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镇尺度的西南重金属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1
1
作者 张富贵 彭敏 +7 位作者 王惠艳 马宏宏 徐仁廷 成晓梦 侯召雷 陈子万 李括 成杭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197-4209,共13页
西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具有天然的高背景属性,在重金属高背景区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识别重金属潜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工作主要以区域尺度的调查工作为主,调查精度难以满足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迫切需要在乡镇尺度上进行生态风... 西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具有天然的高背景属性,在重金属高背景区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识别重金属潜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工作主要以区域尺度的调查工作为主,调查精度难以满足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迫切需要在乡镇尺度上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云南省宣威市热水镇是典型的碳酸盐岩覆盖区,重金属来源复杂,潜在生态风险较高.本文在热水镇采集土壤表层样品(0~20 cm)1092件,分析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Cd、Cr、As、Hg、Pb、Cu、Zn和Ni)含量,采用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累积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等方法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重金属源解析.研究发现,土壤中重金属Cd、Cr、Cu、Hg、Ni和Zn含量平均值和中位数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Cd、Cr、Cu和Ni平均含量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规定的筛选值.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污染最严重的是Cu,其次是Cr和Cd.土壤重金属Cr、As、Pb、Cu、Zn和Ni多以残渣态存在,多来自于地质背景,生物有效性较低,Hg的潜在有效组分较高,但是Hg全量较低,污染风险较小.Cd生物有效性比例较高,易于进入土壤溶液并被农作物吸收,是研究区污染风险最高的重金属元素.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统计结果显示,生态风险较低、中等生态危害和强生态危害比例分别为44.23%、54.40%和1.37%,无很强生态危害样品,贡献率最高的元素为Cd和Hg,贡献率分别为34.62%和34.33%.PMF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来源包括人类日常活动来源、自然来源、煤矿开采及交通排放引起的综合污染源和农业生产来源,各种来源的贡献率分别占9.29%、53.67%、11.23%和25.81%.PMF可以有效识别和量化污染物来源,为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正定因子矩阵分析(PMF) 源解析 重金属高背景
原文传递
滏阳河河系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珊珊 单保庆 张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77-2284,共8页
采集滏阳河表层沉积物,分析了6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n 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重金属的来源,进而评价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r、Cu、Cd、Pb、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0.09、90.28、1.28、65.8... 采集滏阳河表层沉积物,分析了6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n 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重金属的来源,进而评价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r、Cu、Cd、Pb、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0.09、90.28、1.28、65.87、760.71、48.62mg.kg-1,均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河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重金属富集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元素Cd、Zn在整个流域尺度内主要源于人为输入,Cr在邵村排干河段及Cu、Pb、Ni在汪洋沟上游河段受人为排放源影响较大,主要是由于河流沿线城市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单一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污染达到极强生态危害,其次为Cu、Pb和Zn,而重金属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评价表明,滏阳河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处于强生态风险,其中,洨河河段达到很强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富集因子 潜在风险评价 来源 滏阳河
原文传递
雄安新区农田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及其源解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周亚龙 杨志斌 +4 位作者 王乔林 王成文 刘飞 宋云涛 郭志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03-2015,共13页
为评估雄安新区农田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测试新区小麦籽实和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形态,利用综合污染指数(IPI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生物富集系数(BFC)和风险评价指数(RAC),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为评估雄安新区农田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测试新区小麦籽实和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形态,利用综合污染指数(IPI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生物富集系数(BFC)和风险评价指数(RAC),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开展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及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新区根系土壤中Cd、Cu、Pb和Zn含量均值显著高于河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IPI_(N)介于0.2~5.18之间,94.83%的根系土样为安全无污染等级;土壤中Cd单指标潜在生态危害最大,其次为Hg元素,Cr、Ni和Zn潜在生态危害较小;总潜在生态风险以轻微和中等等级为主,占比分别为64.66%和30.17%.根系土壤中Cd生物活性形态组分(离子交换态和水溶态)占比达33.43%,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其他各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均以残渣态为主(残渣态占比>60%).RAC指数由大到小为Cd>Ni>Hg>As>Cu>Cr>Zn>Pb,重金属Cd的RAC均值为22.75%,以中等风险为主,其他各元素RAC均为低风险或无风险.根系土壤重金属主要潜在来源是在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叠加了人为活动.农作物籽实中重金属迁移、富集能力依次为Zn>Cu>Cd>Hg>As>Ni>Pb>Cr,其中As、Cd、Pb和Zn的生物有效组分对小麦籽实吸收重金属起促进作用,农作物籽实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土壤理化指标(OM和CEC等)双向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组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农作物系统 重金属形态 潜在生态风险 污染来源 雄安新区
