的永磁振动发电机。发电机采用极靴型磁轭作为闭合导磁路径,提高了磁场的利用率。设计、制作了发电机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Ue与频率f和振幅Z之间的关系。对发电机正弦激励振动条件下进行测试,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Ue达到了18.46 V,能够在工程实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振动发电机 能量采集 机电转换 有限元
下载PDF
压电纳米线尺寸与机电转换性能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钊 吴嘉胜 +3 位作者 梅家立 潘绪敏 贺亚华 王雨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压电纳米线的形变方式和尺寸对机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压电纳米线径向弯曲产生的压电势是轴向弯曲的7倍,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机电转换效率.压电纳米线径向弯曲模型中,应力和电场为非均...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压电纳米线的形变方式和尺寸对机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压电纳米线径向弯曲产生的压电势是轴向弯曲的7倍,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机电转换效率.压电纳米线径向弯曲模型中,应力和电场为非均匀分布.纳米线长度的增加可提高其弯曲时产生的压电势,当纳米线长度较短时,应力和电场的非均匀分布使压电势随纳米线长度的增加非线性增大.当纳米线长度超过20 mm时,可忽略非均匀分布对机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压电势随纳米线长度的增加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能量收集 纳米线 有限元分析 机电转换
下载PDF
A superconducting wireless energiser based on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version
19
作者 Hongye Zhang Tianhui Yang +3 位作者 Francesco Grilli Wenxin Li Paul M.Tuohy Ying Xin 《Superconductivity》 2023年第3期53-64,共12页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SM)can produce high magnetic fields up to a dozen times stronger than those generated by an electromagnet made of normal conductors or a permanent magnet(PM),and thus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SM)can produce high magnetic fields up to a dozen times stronger than those generated by an electromagnet made of normal conductors or a permanent magnet(PM),and thus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research efforts in many domains including medical devices,large scientific equipment,transport,energy storage,power systems,and electric machines.Wireless energisers,e.g.,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HTS)flux pumps,can eliminate the thermal load from current leads and arc erosion of slip rings,and are thus considered a promising energisation tool for SMs.However,the time‐averaged DC output voltage in existing HTS flux pumps is generated by dynamic resistance:the dynamic loss is unavoidable,and the total AC loss will become significant at high frequencies.This study introduces a highly efficient superconducting wireless energizer(SWE)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SMs.The SWE takes advantage of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of a superconducting loop,including flux conservation and zero DC resistivity.Extensive theoretical analysis,numerical modelling exploiting the H‐ϕformulation,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and efficacy of the novel SWE design.The electro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WE system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HTS flux pumps,the proposed SWE has lower excitation loss,in the order of 10−1 mW,and thus can achieve a high system efficiency of no less than 95%.Furthermore,it has a simpler structure with higher reliability,considered ready for furth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In addition to deepening the understating of the intricate electromechanical dynamics between magnetic dipoles and superconducting circuits,this article provides a novel wireless energisation technique for SMs and opens the way to step changes in future electric transport and energy s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energisation Superconducting magnet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version Electric transport
原文传递
Reversible waveform conversion between microwave and optical fields in a hybrid 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20
作者 Li-Guo Qin Zhong-Yang Wang +2 位作者 Jie-Hui Huang Li-Jun Tian Shang-Qing Go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91-697,共7页
We present a scheme of reversible waveform conversion between microwave and optical fields in the hybrid 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As an intermediate interface, nanomechanical resonator optomechanically couples bo... We present a scheme of reversible waveform conversion between microwave and optical fields in the hybrid 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As an intermediate interface, nanomechanical resonator optomechanically couples both optomechanical cavities in the optical and microwave frequency domains. We find the double-optomechan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and achieve coherent signal waveform bi-directional transfer between microwave and optical fields based on quantum interference. In addition, we give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microwave field and the optical output field, which intuitively shows the reversible waveform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In particular,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approximate expression, we demonstrate the conversion effects of the three waveforms and discuss the bi-direction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the bandwidth. such a hybrid opto-and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unctions for electro-optic modulation and waveform conversion of quantum microwave-optical field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further quantum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optoelectromechan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