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的电磁环境及安全评估 被引量:76
1
作者 陈琛 黄学良 +2 位作者 谭林林 闻枫 王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1-67,共7页
近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该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与能量在自由空间传播相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的电磁环境有很大不同,而电磁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基于上述问题,首先分... 近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该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与能量在自由空间传播相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的电磁环境有很大不同,而电磁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基于上述问题,首先分析了该领域的安全限制与标准问题;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参数变化、电磁环境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最后通过电动汽车试验来验证仿真结果,系统实现了约为3.5 k W的能量传输。该研究可为无线充电电动汽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电动汽车 无线电能传输 谐振
下载PDF
电磁脉冲与窄缝腔体耦合共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修桥 张建华 胡以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4,共4页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电磁脉冲对窄缝和窄缝腔体的线性耦合过程。通过定义能量耦合传输系数,分析耦合能量随窄缝宽度和厚度及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在正弦波调制的高斯脉冲源激励下,窄缝和窄缝腔体的耦合共振特性。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电磁脉冲 窄缝 耦合 共振效应
下载PDF
气体绝缘开关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建生 邱毓昌 +2 位作者 赵有斌 孙晓滨 周新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3,共3页
文章对局部放电脉冲激发的电磁波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 G I S)同轴线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实验室 G I S母线上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高频电磁波在 G I S母线中的谐振现象为超高频法检测 G I S中局部放... 文章对局部放电脉冲激发的电磁波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 G I S)同轴线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实验室 G I S母线上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高频电磁波在 G I S母线中的谐振现象为超高频法检测 G I S中局部放电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封闭组合电器 气体绝缘开关 电磁波 传播特性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斌 刘畅 +2 位作者 陈企楚 林晶怡 邓小元 《江苏电机工程》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分类、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电动汽车传统能源供给方式及无线充电方式的优缺点,并对电动汽车无线...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分类、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电动汽车传统能源供给方式及无线充电方式的优缺点,并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无线电力输送 电磁感应 电磁耦合共振
下载PDF
脉冲磁场下电磁力特性研究:理论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华骏山 张永杰 +1 位作者 王恩刚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
利用数学解析方法对脉冲磁场细晶技术的电磁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放电周期内,随着时间变化,熔体内部脉冲电磁力方向发生瞬时改变;在某个时间段范围内,熔体内部与外部存在电磁力方向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单个周期内电磁... 利用数学解析方法对脉冲磁场细晶技术的电磁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放电周期内,随着时间变化,熔体内部脉冲电磁力方向发生瞬时改变;在某个时间段范围内,熔体内部与外部存在电磁力方向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单个周期内电磁力存在衰减特性.以上这些特性,是造成脉冲磁场致熔体振荡的主要原因.另外,对于本研究采用的工频脉冲磁场,脉冲电磁力对熔体还有搅拌作用.而且,当脉冲放电频率与凝固系统的某一固有频率相符合时,将引起共振效应,增强脉冲电磁力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电磁力 晶粒细化 共振效应
下载PDF
回旋速调管群聚腔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罗勇 李宏福 +1 位作者 谢仲怜 喻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4-866,共3页
本文采用场匹配法对回旋速调管群聚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讨论了两端开孔对腔谐振特性的影响及引入损耗介质层降低Q值方法 ,给出了一种工作频率为 34GHz,工作模式为TE0 1的回旋速调管低Q群聚腔的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 ,开孔大小明... 本文采用场匹配法对回旋速调管群聚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讨论了两端开孔对腔谐振特性的影响及引入损耗介质层降低Q值方法 ,给出了一种工作频率为 34GHz,工作模式为TE0 1的回旋速调管低Q群聚腔的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 ,开孔大小明显影响腔内的谐振特性及驻波分布 ,损耗介质层的厚度增加将使群聚腔Q值迅速降低 ,选择适当的腔体结构 ,损耗介质及其厚度能有效地降低Q值 ,满足设计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速调管 高功率放大器 群聚腔 场匹配 微波
下载PDF
