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退化现状、恢复措施、效应与展望 被引量:98
1
作者 张骞 马丽 +9 位作者 张中华 徐文华 周秉荣 宋明华 乔安海 王芳 佘延娣 杨晓渊 郭婧 周华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441-7451,共11页
青藏高寒区属于独特而典型的高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寒区生态安全以及农牧民生计的维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青藏高寒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该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是国家生态工作的... 青藏高寒区属于独特而典型的高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寒区生态安全以及农牧民生计的维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青藏高寒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该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是国家生态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有效的恢复手段,但缺乏因地制宜的系统性总结和论述。基于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现状,总结了高寒区各生态类型分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明确了不同集成技术与模式的适用区域和范围,同时对这些技术、措施和模式的恢复效果和恢复机制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未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的恢复治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维系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生态恢复 综合治理 适应性恢复 恢复效应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 被引量:52
2
作者 孙乔宝 甄晓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0年第2期68-71,共4页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的特殊性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及影响 .本文分析了这些影响及确定方法 ,提出如何减轻及恢复这些负面影响的措施及其作用 .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植被 边坡 高速公路
下载PDF
关于生态重建和生态恢复的思辨及其科学涵义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58
3
作者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现代生态学最活跃的关键行动之一,在我国被译为"生态恢复"。经查验其英语涵义和演变过程,建议正名为"生态重建",指在人为辅助下的生态活动。而"生态恢复"(recovery)在国际文献... 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现代生态学最活跃的关键行动之一,在我国被译为"生态恢复"。经查验其英语涵义和演变过程,建议正名为"生态重建",指在人为辅助下的生态活动。而"生态恢复"(recovery)在国际文献中指没有人直接干预的自然发生过程,二者不容混淆。作者强调自然恢复和生态重建的三类时间尺度,即地质年代尺度(千、万、亿年)自然生态系统世代交替和演替尺度(十、百、千年)和生态建设时间尺度(一、十、百年)。前二者为自然恢复尺度。三者相差2–3个数量级或更多。人类不能超尺度地依赖自然恢复能力,自然与人为时间尺度的不匹配是自然恢复难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态需求的根本原因。作者质疑"以自然恢复为主"和"从人工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的转变"提法。认为把生态重建的责任推诿给自然去旷日持久地恢复,是不负责任和不作为的逻辑和有悖于"谁破坏,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享用,谁埋单"的全球环保公理和生态伦理观念。除恢复重建自然的生态系统外,还要发展人工设计生态方案等未来生态重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设计生态方案 生态整体性 生态重建 外来种 历史真实性 自然恢复 时间尺度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 被引量:43
4
作者 庞学勇 胡泓 +4 位作者 乔永康 潘开文 刘世全 陈庆恒 刘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养分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 ,结果表明 :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各养分含量变化总趋势为 :w(N) ,针叶 >凋落物 >土壤 >树枝 >树干 ;w(P2 O5,K2 O ,CaO ,MgO) ,土壤 >凋落物 >针叶 >...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养分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 ,结果表明 :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各养分含量变化总趋势为 :w(N) ,针叶 >凋落物 >土壤 >树枝 >树干 ;w(P2 O5,K2 O ,CaO ,MgO) ,土壤 >凋落物 >针叶 >树枝 >树干 ;在针叶、树枝、树干和凋落物中养分含量是CaO >N >K2 O >MgO >P2 O5,而在土壤中养分含量是CaO >K2 O >MgO >N >P2 O5.养分贮量以天然云杉林最高 ,且主要集中在土壤中 (占 6 9%) ,而人工云杉林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地上各组分养分贮量增加 ,土壤中养分贮量则先升后降 ,人工和天然云杉林地上各组分养分贮量主要集中在针叶 ;云杉林养分年积累量以天然林最高 ,在人工林中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养分年积累量随之增加 ,人工云杉幼林以N、CaO积累为主 ,而成熟林则以CaO、N积累为主 .养分的吸收、存留量天然林高于人工云杉林 ,人工云杉成熟林和天然林的利用系数和周转期相似 ,人工云杉林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吸收、存留量增大 ,利用系数降低 ,归还量和循环系数先增后降 ,周转期则变长 ,人工云杉林利用系数顺序为 :CaO >MgO >N >K2 O >P2 O5,周转期顺序为 :P2 O5>K2 O >MgO >N >CaO .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养分循环 云杉 人工林 生态恢复 川西 天然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与生态调度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邓铭江 周海鹰 +2 位作者 徐海量 凌红波 张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4-876,共13页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14年的动态监测、资料收集、野外数据采集及实验室数据处理,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特点及方式、生态输水后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对下游生态调度策略与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得...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14年的动态监测、资料收集、野外数据采集及实验室数据处理,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特点及方式、生态输水后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对下游生态调度策略与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塔河下游生态输水经历了从单通道、双通道输水,向汊河输水和面状输水方式的转变;(2)从河水耗散分析看,补给地下水占比最大为57.7%,土壤与植被消耗占37.9%,入湖水量与河道内水面蒸发所占比例为4.4%;(3)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水质明显好转,植被面积扩大,群落物种种类增加,胡杨长势好转,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遏止,但生态脆弱性依然没有根本转变;(4)为了更好地巩固生态恢复的成效,应制定合理的生态调度计划,在河道线状输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受水区范围,有效补给地下水,合理调控地下水位;(5)生态变化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从地表水、地下水、植被响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长期监测输水对生态环境恢复的响应,以利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河道输水 生态调度 植被变化
原文传递
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蔡德所 马祖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两者生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学 漓江流域 生态分区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云南安楚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植物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乔宝 甄晓云 +2 位作者 李文龙 李华昆 丘道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5-158,共4页
