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c erosion of AgSnO_2 electrical contact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a break operation 被引量:41
1
作者 J. Swingler A. Sumption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48-254,共7页
Arc erosion studies are conducted on AgSnO2 contact materials at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break operation. A resistive load arrangement is used with up to 42 V DC at 24 A and a constant contact opening velocity. The ar... Arc erosion studies are conducted on AgSnO2 contact materials at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break operation. A resistive load arrangement is used with up to 42 V DC at 24 A and a constant contact opening velocity. The arc current is terminated at different stages as the arc is drawn between the contacts enabling a study of the arcing phenomena up to that point. Surface profiling of the contacts 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erosion at the different stages as the arc is drawn. Spectral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 on the arc and then related to the extent of ero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ular features occur at different stages as the arc is drawn. As the arc is initially established, it goes through an "Arc Generation" regime where the arc roots are small and immobile on both the anode and the cathode. Material transfer occurs mainly from anode to cathode. The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n and O species dominate the arc followed by the Ag species. As the arc is drawn further and enters the "Arc Degeneration" regime, the anode undergoes significantly larger erosion than the cathode. Also, both contacts indicate that multiple arc roots have formed, which are highly mobile in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discharge. The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g and N species are in high concentrations compared to other species. The mechanisms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species within the arc discharge. For the complete break oper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anode undergoes major erosion, and it is thought that the gaseous ions species do not dominate the arc under these conditions of short arcs and voltage 〈42 V to cause cathode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ct materials electrical contacts arc erosion 3D surface profiles spectral analysis
下载PDF
合金粉末预氧化法制备Ag-SnO_2-Y_2O_3电接触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符世继 谢明 +3 位作者 陈力 杨有才 黎玉盛 刘莉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8-451,共4页
Ag-SnO2是各国电接触材料研究人员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无镉新型触头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导电导热性,优良的耐热性、抗电弧烧蚀性和抗熔焊性,是目前代替Ag-CdO的最理想材料。本文通过合金粉末预氧化法、复合粉体改性处理技术来制备Ag-SnO2-Y... Ag-SnO2是各国电接触材料研究人员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无镉新型触头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导电导热性,优良的耐热性、抗电弧烧蚀性和抗熔焊性,是目前代替Ag-CdO的最理想材料。本文通过合金粉末预氧化法、复合粉体改性处理技术来制备Ag-SnO2-Y2O3电接触材料,添加稀土后合金粉末容易氧化,氧化粉体经改性处理后可有效改善氧化物颗粒与银基体间的润湿性、改善材料的后续加工性能,并且所制备的Ag-SnO2-Y2O3材料密度高、组织均匀、不存在宏观偏析,SnO2和Y2O3颗粒在材料中弥散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银氧化锡 电接触材料 组织性能 稀土
下载PDF
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溥存继 谢明 +6 位作者 杜文佳 杨云峰 赵明 王塞北 张吉明 杨有才 陈永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5,共4页
介绍了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分析了国内外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使用条件及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发展前景较好的4个系列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应用方向,最后道出了电接触材料先进... 