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1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倒Y形四能级原子系统电磁诱导的左手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军 刘正东 +1 位作者 曾福华 方慧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219-4223,共5页
研究了倒Y形四能级原子与多模光场相互作用系统,在量子干涉机理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受电磁诱导发生显著变化,在合适的参数条件下它们同时出现负值,产生了左手效应,相应的介质转化为左手材料.随着系统参数的改变,左手效应... 研究了倒Y形四能级原子与多模光场相互作用系统,在量子干涉机理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受电磁诱导发生显著变化,在合适的参数条件下它们同时出现负值,产生了左手效应,相应的介质转化为左手材料.随着系统参数的改变,左手效应频率范围等性质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 电磁诱导 左手材料 负折射率
原文传递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in a four-level atomic system
2
作者 张振清 刘正东 +3 位作者 赵顺才 郑军 姬艳芳 刘念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244-248,共5页
A closed four-level system in atomic vapour is proposed, which is made to possess left handedness by using the technique of quantum coherence. The density matrix method is utilized in view of the rotating-wave approxi... A closed four-level system in atomic vapour is proposed, which is made to possess left handedness by using the technique of quantum coherence. The density matrix method is utilized in view of the rotating-wave approximation and the effect of a local field in dense ga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negative permittivity and the negative permeability of the medium can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i.e. the left handedness) in a wider frequency band under appropriate parameter conditions. Furthermore, when analysing the dispersion property of the left-handed material, we can find that the probe beam propagation can be controlled from superluminal to subluminal, or vice versa via changing the detuning of the prob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interferenc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tion left-handed materials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下载PDF
电磁诱导下Y型四能级原子系统的左手效应
3
作者 张振清 刘正东 +1 位作者 郑军 赵顺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11-1615,共5页
采用了一个闭合的Y型四能级原子系统,在多模光场的作用下,利用量子相干技术使其实现介质的左手效应,使介质具备左手材料特性.在相互作用表象下,考虑偶极近似和旋转波近似利用密度矩阵方程并结合相关条件下的有关公式进行理论计算.数值... 采用了一个闭合的Y型四能级原子系统,在多模光场的作用下,利用量子相干技术使其实现介质的左手效应,使介质具备左手材料特性.在相互作用表象下,考虑偶极近似和旋转波近似利用密度矩阵方程并结合相关条件下的有关公式进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合适的参量条件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量和相对磁导率可以同时出现负值,产生了左手效应,相应的介质转化为左手材料.在弱探测场条件下,当探测光的拉比频率增加时,介质实现左手效应的频率范围减小并且与之相对应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也发生变化.通过讨论在左手效应成立的条件下介质对光场的吸收和增益问题,结果表明:在弱探测场条件下,利用电磁诱导的方法也可以实现介质的左手效应,使得左手材料在实验上的实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同时也扩展了电磁诱导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 电磁诱导 左手材料 负折射率
下载PDF
在梯形四能级原子系统量子调控下的左手效应
4
作者 张振清 王丽彬 +1 位作者 李爱华 陈强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3年第3期93-96,共4页
采用了一个梯形四能级原子系统,在多模光场的作用下利用量子相干技术使其实现介质的左手效应,使介质具备左手材料特性。在相互作用表象下,利用密度矩阵方程并结合相关条件下的有关公式进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合适的参量条件下... 采用了一个梯形四能级原子系统,在多模光场的作用下利用量子相干技术使其实现介质的左手效应,使介质具备左手材料特性。在相互作用表象下,利用密度矩阵方程并结合相关条件下的有关公式进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合适的参量条件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量和相对磁导率可以同时出现负值,产生了左手效应,相应的介质转化为左手材料。通过讨论在左手效应成立的条件下介质对光场的吸收和增益问题,结果表明,在弱探测场条件下,利用电磁诱导的方法也可以实现介质的左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 电磁诱导 左手材料 负折射率
原文传递
Λ型四能级系统中电磁诱导的左手效应
5
作者 王祥伟 张向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运用密度矩阵方程理论,研究了Λ型四能级与多模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的性质。数值模拟表明,在适当的参数取值下,系统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可以同时为负值,因此可以在此系统中实现左手效应。在一定范围内... 运用密度矩阵方程理论,研究了Λ型四能级与多模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的性质。数值模拟表明,在适当的参数取值下,系统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可以同时为负值,因此可以在此系统中实现左手效应。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相干场的拉比频率强度,实现左手效应的区域作相应的变化,并研究了在实现左手效应区间内折射率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 电磁诱导 左手效应 负折射率