原文传递
梅江流域清凉山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江涛 林伟稳 +4 位作者 曹英杰 黎坤 禤映雪 李睿 陈建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10-5418,共9页
水库沉积物是重金属等污染物重要的汇,在酸碱及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下沉积物存在污染物释放的潜在风险,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据此,本文以梅江流域清凉山水库为研究对象,围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水平... 水库沉积物是重金属等污染物重要的汇,在酸碱及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下沉积物存在污染物释放的潜在风险,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据此,本文以梅江流域清凉山水库为研究对象,围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水平、形态分级、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溯源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溪田支流>坝前及库中心>新田-白水支流.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占比差异较大,质量分数依次为:镉(Cd,89%)>铅(Pb,76%)>锌(Zn,54%)>铜(Cu,43%)>镍(Ni,28%)>铬(Cr,10%).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开展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开展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地累积指数法显示,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Zn>Cu>Cr>Ni;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显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依次为:Cd>Pb>Cu>Ni>Zn>Cr,水库沉积物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大,对生物影响最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库沉积物重金属Cu、Zn、Pb和Cd主要来源于农业施肥的外源污染输入,Ni和Cr主要来源于区域后边林地等背景区土壤水土流失.库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新田-白水河补给区域污染最轻,与控制流域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污染源较少密切相关.溪田河补给区域污染最重,其控制流域多茶园及农田,外源肥料污染负荷最大.库区坝前及中心重金属污染程度介于两支流补给区之间,表现为明显的混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来源解析 清凉山水库
原文传递
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1
5
作者 郭先华 崔胜辉 赵千钧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8-694,共7页
鉴于保护城市水源地的重要性,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生态风险评价导则,提出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将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分为研究区的界定、受体及评价终点分析、风险源分析、暴露及危害分析、综合风险评... 鉴于保护城市水源地的重要性,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生态风险评价导则,提出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将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分为研究区的界定、受体及评价终点分析、风险源分析、暴露及危害分析、综合风险评价等步骤.以贵阳市的主要水源地——红枫湖为例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将红枫湖分为南湖、中湖和北湖3个研究区域,识别出主要生态风险源为点源污染源、面源污染源、湖泊沉积物、酸沉降、干旱和石漠化等.以水质变化为评价终点,通过暴露、危害分析,采用基于因子权重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湖的生态风险值最高,为0.6324;北湖的风险值为0.3449;中湖的风险值相对较低,为0.3335.研究还发现,对红枫湖生态风险值贡献较大的因子为红枫湖湖水营养物P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二者的权重分别为0.2059和0.1751.应用该方法可以找出对水源地危害较大的生态风险因子,更好地保护水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 生态风险评价 水源地 红枫湖
下载PDF
包头市南海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卫平 王非 +3 位作者 杨文焕 崔亚楠 樊爱萍 苗春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77-1984,共8页
包头市南海湿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高纬度寒旱区,具有独特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以南海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湿地28个点位表层土壤(0~20 cm)中As、Cd、Cr、Cu、Ni、Mn、Pb、Zn 8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环境质量指数与Hakanson环境生... 包头市南海湿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高纬度寒旱区,具有独特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以南海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湿地28个点位表层土壤(0~20 cm)中As、Cd、Cr、Cu、Ni、Mn、Pb、Zn 8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环境质量指数与Hakanson环境生态潜在风险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区分了南海湿地重金属的来源,以期为南海湿地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As、Cd、Cr、Cu、Ni、Mn、Pb和Zn重金属平均值分别为75.18、1.27、56.98、111.18、87.67、622.71、54.10和209.33 mg·kg^(-1)。以包头市南海公园树木林土壤重金属含量为评价基准,南海湿地土壤重金属普遍超标,研究区域所有样方中As、Cd、Cu、Mn和Pb均超标,Cr有64.29%的样点超标,Ni有96.43%的样点超标,Zn有89.29%的样点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Cd处于中度污染;As、Cu、Pb和Zn处于轻度污染;Cr、Ni和Mn处于轻微污染。农田区和景观大道两侧处于重污染水平,鱼塘区和湿地植物区处于中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Cd处于强风险等级;As、Cr、Cu、Ni、Mn、Pb、Zn处于低风险等级。;研究区整体上都属于中等风险等级。来源解析表明:As、Cd、Cu、Ni、Mn的来源受到周边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Pb和Zn的来源与道路交通有关,Pb还受到工业活动的影响;Cr来源与土壤母质和农业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湿地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生态风险 来源解析
