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孟涛 邱隆伟 +3 位作者 王永诗 刘雅利 刘鹏 程付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3-609,共7页
为了解释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外源油气在三合村洼陷内部聚集成藏的问题,利用流体包裹体、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结合典型井埋藏史与边界断裂演化史分析,从油气成藏期与运移路径演化2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反映... 为了解释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外源油气在三合村洼陷内部聚集成藏的问题,利用流体包裹体、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结合典型井埋藏史与边界断裂演化史分析,从油气成藏期与运移路径演化2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反映成熟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均证实,三合村洼陷存在东营组沉积早期、馆陶组及明化镇组沉积晚期油气成藏过程,早期油气主要源自渤南洼陷沙四上烃源岩,之后渤南洼陷沙三段及沙一段烃源岩相继成熟供烃,构成了三合村洼陷完整的成藏序列。东营组成藏期,边界断层未能错开三角洲砂体,渤南油气可沿统一砂体直接向三合村运聚;晚期由断层、砂体及不整合构成的复合体系,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输导通道。油气正是通过"早期统一砂体运移"和"断层—砂体—不整合复合运移"等方式向三合村洼陷内部及其南部斜坡运聚,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有效运移 三合村洼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论网瘾大学生上网动机的有效迁移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依据动机迁移理论,网瘾现象的内部心理因素在于大学生没能很好地实现上网与学习两种动机之间的正向迁移。本文通过开创网瘾大学生对网瘾知识学习新课堂的全新课堂形式来构建出二者的相同要素,从而建立联系,最终完成迁移活动。
关键词 网瘾 大学生 动机 有效迁移
下载PDF
油气运移基础理论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66
3
作者 李明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在非均质地层中 ,烃类的扩散流和体积流可以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 .扩散流有助于烃类从源岩中排出 ,并通过流动方式的转变直接参与油气的聚集成藏 .在致密泥岩层中 ,扩散流和体积流的计算流速分别为 4~ 18m/Ma和 3~ 15m/Ma,几乎没有差... 在非均质地层中 ,烃类的扩散流和体积流可以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 .扩散流有助于烃类从源岩中排出 ,并通过流动方式的转变直接参与油气的聚集成藏 .在致密泥岩层中 ,扩散流和体积流的计算流速分别为 4~ 18m/Ma和 3~ 15m/Ma,几乎没有差别 ,说明泥岩中的流动也可以用达西公式来表述 .虽然油气的浮力流和渗流都是地下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但油气在水中上浮不呈连续相流动 .因此不要求也不能用达西公式表述临界运移饱和度和相对渗透率 .优势运移通道和有效运移空间是 2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 ,后者是指地层中真正发生了油气运移的空间 .大约有 70 %的油气藏位于优势运移通道上 ,而在运载层中有效运移通道空间约占总孔隙空间的 5 %~ 10 % .圈闭的封盖强度与闭合度有 3种不同的组合类型 ,它们是世界上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根据研究和统计 ,世界石油储量的半衰期约为 2 9Ma ,大油田的中值年龄约为 35Ma .根据烃类的微渗漏流量计算 ,中 -大型油气藏的平均自然年龄约为 5 0~ 10 0M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流 体积流 优势运移通道 有效运移空间 封盖强度 中值年龄
下载PDF
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陈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地化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辛东地区的油气来源、有效输导体系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辛东地区主要以沙四型原油为主,构造两翼的油气来源相对单一,主要由相邻的牛庄和民丰... 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地化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辛东地区的油气来源、有效输导体系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辛东地区主要以沙四型原油为主,构造两翼的油气来源相对单一,主要由相邻的牛庄和民丰生油洼陷供烃;构造核部的油气主要由牛庄、民丰洼陷以及下伏地层的烃源岩提供,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油气的注入方向为西北和西南方向的民丰洼陷和牛庄洼陷。该区油气运移的有效输导体系主要受辛172、辛120和永20断层控制,据此建立的砂体控藏模式、圈闭控藏模式和断、砂匹配关系控藏模式可用来指导该区的油气藏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辛东地区 含氮化合物 有效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_2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金祥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成藏有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纵向上生储盖组合匹配利于油气成藏。斜坡东南部长2油藏的有效烃源岩是长7油组的湖相泥页岩,鼻褶带轴部的高角度构造裂缝系统及渗透性强的连通孔喉是油气运移的...