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66
1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4 位作者 赵波 和瑞芳 刘树芬 杨小燕 李会仙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6-714,共9页
为揭示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借助"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概念模型,构建区域资源环境负荷指数,应用脱钩理论及基于弹性分析法改进的脱钩程度判定标准,以1998-2008年为时间界限,以T1、T2、T3... 为揭示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借助"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概念模型,构建区域资源环境负荷指数,应用脱钩理论及基于弹性分析法改进的脱钩程度判定标准,以1998-2008年为时间界限,以T1、T2、T3、T4和T5 5个时期为时间尺度,以全国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空间尺度,试图对中国及各省区资源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进行定量判定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从时间演变还是从空间演变来看,中国及其绝大多数省区资源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演变主要从相对脱钩Ⅰ→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Ⅳ→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Ⅱ的呈近"正态分布曲线"的规律。②按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4大地带划分,各省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与全国比较的空间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相对较低,但有上升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则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而逐渐下降,其下降速度的顺序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随着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的有力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正呈现良性互动,二者有望实现绝对脱钩,这对中国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负荷指数 脱钩理论 弹性分析法 脱钩程度 时空演变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演进态势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6
2
作者 何则 杨宇 +1 位作者 宋周莺 刘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28-1540,共13页
能源要素作为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作用随着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能源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等随之演变。采用弹性脱钩指数和广义LMDI方法,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果... 能源要素作为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作用随着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能源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等随之演变。采用弹性脱钩指数和广义LMDI方法,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GDP增长都呈现指数型增长曲线,且两者的增长态势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煤炭和石油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脱钩状态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前二者之间的关系整体表现为弱脱钩的相对乐观状态。(3)不同类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近年来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清洁化转型,天然气、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为拓张负脱钩或拓张连接状态。(4)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中,能源强度是能源消费量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投资拉动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土地效应是推动能源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为35.65%。产业结构效应、劳动力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整体贡献在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弹性脱钩 LMDI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弹性脱钩的中国减排目标缺口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忠民 陈向涛 姚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研究采用弹性脱钩方法和Tapio评价标准,对比国家五年计划,分阶段对我国1978年到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历史分析,分析表明:各阶段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因素不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二氧化碳与经济发... 本研究采用弹性脱钩方法和Tapio评价标准,对比国家五年计划,分阶段对我国1978年到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历史分析,分析表明:各阶段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因素不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二氧化碳与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状态不显著。以此历史经验数据为基础,结合权威经济学者对经济发展的不同预期,根据不同发展情境构建了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缺口的计算模型,对我国实现承诺减排目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承诺,压力巨大;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推动力,技术进步,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则是我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手段;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碳强度降低任重而道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减排承诺 目标缺口 弹性脱钩
下载PDF
黄河流域碳排放区域差异、成因及脱钩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公维凤 范振月 +1 位作者 王传会 赵梦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7,共6页
