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经济基础的基本特点与变化趋势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开忠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81-490,共10页
本文利用有关人口普查和统计资料,在京、津、沪对比中对北京经济基础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这种经济中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国最大的商业性服务中心,二是全... 本文利用有关人口普查和统计资料,在京、津、沪对比中对北京经济基础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这种经济中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国最大的商业性服务中心,二是全国重要的耗水小且污染轻的知识和非知识密集型工业中心。(2)北京高耗水和(或)污染重的工业虽然只系地区性基础,但相对北京水和环境资源相对稀缺的特点而言,它们过度发展了。(3)与上海、天津相比,北京工业基础规模小、区域性较强,但服务基础齐全、规模大且超地区性强。天津的海上运输、仓储等基础弥补了北京的不足。(4)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实施,北京耗水低且污染轻的城市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以及信息密集型第三产业将会进一步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经济基础 经济中心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北京城市职能发展演变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戚本超 周达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8-31,共4页
在研究北京建国以后城市职能发展演变轨迹基础上,提出应正确解读建国初期将北京定位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的城市职能;正确解读北京不是全国经济中心但还是要大力发展首都城市经济的命题;正确解读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和经济管理中心的城市职能,... 在研究北京建国以后城市职能发展演变轨迹基础上,提出应正确解读建国初期将北京定位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的城市职能;正确解读北京不是全国经济中心但还是要大力发展首都城市经济的命题;正确解读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和经济管理中心的城市职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北京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中心 城市职能 定位 职能演变 北京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民生 《殷都学刊》 2004年第1期47-58,共12页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从上世纪 30年代开始 ,学术界对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从而使经济史研究进一步立体化 ,拓展出...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从上世纪 30年代开始 ,学术界对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从而使经济史研究进一步立体化 ,拓展出新天地。但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如 :何时形成、何时南移、为何南移等众说纷纭。如何时完成南移 ,就有从魏晋到南宋差距千年的 9种观点。在许多概念、关键词、客观标准等方面还存在着误区和混乱。而且迄今还没有一部全程的、全面系统的专著予以总结。本文对此做了综述与分析 ,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经济重心 南移 时代判断 政治中心 形成原因 北方经济
下载PDF
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翊 冯云廷 俞杨安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基于浙江省67个县域的人均GDP,利用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2000—2013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县域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呈现西南—东北逐步增强的格局;2000—2013年间... 基于浙江省67个县域的人均GDP,利用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2000—2013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县域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呈现西南—东北逐步增强的格局;2000—2013年间经济重心和格局比较稳定,略微向东北方向移动;冷热点分析和标准差椭圆也显示了不同县域之间存在分化。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包括第一自然的分异、产业集群的空间联系、政策红利的差异、区域规划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格局 经济重心 标准差椭圆 浙江省
下载PDF
资源层次、经济重心与区域经济的多元合作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惠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19,共8页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与经济重心的跨区转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而其根源则是围绕资源—技术—人类需求三者间的协同态变化而展开的。本文基于资源层次性分析,揭示了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源贡献率变化,必将导致主导性资源在不同经...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与经济重心的跨区转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而其根源则是围绕资源—技术—人类需求三者间的协同态变化而展开的。本文基于资源层次性分析,揭示了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源贡献率变化,必将导致主导性资源在不同经济时代发生动态更替进而引起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客观事实。本文就资源层次、经济重心、人类需求的协同机理进行解析,这些解析能够为我们追寻区域发展差异的本质原因、选择科学的区域发展路径、实现跨区域经济的多元合作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资源层次 经济重心 协调发展 中国 地区差距 技术-资源组合 跨区域转移
原文传递
天津港口的定位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振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在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发展以更大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之时 ,港口是天津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最大优势。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的严峻挑战 ,天津应该把握好发展机遇 ,强化港口在... 在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发展以更大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之时 ,港口是天津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最大优势。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的严峻挑战 ,天津应该把握好发展机遇 ,强化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树立大港口观念 ,建立港口产业园区 ,加大港口设施的建设力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经济中心 区域联合 天津 港口 WTO 城市发展 产业园区 发展对策 服务意识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区位与区域均衡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林山 杨青山 +1 位作者 刘贺贺 马延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9,66,共6页
