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力辊理论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彭世琼 孙亚波 +4 位作者 崔卫华 任玉成 程军周 刘渭苗 冯沙 《重型机械》 2014年第1期57-61,共5页
针对带钢精整机组中张力辊参数传统的计算方法过多依靠经验问题,本文以张力辊组各辊子寿命相等为原则,研究张力辊的理论设计方法。建立了辊径计算模型、张力放大计算模型、包角损失计算模型、带钢弹塑性弯曲引起的张力损失计算模型、带... 针对带钢精整机组中张力辊参数传统的计算方法过多依靠经验问题,本文以张力辊组各辊子寿命相等为原则,研究张力辊的理论设计方法。建立了辊径计算模型、张力放大计算模型、包角损失计算模型、带钢弹塑性弯曲引起的张力损失计算模型、带钢离心力计算模型和传动功率计算模型,将六个模型耦合迭代,理论计算了张力辊辊径、传动电机功率等工艺参数,提高了张力辊组整体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辊 张力放大 包角损失 弹塑性弯曲 离心力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圆板弹塑性弯曲的简单样条积分方程法
2
作者 郑建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2-87,138-139,共6页
提出了圆板弹塑性弯曲的简单样条积分方程法.以径向转角作为未知量建立积分方程并结合B样条函数进行求解.这一方法具有域积分容易处理、精度高和计算简单的优点.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解与文[2]解吻合良好.
关键词 样条积分方程 板屈地 材料力学
下载PDF
拘束焊对接接头的平面外拘束力 被引量:3
3
作者 蔺海荣 魏星 程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3-75,共3页
合理采用拘束焊和反变形工艺措施,能有效地消除焊接残余变形,但是由于焊接结构应力应变场的复杂性,使得精确地计算拘束力、拘束长度和反变形很困难。本文应用弹塑性弯曲理论提出了一种消除焊接对接接头角变形的平面外拘束力的计算方... 合理采用拘束焊和反变形工艺措施,能有效地消除焊接残余变形,但是由于焊接结构应力应变场的复杂性,使得精确地计算拘束力、拘束长度和反变形很困难。本文应用弹塑性弯曲理论提出了一种消除焊接对接接头角变形的平面外拘束力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极限拘束力、拘束长度和反变形的量值,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接头 角变形 拘束焊 弹塑性弯曲理论
下载PDF
拘束焊T形接头的拘束长度与面外拘束力 被引量:4
4
作者 蔺海荣 魏星 冯维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71,76,共4页
合理采用拘束焊与反变形工艺措施 ,能有效地消除焊接残余变形。但是由于焊接结构应力场的复杂性 ,使得精确计算拘束力、拘束长度和反变形量值很困难。研究表明 ,T形接头的角变形沿焊缝长度方向是变化的。在短焊缝情况下 ,可以近似认为... 合理采用拘束焊与反变形工艺措施 ,能有效地消除焊接残余变形。但是由于焊接结构应力场的复杂性 ,使得精确计算拘束力、拘束长度和反变形量值很困难。研究表明 ,T形接头的角变形沿焊缝长度方向是变化的。在短焊缝情况下 ,可以近似认为角变形为常数。拘束焊时 ,焊缝与近缝区材料处于塑性状态 ,而距焊缝较远处的材料仍处于弹性状态。作者应用弹塑性弯曲梁理论提出了一种消除焊接T形接头角变形的面外拘束力计算模型 ,计算了临界拘束长度、极限拘束力与反变形的量值 ,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拘束焊 拘束长度 T形接头 角变形 拘束力 弹塑性弯曲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