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八大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及其变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100,共5页
本文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划分八大经济区的观点,以八大经济区为分析单元,利用布局系数指标和顺序分布模型,从区域"特化"角度对我国八大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变动的差异和基本特征进行考察,以期为我国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和区... 本文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划分八大经济区的观点,以八大经济区为分析单元,利用布局系数指标和顺序分布模型,从区域"特化"角度对我国八大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变动的差异和基本特征进行考察,以期为我国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经济区 专利结构 布局系数 顺序分布模型
下载PDF
中国新经济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铮 李刚强 +2 位作者 谢书玲 杨念 闫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1-839,共9页
通过对中国各省市1998-2005年信息化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区位商、状态概率分布与各态历经概率以及Shorrocks指标的分析,得出目前中国新经济产业具有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产业发展梯度差异大;极少数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 通过对中国各省市1998-2005年信息化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区位商、状态概率分布与各态历经概率以及Shorrocks指标的分析,得出目前中国新经济产业具有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产业发展梯度差异大;极少数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绝大多数地区的发展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各省专业化普遍发展,新经济产业的地域差异正在减小,聚集现象正在发展,聚集状态明显的特征。我国新经济产业与美国木材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速度迅猛,但状态极不稳定,具有较大的迁移性。高技术产业比信息化产业相对趋向稳定,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区域状态变化大,区域的分工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区位商 Shorrocks模型 中国
下载PDF
现代物流业优化经济结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浩杰 吴群琪 汪蕴慧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物流业具有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以国家物流1级节点城市西安为例,综合运用相关分析、贡献率...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物流业具有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以国家物流1级节点城市西安为例,综合运用相关分析、贡献率模型、区位商法、产业乘数法等对西安市物流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虽然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西安市要强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诸多方面都需要改进,这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经济结构 区位商法 产业乘数法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茂兴 黄晓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3,共6页
本文首先运用库兹涅茨不平衡系数和经济区位商分析1989-2003年福建省67个县(市)区的人均GDP,考察这些研究样本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对库兹涅茨系数的进一步计算,解析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直接原因;最后在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运用库兹涅茨不平衡系数和经济区位商分析1989-2003年福建省67个县(市)区的人均GDP,考察这些研究样本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对库兹涅茨系数的进一步计算,解析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直接原因;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预测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区位商 库兹涅茨系数 赫斯特指数 福建省
下载PDF
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对策选择 被引量:10
5
作者 岳立 郑周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运用经济区位商、库兹涅茨比率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1990~2004年甘肃省14个地市(州)的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进行分析,在考察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域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甘肃省区域经... 运用经济区位商、库兹涅茨比率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1990~2004年甘肃省14个地市(州)的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进行分析,在考察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域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经济区位商 库兹涅茨比率 层次聚类分析法
下载PDF
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动力实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谢毅 施国庆 曹林峰 《科技与经济》 CSSCI 2009年第2期8-12,共5页
江苏沿海开发已"升级"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依靠区域系统内外在动力的推动。通过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各动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投入、外资和外贸及产业结构调整共同推... 江苏沿海开发已"升级"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依靠区域系统内外在动力的推动。通过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各动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投入、外资和外贸及产业结构调整共同推动,而主要推动因素尚不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区位商 动力因素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GMM估计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田超 王磊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相伴相生的过程,产业集聚在带来正外部性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拥塞效应。基于理论上的可能性,文章提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2006—2011年工业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的分析方...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相伴相生的过程,产业集聚在带来正外部性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拥塞效应。基于理论上的可能性,文章提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2006—2011年工业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的分析方法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但是对产业进一步分类后发现,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U型关系。据此,政府应该根据行业特性和产业集聚效应的差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利于集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健康成长,增强城市群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长江中游城市群 区位商
下载PDF
区域经济差异的比较分析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基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茂兴 石淑华 《南大商学评论》 2006年第3期64-79,共16页