Fe_3O_4/PSt/TiO_2多层包覆电磁响应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红霞 赵晓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将自制的Fe3O4磁流体和苯乙烯反应合成有磁核的Fe3O4/PSt磁性聚合物微球,然后,用非均匀成核水解反应在Fe3O4/PSt微球外包覆无定形二氧化钛,获得Fe3O4/PSt/TiO2复合微粒。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分析对粒子的形貌...  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将自制的Fe3O4磁流体和苯乙烯反应合成有磁核的Fe3O4/PSt磁性聚合物微球,然后,用非均匀成核水解反应在Fe3O4/PSt微球外包覆无定形二氧化钛,获得Fe3O4/PSt/TiO2复合微粒。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分析对粒子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微粒的介电性能和磁性,结果表明,所制得复合微粒有良好的电、磁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PSt/TiO2 多层包覆 电磁响应 微球 制备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无线电能传输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魏红兵 王进华 +1 位作者 刘锐 隆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167,共5页
总结了WPT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用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电磁感应和近场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最大缺点是传输距离近;辐射式无线电能传输距离远,但需要研制具有极高方向性的定向天线.提出高效、高功率微波-电能转换单元和高性能天线,是未来无... 总结了WPT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用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电磁感应和近场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最大缺点是传输距离近;辐射式无线电能传输距离远,但需要研制具有极高方向性的定向天线.提出高效、高功率微波-电能转换单元和高性能天线,是未来无线电能传输主要的研究方向.同时,无线电能传输与环境的兼容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线电能传输 电磁感应 谐振 辐射 近场 天线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铁磁谐振的分析与抑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丽霞 尹忠东 彭军 《四川电力技术》 2005年第4期11-12,14,共3页
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以及常用的消谐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出现比较频繁的单相接地故障所激发的铁磁谐振及其抑制方法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种新型消谐器的结构,研究了其工作原理,并通过EMTDC/PSCAD的仿真,验证... 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以及常用的消谐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出现比较频繁的单相接地故障所激发的铁磁谐振及其抑制方法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种新型消谐器的结构,研究了其工作原理,并通过EMTDC/PSCAD的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铁磁谐振 饱和
下载PDF
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原理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水英 马振飞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简单可靠地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抑制转子的共振峰值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被动式电磁阻尼器 ,它的结构类似于电磁轴承 ,但无需闭环控制 ,采用直流电工作。通过分析发现 ,电磁阻尼器线圈内由于转子涡动时变化的磁场而产生的波动电流与转... 为了简单可靠地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抑制转子的共振峰值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被动式电磁阻尼器 ,它的结构类似于电磁轴承 ,但无需闭环控制 ,采用直流电工作。通过分析发现 ,电磁阻尼器线圈内由于转子涡动时变化的磁场而产生的波动电流与转子位移间的相位差是产生阻尼的原因 ,推导了波动电流、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抑制 共振峰 直流电 原因 实验结果 发现 类似 推导 波动
下载PDF
用场分析法求解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进华 丁耀根 沈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3-896,共4页
为解决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计算时遇到的困难,结合场分析的手段和3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后处理部分,提出了场分析法。理论分析表明,场分析法可用于计算单注单间隙、多注单间隙、单注多间隙和多注多间隙等各种速调管输出回路... 为解决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计算时遇到的困难,结合场分析的手段和3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后处理部分,提出了场分析法。理论分析表明,场分析法可用于计算单注单间隙、多注单间隙、单注多间隙和多注多间隙等各种速调管输出回路的谐振频率、间隙阻抗实部和外观品质因数等特性参数。通过对单注单间隙速调管输出回路的举例计算表明,场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与反射相位法和等效间隙阻抗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初步证实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输出回路 间隙阻抗 外观品质因数 谐振 场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电磁谐振分离的宽带低雷达截面超材料吸波体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欢欢 曹祥玉 +5 位作者 高军 刘涛 李思佳 赵一 袁子东 张浩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26-133,共8页
基于超材料的电磁谐振特性,设计、制作了一种极化无关的宽带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超材料吸波体.通过场分布和反演法分析了其吸波机理,利用波导法和空间波法测试了其吸波率和RCS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在平面波的作用下,... 基于超材料的电磁谐振特性,设计、制作了一种极化无关的宽带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超材料吸波体.通过场分布和反演法分析了其吸波机理,利用波导法和空间波法测试了其吸波率和RCS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在平面波的作用下,该吸波体对某一吸波频率在不同的位置分别提供电谐振和磁谐振,对不同的吸波频率,利用不同的介质层提供主要的能量损耗,从而有效减弱了电磁耦合,保证了宽频带的强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三层结构吸波体吸波率达90%以上的带宽是单层结构的4.25倍,RCS减缩10 dB以上的带宽为5.1%,其单元尺寸为0.17λ,厚度仅为0.015λ.该吸波体的低RCS特性还具有极化无关、宽入射角的特点,且通过改变吸波体的夹层结构可以实现工作带宽的灵活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波体 雷达散射截面 宽带 电磁谐振
原文传递
一起35kV并联电容器爆炸事故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1