下载PDF
开关柜局部放电暂态对地电压传播特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79
6
作者 王有元 李寅伟 +2 位作者 陆国俊 王劲 熊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83-1688,共6页
在带电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检测是反映封闭开关柜内部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为此,首先根据电磁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暂态对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TEV)的产生机理,然后利用XFDTD软件仿真分析了TEV幅值和脉宽与激励源脉冲幅值、脉冲宽... 在带电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检测是反映封闭开关柜内部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为此,首先根据电磁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暂态对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TEV)的产生机理,然后利用XFDTD软件仿真分析了TEV幅值和脉宽与激励源脉冲幅值、脉冲宽度、检测距离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TEV的幅值与局部放电源的幅值成正比,且随着检测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局部放电源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小;TEV的脉宽随局部放电源脉宽的增大而增大,与检测距离无关。为开展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带电检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局部放电 电磁感应 暂态对地电压(TEV) 仿真分析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 被引量:66
7
作者 刘洋 崔翔 +2 位作者 赵志斌 齐磊 陈建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3,共7页
为提高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激励电流在地表激发的磁感应强度,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土壤结构对地表磁感应强度的影响;通过接地网的两下引导体直接注入和抽出异频的正弦波激励电流,... 为提高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激励电流在地表激发的磁感应强度,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土壤结构对地表磁感应强度的影响;通过接地网的两下引导体直接注入和抽出异频的正弦波激励电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表磁感应强度分布,诊断网格导体腐蚀变细和断点故障;结合变电站实际的电磁干扰环境,设计磁感应强度测量系统。实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便、有效,诊断系统满足测试需要,可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网 有限元法 电磁感应 腐蚀诊断
下载PDF
基于感应电机启动电磁转矩Hilbert-Huang变换的转子断条故障诊断 被引量:43
8
作者 牛发亮 黄进 +2 位作者 杨家强 陈理渊 金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感应电机转子故障诊断新方法。当感应电机转子出现断条故障时,转子绕组的不对称将会使电磁转矩谱中引入2sfs(s为转差率,fs为电网频率)谐波分量。利用Hilbert-Huang变换中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启动电磁转矩信号进行了分... 该文提出了一种感应电机转子故障诊断新方法。当感应电机转子出现断条故障时,转子绕组的不对称将会使电磁转矩谱中引入2sfs(s为转差率,fs为电网频率)谐波分量。利用Hilbert-Huang变换中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启动电磁转矩信号进行了分解,得到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MF)。通过计算包含故障信息的IMF分量的瞬时频率,可以检测出转子断条故障。同时,根据包含故障信息的IMF的幅值可以进一步判断出转子断条根数。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电磁转矩 电机启动 经验模态分解(EMD) 转子故障诊断 转子断条故障 故障信息 感应电机 电机转子 转子绕组 谐波分量 电网频率 模态函数 瞬时频率 IMF 转差率 不对称 计算包
下载PDF
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感应电压的计算 被引量:45
9
作者 赵华 阮江军 黄道春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7-40,52,共5页
分析了两回线路同杆并架时停运线路上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接地线位置和接地电阻大小,导线排列,运行线路载荷及投切操作,杆塔接地电阻等因素对感应电压的影响。得出了接地线位置和其电阻的大小是影响停电线路上... 分析了两回线路同杆并架时停运线路上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接地线位置和接地电阻大小,导线排列,运行线路载荷及投切操作,杆塔接地电阻等因素对感应电压的影响。得出了接地线位置和其电阻的大小是影响停电线路上感应电压大小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感应电压 同杆并架 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 接地线电阻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线路感应电压、电流计算及实测 被引量:44
10
作者 郭志红 姚金霞 +1 位作者 程学启 朱振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4,50,共5页
用EMTP电磁暂态计算程序较详尽的计算研究了500 kV淄-青-潍全线同塔双回不换位输电工程双回线路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电压和电流,并通过测量工程投运时的系统调试验证了工程前期的计算。通过计算其它线路结构(如紧凑型、并行和部分同塔... 用EMTP电磁暂态计算程序较详尽的计算研究了500 kV淄-青-潍全线同塔双回不换位输电工程双回线路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电压和电流,并通过测量工程投运时的系统调试验证了工程前期的计算。通过计算其它线路结构(如紧凑型、并行和部分同塔线路)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得出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感应的一般特性。分析计算山东省在建的其它几条500 kV输电线路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得出线路接地刀闸的选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线路 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 模拟计算 调试测量
