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6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被引量:829
1
作者 刘卫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44,共7页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剖析了其空间内涵,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是统筹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最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直接外资理论、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经济全球化 地缘政治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 被引量:275
2
作者 黄群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阐释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背景;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于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阐释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背景;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也是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选择;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使得国外产业更加依赖中国供应链和产业链,更加依赖中国的巨大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应从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此形成新发展格局:(1)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2)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加快建立和完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加快消费转型升级、重塑新型消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完整内需体系 中国经济发展 人民高品质生活 全球价值链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201
3
作者 张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8,共9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是避免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前提条件。在搞清楚如何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和融入该体系后如何发展问题上,就需要对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有一个充分认识。全球价值链片断化的驱动类型有生产者、购买...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是避免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前提条件。在搞清楚如何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和融入该体系后如何发展问题上,就需要对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有一个充分认识。全球价值链片断化的驱动类型有生产者、购买者和混合型等三种动力机制。不同驱动模式下产业集群形成方式、市场竞争规则和升级轨迹等也是不同的。本研究在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理论论述中,结合诸多实证分析,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应该如何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中谋求产业升级,从而最终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价值链 驱动模式 地方产业集群 产业升级
原文传递
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 被引量:176
4
作者 陈万灵 何传添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83,共10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基于中国沿海始发,途经东南亚、南亚、波斯湾、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各国的航线,是通过沿线港口及其城市合作机制建立起来的经贸合作网络,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组成部分和构建多元平衡开放体系的重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基于中国沿海始发,途经东南亚、南亚、波斯湾、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各国的航线,是通过沿线港口及其城市合作机制建立起来的经贸合作网络,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组成部分和构建多元平衡开放体系的重要方式。其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是: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建设为基础,以经贸合作制度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功能、贸易水平、投资及经济合作水平;积极构建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互利共赢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下载PDF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被引量:151
5
作者 卢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61,共13页
近20年前后国际服务外包兴起,推动出现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对后起国家经济发展政策选择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在考察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认识过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从发展路径选择、硬件和人才基础条件、政策调... 近20年前后国际服务外包兴起,推动出现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对后起国家经济发展政策选择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在考察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认识过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从发展路径选择、硬件和人才基础条件、政策调整滞后等方面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相对落后根源,探讨促进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经济全球化 发展政策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36
6
作者 陈波翀 郝寿义 杨兴宪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8-1075,共8页
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始于1996年,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是其基本特征。集聚和扩散是流的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形态。作者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政府主导条件下、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始于1996年,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是其基本特征。集聚和扩散是流的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形态。作者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政府主导条件下、改革开放以来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的差异,认为城市化快速发展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的观点。根据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额,粗略估计了封闭条件下中国的工业产值,并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助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发展 城市化 中国城市 动力机制 传统工业化 差额 工业产值 数量关系 观点 计量分析
下载PDF
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兼论“一带一路”的互通观念 被引量:139
7
作者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0,共16页
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经济全球化3.0时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1.0时代国运衰落,在经济全球化2.0时代寻求复兴,必将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占据重要国际地位,发挥影响全球的大国作用。全球化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现... 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经济全球化3.0时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1.0时代国运衰落,在经济全球化2.0时代寻求复兴,必将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占据重要国际地位,发挥影响全球的大国作用。全球化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现实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质技术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地缘利益格局和市场势力结构、国际制度安排即全球治理结构等。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国际竞争的本质是"善治",而不是武力和霸权。最重要的是成为充满创新活力国度,从而体现出经济体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所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地位将取决于如何从曾经的"高增长引领世界经济"转变为未来的"善治与活力引领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世界各类经济体的利益处于相互渗透、绞合和混血的状态,虽然矛盾难以避免,但更具包容性和均势性的全球发展,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尤其是对于利益边界扩展至全球的世界大国,维护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均势同各自的国家利益相一致。所以,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和矛盾冲突难以避免的经济全球化3.0时代,深度的结构性变化使得世界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相互交叉重合,"共生"、"寄生"关系日趋深化,在客观上向着"利益共同体"的方向演变,有可能成为具有比以往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更加和平(较少依赖军事霸权)的竞争方式和融通秩序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工业革命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被引量:73
8
作者 常凯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作为协调劳资矛盾的手段之一,在我国逐步开展起来。当前,将这项运动纳入劳动法制轨道,对于劳工权利保障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企业管理 劳资矛盾 跨国公司 社会责任运动 雇员利益 劳动法律 工会组织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 被引量:126
9
作者 郭爱君 毛锦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9,共10页
中国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亚欧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以中国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区位为依托,以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式和产业布局原则为依据,... 中国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亚欧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以中国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区位为依托,以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式和产业布局原则为依据,以经济带局部与整体协调发展为目标,分析当前经济带沿途区域与国家的优势产业及特点,从经济带、国家和节点三个层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空间布局战略,为经济带的迅速崛起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从而打造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优势产业 产业空间布局 亚欧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重塑中国经济内外循环的新逻辑 被引量:113
10
作者 刘志彪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49,157,158,共10页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正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的低要素成本优势正变成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就是要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以内需为竞争优势激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这个战略...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正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的低要素成本优势正变成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就是要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以内需为竞争优势激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这个战略的内在逻辑是:“扩大内需—虹吸全球资源—发展创新经济—以基础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构建国内经济为主体的大循环格局——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在“开放”,既要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当前,对内开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高于对外开放,进一步对内开放已经成为深化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考虑,分别从进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区域推进经济高质量一体化战略、重点拆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几个方面来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导向 扩大内需 经济全球化 国内国际双循环 对内开放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05
11