13
作者 端木林楠 李雨 +4 位作者 张怡 彭珑 徐党国 赵媛 马鑫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51,156,共7页
对某220 kV变电站35 kV并联电容器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利用电磁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故障波形进行了复现,并对故障过程进行了分析。为避免发生类似事故,在35 kV母线电压互感器安装了非线性消谐装置,投切35 kV母线和电容器组正常,抑制... 对某220 kV变电站35 kV并联电容器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利用电磁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故障波形进行了复现,并对故障过程进行了分析。为避免发生类似事故,在35 kV母线电压互感器安装了非线性消谐装置,投切35 kV母线和电容器组正常,抑制铁磁谐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爆炸 电磁仿真 事故分析 铁磁谐振
下载PDF
核电磁脉冲与开孔金属腔体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鲍永波 田杨萌 +2 位作者 王彩霞 王宏伟 陈培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0,共6页
利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电磁仿真软件XFDTD,研究了核电磁脉冲与开孔腔体的耦合规律。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向的核电磁脉冲入射时,矩形孔洞长宽比对耦合特性的影响;讨论了核电磁脉冲照射下,腔体谐振和孔缝与腔体的耦合谐振现象;给出... 利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电磁仿真软件XFDTD,研究了核电磁脉冲与开孔腔体的耦合规律。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向的核电磁脉冲入射时,矩形孔洞长宽比对耦合特性的影响;讨论了核电磁脉冲照射下,腔体谐振和孔缝与腔体的耦合谐振现象;给出了腔体内部电场分布的截面图,讨论了核电磁脉冲入射时腔体内外电场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核电磁脉冲的极化方向与开孔矩形短边平行时,耦合的电场强度比正方形开孔时的要大,且长宽比越大,耦合的电场强度越大;当核电磁脉冲的极化方向与开孔矩形长边平行时,耦合的电场强度比正方形开孔时的小,且长宽比越大,耦合的电场强度越小。极化方向与矩形开孔短边平行时,腔体内产生了腔体谐振和孔缝与腔体的耦合谐振,开孔尺寸的变化会引起谐振频率的偏移;极化方向平行于长边时无明显电磁谐振发生。核电磁脉冲对屏蔽体内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开孔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耦合特性 电磁谐振 谐振频率
下载PDF
超薄电磁屏蔽光窗超材料吸波器 被引量:9
15
作者 白正元 姜雄伟 张龙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4-252,共9页
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型超薄微波超材料吸波器设计。该超材料吸波器由三层金属结构层和两层介质材料层组合而成,并采用两个相同的金属圆环作为双层复合谐振结构单元。该设计与传统的单层谐振结构单元相比,不仅大大减小了吸波器整体结构厚... 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型超薄微波超材料吸波器设计。该超材料吸波器由三层金属结构层和两层介质材料层组合而成,并采用两个相同的金属圆环作为双层复合谐振结构单元。该设计与传统的单层谐振结构单元相比,不仅大大减小了吸波器整体结构厚度,而且有效提高了电磁波吸收率。利用有限元电磁模拟对该吸波器内部的空间电磁场及表面电流分布进行仿真与分析,阐述了其电磁吸波物理机理。模拟和实验结果均证实该吸波器具有极化不敏感及宽角度入射稳定特性。该超薄超材料电磁吸波器整体结构简单,占空比低,在电磁屏蔽光窗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超材料 电磁吸波器 微波 谐振
原文传递
基于500kV网架的电网黑启动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逯怀东 郭志红 +1 位作者 王辉 武乃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95-1901,共7页
为提高山东电网应对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能力,验证山东电网基于500 kV网架黑启动方案的可行性,建立由抽水蓄能机组远距离黑启动600 MW大型火电机组的山东电网黑启动模式。在试验过程中,当泰山站对邹泰线送电约2 s时,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 为提高山东电网应对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能力,验证山东电网基于500 kV网架黑启动方案的可行性,建立由抽水蓄能机组远距离黑启动600 MW大型火电机组的山东电网黑启动模式。在试验过程中,当泰山站对邹泰线送电约2 s时,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跳闸。通过EMTP/ATP软件建模和分析,发现邹泰线合闸操作过电压激发了系统在自振频率上的线性谐振,使系统电压二次谐波分量迅速增长,最终导致试验失败。电网黑启动应充分考虑系统过电压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远离发电机组的空长线,由于等值电源内阻较大,易激发系统在其自振频率上的线性谐振。同时,提出带线路零起升压的黑启动防谐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试验 电磁暂态 仿真分析 线性谐振 自振频率
下载PDF
孔缝对金属腔体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美玲 蔡金良 +2 位作者 易早 秦风 邝向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4,共10页
核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等强电磁脉冲易造成电子设备功能失效甚至损毁,在实际工程实施中用金属腔体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是常用的强电磁脉冲抑制手段。基于电磁仿真计算,对含矩形孔缝金属腔体的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 核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等强电磁脉冲易造成电子设备功能失效甚至损毁,在实际工程实施中用金属腔体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是常用的强电磁脉冲抑制手段。基于电磁仿真计算,对含矩形孔缝金属腔体的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孔缝宽长比、腔体尺寸等因素对多种不同类型强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宽带高功率微波、窄带高功率微波)作用下腔体内耦合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强电磁脉冲与含孔缝金属腔体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强电磁脉冲耦合信号差异明显,金属腔体对强电磁脉冲的响应是腔体谐振模式、孔缝谐振频率与强电磁脉冲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腔体谐振模式、孔缝谐振频率在强电磁脉冲的带内时,腔体内部的耦合场会出现增强效应;特别地,腔体与孔缝间的相互作用还可造成腔体与缝隙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因此,在为电子设备设计金属屏蔽外壳时,应基于不同强电磁脉冲的频带范围,对腔体与孔缝的尺寸进行综合设计,抑制腔体、孔缝谐振及谐振频率偏移,提升其强电磁脉冲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腔体 强电磁脉冲 屏蔽效能 电磁耦合 谐振模式