下载PDF
莲花水库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廖杰 魏晓琴 +5 位作者 肖燕琴 李青松 范洪勇 刘学军 庄马展 刘超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81-4087,共7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厦门市新建饮用水源地莲花水库中4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13种典型抗生素进行了检测,并评价了其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除红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口恶]唑外...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厦门市新建饮用水源地莲花水库中4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13种典型抗生素进行了检测,并评价了其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除红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口恶]唑外,其余10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总浓度范围为n.d.~925.26 ng·L^-1.其中阿奇霉素的浓度最高(n.d.~232.61 ng·L^-1),检出率为75%;其次为恩诺沙星(n.d.~187.69ng·L^-1)、四环素(n.d.~155.05 ng·L^-1)和环丙沙星(n.d.~83.66 ng·L^-1),检出率均超过60%.抗生素浓度随采样点呈现出上游莲花溪S1>澳溪支流S2>库区下游S3>入库口S4>库区中心S5的趋势.抗生素季节分布特征较为明显,枯水期总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和平水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表明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生态环境风险较高,环丙沙星为主要风险因子;枯水期的抗生素联合风险商值比丰水期和平水期高,且大于1,对生态环境存在较高风险,应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饮用水源 莲花水库
原文传递
南阳盆地东部山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赖书雅 董秋瑶 +1 位作者 宋超 杨振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00-5509,共10页
通过分析南阳盆地东部山区表层土壤(0~20 cm)样品的As、Hg、Cd、Cr、Pb、Zn、Ni和Cu等8种重金属含量和pH值,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研究,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Cd、Cu、Cr、Ni、P... 通过分析南阳盆地东部山区表层土壤(0~20 cm)样品的As、Hg、Cd、Cr、Pb、Zn、Ni和Cu等8种重金属含量和pH值,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研究,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Cd、Cu、Cr、Ni、Pb、Zn和As含量相比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呈面状和岛状分布.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且与矿区分布相吻合.除了少数样点的土壤以外,大部分样点未受到污染,Cd的污染最为严重.As、Cr、Pb、Zn、Ni和Cu在几乎全部地区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轻微风险等级,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中等风险等级占比最高.研究区综合土壤重金属潜在很强和强生态风险指数占比较高,分别为58.93%和37.66%.土壤Hg、Cd和Pb主要受到矿产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As主要受到研究区地质背景的影响,Zn、Ni、Cr和Cu同时受到人类活动和地质背景的影响.研究区矿产资源的开采是造成土壤污染及生态风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生态风险 来源
原文传递
海河流域中南部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瑞霖 程先 孙然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40-3747,共8页
针对海河流域中南部河流,布设80个采样点,对沉积物中Cu、Zn、Cr、Ni、Pb、Cd进行含量及空间分布研究,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进行重金属风险评价和污染来源判断.结果表明:1除Cr、Ni外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均有较明显的积累,... 针对海河流域中南部河流,布设80个采样点,对沉积物中Cu、Zn、Cr、Ni、Pb、Cd进行含量及空间分布研究,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进行重金属风险评价和污染来源判断.结果表明:1除Cr、Ni外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均有较明显的积累,其中Cd含量超出环境背景值2.64倍.基于单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Cd在多数点位风险强度等级为强,其余元素多数为轻微等级,各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排序为Cd>Cu>Pb>Ni>Cr>Zn;2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位于平原的子牙河、大清河重金属含量较高,且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较高(RI为155.64和111.84);徒骇马颊河和黑龙港河由于工业化程度较低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且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也较低(RI为69.54和84.50);3同源分析表明Cd、Pb、Zn、Cr有相似的污染来源;富集因子法评估显示人为影响依次为Ni<Cr<Cu<Zn<Pb<Cd.区域上,受人为影响较为强烈的河系为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和漳卫河,徒骇马颊河和黑龙港河受人为影响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污染来源
原文传递
黑土区小流域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媚媚 高凤杰 +2 位作者 韩晶 王鑫 郭欣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21,共10页