区域经济差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备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深入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对... 区域经济差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备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深入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对加快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运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和经济区位商来比较分析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预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其次,从历史经济联系、区位条件等方面来比较分析形成三大经济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选择了协调发展这个论题,来探讨推进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从而缩小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区位商 离差系数 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嘉 秦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目前山东省已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带动山东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相关理论阐述了现代物流业优化三次产业的机理,利用山东省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产业乘数方法对山东省1990-2010年现... 目前山东省已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带动山东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相关理论阐述了现代物流业优化三次产业的机理,利用山东省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产业乘数方法对山东省1990-2010年现代物流业优化经济结构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经济结构 区位商 产业乘数
下载PDF
面向全球经济治理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结构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铮 韩钰 +1 位作者 胡敏 吴静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年第6期824-838,共15页
面对全球经济治理,文章从克鲁格曼的地理本性出发试图认识全球治理的地缘政治经济基础。作者认为,全球经济关系是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基础。通过收集世界21个主要经济体的2000—2012年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数据,运用区位商模型分析世... 面对全球经济治理,文章从克鲁格曼的地理本性出发试图认识全球治理的地缘政治经济基础。作者认为,全球经济关系是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基础。通过收集世界21个主要经济体的2000—2012年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数据,运用区位商模型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业与制造业发展区位,同时对各国资源输出情况进行对比,开展对典型国家或地区进行地缘经济基础分类。研究表明:全球一体化使世界典型化国家类型趋于明显,呈现出新的"三个世界"特征——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属金融业主导国家(地区);泰国、中国、韩国、德国、日本、越南和中国台湾属制造业主导国家(地区);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属资源开发业主导国家(地区)。印度、巴西和法国目前在多领域均得到发展,虽然属过渡型国家(地区),但在进一步演化中,向一定的国家类型逼近。这种地缘经济学的相互关系,通过GDP溢出分析得到进一步证实。总之,地理本性决定的经济分工分类,构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地缘政治经济学基础,将影响全球经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区位商 金融业 制造业 资源业 地缘政治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重庆直辖10年区县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 苏维词 邓吉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4-39,共6页
根据1997—2007年数据,采用区位商、库兹涅茨比率及层次聚类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进行了综合评价。1997年以来,全市大体可划为4个经济发展类型区:快速发展的发达区、稳定增长的次发达区、快速上升型的中等发达区、低水平的欠发达区,同类... 根据1997—2007年数据,采用区位商、库兹涅茨比率及层次聚类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进行了综合评价。1997年以来,全市大体可划为4个经济发展类型区:快速发展的发达区、稳定增长的次发达区、快速上升型的中等发达区、低水平的欠发达区,同类地区之间经济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不同类地区间经济差距小幅扩大。总体结论表明,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内部的经济差距在缩小,但3大区间的经济差距并没有随着重庆直辖而逐步缩小,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此外,从经济文化基础、环境承载力及政府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亦提出了相应对策,即放大政策效应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对口支援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扶持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构建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区县 经济差异 区位商 库滋涅茨 聚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的中心性城市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景敏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年第3期51-52,共2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中心性城市效应尚不明显,拟通过区位商法,对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等市的城市中心性指标值进行测定,以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发展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中心性城市效应尚不明显,拟通过区位商法,对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等市的城市中心性指标值进行测定,以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物流经济联系 区位商 城市中心性
下载PDF
市场潜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空间集聚——理论框架及来自我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恒 张泽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136,共9页
本文在空间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镇化因素构建了关于产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以1999~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潜能和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及其区域空间分异,并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研... 本文在空间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镇化因素构建了关于产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以1999~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潜能和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及其区域空间分异,并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地区市场潜能的提升对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影响最大,西部最小,中部次之;3个层面城镇化因素均有利于工业企业集聚,其中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人口城镇化,且东中部地区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比西部地区大,而对于人口城镇化的积极作用而言,中西部差异较小,东部明显大于中西部。考虑异方差和自相关、外生冲击以及工业集聚路径依赖性的3次稳健性分析也基本支持市场潜能、城镇化与地区工业集聚度之间关系是稳定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能 城镇化 工业集聚 经济体 区位商 路径依赖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产业的集聚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丽娟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要想真正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第三极",必须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整合,必然要进行集聚研究。本文采用了经济联系强度、区位商系数以及聚类分析法三种集聚研究方法,对京津冀都...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要想真正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第三极",必须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整合,必然要进行集聚研究。本文采用了经济联系强度、区位商系数以及聚类分析法三种集聚研究方法,对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进行了集聚分析,为优势旅游要素优化,增强集聚区旅游竞争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旅游业集聚 经济联系强度 区位商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海洋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