下载PDF
Metamaterial inspired terahertz devices: from ultra-sensitive sensing to near field manipulation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锦 王爽 +1 位作者 Ranjan Singh 张伟力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
We present a review of terahertz plasmonic metamaterial devices that have function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sensing,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near field manipulation. Metamaterials allow the pr... We present a review of terahertz plasmonic metamaterial devices that have function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sensing,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near field manipulation. Metamaterials allow the properties of light propagation to be manipulated at will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ppropriately designed geometry and suitable materials at the unit cell level. In this review, we first discuss the sensing aspect of a planar plasmonic metamaterial and how to overcome its limitations. Conventional symmetric metamaterials are limited by their low Q factor, thus we probed the symmetry broken plasmonic metama- terial structures in which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a broad continuum mode and a narrow localized mode leads to the excitation of the sharp Fano resonances. We also discuss the near field mediated excitation of dark plasmonic modes in metamaterials that is caused by a strong coupling from the bright mode res- onator. The near field coupling between the dark and bright mode resonances leads to classical analogue of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in plasmonic systems. Finally, we discuss active switching in terahertz metamateriMs based on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that holds the promise of reducing the resistive losses in these systems, though it fails to suppress the radiation loss in plasmonic metamaterial at terahertz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ole antennas electromagnetic fields GEOMETRY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PLASMONS resonance
原文传递
车用发电机的模态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尚修敏 闫兵 +1 位作者 董大伟 张胜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6期110-114,共5页
针对电磁共振引起的车用发电机在低速段噪声超标问题,对发电机振动模态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材料参数通过零部件自由状态下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进行校准,约束状态下整机模型仿真结果与整机模态试验结果趋于一致... 针对电磁共振引起的车用发电机在低速段噪声超标问题,对发电机振动模态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材料参数通过零部件自由状态下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进行校准,约束状态下整机模型仿真结果与整机模态试验结果趋于一致,最后对发电机端盖结构改进实现降噪亦证实噪声超标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发电机 电磁共振 模态试验 仿真
下载PDF
基于人体运动的压电-电磁混合式振动能量采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代胡亮 林时想 +1 位作者 张岚斌 曾良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7-440,共14页
将人体运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为传感器供电一直是能量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如何有效利用人体运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提高能量采集性能仍是俘能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基于人体运动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式能量... 将人体运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为传感器供电一直是能量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如何有效利用人体运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提高能量采集性能仍是俘能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基于人体运动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式能量采集器,同时具有压电和电磁转化机制.压电俘能是基于压电梁变形产生电能,电磁发电机采用堆叠磁组构型来切割线圈产生电动势.首先建立了混合式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理论模型,用来描述输出电压特性,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理论与实验研究均表明,混合式俘能器的输出电压在一定激励频率范围内出现两个波峰.通过调节压电梁长度,可以改变峰值大小以及两个峰值间的频段范围.人体运动实验表明,混合式俘能器中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较高的电压输出,比如当跑步速度为5 km/h时,3 s内就可以输出1.1 V直流电压驱动传感器工作;跑步时长为30 s时,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常可以达到77 s.论文设计的混合式俘能器不仅可以快速供电,还具有较强的续航能力,这为电池充电或传感器供电提供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俘能 电磁发电机 人体运动俘能 共振频率 自供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