为了给黄河流域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利用2000—2018年面板数据和STIRPAT模型,测算了2000—2018年黄河流域的碳排放量,比较沿黄9省(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各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分析黄河流域碳排放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为了给黄河流域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利用2000—2018年面板数据和STIRPAT模型,测算了2000—2018年黄河流域的碳排放量,比较沿黄9省(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各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分析黄河流域碳排放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量较大,沿黄9省(区)碳排放量存在明显差异,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4省份属于高排放区,黄河上游的四川和内蒙古2省(区)属于中排放区,青海、宁夏和甘肃3省(区)属于低排放区域;不同驱动因素的碳排放量弹性系数存在差异,经济快速增长是各省(区)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弹性脱钩状态大致经历了由增长连接到弱脱钩再到强脱钩的过程,脱钩趋势向好,9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脱钩状态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驱动因素 EKC检验 弹性脱钩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宏玉 胡守庚 卢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6,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为新时期各地政府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双控"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法。研究结果:(1)"十二五"期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为新时期各地政府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双控"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法。研究结果:(1)"十二五"期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2)预测到2020年末各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要依据4类脱钩系数进行规模管控,根据"优"、"良"、"中"和"差"4种等级情况的区域进行强度管控;(3)基于预测结果,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供地模式调整等多视角提出了差别化的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管控策略。研究结论:应努力促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低脱钩"发展模式,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策略推进建设用地"双控"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弹性脱钩 管控 规模 强度
下载PDF
新型力解耦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智慧 张付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用应力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可用于测力的应用测量原理 ,根据该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六维力传感器 ,分析了其受力与变形元件测量点应力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输出是力解耦的 ,具有结构简单 ,工艺性好等优点 。
关键词 机器人 六维力传感器 应力分析 应力测量原理 弹性体 解耦
下载PDF
多维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晨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86-94,共9页
本文根据传感器的敏感原理对多维力传感器进行分类讨论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测力维数,对近40年来国内外典型多维力传感器的弹性体结构设计进行回顾,并就其存在的技术难点作了归纳分析,最后指出设计多维力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多维力传感器 弹性体结构 解耦
下载PDF
基于弹性脱钩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牛彤 袁长举 +1 位作者 牛冲槐 程丽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36-240,共5页
采用弹性脱钩方法,并借鉴Tapio脱钩评价标准,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分析模型,进而从能源消费总量、不同种类能源消费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三个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关系。研究发现,1991—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与... 采用弹性脱钩方法,并借鉴Tapio脱钩评价标准,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分析模型,进而从能源消费总量、不同种类能源消费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三个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关系。研究发现,1991—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要进一步实现强脱钩,提高能源效率是关键;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能耗对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弹性脱钩
下载PDF
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桥康 成乐凯 +3 位作者 龙建勇 李红豪 孙炜 王耀南 《测控技术》 2023年第4期1-8,21,共9页
多维力觉感知系统在柔性精密操控、零力示教、轮廓跟踪、自动柔性装配、机器人多手协作、机器人临场感和遥操作、机器人虚拟和远程手术、康复训练等场合有巨大的需求。力敏元件的性能是决定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 多维力觉感知系统在柔性精密操控、零力示教、轮廓跟踪、自动柔性装配、机器人多手协作、机器人临场感和遥操作、机器人虚拟和远程手术、康复训练等场合有巨大的需求。力敏元件的性能是决定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力觉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就已开始被国际上关注,并获得了初步的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和研究力觉感知技术。对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力敏元件的设计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高精度力信息获取面临的挑战展开了分析,并对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思路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传感器 力触觉感知 力敏元件 标定与解耦
下载PDF
弹性联轴器对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良坤 刘伦伦 +3 位作者 曾超 张晓辉 孙志明 韦永健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23年第3期31-38,共8页
为研究挖掘机用弹性联轴器对柴油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影响,搭建发动机本体曲轴一维仿真模型,结合台架试验对影响曲轴扭振的重要因素进行标定。基于台架标定参数搭建整车计算模型,研究动力总成发动机后端弹性联轴器解耦对曲轴扭振的影响。... 为研究挖掘机用弹性联轴器对柴油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影响,搭建发动机本体曲轴一维仿真模型,结合台架试验对影响曲轴扭振的重要因素进行标定。基于台架标定参数搭建整车计算模型,研究动力总成发动机后端弹性联轴器解耦对曲轴扭振的影响。结果表明:皮带轮系刚度和阻尼对发动机曲轴的扭振有一定抑制作用,不带皮带轮系的建模结果更保守;匹配整车用弹性联轴器主激励阶次的扭振幅值较台架和整车解耦状态下略高,同平台可采用解耦方式建模;当弹性联轴器扭转刚度较小或接近减振器扭转刚度时会产生零频响应,需要根据曲轴应力和疲劳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台架扭振测试结果不能完全反映整车实际的扭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联轴器 扭转刚度 解耦 扭振
下载PDF
Exact simulation for direction-dependent large elastic strain responses of soft fibre-reinforced composites
11
作者 Huifeng XI Guicheng ZHAO +2 位作者 OBRUHNS Siyu WANG Heng XIAO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9期1497-1510,共14页
