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处理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郑志伟
胡莲
+3 位作者
邹曦
潘晓洁
张志永
万成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7,共6页
研究流经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的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CODcr等指标的沿程变化以及去除效率,为探索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生态沟渠由原农田排水渠经拓宽、种植植被改建而成,总长约150 m;稳定塘包括沉...
研究流经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的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CODcr等指标的沿程变化以及去除效率,为探索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生态沟渠由原农田排水渠经拓宽、种植植被改建而成,总长约150 m;稳定塘包括沉淀净化塘、生物净化塘和生物强化净化塘,分别栽种植物、栽种植物+吊养河蚌、栽种植物+放养鲢鳙,总面积约1 230 m2。在集水池出口、生态沟渠出口、稳定塘各塘出口各设1采样点共5个采样点。试验期间连续进水,进水平均流量约7 m3/h,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HRT)约102 h,其中生态沟渠段约5.4 h、稳定塘段约96.6 h,首次采样在连续进水稳定运行1周后进行。在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 d的条件下,流经该系统的生活污水黑臭消失,浊度下降,出水DO饱和度达到65%以上,进水SS、NH3-N、TN、TP、CODcr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4.9%、70.1%、49.6%、44.9%和80.5%。生态沟渠段对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40.1%,占系统总去除量的47%。系统最终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具有建造灵活、无需动力条件、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小流域山区农村具有一定推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稳定塘
山区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欧阳球林
王香莲
+4 位作者
高桂青
徐磊
吕念泽
万鹏
游济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8-31,共4页
选择彭泽县天红镇某村庄作为典型村庄,采用了生态沟、稳定塘组成的水系连通系统处理该村生活污水。8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基本上维持在88.46%以上;对总磷的去除率维持在50%~80%;对总氮在运行稳定期的去除率为46.96%...
选择彭泽县天红镇某村庄作为典型村庄,采用了生态沟、稳定塘组成的水系连通系统处理该村生活污水。8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基本上维持在88.46%以上;对总磷的去除率维持在50%~80%;对总氮在运行稳定期的去除率为46.96%,处理效果良好,且出水水质也相对较稳定。各指标出水浓度达到GB18918—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生态沟
稳定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3
作者
廖彩凤
施金君
《上海公路》
2017年第3期6-8,12,共4页
为了保障郑州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的整体质量,道路设计时需结合前期规划做好各项工程的对接,协同设计。区域路网设计需综合考虑市政道路与地下环廊、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与已建郑西高铁的相互关系,精心设计,同时设计渗透了海绵城...
为了保障郑州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的整体质量,道路设计时需结合前期规划做好各项工程的对接,协同设计。区域路网设计需综合考虑市政道路与地下环廊、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与已建郑西高铁的相互关系,精心设计,同时设计渗透了海绵城市及智慧新城的理念,以打造高品质的生态新城。郑州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案例对同类新城的路网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环廊
地下出入口
共基坑
共板
生态浅草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处理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郑志伟
胡莲
邹曦
潘晓洁
张志永
万成炎
机构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7,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06B04)
国家十二五水专项子课题(2013ZX07104-004)
文摘
研究流经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的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CODcr等指标的沿程变化以及去除效率,为探索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生态沟渠由原农田排水渠经拓宽、种植植被改建而成,总长约150 m;稳定塘包括沉淀净化塘、生物净化塘和生物强化净化塘,分别栽种植物、栽种植物+吊养河蚌、栽种植物+放养鲢鳙,总面积约1 230 m2。在集水池出口、生态沟渠出口、稳定塘各塘出口各设1采样点共5个采样点。试验期间连续进水,进水平均流量约7 m3/h,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HRT)约102 h,其中生态沟渠段约5.4 h、稳定塘段约96.6 h,首次采样在连续进水稳定运行1周后进行。在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 d的条件下,流经该系统的生活污水黑臭消失,浊度下降,出水DO饱和度达到65%以上,进水SS、NH3-N、TN、TP、CODcr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4.9%、70.1%、49.6%、44.9%和80.5%。生态沟渠段对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40.1%,占系统总去除量的47%。系统最终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具有建造灵活、无需动力条件、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小流域山区农村具有一定推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态沟渠
稳定塘
山区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
Keywords
ecological
trench
stabilization
pond
mountainous
rural
area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欧阳球林
王香莲
高桂青
徐磊
吕念泽
万鹏
游济康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8-31,共4页
基金
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4KJ009)
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1BAB2161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68048)
文摘
选择彭泽县天红镇某村庄作为典型村庄,采用了生态沟、稳定塘组成的水系连通系统处理该村生活污水。8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基本上维持在88.46%以上;对总磷的去除率维持在50%~80%;对总氮在运行稳定期的去除率为46.96%,处理效果良好,且出水水质也相对较稳定。各指标出水浓度达到GB18918—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生态沟
稳定塘
Keywords
domestic
sewage
ecological
trench
stable
pond
分类号
TU992.3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3
作者
廖彩凤
施金君
机构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上海公路》
2017年第3期6-8,12,共4页
文摘
为了保障郑州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的整体质量,道路设计时需结合前期规划做好各项工程的对接,协同设计。区域路网设计需综合考虑市政道路与地下环廊、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与已建郑西高铁的相互关系,精心设计,同时设计渗透了海绵城市及智慧新城的理念,以打造高品质的生态新城。郑州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案例对同类新城的路网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地下环廊
地下出入口
共基坑
共板
生态浅草沟
Keywords
Underground
corridor
Underground
entrance
Shared
foundation
ditch
Shared
plate
ecological
grass
trench
分类号
U412.3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处理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郑志伟
胡莲
邹曦
潘晓洁
张志永
万成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某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欧阳球林
王香莲
高桂青
徐磊
吕念泽
万鹏
游济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常西湖新城区域路网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廖彩凤
施金君
《上海公路》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