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际法院的三重性分级判案规则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卫彬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93,157-158,共17页
国际法院在解决涉及领土纠纷的实践中,适用了一项三重性分级判案规则,即条约优先适用,然后考虑保持占有,最后适用有效控制理论。条约和保持占有法律是证明领土权利归属的直接方法,有效控制则为间接方法。但是,国际法院在适用该规则过程... 国际法院在解决涉及领土纠纷的实践中,适用了一项三重性分级判案规则,即条约优先适用,然后考虑保持占有,最后适用有效控制理论。条约和保持占有法律是证明领土权利归属的直接方法,有效控制则为间接方法。但是,国际法院在适用该规则过程中过于依赖条约法,甚至赋予未经批准的条约以法律效力,尤其在2008年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案中,采取了崭新的权利取得模式,意在进一步弱化当事国的原始权利,以凸显有效控制的效力,其法理依据难以令人十分信服。尽管如此,国际法院三重性分级规则对中国在解决领土争端中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作者认为,中国应加强对享有历史主权的固有领土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彰显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法 保持占有 有效控制 国际法院 判案规则
原文传递
证据保全的性质重识与功能再造 被引量:7
2
作者 段文波 李凌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8,共8页
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对证据保全制度做出了修正。证据保全本质上应当属于预先进行的证据调查。囿于错误的性质定位,新法虽在外观上细化了证据保全的程序规则,本质上却将其指向了错误的轨道,引发了保全效果不佳、欠缺程序保障及诉... 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对证据保全制度做出了修正。证据保全本质上应当属于预先进行的证据调查。囿于错误的性质定位,新法虽在外观上细化了证据保全的程序规则,本质上却将其指向了错误的轨道,引发了保全效果不佳、欠缺程序保障及诉前证据保全功能单一的问题。为使证据保全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效用,我国应当在明晰其诉讼性质的基础上,以固定证据资料、强化当事人事证收集能力、促进集中审理以及达成纠纷多样化解决的现代型功能为框架,从类型化构建及具体程序规则方面对证据保全制度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保全 证据调查 程序保障 事证开示 效力规范
原文传递
提取有效规则的关联分类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武建华 沈钧毅 方加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5,共4页
针对关联分类算法产生的规则普遍存在分类器分类精度、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取有效规则的关联分类算法———ACDER算法.首先定义了剩余支持度和剩余置信度,然后通过计算规则剩余支持度和剩余置信度建立了分类器并进行剪枝,以达成... 针对关联分类算法产生的规则普遍存在分类器分类精度、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取有效规则的关联分类算法———ACDER算法.首先定义了剩余支持度和剩余置信度,然后通过计算规则剩余支持度和剩余置信度建立了分类器并进行剪枝,以达成对分类尽量少且最有效的规则构成分类器,确保分类器中不存在任何冗余规则和冲突规则.在8个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分类精度比关联规则算法提高了4.15%,而在所有数据源分类器上的规则数却减少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关联分类 有效规则 分类器
下载PDF
Coherence of the Even-Odd Rule with an Effective-Valence Isoelectronicity Rule for Chemical Structural Formulas: Application to Known and Unknown Single-Covalent-Bonded Compounds 被引量:5
4
作者 Geoffroy Auvert 《Ope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Ions or molecules are said to be isoelectronic if they are composed of different elements but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electrons, the same number of covalent bonds and the same structure. This criterion is unfortunatel... Ions or molecules are said to be isoelectronic if they are composed of different elements but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electrons, the same number of covalent bonds and the same structure. This criterion is unfortunately not sufficient to ensure that a chemical structure is a valid chemical compound. In a previous article, a procedure has been described to draw 2D valid structural formulas: the even-odd rule. This rule has been applied first to single-bonded molecules then to single-charged single-bonded ions. It covers hypovalent, hypervalent or classic Lewis’ octet compounds. The funding principle of the even-odd rule is that each atom of the compound possesses an outer-shell filled only with pairs of electr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ule guarantees validity of any single-covalent-bond chemical structur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is even-odd rule and its electron-pair criterion are checked for coherence with an effective-valence isoelectronic rule using numerous known compounds having single-covalent-bond connections. The test addresses Lewis’ octet ions or molecules as well as hypovalent and hypervalent compound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even-odd rule and the effective-valence isoelectronicity rule are coherent for known single-covalent-bond chemical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electronicity effective VALENCE MOLECULE Ion Even-Odd rule Structural Formula COVALENT Bond
下载PDF
How the Even-Odd Rule, by Defining Electrons Pairs and Charge Positions, Can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to the Langmuir-Octet Rule in Understanding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Atoms in Ions and Molecules 被引量:5