An explicit form of the elastic strain-energy function for direction-dependent large elastic strain behaviors of sof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is first presented based upon a decoupled approach for simulating compl... An explicit form of the elastic strain-energy function for direction-dependent large elastic strain behaviors of sof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is first presented based upon a decoupled approach for simulating complex nonlinear coupling effects.From this form,the exact closed-form solutions are then obtained for the uniaxial tension responses in the fiber and cross-fiber directions.With such exact solutions,the issue of simultaneously simulating strongly coupling nonlinear responses in the fiber and cross-fiber directions may be reduced to the issue of separately treating each decoupled uniaxial stress-strain response,thus bypassing usual complexities and uncertainties involved in identifying a large number of strongly coupled adjustable parameters.The numerical examples give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large strain respo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soli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large elastic strain transverse isotropy strain-energy function logarithmic strain decoupling approach
下载PDF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 for haptic interaction:a review 被引量:3
12
作者 Aiguo SONG Liyue FU 《Virtual Reality & Intelligent Hardware》 2019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Haptic intera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which let a person not only view the 3D virtual environment but also realistically touch the virtual environment.As a key part of haptic int... Haptic intera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which let a person not only view the 3D virtual environment but also realistically touch the virtual environment.As a key part of haptic interaction,force feedback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function for the haptic interaction.Therefore,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In this paper,some conventional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s based on different measurement principles,such as resistive,capacitive,piezoelectric,are briefly introduced.The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s of the elastic body of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s are reviewed.It is obviou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 is mainly dependent upo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elastic body.Furthermore,the calibration process of the force sensor is analyzed,and problems in calibration are discussed.Interdimensional coupling error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s.Therefore,reducing or even eliminating dimensional coupling error becomes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in the design of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s,and the decoupling state-of-art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t last,the trends and current challenges of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ing technology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tic interaction Virtual reality Multi-dimensional force sensor elastic body decoupling Force sensor calibration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化肥施用量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光伟 刘洁 +3 位作者 冯畅 冯海丽 马逸岚 周希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4期363-371,共9页
临沂市化肥施用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化肥施用强度仍未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基于临沂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临沂市未来化肥施用强度趋势,评价临沂市化肥施用情况,计算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所需年限;采... 临沂市化肥施用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化肥施用强度仍未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基于临沂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临沂市未来化肥施用强度趋势,评价临沂市化肥施用情况,计算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所需年限;采用弹性脱钩模型分析临沂市化肥施用与农业增长关系变化;运用LMDI分解模型将临沂市化肥施用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市场效应、效率效应,计算出各效应的贡献值,从而提出临沂市化肥减量驱动机制,为临沂市化肥减量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临沂市化肥施用强度到2027年达到国家标准,到2030年达到国际标准;临沂市弹性脱钩系数近10年除2016—2018年为扩张性联结外,其他年均已达到绝对脱钩,且各县区大部分已绝对脱钩,说明临沂市及其各县区近年来的农业产值与化肥施用量变化关系较小。对临沂市化肥减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市场效应(负效应)和效率效应(正效应),而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临沂市化肥减量的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应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高化肥效率、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户施肥培训、改善种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强度 灰色预测 弹性脱钩 LMDI分解模型 临沂市
下载PDF
山西省各地区工业基于弹性脱钩方法的绿色经济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昆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9-76,共8页