介绍了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分析了国内外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使用条件及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发展前景较好的4个系列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应用方向,最后道出了电接触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的研发方向,并指出了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具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银基电接触材料 制备工艺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电触头材料的应用与制备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代东 秦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总结了电触头材料的性能要求,介绍了国内电触头材料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了电触头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并展望了电触头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触头材料 银基 铜基 机械合金化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AgCuO电接触材料组织和电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晓龙 曹建春 +4 位作者 陈敬超 张昆华 甘国友 杜焰 李晓林 《贵金属》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研究了用2种方法制备的AgCuO材料的组织形貌,发现在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CuO材料中,生成的CuO颗粒较细小,并沿着Ag颗粒的边界分布;而粉末冶金法获得的AgCuO材料发生CuO颗粒的团状聚集,且孔隙较多。通过对接触电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合... 研究了用2种方法制备的AgCuO材料的组织形貌,发现在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CuO材料中,生成的CuO颗粒较细小,并沿着Ag颗粒的边界分布;而粉末冶金法获得的AgCuO材料发生CuO颗粒的团状聚集,且孔隙较多。通过对接触电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合成法得到的AgCuO材料的电寿命是粉末冶金法制备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寿命 材料组织 制备工艺 电接触 反应合成法 粉末冶金法 组织形貌 CUO 颗粒
下载PDF
Bi掺杂纳米AgSnO_2的耐电弧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艳彩 王景芹 王海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2,共4页
AgSnO2在使用过程中温升过高以及抗侵蚀性和抗熔焊性差。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Bi元素的纳米复合AgSnO2电接触合金,对合金进行电弧侵蚀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合金电弧侵蚀后的形貌、燃弧能量和燃弧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与无掺... AgSnO2在使用过程中温升过高以及抗侵蚀性和抗熔焊性差。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Bi元素的纳米复合AgSnO2电接触合金,对合金进行电弧侵蚀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合金电弧侵蚀后的形貌、燃弧能量和燃弧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与无掺杂的纳米复合AgSnO2合金相比,Bi元素的加入改善了Ag对SnO2的浸润性,避免了因SnO2富集形成绝缘层使接触电阻升高,从而提高触头材料电性能、电寿命,抗熔焊、耐电弧烧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溶胶-凝胶 Bi掺杂 纳米复合 电弧侵蚀
原文传递
两种铜基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财新 王珏 严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9,共8页
电接触材料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机械磨损、环境腐蚀及电弧侵蚀,其中,电弧侵蚀对电接触材料影响最大,它是影响接触材料的电寿命和可靠性的最重要因素。笔者对采用熔渗法制备的CuCr50与电弧法制备的CuCr45电接触材料分别进行DC 50 V,20、30... 电接触材料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机械磨损、环境腐蚀及电弧侵蚀,其中,电弧侵蚀对电接触材料影响最大,它是影响接触材料的电寿命和可靠性的最重要因素。笔者对采用熔渗法制备的CuCr50与电弧法制备的CuCr45电接触材料分别进行DC 50 V,20、30、40、50 A的电接触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在电弧侵蚀后的形貌,对这两种材料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弧侵蚀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uCr45与CurCr50在DC 50 V,20、30、40、50 A条件下,材料都由阳极向阴极转移;之后归纳出电弧侵蚀后两种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最后分析了两种材料的燃弧能量与熔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熔渗法 CuCr50 电弧法 CuCr45 电弧侵蚀 形貌特征
下载PDF
添加剂对AgSnO_2复合粉末烧结体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倪孟良 凌国平 刘远廷 《电工材料》 CAS 2005年第2期7-11,20,共6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含微量添加剂CuO、Bi2O3的AgSnO2复合粉末,用压制-烧结-复压的方法进行烧结,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及复合粉末形貌。研究了微量添加剂CuO、Bi2O3对AgSnO2烧结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含微量添加剂CuO、Bi2O3的AgSnO2复合粉末,用压制-烧结-复压的方法进行烧结,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及复合粉末形貌。研究了微量添加剂CuO、Bi2O3对AgSnO2烧结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添加剂的AgSnO2粉末烧结组织中存在黑色的网状形貌;微量添加剂CuO、Bi2O3有利于AgSnO2烧结致密化,CuO能显著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Bi2O3对于消除网状形貌效果明显;经化学镀银并复合添加CuO、Bi2O3所得到的复合粉末烧结后,其烧结体密度达9.44g/cm3,且SnO颗粒细小,均匀分布于银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AGSNO2 添加剂 化学镀银
下载PDF
CuW电触头材料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珩 李素华 +3 位作者 刘立强 柏小平 翁桅 李国伟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5期11-17,23,共8页
CuW电触头材料密度大、膨胀系数小,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器领域。本文回顾了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历史,从制备工艺和优化改性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内外CuW电接触材料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 CuW电触头材料密度大、膨胀系数小,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器领域。本文回顾了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历史,从制备工艺和优化改性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内外CuW电接触材料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最后提出了CuW电接触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触头材料 烧结 粉末冶金