5
作者 Geoffroy Auvert 《Ope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5年第2期28-38,共11页
In the course of time, numerous rules were proposed to predict how atoms connect through covalent bond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ments in the periodic table, the rule of eight was first proposed to draw form... In the course of time, numerous rules were proposed to predict how atoms connect through covalent bond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ments in the periodic table, the rule of eight was first proposed to draw formulas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 later named octet rule exhibited shortcomings when applied to inorganic compounds. Another rule, the rule of two, using covalent bonds between atoms, was proposed as an attempt to unify descrip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olecules. This rule unfortunately never managed to expand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of the octet rule to inorganic compounds. In order to conciliate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the recently put forward even-odd and the isoelectronicity rules suggest the creation of one group of compounds with pairs of electrons. These rules compass the rule of two for covalent bonds as well as the octet rule for organic compounds and suggest transforming bonds of multi-bonded compounds in order to unify representations of both groups of compound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fourfold: to extend the rule of two to every atom shells;to replace the well-known octet rule by the even-odd rule;to apply the isoelectronicity rule to each atom an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range of the charge of an atom in a compound. According to both rules, the drawing of one atom with its single-covalent bonds is described with electron pairs and charge positions. To illustrate the rules, they are applied to 3D configurations of clu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Odd Isoelectronicity rule effective VALENCE Molecule Chemical Formula COVALENT Bond Ion
下载PDF
基于模型自动判读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强 郭丽丽 马振林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年第7期17-20,24,共5页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测试数据和遥测数据量大、判据复杂等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自动判读方法,可对被测参数进行实时的动态判读。文中设计并实现了几种通用的判读规则,实现了对复杂规则的描述,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建立相应的...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测试数据和遥测数据量大、判据复杂等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自动判读方法,可对被测参数进行实时的动态判读。文中设计并实现了几种通用的判读规则,实现了对复杂规则的描述,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建立相应的判读规则。对每个要求判读的参数可通过图形化或文本的方式建立判读模型,图形化后能够自动生成JavaScript脚本,利用脚本驱动判读模型从而执行对测试数据的判读过程。该方法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判读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载荷 规则 自动判读 模型
下载PDF
唐宋徽州交通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楠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0-62,共3页
唐宋时期,随着中原移民的迁入和开发,徽州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徽人利用山川地理形势,在官府主持或当地士绅和往来商人共同努力下,逐渐凿开了徽州通往外界的水陆交通。水陆交通的建设,使徽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也加强了政府对... 唐宋时期,随着中原移民的迁入和开发,徽州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徽人利用山川地理形势,在官府主持或当地士绅和往来商人共同努力下,逐渐凿开了徽州通往外界的水陆交通。水陆交通的建设,使徽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也加强了政府对徽州的有效统治。与此同时,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徽州商品的输出,促进了徽州商业的发展。依靠便利的交通,逐步形成了以徽州为地域商品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建设 物资 有效统治 商品输出 商业中心
下载PDF
基于显著区域的行人检测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 陈军 +1 位作者 方稳华 梁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0-523,共4页
针对经典行人检测算法(HOG+SVM algorithm)因滑动窗口滑动次数过多引起的计算量过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区域的行人检测算法。把提取的显著度和原图结合得出有效图,实现由整张图像行人检测到局部有效图行人检测的转变;用贝叶斯准则将... 针对经典行人检测算法(HOG+SVM algorithm)因滑动窗口滑动次数过多引起的计算量过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区域的行人检测算法。把提取的显著度和原图结合得出有效图,实现由整张图像行人检测到局部有效图行人检测的转变;用贝叶斯准则将有效区域和基于协方差的行人检测有机结合,达到在降低计算量的同时提高检测准确率的效果。在公开数据集INRIA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计算量,明显改善了误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显著区域 有效区域 协方差矩阵 贝叶斯准则