为探明黑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海沟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共采集136个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u、Zn、Hg、As、Ni和Cr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土壤... 为探明黑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海沟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共采集136个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u、Zn、Hg、As、Ni和Cr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结果表明:1)参照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Hg、Ni和Cr均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16.2%、28.7%、93.4%、48.5%和19.1%,且均处于中等变异程度,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2)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低风险等级,除Hg外其他重金属元素也都处于低风险等级,而Hg元素处于中风险等级,具有潜在的生态危害性;3)通过源解析基本可以确定该地区重金属污染有4种来源,分别为自然源与大气沉降源、工业农业活动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源,其中Hg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活动,Cu主要是由于化肥的过量施用,Zn、Ni和Cr的累积主要与交通运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生态危害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 源解析 黑土区小流域
原文传递
南方丘陵区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金英 郑利林 +1 位作者 徐力刚 王晓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20-3429,共10页
采样分析南方丘陵山区瓯江、钱塘江、闽江、九龙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沉积物中Mn、Zn、As、Cd、Pb、V在九龙江有较高浓度,Ni、Cu在钱塘江浓度最高,Cr、Sb在瓯江浓度最高,而Al、Co和V的最高浓度... 采样分析南方丘陵山区瓯江、钱塘江、闽江、九龙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沉积物中Mn、Zn、As、Cd、Pb、V在九龙江有较高浓度,Ni、Cu在钱塘江浓度最高,Cr、Sb在瓯江浓度最高,而Al、Co和V的最高浓度分布在闽江.但重金属含量空间差异不显著.SQGs、Igeo和EF评价显示,Cd在研究区沉积物中污染最为严重,呈中度至重度污染,其次是Mn、Zn、Pb,其在研究区部分地区存在轻度污染,其他重金属处于无污染状态.RI评价显示,研究区河流沉积物存在极高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尤其是Cd.相关分析和PCA分析显示,Zn、As、Cd、Pb来自于自然过程、矿业开采及农业生产过程,Cr、Ni、Sb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产生废水,Al、Co和V来自于自然过程,而Cu则来源于混合源.pH值、TP、TN和LOI是影响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丘陵山区 河流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解析
下载PDF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12
作者 白冬锐 张涛 +5 位作者 包峻松 陈坦 王洪涛 金曦 金军 杨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06-3214,共9页
本文分析了苏州古城区域20个代表性断面中8种重金属(Cd、Cu、Cr、As、Mn、Ni、Pb和Zn)的含量,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甄别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中Cd、Cu、Cr、As、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本文分析了苏州古城区域20个代表性断面中8种重金属(Cd、Cu、Cr、As、Mn、Ni、Pb和Zn)的含量,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甄别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中Cd、Cu、Cr、As、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42.6、90.2、17.2、800.1、63.3、199.1和384.2 mg·kg^(-1),超过江苏省土壤背景值的采样点比例分别为100%、100%、65%、95%、70%、100%、95%和100%.利用地累积指数评价发现,8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依次为Pb>Cd>Cu>Zn>Cr>Ni>As>Mn,总体上Pb处于强度污染水平,Cd、Cu、Zn和Cr处于中强度污染水平,Ni和As处于轻度污染水平,Mn处于无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显示,8种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Pb>Cu>As>Ni>Zn>Cr>Mn,总体上Cd、Pb和Cu处于中风险水平,其余5种重金属处于低风险水平.古城区域内北部河道和南部河道底泥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地累积指数值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大于干将河和环城河,水环境重金属治理应重点关注古城区域内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d、Cu、Cr、As、Ni、Pb和Zn元素可能源于化肥、路面老化、轮胎磨损和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Mn则主要源于自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 底泥 重金属 污染分布 生态风险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焦作市采暖期降尘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源解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明仕 曹景丽 +2 位作者 李晗 桂晨露 宋党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4-830,共7页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降尘中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在采暖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焦作市是典型的燃煤城市,工业污染较为严重。为了解焦作市采暖期大气降尘量及其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在焦作市设置30个采样点,进行了降尘重金属...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降尘中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在采暖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焦作市是典型的燃煤城市,工业污染较为严重。为了解焦作市采暖期大气降尘量及其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在焦作市设置30个采样点,进行了降尘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和源解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冬季降尘量平均值为20.51 t·km^(-2)·month^(-1),各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在不同采样点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与降尘中重金属来源有关。降尘中重金属Cr、Co、Ni、Cu、As、Cd、Pb、Zn质量分数分别为68.90、9.58、40.22、68.07、35.47、8.11、157.15、1 809.58 mg·kg^(-1)。富集因子结果显示:Cd达到极强的富集程度;Zn和Pb呈显著富集;Cu和As为中度富集;Ni为轻微富集;Cr和Co的富集因子均小于1,说明其来自自然环境。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d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高达3 236.22,达到极强水平;As和Pb的最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高,达到中等水平;Cu和Z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值接近中等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潜在风险系数较小,生态危害程度不大。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降尘中Cr、Co、Ni、Cu、As、Cd、Pb、Zn、Ca、Si、Al、Fe、K、Mg等14种元素进行源解析,提出4个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采暖期大气降尘主要来自于土壤尘,占24.89%;工业尘占19.33%;燃煤燃油尘占16.89%;道路扬尘占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源解析