15
作者 徐忠 王桂羽 《海洋经济》 2024年第3期54-62,共9页
海洋产业作为沿海地区重要的产业依托,其集聚程度和类型已成为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11个沿海地区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法测算海洋产业集聚情况,并实证考察了海洋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对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产业作为沿海地区重要的产业依托,其集聚程度和类型已成为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11个沿海地区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法测算海洋产业集聚情况,并实证考察了海洋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对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海洋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均能显著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增长,且产业集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11.37%是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来间接实现的。(2)不同海洋产业集聚类型对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海洋第一、二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对海洋经济产生促进作用,而提高第三产业的集聚水平可以更好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此外,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为此,沿海各地区应致力于提升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增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政策,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科技创新 海洋经济增长 区位熵
下载PDF
基于经济联系度的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产业地域分工空间格局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燕婷 冯建喜 刘兴诏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6,共9页
以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联系的视角,综合利用引力模型、中心性指数、区位商指数和波士顿矩阵等方法,分析该城市群产业地域分工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与2004年相比,2014年该城市群经济联系度增强,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隶... 以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联系的视角,综合利用引力模型、中心性指数、区位商指数和波士顿矩阵等方法,分析该城市群产业地域分工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与2004年相比,2014年该城市群经济联系度增强,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隶属度远远大于内陆城市;东部沿海城市中心职能性较内陆腹地城市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该城市群产业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迅速,东部沿海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西部地区以农矿业为主,呈现出“双核,2片区,3带”的经济产业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 引力模型 经济隶属度 中心性指数 区位商指数
下载PDF
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磊 武友德 李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5期528-532,F0002,共6页
以环洱海地区111个村庄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实力、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济区位熵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农村... 以环洱海地区111个村庄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实力、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济区位熵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可分为海东、海西两大区,各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发达型、发展型和落后型村庄的空间分布差异,发达型和发展型村庄主要分布在发展条件优越的洱海沿岸和主要交通线附近。环洱海地区未来聚落优化及城镇化方向应基于现实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演进特征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农村经济 经济区位熵 时空演变
下载PDF
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婷婷 李凯 《蚌埠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8-92,共5页
在对物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区位熵法对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安徽、浙江、江苏、河南四省的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 在对物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区位熵法对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安徽、浙江、江苏、河南四省的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 区位熵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金融创新的金融集聚互动因素及其空间外部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岳雪 陈曦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44,共7页
本文采用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基于索罗增长模型指导,对金融集聚、金融创新、金融空间挤出效应进行内生化处理,分步研究了金融集聚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机制、两者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集聚过程中创新驱动的空间挤... 本文采用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基于索罗增长模型指导,对金融集聚、金融创新、金融空间挤出效应进行内生化处理,分步研究了金融集聚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机制、两者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集聚过程中创新驱动的空间挤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金融创新的积极互动可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而递增的金融集聚规模又可加速金融创新,为金融创新带来正向熊彼特效应与涓滴效应。各相关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各区域及整体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金融创新 金融集聚 空间外部效应 区位商 规模经济
下载PDF
安徽省物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玉豪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1-66,共6页
在基于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区位熵测度了2011—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物流产业的集聚度,并将物流产业区位熵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安徽省物流业集... 在基于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区位熵测度了2011—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物流产业的集聚度,并将物流产业区位熵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安徽省物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物流业呈现相对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皖北地区物流业呈现相对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显著;皖中地区物流业呈现缺乏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皖南地区物流业呈现相对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外部性 区位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