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3D打印航空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吕经康 曹刚敏 《新技术新工艺》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以其能够快速成型,对于结构复杂零部件的制造更有优势而受到航空企业重视。3D打印工艺逐层生长的特点,造成了打印出来的零部件表面粗糙度较差,很多部件必须经过后续表面加工才能达到应用要求。概述了3D打印技术在...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以其能够快速成型,对于结构复杂零部件的制造更有优势而受到航空企业重视。3D打印工艺逐层生长的特点,造成了打印出来的零部件表面粗糙度较差,很多部件必须经过后续表面加工才能达到应用要求。概述了3D打印技术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应用,3D打印零部件应用面临的难题以及目前常用的表面加工工艺,重点论述了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磨粒流抛光、激光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工艺,对目前3D打印零部件常用的表面加工工艺做了比较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增材制造) 机械抛光 化学抛光 磨粒流抛光 激光抛光 电化学抛光
下载PDF
AAO模板制备中高纯铝电化学抛光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晋阳 吴贝 赵修建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37,51,共4页
研究了高纯铝片在硫酸-磷酸-乙二醇体系中的电化学抛光工艺。确定了电化学抛光体系的配方。探讨了阳极电流密度、抛光温度、抛光时间和搅拌方式对抛光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抛光工艺参数:Ja=25A/dm2,θ=85~93°C,t=10~15min,机... 研究了高纯铝片在硫酸-磷酸-乙二醇体系中的电化学抛光工艺。确定了电化学抛光体系的配方。探讨了阳极电流密度、抛光温度、抛光时间和搅拌方式对抛光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抛光工艺参数:Ja=25A/dm2,θ=85~93°C,t=10~15min,机械搅拌。新的环保型电化学抛光体系为制备优良的AAO模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 电化学抛光 AAO模板 硫酸-磺酸-乙二醇 体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黏附对2种不同抛光方式的纯钛、钛合金表面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晓艇 刘丽 +2 位作者 莫康楠 章燕珍 梁伯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研究在厌氧环境下变形链球菌粘附对2种抛光方式的纯钛及钛合金表面腐蚀的影响。方法:将牙科用纯钛、钛合金材料制备成30mm×8mm×1mm板片,各32片,分为2组,分别进行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再将每组试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研究在厌氧环境下变形链球菌粘附对2种抛光方式的纯钛及钛合金表面腐蚀的影响。方法:将牙科用纯钛、钛合金材料制备成30mm×8mm×1mm板片,各32片,分为2组,分别进行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再将每组试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培养基对照组、3个月实验组和6个月实验组。将试件放入各组对应的试管,置于95%N2、5%CO2、37℃环境中,细菌每周传代1次,试件按各组预定时间取出,消毒灭菌。以表面轮廓仪测试各组试件表面粗糙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态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纯钛实验组较对照组粗糙度无显著差异(P>0.05),钛合金实验组较对照组粗糙度有显著差异(P<0.05)。同种材料2种抛光方式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粗糙度变化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下可见纯钛及钛合金试件表面存在腐蚀,纯钛表面腐蚀孔较钛合金少。结论:变形链球菌黏附对纯钛、钛合金表面产生腐蚀,单纯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对变形链球菌腐蚀作用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微生物腐蚀 电化学抛光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电化学抛光对1Cr18Ni9Ti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运徽 《三明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0-93,共4页
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磷酸—硫酸—铬酐等电解液中电化学抛光后的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抛光后1Cr18Ni9Ti表层钝化膜形成,其耐腐蚀性明显提高,表面光亮度比机械抛光明显提高,可达镜面程度。同时冷作硬化层的去除,使表面显微硬度稍下... 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磷酸—硫酸—铬酐等电解液中电化学抛光后的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抛光后1Cr18Ni9Ti表层钝化膜形成,其耐腐蚀性明显提高,表面光亮度比机械抛光明显提高,可达镜面程度。同时冷作硬化层的去除,使表面显微硬度稍下降,电化学抛光可提高1Cr18Ni9Ti不锈钢的宏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抛光 1CR18NI9TI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