下载PDF
Ag-10Ni-RE合金电接触材料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谢明 郑福前 +4 位作者 魏军 刘建良 胡健松 顾江镇 李雄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快速凝固制粉和挤压技术研究Ag-10Ni-RE合金,金相分析、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检测表明,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抗熔焊、耐磨损和耐电弧烧损。在中等功率(10~30A)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中使用,质量达到所要求的... 利用快速凝固制粉和挤压技术研究Ag-10Ni-RE合金,金相分析、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检测表明,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抗熔焊、耐磨损和耐电弧烧损。在中等功率(10~30A)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中使用,质量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可代替传统的Ag-10Ni和其他银基合金,是新一代的电接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合金 粉末冶金 电接触材料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电触头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余海峰 马学鸣 +3 位作者 雷景轩 朱丽慧 陆尧 项兢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6-370,共5页
自 8 0年代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通过纳米粒子以及各种超微细的结构模块 ,导致产生出许多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新的应用可能的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由于组成晶粒超细 ,大量原子位于晶界上 ,因而在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都优... 自 8 0年代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通过纳米粒子以及各种超微细的结构模块 ,导致产生出许多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新的应用可能的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由于组成晶粒超细 ,大量原子位于晶界上 ,因而在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粗晶材料。最近几年这一技术在电触头材料的研究和制备过程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技术在电触头材料中的应用概况 ,介绍了已经制备出并见于报道的和正在研究的纳米晶触头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改善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电触头材料 纳米晶 制备工艺 应用前景
下载PDF
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德林 林晨光 +2 位作者 王家君 李明 崔舜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9-463,470,共6页
综述了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的特性、添加剂的影响、制备方法及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了Ag/SnO2电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纳米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状况,探讨了制备技术的改进对Ag/SnO2电接触材料性能... 综述了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的特性、添加剂的影响、制备方法及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了Ag/SnO2电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纳米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状况,探讨了制备技术的改进对Ag/SnO2电接触材料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添加剂 纳米Ag/SnO2粉末 制备方法 纳米技术
下载PDF
50Hz和400Hz下Ag基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靖 马志瀛 +1 位作者 李建明 黄绍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共5页
在低压、阻性、小电流负载下,用研制的小容量、可变频ASTM电触头通断测试系统获得了50Hz和400Hz下Ag基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燃弧特征值和熔焊力,用电光分析天平、SEM和EDAX测量与分析了AgNi、AgC和AgW电触头材料的的质量变化、表面形貌与微... 在低压、阻性、小电流负载下,用研制的小容量、可变频ASTM电触头通断测试系统获得了50Hz和400Hz下Ag基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燃弧特征值和熔焊力,用电光分析天平、SEM和EDAX测量与分析了AgNi、AgC和AgW电触头材料的的质量变化、表面形貌与微区组分。研究表明,在低压、小电流条件下,400Hz时CAgC4、CAgW50和CAgNi10三种Ag基合金材料的抗熔焊性和抗烧损性均优于各自在50Hz下的性能。400Hz下,第二组元不同的Ag基合金电触头的抗电弧侵蚀能力不同。其中,CAgC4的喷溅最严重,耐电弧侵蚀能力最差,CAgNi10次之,CAgW50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基合金 电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下载PDF
AgMeO电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允红 周晓龙 +1 位作者 陶麒鹦 张浩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00-107,共8页
由于优异的性能,AgMeO作为一种电接触材料在电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综述了AgMeO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各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电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四类电触头材料的研究新进展;并对AgMeO电接触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银金属氧化物 电接触材料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反应合成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电弧侵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方方 陈敬超 +2 位作者 郭迎春 耿永红 管伟明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28,共5页