下载PDF
哈尼梯田稻鱼共作系统中除草剂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石云 宋超 +3 位作者 张敬卫 齐延凯 汪倩 陈家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84-192,共9页
稻鱼共作是中国稻田综合种养的重要推广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同时能有效保护梯田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了解稻鱼共作系统中除草剂的使用和污染特征,该研究选取云南哈尼梯田稻鱼共作系统,检测7种常见的除草剂(草甘膦、灭... 稻鱼共作是中国稻田综合种养的重要推广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同时能有效保护梯田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了解稻鱼共作系统中除草剂的使用和污染特征,该研究选取云南哈尼梯田稻鱼共作系统,检测7种常见的除草剂(草甘膦、灭草松、利谷隆、莠去津、乙草胺、丁草胺和除草醚)在水和沉积物中的残留值。结果显示:水中检出草甘膦、灭草松、莠去津、乙草胺和除草醚5种除草剂,其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9%、72.73%、100.00%、100.00%和36.36%,其最大残留值为153.82、1.60×10^(-3)、1.52×10^(-2)、22.31、19.34和2.04×10^(-2)μg/L。沉积物中检出莠去津、乙草胺和除草醚3种除草剂,其检出率分别为100.00%、80.00%和100.00%,最大残留值依次为10.91、50.01和4.52μg/kg。结果表明,草甘膦、莠去津和乙草胺为主要残留的除草剂。除草剂污染特征为梯田>水流汇合处>水源。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梯田内除草剂的综合生态风险为高风险,水流汇合处为中等风险,水源除草剂残留无明显生态风险;表明梯田内施用和残留的除草剂对周边水域环境存在潜在的风险,莠去津和乙草胺是该产地的生态风险贡献最大的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来源分析 稻鱼共作系统 梯田
下载PDF
湘东北典型河源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振宇 廖超林 +3 位作者 邹炎 谢伍晋 陈晓威 张驭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288-5298,共11页
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关乎其流域内居民生命健康安全,是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的热点科学问题.选择湘东北典型河源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共87件,通过GIS技术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Cd、Pb、Cr、Hg和As)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潜... 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关乎其流域内居民生命健康安全,是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的热点科学问题.选择湘东北典型河源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共87件,通过GIS技术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Cd、Pb、Cr、Hg和As)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释了其可能来源和贡献率.结果表明:①湘东北典型河源区土壤呈酸性,土壤重金属ω(Cd)、ω(Pb)、ω(Cr)、ω(Hg)和ω(As)平均值分别为0.20、41.07、130.51、0.29和11.63 mg·kg^(-1),对标背景值,除As外均有富集;②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风险等级,其中Cr、Pb和As为轻微风险等级,Cd和Hg均为强风险等级;③土壤Cd和Pb具有同源性,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Cr和As受生活垃圾排放和自然母质的双重影响,Hg主要来源于化石燃烧及交通运输;④生活垃圾排放源、自然母质源、化石燃烧及交通运输源和农业活动源对湘东北典型河源区土壤重金属的贡献率分别为21.36%、35.92%、19.30%和23.42%,人为源贡献率大于自然源.研究结果对湘东北典型河源区的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源区 土壤重金属 分布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源解析
原文传递
济源某铅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秀红 吴晓娜 +3 位作者 茹广欣 张发文 范永明 刘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9-463,共5页
以济源市某铅厂周边600 m内农田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3种重金属Pb(铅)、Cr(铬)、Zn(锌)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解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该... 以济源市某铅厂周边600 m内农田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3种重金属Pb(铅)、Cr(铬)、Zn(锌)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解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域农田土壤3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Pb>Cr>Zn,其中Pb含量超出国家土壤标准值和河南省土壤背景值,部分样点土壤中的Cr、Zn含量高于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Pb污染指数平均值达到1.73,污染严重。污染来源分析表明,铅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Pb、Cr的来源可能受厂区污染物的排放以及道路交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农田土壤 生态风险 来源解析
下载PDF
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和来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玲莉 薛南冬 +4 位作者 杨兵 李发生 丛鑫 燕云仲 刘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06-1713,共8页