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成藏有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纵向上生储盖组合匹配利于油气成藏。斜坡东南部长2油藏的有效烃源岩是长7油组的湖相泥页岩,鼻褶带轴部的高角度构造裂缝系统及渗透性强的连通孔喉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空间,燕山运动对陕北斜坡延长组的构造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并确定长2油藏的油气运聚模式为阶梯状爬升运移+构造脊聚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低幅度鼻褶带 有效运移通道空间 油气运聚模式 陕北斜坡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识别——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1 位作者 陈涛 龚永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35,241,共5页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从油气地化特征、流体性质、油气显示、原油物性等方面入手,总结了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的判识方法,明确了有效输导体系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断陷盆地有效输导体系主要受断层"时空有效性&...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从油气地化特征、流体性质、油气显示、原油物性等方面入手,总结了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的判识方法,明确了有效输导体系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断陷盆地有效输导体系主要受断层"时空有效性"控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输导断层匹配较好的砂体与其共同组成有效输导体系;油气从生油洼陷沿运移通道呈发散状运移,随着运移层位及距离的改变,逐渐向输导断层较强的优势输导部位聚集成藏;靠近生油洼陷切穿烃源岩的二、三级断层的活动时间较长,活动期与成藏时间匹配较好,多为有效输导断层,控制了该区油气的运聚过程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输导体系 断层 油气运移 断陷盆地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库车坳陷的断裂有效运移通道及其物理模拟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永河 吕延防 +2 位作者 付晓飞 付广 李照永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9-401,共13页
库车坳陷区的变形,垂向上可分为3大构造层:盐上层、新生代膏盐层和盐下层。根据该地典型构造的含气性差异,分析了断裂有效输导天然气的地质条件,认为充足且有效的气源条件、沟通源岩与圈闭且不断穿区域性盖层的盐下断裂以及完整的圈闭... 库车坳陷区的变形,垂向上可分为3大构造层:盐上层、新生代膏盐层和盐下层。根据该地典型构造的含气性差异,分析了断裂有效输导天然气的地质条件,认为充足且有效的气源条件、沟通源岩与圈闭且不断穿区域性盖层的盐下断裂以及完整的圈闭是决定天然气沿断裂运聚成藏的重要条件,因而不断穿区域性盖层的盐下断裂是有效油气运移通道,并用物理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与断裂有效运移通道相配置的砂体的封闭程度、体积和物理性质的差异发现:沿断裂有效运移通道运移的天然气向断裂两侧储层分流的优势运移路径明显不同,在发育断裂有效运移通道时,断裂带内部的流体总是向着断裂带两侧封闭程度差、体积大和物性好的储层分流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下断裂 有效运移通道 典型构造 物理模拟 库车坳陷
下载PDF
利用静电旋风除尘器捕集亚微米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名山 马朝臣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38,共3页
利用高场强静电旋风除尘器捕集柴油机排放的亚微米粒子,通过实验证实了,静电旋风除尘器可以有效捕集亚微米粒子。提出了对于该静电旋风除尘器,粒子的有效驱进速度与进口风速的关系式,这对于发展捕集亚微米粒子的静电旋风除尘器具有一定... 利用高场强静电旋风除尘器捕集柴油机排放的亚微米粒子,通过实验证实了,静电旋风除尘器可以有效捕集亚微米粒子。提出了对于该静电旋风除尘器,粒子的有效驱进速度与进口风速的关系式,这对于发展捕集亚微米粒子的静电旋风除尘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控制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旋风除尘器 亚微米粒子 柴油机颗粒 除尘器
下载PDF
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付晓飞 吕延防 孙永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11,共3页
文章围绕连接气源岩与圈闭的有效运移通道的高效输导效率问题 ,分析了克拉 2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克拉 2构造有效运移通道为盐下断裂F2 ,断裂活动时期产生优势裂隙造成负压 ,抽吸早期生成于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中的天然气 ,诱导其向断... 文章围绕连接气源岩与圈闭的有效运移通道的高效输导效率问题 ,分析了克拉 2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克拉 2构造有效运移通道为盐下断裂F2 ,断裂活动时期产生优势裂隙造成负压 ,抽吸早期生成于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中的天然气 ,诱导其向断裂带中运移 ,即为“地震泵”抽吸作用。之后大规模天然气在构造挤压应力和超压的驱动下沿断裂带快速运移并充注于圈闭中 ,由于“入字型”的散失断裂不直接连接圈闭 ,因此充注到圈闭中的天然气不会大量散失。断层停止活动后 ,穿盐断裂F1受压很快垂向封闭 ,侧向砂泥对接以及良好的盖层品质使天然气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天然气 成藏原因 封盖条件 泥岩 压力 气源 烃源岩
下载PDF