下载PDF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7
11
作者 陈思静 胡祥云 彭荣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6-1247,共12页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建设规模不够、资料保存缺失、日常管理不足等原因,对于地下管线的精准探测变得愈加困难.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地下管线探测的文献进行了系统调...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建设规模不够、资料保存缺失、日常管理不足等原因,对于地下管线的精准探测变得愈加困难.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地下管线探测的文献进行了系统调研,详细梳理了常见地下管线的分类、材质、规格以及敷设方式,分析了不同管线的地球物理特征,并重点介绍了当前应用于管线探测的主流地球物理方法(如电磁感应法、探地雷达法等)和非地球物理方法(如惯性陀螺仪定位法、声学探测法等)的应用原理、发展概况、探测优势与应用局限.总结得知,无论是单一探测法,还是综合探测法,都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其中,利用电磁感应法探测金属管线优势明显、效果显著,包括追踪小口径电力、通讯电缆都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而探地雷达则是当前探测非金属管线的首选工具.两种方法互为补充,是地下管线探测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但其抗干扰能力和仪器的探测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惯性陀螺仪定位法、声学探测法等非地球物理方法也在近些年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对主流的地球物理方法做了很好的补充.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3S、信息网络、数字测绘等技术联合应用,建立健全集成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探测 电磁感应 探地雷达 惯性陀螺仪定位技术
原文传递
电磁感应土地测量技术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刘广明 杨劲松 +1 位作者 鞠茂森 聂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电磁感应土地测量技术。对其工作原理,基本架构,可能的农业领域应用以及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含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电磁感应 土地测量技术 农业 应用 原理 移动式电磁感应土地测量技术系统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系统分析 被引量:42
13
作者 仇根根 裴发根 +6 位作者 方慧 杜炳锐 张小博 张鹏辉 袁永真 何梅兴 白大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66-3477,共12页
针对外媒报道长白山天池火山在近2年内有可能喷发的言论,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布测了一条长度约为103km的二维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剖面,对火山区深部电性结构进行探测研究.由于研究区内不明来源的电磁干扰非常强,对数据采用了远参考处理、Rob... 针对外媒报道长白山天池火山在近2年内有可能喷发的言论,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布测了一条长度约为103km的二维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剖面,对火山区深部电性结构进行探测研究.由于研究区内不明来源的电磁干扰非常强,对数据采用了远参考处理、Robust处理、Rhoplus分析、张量阻抗分解和基于一维层状介质电阻率与相位互算方法等先进处理技术,获取到一批在强干扰区质量较为可靠的电磁数据,利用数据计算分析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二维构造走向和感应矢量特征,采用NLCG二维反演技术对资料进行了二维反演解释,并将反演结果与前人探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测结果表明:在天池火山口下方存在明显的直立型岩浆通道,岩浆通道在下方约5-8km位置形成关闭;在火山口下方往北方向附近,在埋深位置约7km深处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阻异常体,电阻率小于10Ωm,且与岩浆通道对接,推测其可能是地表浅部发育的岩浆囊;在长白山山门附近C07-C09号测点之间和C04-C05号测点之间,在埋深约7-17km深处发现近直立型低阻带,低阻带与下方低阻体直接相连,推测低阻带内赋存有活动的岩浆;随着埋深的增加,从天池火山口南部约20km位置往北方向,在埋深13-30km之间壳内广泛发育明显的低阻异常体,推测其可能是活动的岩浆囊.反演结果与前人探测结果整体电性特征相似,但又局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构造走向 感应矢量 壳内低阻体 岩浆囊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 被引量:40
14
作者 张茂春 王进华 石亚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85-488,共4页
叙述了无线电能传输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着重对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电磁辐射式三种无线电能传输进行了详细分析;电磁感应式传输距离近、效率低且需要补偿;电磁共振式是对感应式的突破,可以在几米的范围内传输中等,其研究前景较好;电... 叙述了无线电能传输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着重对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电磁辐射式三种无线电能传输进行了详细分析;电磁感应式传输距离近、效率低且需要补偿;电磁共振式是对感应式的突破,可以在几米的范围内传输中等,其研究前景较好;电磁辐射式传输距离远,功率较大,但传输较远距离时需要高效整流天线和高方向性天线,其研制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磁感应 磁谐振 微波
下载PDF
电磁流量计及其在聚驱测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吕殿龙 魏云飞 韦旺 《石油仪器》 2001年第3期34-36,共3页
电磁流量计是一种新型测量注入剖面流量理想的仪器。文章介绍该仪器的基本原理、井下仪器结构、仪器工作方式、技术指标和测井实例 。该仪器能解决聚驱注入剖面分层流量的测试问题,为地质专家提供准确的测井资料。
关键词 电磁流量计 注入剖面 聚合物驱 驱油机理 电磁感应 流量测量
下载PDF
基于反距离权重插值的土壤盐分三维分布解析方法 被引量:31
16
作者 吴亚坤 刘广明 +1 位作者 杨劲松 余世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6,J0004,共8页
为了建立面域三维土壤盐分信息精准解译与表征技术方法,该研究以反距离权重空间数据插值方法结合电磁感应式表观土壤电导率快速测定技术为基础,成功构建出典型干旱区土壤盐分分层精确解译模型,对研究区土壤盐分进行了精度解析与评估,以... 为了建立面域三维土壤盐分信息精准解译与表征技术方法,该研究以反距离权重空间数据插值方法结合电磁感应式表观土壤电导率快速测定技术为基础,成功构建出典型干旱区土壤盐分分层精确解译模型,对研究区土壤盐分进行了精度解析与评估,以三维图形方式直观揭示了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不同区位土壤盐分呈现出不同的剖面分布类型特征,研究区主体土壤属于中度以上盐渍化。该研究将为土壤盐分三维空间分布特征解析与评估提供可靠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 土壤 盐分测量 反距离权重法 区域尺度 三维空间变异