针对云南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课题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方面进行研究,在对云南省安楚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及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植物生长试验,并以安楚高速公路岩石边坡作为工程示范点,对适用的植物种类... 针对云南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课题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方面进行研究,在对云南省安楚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及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植物生长试验,并以安楚高速公路岩石边坡作为工程示范点,对适用的植物种类、种子配方进行研究。并对灌草关系进行分析,对边坡绿化施工工艺提出改良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岩石边坡 生态恢复 植物 灌草关系
下载PDF
构建生态、景观、游憩三位一体的城市滨水区--以穆棱市滨河文化公园规划为例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贵臣 逢锦辉 郭万宝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7,共8页
近年来,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越来越受到城市整体设计和形象塑造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的规划只是单纯地将滨水区纳入城市景观系统,对其物质环境进行改造,创造景观空间,并不注重滨水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文化、游憩功能的整合,缺乏对滨水... 近年来,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越来越受到城市整体设计和形象塑造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的规划只是单纯地将滨水区纳入城市景观系统,对其物质环境进行改造,创造景观空间,并不注重滨水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文化、游憩功能的整合,缺乏对滨水区社会价值的整体性把握。穆棱市滨河文化公园规划基于生态、景观、游憩三位一体的设计思路,从生态修复、景观重塑、游憩功能整合的角度,在对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设置滨河生态园、绿色文化廊道、复合游憩功能的商业中心,形成了一个亲水、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开敞空间,为城市滨水区规划提供了好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景观重塑 游憩功能 城市滨水区规划 穆棱市
下载PDF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 被引量:24
9
作者 蒋满元 唐玉斌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80,共5页
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无论是采用焚烧法、堆肥法、卫生填埋法,还是土地填埋法,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此其中,又尤以土地填埋法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对垃圾填埋生态问题的处理,既可以充分利用生态恢复与生... 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无论是采用焚烧法、堆肥法、卫生填埋法,还是土地填埋法,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此其中,又尤以土地填埋法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对垃圾填埋生态问题的处理,既可以充分利用生态恢复与生态改良方面的技术,也可在制度创新方面多下功夫。生态恢复与生态改良在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时虽有许多优点,但不利的影响也不少。如焚烧法易造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堆肥法与卫生填埋法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土地填埋法能大规模推广但并不代表真正的卫生填埋。而制度创新虽有利于从制度方面规范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却又缺乏技术上的针对性。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治理的效果才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土地填埋法 生态恢复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 被引量:10
10
作者 彭少麟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21-227,共7页
进行生态恢复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作者从恢复生态学的产生及学科发展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实践 4个方面阐述了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 进行生态恢复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作者从恢复生态学的产生及学科发展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实践 4个方面阐述了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下载PDF
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被引量:24
11
作者 宫成 丁杨 侯世占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10期3-5,共3页
矿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矿山开采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文章简要分析了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措施。
关键词 矿山开采 生态环境 恢复治理
下载PDF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治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毕慈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的核心 ,是我国沙暴扬尘两大策源地之一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下游河床粗沙淤积的危害 ,制止沙暴扬尘弥漫性扩散范围 ,实现该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基岩产沙区的集中治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的核心 ,是我国沙暴扬尘两大策源地之一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下游河床粗沙淤积的危害 ,制止沙暴扬尘弥漫性扩散范围 ,实现该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基岩产沙区的集中治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砒砂岩地区植物“柔性坝”拦截粗沙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可操作的治理模式 ,实施这一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基岩产沙区 生态恢复 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北方城市河流景观生态恢复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卫东 翟宇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44-48,共5页
从河流生态防洪、改善河流水体环境、岸线形态修复、生态堤岸的设计、河流缓冲带的设计等几方面探讨河流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改造措施,为北方城市河流建设提供一种基于生态观的河流生态恢复与建设思路。从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达到河流生... 从河流生态防洪、改善河流水体环境、岸线形态修复、生态堤岸的设计、河流缓冲带的设计等几方面探讨河流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改造措施,为北方城市河流建设提供一种基于生态观的河流生态恢复与建设思路。从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达到河流生态恢复治理与开发的双赢结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生态恢复 城市滨河区 景观
下载PDF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对策 被引量:23
14
作者 孙涛 王继和 +2 位作者 刘虎俊 马瑞 孙得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5-251,共7页