作者 裴长洪 刘洪愧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9,共16页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理论指南,而且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命题。本文的研究发现是:中国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处于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理论指南,而且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命题。本文的研究发现是:中国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处于高度空前的历史站位上,而且已经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个新时代赋予了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以全新的内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已成为新时代谋划中国扩大开放的新要求,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就是这个历史要求的时代产物。它的历史性贡献主要是:第一,为中国开放型经济与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外联动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二,科学总结了以往经济全球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新理念。第三,阐发了互利共赢、多边机制汇聚利益共同点和谋求最大公约数的政治经济学新观点。第四,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的历史必然性。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本文论证了习近平新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 经济学分析 政治经济学 新的生产力
原文传递
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 被引量:77
12
作者 冯丽 李海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22,共9页
本文以新经济为时代背景 ,综合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和经济知识化这三大基本趋势 ,从企业自身和社会福利角度对垄断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现代垄断不同于传统垄断的重要特征 ,指出从竞争范式向垄断范式过渡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 本文以新经济为时代背景 ,综合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和经济知识化这三大基本趋势 ,从企业自身和社会福利角度对垄断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现代垄断不同于传统垄断的重要特征 ,指出从竞争范式向垄断范式过渡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企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范式 垄断范式 垄断范式 经济全球化 经济网络化 经济知识化 企业发展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探讨——以“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 被引量:85
13
作者 刘卫东 陆大道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4-902,共9页
区域规划是大国进行空间管治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随着跨区域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和进一步市场化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变化,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开展区域规划在我国已经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新时期进行区域空间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区域规划是大国进行空间管治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随着跨区域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和进一步市场化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变化,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开展区域规划在我国已经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新时期进行区域空间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型(市场化)等;通过阐述“点—轴系统”理论、全球化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分析了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最后根据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的工作经验,讨论了进行区域空间结构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作者提出,需要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并考虑有效可行的管治手段,以全球化视野和市场化思维考虑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空间结构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区域 中国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被引量:84
14
作者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既迎来了新的机遇 ,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基于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与问题的初步分析 ,提出了 2 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应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 ,并将重点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李海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21,共7页
目前 ,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开始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比较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 ,现代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 ,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即生产制造中心、跨国采购中心、研究开发中心、... 目前 ,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开始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比较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 ,现代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 ,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即生产制造中心、跨国采购中心、研究开发中心、服务中心和地区营运中心。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 ,对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机制、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增长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人对跨国公司进入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 ,诸如谁更安全、受剥削吗、“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姓内”还是“姓外”等 ,其结论是 :按照国际惯例利用跨国公司。中国应当积极应对跨国公司进入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借助跨国公司 ,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中国 制造业 行业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全球化 制造企业 发展 出口贸易 全球化 制造范式 产业集群 外资利用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 被引量:77
16
作者 刘卫东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4期331-339,共9页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也是我国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改革的尝试。其核心要义是利用"丝路精神"推动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其中"丝路精神"指在"丝绸之路&qu...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也是我国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改革的尝试。其核心要义是利用"丝路精神"推动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其中"丝路精神"指在"丝绸之路"上薪火相传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在经济全球化进入"十字路口"和迷茫区的大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改革世界经济治理模式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机制改革的一面旗帜,为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哲学思维,将引领包容性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包容性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
原文传递
经济全球化下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分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余伟萍 崔苗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7,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下 ,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问题。文中将企业活动按其价值创造大小划分为 :核心活动、亚核心活动和基础活动三类 ;分析企业自主执行各项活动能力的强弱 ;构建企业活动、能力与战略选择矩阵 ,从企业能力与企...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下 ,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问题。文中将企业活动按其价值创造大小划分为 :核心活动、亚核心活动和基础活动三类 ;分析企业自主执行各项活动能力的强弱 ;构建企业活动、能力与战略选择矩阵 ,从企业能力与企业活动的匹配关系角度 ,对企业活动进行恰当的战略选择 :自制、合作或外包 ,以优化企业价值链 ,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企业能力 优化 企业活动 匹配关系 竞争优势 外包理论 价值链理论 战略选择 亚核心活动 基础活动 战略决策 核心活动
原文传递
嵌入性、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46
18
作者 林竞君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8,共4页
由对运输成本、企业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关注转向对集群相关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是近年来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stroper,1997)。这一转向的直接缘由在于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及其嵌入性、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等核心概念... 由对运输成本、企业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关注转向对集群相关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是近年来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stroper,1997)。这一转向的直接缘由在于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及其嵌入性、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等核心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笔者试图从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主张出发,结合其核心概念的阐述,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创新与锁定效应等问题做出新的、系统性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 网络 产业集群 新经济社会学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路永忠 陈波翀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10,514,共6页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化机制。文章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在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化机制。文章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在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的观点。并根据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额,粗略估计了封闭条件下中国的工业产值,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更多依赖于国际贸易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全球化 制度创新 经济转型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被引量:59
20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亟需从过去那种瞄准国外市场进行出口导向的客场经济全球化,转向基于内需的主场经济全球化,即在扩大内需条件下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以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来促进和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内国际...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亟需从过去那种瞄准国外市场进行出口导向的客场经济全球化,转向基于内需的主场经济全球化,即在扩大内需条件下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以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来促进和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中国进行主场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在于把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增加高级生产要素投入,把全球价值链转化为具有促进产业升级功能的全球创新链。这需要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以国内价值链为依托、以现代化产业集群为载体、以"互联网+"数字经济为契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其具体政策取向包括坚决激活和维护市场主体活力、搭建扩大内需的经济平台、更加重视和强调对内开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需 双循环 主场 客场 经济全球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