下载PDF
电磁感应仪用于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姜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结合GIS技术和地统计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0~40cm与0~80cm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并对研究区盐渍化分级以及盐分剖面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盐分较高,均表现为中等变... 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结合GIS技术和地统计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0~40cm与0~80cm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并对研究区盐渍化分级以及盐分剖面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盐分较高,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且研究区土壤盐分总体上呈一定的表聚趋势;各土层土壤盐分的半方差函数均较符合指数模型,都表现为强空间自相关性;气候、微地形、地下水等结构性因素是主导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直接因素.由盐渍化分级及盐分剖面特征分析结果可知:重度盐化土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轻度盐化土分布面积最小;研究区主要盐分剖面类型为表聚性,其次分别为均匀型和底聚型;此外,盐分剖面类型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该研究结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壤的精准改良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仪 空间变异 KRIGING插值 盐渍化分级 盐分剖面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仪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28
18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7-113,共7页
针对黄河下游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复杂性与发生反复性,运用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EM38及其移动测定系统,结合GIS与地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地块两个关键季节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观电导率与盐分呈极显... 针对黄河下游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复杂性与发生反复性,运用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EM38及其移动测定系统,结合GIS与地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地块两个关键季节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观电导率与盐分呈极显著相关性;各时段土壤盐分都表现出多层次空间结构的复合尺度效应,且短程变异构成了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的最主要部分;土地利用方式差异使得秋季时段土壤盐分呈弱各向异性,地形因素导致春季时段土壤盐分各向异性比在全步长域波动,但在整个研究尺度上仍为各向同性。空间分析表明,结构性因素主导了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随机性因素是加快该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季时段研究区总体表现出积盐趋势,且盐分变动幅度主要集中在10.0 g/kg范围内。电磁感应仪与GIS的结合运用为不同尺度土壤调查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农业水土资源的决策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仪 黄河三角洲 土壤盐分 时空变异 变异函数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斌 刘畅 +2 位作者 陈企楚 林晶怡 邓小元 《江苏电机工程》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分类、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电动汽车传统能源供给方式及无线充电方式的优缺点,并对电动汽车无线...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分类、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电动汽车传统能源供给方式及无线充电方式的优缺点,并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无线电力输送 电磁感应 电磁耦合共振
下载PDF
2.5维复电阻率反演及其应用试验 被引量:27
20
作者 范翠松 李桐林 严加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44-4050,共7页
自复电阻率法被提出以来,其区分矿与非矿方面的潜力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反演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对此,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利用多个排列视电阻率和视相位数据的2.5维SIP联合反演方法... 自复电阻率法被提出以来,其区分矿与非矿方面的潜力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反演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对此,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利用多个排列视电阻率和视相位数据的2.5维SIP联合反演方法.算法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构建了反演目标函数,为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在反演方程中加入了Occam法的光滑模型约束.通过借助电场的偏导数形式,推导出了灵敏度矩阵的解析表达式,并应用互换定理对其进行精确求取.反演算法充分利用了电磁感应和激电效应中的异常信息,能够同时反演出二维地质断面上所有单元的四种复电阻率参数.最后,利用该反演程序对安徽某地区的SIP实测数据进行了反演成像,通过与已知钻井资料及CSAMT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反演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电阻率法 电磁效应 2 5维反演 联合反演 灵敏度矩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