下载PDF
板带轧制断面形状调节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单修迎 刘宏民 贾春玉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了分析各种断面形状调节手段对各次断面形状的影响规律,以HC轧机为例,以倾辊、工作辊弯辊、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和中间辊横移作为断面形状调节手段,按照机理模型计算了各调节手段对1次、2次、3次和4次断面形状的影响系数,系统地揭示了各... 为了分析各种断面形状调节手段对各次断面形状的影响规律,以HC轧机为例,以倾辊、工作辊弯辊、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和中间辊横移作为断面形状调节手段,按照机理模型计算了各调节手段对1次、2次、3次和4次断面形状的影响系数,系统地揭示了各种调节手段对各次断面形状的影响规律,为断面形状在线控制模型的建立、实现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带轧制 断面形状调节 影响矩阵 影响规律
下载PDF
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洪亮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8-81,共4页
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大部分是传统教育下的失败者,而中职教师绝大部分并没有接受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培训,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显得尤为鲜明。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经验总结,寻找理论支撑,通过课... 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大部分是传统教育下的失败者,而中职教师绝大部分并没有接受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培训,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显得尤为鲜明。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经验总结,寻找理论支撑,通过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几个方面来探寻中职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 有效管理 规则 分层次教学
下载PDF
谈效果历史中的转型中国法治——以一种中国化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从效果历史的角度来看法治的发展过程,如果仅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只有历史考据学的分析,则法治的发展史会变成一部"死史",并不能为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解读和借鉴。探究转型中国社会中的法治及其问题,应该... 从效果历史的角度来看法治的发展过程,如果仅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只有历史考据学的分析,则法治的发展史会变成一部"死史",并不能为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解读和借鉴。探究转型中国社会中的法治及其问题,应该先明白中国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的转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或清算了西方理论在中国自由生长的脉搏。作为解释者,必须从所在的不同于以往的环境、思维、地位、文化、经济、政治等出发,按照已有的"成见"作出处境和视域的融合。这些成见是"中国化"的成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历史 转型 法治 中国化
下载PDF
HHV和HVV耦合的有效拉氏量及费曼规则(英文)
12
作者 热依玛汗.热西丁 帕丽旦.阿西木 帕热文.阿吾提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82-190,共9页
首先包含Higgs粒子的六维算符用物理场来表示,然后给出包含HHV和HVV相互作用顶点的有效拉氏量,其中V=A,Z,W士。最后,推导出每个六维算符和有效拉氏量的费曼规则。
关键词 六维算符 有效拉氏密度 费曼规则
下载PDF
有效拉氏量和费曼规则(英文)
13
作者 帕力旦木·阿西木 热依玛汗·热西丁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39-443,共5页
首先把不包含Higgs场的六维算符用物理场来表示,然后写出带电和不带电的三重波色子WWV和ZZV的有效拉氏量。最后,推导出有效拉氏量所对应的费曼规则。
关键词 六维算符 有效拉氏量 费曼规则
下载PDF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三早”法则
14
作者 王珠凡 《高教学刊》 2017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关系着学校的声誉、生存稳定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探索有效的方式促进毕业生就业是关键所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实施"三早"法则,对促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关系着学校的声誉、生存稳定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探索有效的方式促进毕业生就业是关键所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实施"三早"法则,对促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有效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有效就业 就业率 法则
下载PDF
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科学执政
15
作者 周家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2-45,共4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存在的条件,也是任何政党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执政党通过代表国家的利益,而实现对其主权范围内的绝大部分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在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能否有效的配置自然资源,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科学性的重要标...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存在的条件,也是任何政党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执政党通过代表国家的利益,而实现对其主权范围内的绝大部分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在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能否有效的配置自然资源,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科学性的重要标准,决定了一个政党能不能实现科学执政和执好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自然资源 科学执政 有效配置
下载PDF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控藏机制 被引量:49
16