抗电弧侵蚀性能是衡量电接触材料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进行电接触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在电弧侵蚀后的形貌,对AgSnO2(10)材料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弧侵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抗电弧侵蚀性能是衡量电接触材料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进行电接触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在电弧侵蚀后的形貌,对AgSnO2(10)材料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弧侵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10)电接触材料在电流≤20A条件下,材料由阴极向阳极转移;电流>20A条件下,材料的转移方向反转。归纳出电弧侵蚀后的AgSnO2(10)的表面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AGSNO2 电接触材料 反应合成 电弧侵蚀 形貌特征
下载PDF
银稀土氧化物电接触材料的组织与物理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春萍 易丹青 +3 位作者 陈敬超 李荐 王斌 方西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7,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内氧法制备的Ag-Y2O3和Ag-CeO2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演变,并测量了其密度、电阻率和硬度。结果表明:Ag-Y和Ag-Ce合金粉末经内氧化处理后生成Ag和稀土氧化物2种物相;Ag-Y2O3和Ag-CeO2... 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内氧法制备的Ag-Y2O3和Ag-CeO2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演变,并测量了其密度、电阻率和硬度。结果表明:Ag-Y和Ag-Ce合金粉末经内氧化处理后生成Ag和稀土氧化物2种物相;Ag-Y2O3和Ag-CeO2材料烧结坯中氧化物颗粒分布不均匀且团聚严重,但材料经过大变形加工后,氧化物颗粒细小,均匀地弥散分布在银基体上;最终产品丝材的相对密度均达到99%以上,电阻率较低(<2.2μ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稀土氧化物 电接触材料 内氧化 显微组织 物理性能
下载PDF
不同稀土元素对W-Cu电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勉之 陈文革 +1 位作者 邢力谦 戴广乾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0-572,共3页
利用粉末冶金熔渗技术制备出添加不同稀土的W-Cu-RE电触头材料。比较不同稀土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电弧烧蚀后的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W-Cu合金中最适宜添加的稀土单质为La,它使粘结相Cu呈连续网络分布。W-Cu... 利用粉末冶金熔渗技术制备出添加不同稀土的W-Cu-RE电触头材料。比较不同稀土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电弧烧蚀后的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W-Cu合金中最适宜添加的稀土单质为La,它使粘结相Cu呈连续网络分布。W-Cu-RE电触头材料较传统的W-Cu合金抗电弧烧蚀性能有了明显提高,达到30%。主要原因是触头间产生的电弧由于稀土的加入更容易使金属Cu气化而带走大量热能,从而起到保护基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合金 稀土 电触头材料 粉末冶金
下载PDF
电接点材料Ag-Sn-Ce合金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德仲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6-33,共8页
采用熔铸和压力加工方法,研制出含少量稀土的新材料Ag-Sn-C??合金.该合金抗熔焊性强,灭弧能力好,电磨损少,温升低.在大功率微动开关和高寿命继电器的试验及应用中表明,新材料完全满足有关技术标准,其电接触性能优于其它银合金,在代替Ag-... 采用熔铸和压力加工方法,研制出含少量稀土的新材料Ag-Sn-C??合金.该合金抗熔焊性强,灭弧能力好,电磨损少,温升低.在大功率微动开关和高寿命继电器的试验及应用中表明,新材料完全满足有关技术标准,其电接触性能优于其它银合金,在代替Ag-CdO及Au基合金的应用中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触头材料 Ag-Sn-Ce合金 银基合金
下载PDF
SnO_2表面改性对Ag/SnO_2复合粉末烧结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倪孟良 凌国平 刘远廷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12,21,共7页
采用沉积法和蒸发法分别对SnO2粉末进行WO3、Bi2O3+CuO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化学镀方法制备Ag/SnO2复合粉末。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对Ag/SnO2复合粉末进行烧结实验,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及复合粉末的形貌,对SnO2... 采用沉积法和蒸发法分别对SnO2粉末进行WO3、Bi2O3+CuO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化学镀方法制备Ag/SnO2复合粉末。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对Ag/SnO2复合粉末进行烧结实验,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及复合粉末的形貌,对SnO2表面改性方法及添加剂种类对Ag/SnO2烧结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法改性使烧结体组织中的SnO2分布更均匀,且能明显提高烧结体Ag/SnO2的致密度。Bi2O3+CuO改性可消除SnO2的网络状分布,而WO3改性则显著改善电弧侵蚀后的表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电接触材料 AG/SNO2 表面改性 化学镀银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gSnO_2Y_2O_3电接触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黎玉盛 符世继 +5 位作者 杨有才 张健康 尹长青 曾荣川 张春荣 谢明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6-8,12,共4页
本文通过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AgSnO_2Y_2O_3电接触材料。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可有效改善氧化物颗粒与银基体间的浸润性、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并且AgSnO_2Y_2O_3材料具有硬度高、密度大、晶粒细小、组织均匀、不存在宏观偏析,以... 本文通过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AgSnO_2Y_2O_3电接触材料。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可有效改善氧化物颗粒与银基体间的浸润性、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并且AgSnO_2Y_2O_3材料具有硬度高、密度大、晶粒细小、组织均匀、不存在宏观偏析,以及SnO_2、Y_2O_3颗粒在材料中弥散均匀分布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机械合金化 AgSnO2Y2O3 电接触材料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