针对山西省各地区工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目标影响的现状,进行了基于弹性脱钩方法的绿色经济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法验证了脱钩弹性结果,分析了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各地经济绿色增长的路径,找出了脱钩弹性评价结果中经济"不合群&qu... 针对山西省各地区工业发展对绿色经济目标影响的现状,进行了基于弹性脱钩方法的绿色经济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法验证了脱钩弹性结果,分析了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各地经济绿色增长的路径,找出了脱钩弹性评价结果中经济"不合群"的地区,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脱钩 聚类分析 绿色经济 “不合群”地区 工业
下载PDF
三缸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鲍金龙 张建波 +2 位作者 连俊义 白炜 赵珂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解决某三缸机车型怠速振动问题,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建立悬置系统数学模型,对影响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的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悬置系统模态频率分布与解耦对提高悬置系统NVH性能同等重要。优化悬置刚度与弹性中心位置,使系... 为解决某三缸机车型怠速振动问题,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建立悬置系统数学模型,对影响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的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悬置系统模态频率分布与解耦对提高悬置系统NVH性能同等重要。优化悬置刚度与弹性中心位置,使系统弹性轴与扭矩轴重合,可实现系统的完全解耦,获得更低的俯仰(Pitch)模态频率,并使驾驶员右耳处的声振传函(NTF)响应在低频峰值处降低4.5 d B。试验结果及主观评价表明,车辆怠速振动问题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置系统 扭矩轴 弹性轴 能量解耦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大范围转动弹性梁柔性动力学建模与摄动解耦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磊 赵新华 +3 位作者 李彬 周海波 杨玉维 刘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1-397,共7页
为实现大空间转动弹性梁的高速、高精度平稳控制,首先需解决弹性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问题,并完成动力学解耦。假设柔性连杆为欧拉-伯努利梁,应用假设模态法进行坐标离散,采用Galerkin法和Hamilton最小变微分原理建立弹性梁柔性动力学模... 为实现大空间转动弹性梁的高速、高精度平稳控制,首先需解决弹性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问题,并完成动力学解耦。假设柔性连杆为欧拉-伯努利梁,应用假设模态法进行坐标离散,采用Galerkin法和Hamilton最小变微分原理建立弹性梁柔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摄动理论构建正则摄动式,应用多尺度法对摄动式进行改进,对比分析了常规正则摄动法、改进后摄动法的解耦精度,应用四阶Runge-Kutta法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摄动法解耦精度高,解耦误差比常规正则摄动误差降低一个数量级,解决了低阶正则摄动法解耦精度低的问题,避免了采用高阶摄动来提高解耦精度而产生庞大计算量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梁 柔性动力学 摄动解耦 多尺度法 误差
下载PDF
大规模群桩基础相互作用近似解耦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威 梁发云 陈海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7-141,共5页
针对传统弹性理论法过高地估计了桩-桩相互作用效应,基于杆件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半无限土体中群桩基础的桩侧剪应力求解方程,通过简化桩-桩的相互作用效应,将群桩基础桩侧摩阻力的求解方程近似解耦,实现了群桩基础桩身剪应力和位移的快速... 针对传统弹性理论法过高地估计了桩-桩相互作用效应,基于杆件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半无限土体中群桩基础的桩侧剪应力求解方程,通过简化桩-桩的相互作用效应,将群桩基础桩侧摩阻力的求解方程近似解耦,实现了群桩基础桩身剪应力和位移的快速求解目标。通过两桩相互作用系数以及柔性承台下群桩基础差异沉降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简化方法的合理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简化方法计算得到的相互作用系数与严格的边界积分方程法解答较为接近,稍小于Poulos弹性理论法的计算结果;柔性承台下群桩的差异沉降在桩间距较小时与经典解答较为接近,而在桩间距较大时则存在一定的差别。该简化方法大幅减少了群桩计算工作量,适用于大规模群桩基础的快速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群桩 弹性理论 解耦 桩-桩相互作用 快速求解
下载PDF
基于弹性脱钩的耕地消耗量与经济增长量的关系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1-46,共6页
利用弹性脱钩方法和Tapio评价标准对江苏省1980—2009年间的经济增长量与其所消耗的耕地量进行动态的相关性分析,说明了江苏经济发展还脱离不了对自然资源投入的依靠,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耕地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提出了我国应在保证经... 利用弹性脱钩方法和Tapio评价标准对江苏省1980—2009年间的经济增长量与其所消耗的耕地量进行动态的相关性分析,说明了江苏经济发展还脱离不了对自然资源投入的依靠,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耕地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提出了我国应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耕地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脱钩 Tapio评价标准 耕地消耗量 经济增长量
下载PDF
重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志刚 徐伟刚 +1 位作者 王军 刘保国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8-24,31,共8页
提出对重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要求,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导出简化的弹性解耦方程,分析在四点悬置的基础上增加辅助悬置的必要性,并根据弹性解耦方程计算辅助悬置的刚度。在ADAMS软件中应用... 提出对重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要求,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导出简化的弹性解耦方程,分析在四点悬置的基础上增加辅助悬置的必要性,并根据弹性解耦方程计算辅助悬置的刚度。在ADAMS软件中应用能量解耦法对某重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弹性解耦方程计算的悬置刚度可实现系统良好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汽车 动力总成 悬置刚度 弹性解耦
下载PDF
大范围转动弹性梁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摄动解耦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新华 姬亮平 +2 位作者 赵磊 杨玉维 刘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60,共6页
计及弹性梁大范围转动与弹性小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应用假设模态法进行坐标离散,采用Galerkin法和Hamilton原理建立弹性梁刚柔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依据摄动理论构建正则摄动式,进而完成弹性梁非线性动力学的摄动解耦,在此基础上深入... 计及弹性梁大范围转动与弹性小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应用假设模态法进行坐标离散,采用Galerkin法和Hamilton原理建立弹性梁刚柔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依据摄动理论构建正则摄动式,进而完成弹性梁非线性动力学的摄动解耦,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了摄动解耦误差及有效时间序列与阻尼系数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时间序列内摄动解耦精度较高,可通过简单增加摄动级数来进一步提高精度,避免了数值类方法存在的大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范围转动 弹性梁 非线性动力学 摄动解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