济阳坳陷渤南—孤北地区深层天然气有效输导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有录 刘华 李宗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530,共6页
根据天然气的成因分布、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地层水矿化度变化特征、储层沥青的分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分析了济阳坳陷渤南—孤北地区深层天然气的有效输导体系及运移方向。研究表明,渤南洼陷深层源岩生成的油型天然气通过孤... 根据天然气的成因分布、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地层水矿化度变化特征、储层沥青的分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分析了济阳坳陷渤南—孤北地区深层天然气的有效输导体系及运移方向。研究表明,渤南洼陷深层源岩生成的油型天然气通过孤西断层、不整合等输导体系向孤北潜山带呈阶梯状运移聚集;而孤北潜山低部位源岩生成的煤型天然气沿潜山内部被南北向断层切割的断块内部的砂体由北向南运移聚集。来自渤南洼陷沙四段的油气在输导层运移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质色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运移 有效输导体系 储层沥青 深层 济阳坳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输导体系定量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京坤 尹伟 +3 位作者 邱楠生 徐士林 陈纯芳 马立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8-886,共9页
输导体系控制红河油田油气运聚成藏,为了更为有效地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输导体系,基于地质、录井、测井及地震解释,系统分析红河油田延长组输导体系"断-砂"组合的匹配性。利用泥岩涂抹因子(SGR)及断层紧闭指数(I_(FT))定量分析... 输导体系控制红河油田油气运聚成藏,为了更为有效地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输导体系,基于地质、录井、测井及地震解释,系统分析红河油田延长组输导体系"断-砂"组合的匹配性。利用泥岩涂抹因子(SGR)及断层紧闭指数(I_(FT))定量分析研究区断层输导性能,断层间不同的封堵特征体现了断层输导差异性。采用有效空间系数(C_m)及砂体输导系数(K_s),定量厘定主力输导层并分析其输导性能,砂体输导系数与油气显示的关系研究表明,Ks>2的砂体具有较好的输导性能。结合成藏关键时期及现今的油藏剖面解析,发现油气运聚区域与现今油藏分布基本吻合。研究认为,现今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红河油田储层在低孔低渗的背景下,成藏关键时期的"断-砂"输导体系是油气运聚的主要通道,部分区域存在油气沿裂缝垂向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涂抹因子 断层紧闭指数 有效空间系数 砂体输导系数 输导体系 红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静电收集数学物理模型及效率公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福春 张国权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9-21,共13页
本文利用微元法,基于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粒子静电收集的数学模型。根据静电除尘器中浓度不均的实验结果,确立了新的边界条件。通过边界条件得到了粒子有效驱进速度的表达式,We=-1/c((?)c/(?)x)Vb.由数学模型的解导出了粒子在静电除尘... 本文利用微元法,基于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粒子静电收集的数学模型。根据静电除尘器中浓度不均的实验结果,确立了新的边界条件。通过边界条件得到了粒子有效驱进速度的表达式,We=-1/c((?)c/(?)x)Vb.由数学模型的解导出了粒子在静电除尘器中的收集效率公式,此式比Deutsch效率公式在指数上多一个F因子。由效率公式得到的粒子另一有效驱进速度表达式和We=-1/c((?)c/(?)x)Vb是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 除尘器 数学物理模型 效率
下载PDF
静电净化器内电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刚 艾庆文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84,共4页
根据电除尘器的相关理论对静电净化器的电场进行规划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从大量的试验数据中,得到了实验条件下有效驱进速度推荐值、臭氧生成浓度等重要指标和结论。
关键词 空气净化器 电场 实验研究 有效驱进速度
下载PDF
低低温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公式的修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东阳 刘玺璞 张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23-2629,共7页
经典除尘效率公式在低低温电除尘器上适应性不佳,因而需要进行修正。修正公式采用加权修正形式,先通过同一台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数据估算低温省煤器投运后驱进速度的提升,再将其代入修正公式分析多组试验数据,以最小二乘法寻找使估计偏... 经典除尘效率公式在低低温电除尘器上适应性不佳,因而需要进行修正。修正公式采用加权修正形式,先通过同一台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数据估算低温省煤器投运后驱进速度的提升,再将其代入修正公式分析多组试验数据,以最小二乘法寻找使估计偏差最小的修正系数。最终得到低低温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修正公式。经大量试验验证,修正公式应用效果良好,可用于指导低低温电除尘器选型设计及运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低温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公式 驱进速度 修正
下载PDF