作者 卓勤功 宁方兴 荣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22,共7页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是连接源岩和圈闭的纽带,是油气成藏静态要素和动态过程的统一体。输导体系按构成分为断裂型、砂体型、不整合面型和复合型;按有效性分为有效输导体系和高效输导体系;按识别难易程度分为输导体系和隐蔽输导体系。输导...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是连接源岩和圈闭的纽带,是油气成藏静态要素和动态过程的统一体。输导体系按构成分为断裂型、砂体型、不整合面型和复合型;按有效性分为有效输导体系和高效输导体系;按识别难易程度分为输导体系和隐蔽输导体系。输导体系空间展布控制油气藏网格状分布,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控制油气运聚,隐蔽输导体系控制洼陷带岩性圈闭成藏。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精细研究及其控藏机制对在成熟探区开拓勘探空间、寻找剩余油气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 控藏机制 油气勘探 形成机理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变化对流域产沙影响的规律及阈值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晓燕 党素珍 +1 位作者 高云飞 杨胜天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518,共14页
围绕植被变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已有海量研究成果,但提出的植被盖度~土壤侵蚀量响应规律多是基于坡面小区上的观测成果,反映的是植被变化在"本地"的水沙响应,不能反映植被变化对小区下游的坡面、沟谷和河道的"异地"... 围绕植被变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已有海量研究成果,但提出的植被盖度~土壤侵蚀量响应规律多是基于坡面小区上的观测成果,反映的是植被变化在"本地"的水沙响应,不能反映植被变化对小区下游的坡面、沟谷和河道的"异地"效应。在近20年黄河来沙锐减的背景下,如何在较大的流域尺度上,评价林草植被变化对流域产沙量的影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在对黄土丘陵区地貌和产沙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易侵蚀区、林草有效覆盖率(Ve)和产沙指数(Si)等新概念,利用黄土丘陵区流域实测的林草、降雨和水沙数据,分析了林草植被变化与流域产沙能力之间的响应规律及其机制,提出了可基本遏制流域产沙的林草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流域的产沙指数均随林草有效覆盖率Ve的增大而减小,二者呈指数关系;当Ve≤40%~45%时,产沙指数随Ve增大而迅速降低,不过在Ve<20%时改善植被的减沙作用不太稳定;Ve>40%~45%后,改善植被导致的产沙指数递减速率越来越小。流域的林草植被覆盖程度越差,产沙强度对雨强越敏感;当Ve>50%~60%后,决定流域产沙量的首要因素是有效雨量,雨强次之。林草植被改善是通过对流域产洪量和含沙量的共同减少、以及地表径流输移阻力的增大,实现对流域产沙量的削减;削减洪水和增大阻力均将导致黄丘区地表的水蚀动力降低,含沙量降低则是地表物质补给困难的直接反映。对于黄土丘陵区的第1~4副区,要实现流域产沙模数≤1000 t/(km^2·a)的目标,林草有效覆盖率应达55%~65%以上,该阈值自东向西递增。对于黄土丘陵区的第5副区,当林草有效覆盖率Ve>45%~50%后,流域产沙量也趋于稳定,但因产沙机制特殊,即使林草梯田有效覆盖率达到60%以上,仍难以基本遏制流域的产沙;而且,河(沟)床产沙占比越高,依靠林草植被改善而削减产沙的难度越大。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流域产沙 林草有效覆盖率 影响 规律 阈值
下载PDF
数字法治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进路 被引量:11
18
作者 钱弘道 康兰平 申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24,共20页
量化法治将抽象的法治变成具体的数据,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传统法治的研究和实践模式。数字化为量化法治提供了技术手段,也催生了一种新型法治形态——数字法治。数字法治是量化法治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法治是法治系统工程的一种面向。大... 量化法治将抽象的法治变成具体的数据,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传统法治的研究和实践模式。数字化为量化法治提供了技术手段,也催生了一种新型法治形态——数字法治。数字法治是量化法治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法治是法治系统工程的一种面向。大数据是数字法治的灵魂“。实践法治观+实效法治观+系统法治观”构成了数字法治的分析范式。数字法治具体表现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方面综合集成的场景应用。法治指数能够满足数据规范化、场景应用精准化、风险预警实时化等数字法治的需要。数字法治面临制度供给、数据共享、数据安全三大难题。数字法治建立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之上。解决数据共享难题要从机制、利益、技术三方面入手。数据安全治理要实现体系化、标准化、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法治 数字法治 实践法治观 实效法治观 系统法治观 法治系统工程
原文传递
多组分稀土串级萃取有效分离系数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学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6-1930,共5页
通过数学表达式研究多组分稀土串级萃取有效分离系数的理论规则,提出计算有效分离系数的平均分数法,对等效组分法、产品分数法和平均分数法计算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离系数存在极值规则、比例规则和权重规则;只有平均分数... 通过数学表达式研究多组分稀土串级萃取有效分离系数的理论规则,提出计算有效分离系数的平均分数法,对等效组分法、产品分数法和平均分数法计算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离系数存在极值规则、比例规则和权重规则;只有平均分数法完全遵循极值规则、比例规则和权重规则:平均分数法的计算结果,介于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而且随组分摩尔分数变化的趋势是合理的:平均分数法计算的极值误差为0;与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相比,在整个空间分布中平均分数法的准确度明显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 稀土 串级萃取 有效分离系数 理论规则 平均分数法
下载PDF
水饱和岩石中爆炸应力波传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钟 王肖钧 +1 位作者 赵凯 刘飞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6-302,共7页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不相融混合物理论,假定组分间无相对运动,采用B-W-N-B有效应力准则,在屈服面中引入孔隙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多孔含水介质流固耦合的本构模型,并给出了孔隙的演化方程,对水饱和凝灰岩介质中的爆炸应力波传播作了数值...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不相融混合物理论,假定组分间无相对运动,采用B-W-N-B有效应力准则,在屈服面中引入孔隙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多孔含水介质流固耦合的本构模型,并给出了孔隙的演化方程,对水饱和凝灰岩介质中的爆炸应力波传播作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给出的应力波形与实测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采用本文中所述流固耦合本构模型,可很好地预测水饱和岩石中爆炸波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本构模型 B—W—N—B有效应力准则 水饱和岩石 爆炸应力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