民勤绿洲属典型的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地下水位的下降等因素,导致了绿洲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笔者通过客观分析当前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民勤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恢复提出了相... 民勤绿洲属典型的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地下水位的下降等因素,导致了绿洲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笔者通过客观分析当前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民勤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生态环境 荒漠化 恢复对策
下载PDF
煤矿矿区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姜军 程建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共3页
以山东新汶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例 ,论述了煤矿矿区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效应已经阻碍了矿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危害了当地人群的身体健康 。
关键词 资源开发 生态恢复 可持续发展 煤矿矿区 煤矸石
下载PDF
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的生态特征与退化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宗浩 王成善 +5 位作者 黄川友 徐恒 张永泽 郑鸽 欧阳玉荣 张翔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72-78,共7页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该湿地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前湿地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干扰强烈,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沙化严重,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低.为此,西藏自治区于2000年在此建立了拉鲁湿地自...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该湿地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前湿地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干扰强烈,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沙化严重,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低.为此,西藏自治区于2000年在此建立了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期间作者通过对水文、土壤、沙化、植被、动物等方面的野外调查、测量和实验研究,探讨湿地退化的机制,为该湿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拉鲁湿地 生态退化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尺度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松云 杨海军 闫德千 《东北水利水电》 2005年第10期40-41,53,共3页
目前我国河流治污项目多偏重修复受污染的水体,注重水质的改善,而不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修复。本文提出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尺度包括工程安全尺度、生态系统尺度、景观尺度、亲水尺度、时空尺度和经济尺度。同时指出为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河流治污项目多偏重修复受污染的水体,注重水质的改善,而不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修复。本文提出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尺度包括工程安全尺度、生态系统尺度、景观尺度、亲水尺度、时空尺度和经济尺度。同时指出为顺利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实践,需要在理论、技术、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水利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水质污染 生态恢复 尺度
下载PDF
松嫩平原退化芦苇湿地恢复模式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1 位作者 刘兴土 孙丽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306-313,共8页
为了探讨松嫩平原退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的生态恢复模式,2001—2008年,在吉林省西部牛心套堡退化的芦苇湿地进行了示范研究。试验苇田面积100hm2,以工程措施恢复湿地与河流的水力联系,改造苇田基底,完善灌排水系统... 为了探讨松嫩平原退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的生态恢复模式,2001—2008年,在吉林省西部牛心套堡退化的芦苇湿地进行了示范研究。试验苇田面积100hm2,以工程措施恢复湿地与河流的水力联系,改造苇田基底,完善灌排水系统;通过鱼虾自然增殖与人工放流、芦苇培育等生物措施,恢复苇田生物群落;采用农艺措施与水资源管理技术,恢复苇田的水文过程和生境。至2008年,苇田水环境盐度和碱度分别下降了92.21%和90.96%,平均每年下降30.55%和29.06%;苇田地表0~20cm土体脱盐率59.70%,平均每年下降14.06%;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5.37%;芦苇产量增加697.6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过程导向策略,恢复与重建因水文过程功能丧失而导致退化的芦苇湿地,综合应用工程、生物、农艺及水资源优化管理等措施,可促进苇田生物与生境的恢复,再建水文、生物等重要生态过程和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对松嫩平原退化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湿地 芦苇湿地 退化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生物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特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胡宜刚 冯玉兰 +3 位作者 张志山 黄磊 张鹏 徐冰鑫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8,共8页
荒漠生物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数据的缺乏,给区域尺度上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2011—2012年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时期建植的人工植被固沙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和不... 荒漠生物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数据的缺乏,给区域尺度上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2011—2012年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时期建植的人工植被固沙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演替阶段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CO2、CH4和N2O的通量特征.结果表明:结皮类型、恢复时间及二者与采样时间的互作显著影响CO2通量;恢复时间、结皮类型与采样时间的互作显著影响CH4通量;采样日期显著影响CO2、CH4和N2O通量.苔藓结皮年均CO2通量(105.1 mg·m-2·h-1)显著高于藻类结皮(37.7 mg·m-2·h-1).荒漠生物结皮-土壤系统年均CH4和N2O吸收通量分别为19.9和3.4μg·m-2·h-1.藻类结皮的年均CH4和N2O吸收通量略高于苔藓结皮,但差异并不显著.随着荒漠生物结皮的发育和演替的深入,生物结皮-土壤系统呼吸逐渐增加,CH4和N2O吸收能力逐渐下降.与藻类结皮相比,苔藓结皮呼吸对温、湿度的变化更为敏感,且随着生物结皮的发育和演替的深入逐渐增强.温度和湿度不是决定荒漠生物结皮-土壤CH4和N2O通量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温室气体人工固沙 生态恢复 演替 沙坡头
原文传递
香港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和蓉 卢小良 +2 位作者 廖宗文 毛小云 叶振邦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83-86,共4页
介绍了香港几种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 ,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指出了现有生态恢复方法中普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途径 ,提出植物生长基质问题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和搭配问题是能否在陡峭的石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生长能力的功能系统 。
关键词 石质边坡 生态恢复 基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