对黄淮平原224个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7种重金属(As、Cd、Cr、Hg、Ni、Pb和Zn)浓度进行了调查,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用相关性、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7种... 对黄淮平原224个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7种重金属(As、Cd、Cr、Hg、Ni、Pb和Zn)浓度进行了调查,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用相关性、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8、0.17、79.0、0.04、35.3、25.3和73.8 mg·kg-1.与黄淮平原的土壤背景值相比,调查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低污染水平,这与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一致.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除Cd和Hg的污染存在中等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外,其他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平原的农田土壤中Cr、Ni和Zn主要来自于工业烟尘沉降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As、Cd和Pb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磷肥和有机肥的大量施用,而Hg可能来自于母质淋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黄淮平原 生态风险 来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武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静 侯耀宗 +2 位作者 邹书成 曹梦华 涂书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15-3222,共8页
研究了武汉市1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重金属污染程度,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通过相关性和聚类分析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 研究了武汉市1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重金属污染程度,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通过相关性和聚类分析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心城区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普遍高于远城区,同时长江干流附近的水源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长江支流.Hg、As、Pb、Cr、Cu、Ni和Zn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均小于40,属于轻微风险程度.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在80~160范围内,属于强度风险程度.武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142.12,属于轻微风险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武汉集中式水源地土壤重金属Cu、Pb和Cr来源相似,均与交通有关;Ni、As、Cr和Cu来源相似,均与冶金生产有关;Zn、Hg和Cr来源相似,均与防腐和催化化工有关.武汉白沙洲水厂和堤角水厂周边土壤长期定点监测表明,2017年后武汉集中式水源地土壤各种重金属含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生态风险在未来将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土壤重金属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渝东南典型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蒋玉莲 余京 +4 位作者 王锐 王佳彬 李瑜 余飞 张云逸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17-4026,共10页
为了解渝东南典型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点,解析其污染来源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在重庆市酉阳县北部兴隆镇和木叶乡共采集土壤表层样品(0~20 cm)211件,分析了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的含量... 为了解渝东南典型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点,解析其污染来源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在重庆市酉阳县北部兴隆镇和木叶乡共采集土壤表层样品(0~20 cm)211件,分析了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的含量及土壤pH值,采用数理统计、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相关性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等技术,研究了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开展了污染评价和重金属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情况,其中Cd超《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筛选值的比例高达83.41%,超管制值的比例为7.58%,潜在风险较高.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整体呈轻微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整体生态风险较高,其中重金属Hg、Cd和As的贡献率分别为50.27%、28.63%和11.70%.PMF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3种,即自然母质源、农业源和工业活动及交通排放的混合源,所占比例分别为40.49%、29.12%和30.39%.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定量化源解析结果对于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区 重金属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 潜在生态风险 源解析
原文传递
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时空分布、污染来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金虎 宋骏杰 +2 位作者 曹亮 黄伟 窦硕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9-381,共13页
运用污染风险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了2010年5月(春)、8月(夏)、10月(秋)和12月(冬)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Cr、Zn和Pb含量均呈现春季低于其他季节特征,秋季Hg... 运用污染风险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了2010年5月(春)、8月(夏)、10月(秋)和12月(冬)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Cr、Zn和Pb含量均呈现春季低于其他季节特征,秋季Hg含量是其他季节的4倍,Cu、As和Pb含量无显著季节差异。表层沉积物中Cr、Cu、Zn、As和Cd最高值出现在莱州湾中部及小清河河口等西部水域,来源呈现受自然作用影响较大的特征;而Hg和Pb最高值出现在龙口和界河河口等东部水域,来源呈现受周边工业污染物的人为排放影响较大的特征。基于地理累积指数、生态效应浓度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综合评价表明,13%~29%的研究区域的表层沉积物受到轻微程度的Cd、Hg和Pb污染,Cd和Hg高值水域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Hg和As在65%~68%的研究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达到可能对沉积物底质环境及生物群落产生不利生态影响水平。基于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评价结果,莱州湾表层沉积物质量较好,局部区域存在Hg、Pb、Cd和As的潜在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生态风险 分布 来源 莱州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