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在构建城市区位测度指标及区域均衡性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对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县级城市区位与县域间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探讨二者内在影响机... 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在构建城市区位测度指标及区域均衡性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对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县级城市区位与县域间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探讨二者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近年来,区域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均逐渐向长春靠近;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区位偏离度总体变小,城市区位趋优;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单中心极化阶段,区域经济与人口要素在首位城市集聚明显;广域范围趋于扩散,特别是2005年以后,县域经济、城乡人口数量差距反而减小;影响城市区位与区域均衡发展状况的内在原因是城市能级的此消彼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区位 重心模型 经济重心 人口重心 地理集中指数 吉林省
下载PDF
巴黎贝西地区的更新与开发 被引量:6
8
作者 于一凡 《时代建筑》 2001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针对城市范围内落后地区的更新与开发,以位于巴黎12区的贝西地区为例,介绍其整治过程中的策略、步骤和特点。
关键词 巴黎 城市规划 公园 园林网络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书瀚 张召利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经济圈发展模式已被众多国家和区域广泛采用。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中心核心要素作用的探... 经济圈发展模式已被众多国家和区域广泛采用。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中心核心要素作用的探讨和对这一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优化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增加经济中心整体就业水平,提高经济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为经济中心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经济中心城市核心作用的体现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中心 核心要素 竞争力
原文传递
充分发挥港口作用 建设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周巧 蒋曜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14,21,共4页
重庆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全国水运主枢纽港口,具有加快发展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特色产业带;布局临港工业,发展港口经济;建设外贸口岸,发展物流产业;构建沿江城镇体系,发展旅游商贸产业,... 重庆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全国水运主枢纽港口,具有加快发展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特色产业带;布局临港工业,发展港口经济;建设外贸口岸,发展物流产业;构建沿江城镇体系,发展旅游商贸产业,对建设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港口经济 经济中心
下载PDF
辽宁港口群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海涛 刘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69-371,共3页
为了寻求辽宁港口群未来发展的新出路,通过分析辽宁港口群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诸如港口管理体制不协调、竞争无序、集装箱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认为辽宁港口群的建设与发展涉及到辽宁地区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是十分复杂的大... 为了寻求辽宁港口群未来发展的新出路,通过分析辽宁港口群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诸如港口管理体制不协调、竞争无序、集装箱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认为辽宁港口群的建设与发展涉及到辽宁地区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是十分复杂的大系统问题,提出制定统筹发展规划、建立集装箱港群体系和建立合作协调机制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港口群 协调机制 经济中心 规模效益
下载PDF
从城市的边缘到经济的中心:临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与圈层结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国政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临空经济的形成与演进有基本动力和支撑条件两种因素。其中基本动力又可以分为内外因两种作用。内因是指以枢纽机场为中心的临空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外因是指机场所在城市的推动与支持;支撑条件可以分为政... 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临空经济的形成与演进有基本动力和支撑条件两种因素。其中基本动力又可以分为内外因两种作用。内因是指以枢纽机场为中心的临空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外因是指机场所在城市的推动与支持;支撑条件可以分为政策支持、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生产要素、市场条件等方面。临空经济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圈层,产业布局应按照不同圈层的特点来进行。临空经济的形成使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从城市的地理边缘演化为城市经济的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动力机制 圈层结构 城市边缘 经济中心
下载PDF
中国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及层级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勇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35,共16页
消费中心是一个比消费中心城市更本质的概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转变内需激发思路,从投资驱动到更多依托消费,从短期刺激到长效发展,包括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消费中心具有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增长级、体... 消费中心是一个比消费中心城市更本质的概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转变内需激发思路,从投资驱动到更多依托消费,从短期刺激到长效发展,包括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消费中心具有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增长级、体系化、国际化等多重层级内涵,各地可以依托具体区情分类推进不同层级的消费中心建设。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估计法等量化分析表明,我国存在明晰的消费中心分布层级体系,结论和国家、各省区政策意见较为一致。针对客观存在的消费分布、消费中心建设区域不均衡,一方面需要从竞争、市场效率出发,依托城市化发展消费,从实际出发扩大消费,强化消费极化能力,在国内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国际消费;另一方面需要从协作、社会福利出发,推动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区域消费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创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经济中心 消费升级 区域消费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经济中心辐射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骥 孙婷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年第4期46-48,共3页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的落后地区,其发展需要相对发达的经济中心的有效带动。借鉴王铮利用威尔逊模型计算城市的市场域的方法,计算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各县(区)的经济辐射半径,进而可确定若干经济中心,最后,根据各县与各经济中心...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的落后地区,其发展需要相对发达的经济中心的有效带动。借鉴王铮利用威尔逊模型计算城市的市场域的方法,计算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各县(区)的经济辐射半径,进而可确定若干经济中心,最后,根据各县与各经济中心的实际公路距离来确定各经济中心的实际辐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经济中心 经济辐射半径 辐射域