用于空气净化的电除尘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龚毅 吴杲 付光轩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2-16,共5页
论述了电除尘器用于工业除尘与空气净化时的差异,分析了电除尘器效率公式以及有效驱进速度等要点,讨论了电除尘器设计中的类比方法。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空气净化 驱动速度 类比设计
下载PDF
宽间距电除尘器粒子收集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福春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97-205,共9页
宽间距除尘器的有效驱进速度或收尘效果为什么会优于常规除尘器的有效驱进速度或收尘效果,已有的理论对此的解释还很不圆满。本文用流体力学的观点,以紊流掺混静电输运数学模型为基础,探讨了这一非Deutsch现象。
关键词 电除尘器 宽间距 粒子收集特性
下载PDF
有效运聚通道的提出与确定初探 被引量:58
17
作者 王震亮 陈荷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75,共5页
油气成藏系统与运移通道的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数量。本文从砂岩孔隙型通道入手,着眼于资源评价目的,提出应用同类地区工业性油气田(藏)下限标准与不同时期油气汇聚区的水流量来定义临界饱和度。该饱和度值所圈闭的范围,即... 油气成藏系统与运移通道的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数量。本文从砂岩孔隙型通道入手,着眼于资源评价目的,提出应用同类地区工业性油气田(藏)下限标准与不同时期油气汇聚区的水流量来定义临界饱和度。该饱和度值所圈闭的范围,即为有效运聚通道。利用盆地模拟结果参数可分别计算平面和剖面上的水流量,从而得到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有效运聚通道的分布范围,这将有利于运聚史和运聚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运聚通道 油气运移 饱和度 石油生成
下载PDF
高瓦斯综放面瓦斯涌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孟宪锐 张文超 贺永强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9-422,共4页
在综采放顶煤开采高瓦斯煤层时,由于采用的开采方法不同,会带来瓦斯涌出与分布及运移规律的一系列变化,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事故隐患,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放顶煤开采时瓦斯的运移规律和特征,有的放矢的采取预防措施... 在综采放顶煤开采高瓦斯煤层时,由于采用的开采方法不同,会带来瓦斯涌出与分布及运移规律的一系列变化,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事故隐患,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放顶煤开采时瓦斯的运移规律和特征,有的放矢的采取预防措施,才能实现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针对综放工作面的瓦斯涌出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并总结了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瓦斯来源特点,瓦斯在工作面的分布状况,瓦斯涌出和运移规律、瓦斯上浮效应及瓦斯集聚点的6个主要特征.其研究结果为建立放顶煤开采瓦斯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瓦斯涌出 瓦斯分布 上浮效应 运移特征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临南地区有效油气运聚系统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中云 唐洪三 林玉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47-455,共9页
临南地区原油来源于临南洼陷沙三段富有机质成熟烃源岩 ,其中部分原油受到轻微的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根据轻烃、生物标志物组成及油源对比结果 ,将临南洼陷分为南北两个油源区 ,在渐新世末和中新世末两期油气运聚过程中 ,形成了四个有... 临南地区原油来源于临南洼陷沙三段富有机质成熟烃源岩 ,其中部分原油受到轻微的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根据轻烃、生物标志物组成及油源对比结果 ,将临南洼陷分为南北两个油源区 ,在渐新世末和中新世末两期油气运聚过程中 ,形成了四个有效油气运聚系统。各运聚系统的油气沿一定主导方向运移 ,除已知油田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地区 原油特征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昌德气藏有效聚气量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付广 杨勉 薛永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根据气势场分布特征,确定气藏的供气单元,在其历史演化恢复的基础上,利用生、留、排烃量计算气藏供气单元各地质时期的排气量,并取其游离相排气量作为有效排气量,通过确定区域性盖层的形成时期,将其形成之后的有效排气量作为气藏... 根据气势场分布特征,确定气藏的供气单元,在其历史演化恢复的基础上,利用生、留、排烃量计算气藏供气单元各地质时期的排气量,并取其游离相排气量作为有效排气量,通过确定区域性盖层的形成时期,将其形成之后的有效排气量作为气藏的有效运移气量,再将扣除天然气在运移途中的围岩吸附,孔隙水溶和扩散损失量后的有效运移气量作为气藏的有效聚集气量。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松辽盆地昌德气藏的有效聚集气量的研究中,结果表明昌德气藏各地质时期共获得31513×108m3的有效聚集气量。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沉积时期是该气藏形成的主要聚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德气藏 气藏 有效运移气量 有效聚集气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