下载PDF
略论南宋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忠礼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2-80,共9页
南宋立国153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颇低。实际上,这种评价缺乏对南宋国内外环境的总体认识,忽视了南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了南宋人民在抗击金和蒙元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 南宋立国153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颇低。实际上,这种评价缺乏对南宋国内外环境的总体认识,忽视了南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了南宋人民在抗击金和蒙元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更忽视了南宋在传承中华文明中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总之,绝不能贬低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历史地 位经济重心 文化重心 民族气节 传承文明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伟 王声跃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1期51-54,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华民族所生活的中国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优越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复杂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 ;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不曾中断、...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华民族所生活的中国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优越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复杂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 ;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传统文化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较具保守性和封闭性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地理环境 文化中心
下载PDF
近代中国港城关系变迁简析(1916~1936)——以相对集中系数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武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81,共12页
近代以来,与现代化的进程同步,中国兴起了一系列港口城市。本文以相对集中系数为例进行数理分析,以1916~1936年间的数据为对象,透视了近代以来中国沿海沿江各港口城市的变迁结果,重点在于港口与城市二者的关系。由于港口功能的层次差别... 近代以来,与现代化的进程同步,中国兴起了一系列港口城市。本文以相对集中系数为例进行数理分析,以1916~1936年间的数据为对象,透视了近代以来中国沿海沿江各港口城市的变迁结果,重点在于港口与城市二者的关系。由于港口功能的层次差别,各港口城市之间尤其新兴城市与传统城市之间,港口与城市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这种港口对所在城市促进作用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港口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差异;同时,由港城关系所导致的不同城市间地位的变迁,也能通过相对集中系数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城关系 相对集中系数 区域 经济中心 市场
原文传递
废除中部地区的人为划分 构建市场经济的真实区域——关于中国中部地区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嗣明 杨问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中国现行的中部地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为划分的中部,而从地理位置、经济梯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格局3方面来看,如今划分的中部6省的这个中部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应该废除现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部地区的人为划分,以市场... 中国现行的中部地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为划分的中部,而从地理位置、经济梯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格局3方面来看,如今划分的中部6省的这个中部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应该废除现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部地区的人为划分,以市场经济的客观中心为自然极点,重构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实际相吻合的、真实的、新的经济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经济中心 经济规律
下载PDF
基于区位选择的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兵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共5页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是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形成了多种解释。基于构造的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模型,认为区位是形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原因,接近中心的地区经济活动更为密集,而且由于聚集经济使得工人生产率以及工资水平更高。中...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是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形成了多种解释。基于构造的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模型,认为区位是形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原因,接近中心的地区经济活动更为密集,而且由于聚集经济使得工人生产率以及工资水平更高。中国的东部地区靠近亚太经济中心,这一区位优势使东部地区吸引了更多经济资源,而西部的周边地区经济不发达,难以吸引经济资源,从而形成了二者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因此,西部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取决于自身努力,也取决于其毗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差距 区位选择 经济中心 中国
下载PDF
浅论唐宋之际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和义 邵德琴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唐宋之际我国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往南转移的过程,即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通过对生活与生产环境、人口分布和生产布局三个方面进行时间(唐——宋)和空间(北——南)的比较,可以大体勾画出这一历史发展演变过程,说明这是由... 唐宋之际我国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往南转移的过程,即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通过对生活与生产环境、人口分布和生产布局三个方面进行时间(唐——宋)和空间(北——南)的比较,可以大体勾画出这一历史发展演变过程,说明这是由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之际 经济重心 生活与生产环境 人口分布 生产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