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争论的思考 被引量:32
1
作者 梁启英 《桉树科技》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的争论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在桉树人工林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经营和技术上的问题,因而在建设林业生态省的新形势下,必须科学规划,合理经营,要在促进生态平衡中发展桉树人工林,同时应系统地开展包括科学选育良种... 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的争论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在桉树人工林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经营和技术上的问题,因而在建设林业生态省的新形势下,必须科学规划,合理经营,要在促进生态平衡中发展桉树人工林,同时应系统地开展包括科学选育良种、营林栽培措施及经营管理模式、林地生产力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等方面研究,以取得科学的结论指导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生态问题 可持续经营 桉树人工林 科学规划 经营管理模式 环境质量变化 合理经营 林地生产力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及修复对策 被引量:18
2
作者 冯兆忠 刘硕 李品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0-520,共11页
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存在环境承载力差、污染严重、河道断流干枯和生态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京津冀城市群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有的研究多从河... 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存在环境承载力差、污染严重、河道断流干枯和生态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京津冀城市群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有的研究多从河流单一角度入手探讨永定河流域的修复方案,难以制定可持续的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模式。本文总结永定河流域的生态水文、流域植被、河道生态护岸、生态质量、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生态修复等研究进展,并分析永定河流域在河道、水资源、植被和土壤等方面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模式的建议,为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流域 水文环境 植被 生态问题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安全化:生态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安全问题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江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7,共12页
安全化是理解非传统安全概念和安全内涵拓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和关键性步骤。生态问题的安全化过程最为醒目,它通过政治议程和科学议程在事实上清楚说明了生态问题由公共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的过程,以及生态价值受到威胁处于危险境地... 安全化是理解非传统安全概念和安全内涵拓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和关键性步骤。生态问题的安全化过程最为醒目,它通过政治议程和科学议程在事实上清楚说明了生态问题由公共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的过程,以及生态价值受到威胁处于危险境地的客观状态,同时在理论上体现了解读安全的第三个层面,即除客观和主观层面之外的主体间性,使安全问题呈现为"安全性"、"安全感"和"安全化"三者互动的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化 生态问题 政治议程 科学议程
下载PDF
大型围填海工程海洋生态修复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欧阳玉蓉 蔡灵 +3 位作者 李青生 戴娟娟 方婧 吴耀建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9期74-79,共6页
文章依据大型围填海工程的主要生态问题,从生境和海洋生物生态两个方面考虑,分析了大型围填海工程海洋生态修复的重点。以福建省宁德市三屿工业区为例,探讨了三屿工业区生态修复的目标、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自... 文章依据大型围填海工程的主要生态问题,从生境和海洋生物生态两个方面考虑,分析了大型围填海工程海洋生态修复的重点。以福建省宁德市三屿工业区为例,探讨了三屿工业区生态修复的目标、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区养殖清退、红树林异地补植、生态海堤建设等具体的生态修复方案和实施效果。可为大型围填海工程海洋生态问题的识别与生态修复重点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减轻大型围填海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型围填海工程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促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围填海工程 生态影响 生态修复重点 实践
下载PDF
生态问题的社会经济检视 被引量:9
5
作者 蔡运龙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2-749,共8页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和根本原因,生态问题又反过来冲击社会经济,因此必须从社会经济的视角来检视生态问题。国际学术界对"人类世"概念的认同,以及"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和"未来地...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和根本原因,生态问题又反过来冲击社会经济,因此必须从社会经济的视角来检视生态问题。国际学术界对"人类世"概念的认同,以及"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和"未来地球计划"的执行,都表明对当代生态问题进行社会经济透视的重要性。生态问题本质上是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从社会、经济、政治的角度去认识,于是产生了政治生态学、"公地的悲剧"以及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等理论。以社会经济的视角检视生态问题的制度因素和退化生态系统治理,表明需要加强从社会经济方面寻求根本解决途径的研究,以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退化生态系统走上"以自然恢复为主"的轨道。为此,生态问题研究要在体制与政策变革、发展模式转型以及科学技术创新3个层面上寻求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问题 气候变化 土地退化 社会经济理论
原文传递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措施 被引量:6
6
作者 袁磊 孟剑英 +1 位作者 萨根古丽 李健 《新疆环境保护》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任何一种物种的消亡都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巨大损失。为保护世界极旱荒漠区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和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野骆驼保护基金会等国... 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任何一种物种的消亡都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巨大损失。为保护世界极旱荒漠区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和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野骆驼保护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下,新疆政府成立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人为活动因素和大气候环境的变化,该区域生存的野骆驼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也发生了不利的变化,为了改善野骆驼的饮水和觅食环境,保护区采取了打井等多种管理措施。对保护区目前野骆驼生存环境的变化进行剖析,并介绍生态恢复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生态问题 恢复措施
下载PDF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以茂名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例
7
作者 刘朵朵 《绿色矿冶》 2024年第5期81-86,共6页
以茂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区现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并详细介绍修复治理措施。茂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主要存在地质安全隐患、土壤功能退化、生态多样性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相应的矿山... 以茂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区现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并详细介绍修复治理措施。茂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主要存在地质安全隐患、土壤功能退化、生态多样性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相应的矿山修复治理措施主要有地质灾害防治、地形重塑、裸地近自然林营造、低效林提质增效、湿地重建、土壤复垦利用等,并提出建设矿山修复数字孪生应用平台,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智慧治理手段,为类似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生态问题 智慧治理 数字孪生
下载PDF
居民经验知识与城市绿色治理——基于迈亚的理论和芬兰的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蒋显荣 郭霞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科学家社群的"生态问题"一直是城市绿色治理的科学根据,可是近十年来,"居民经验知识"典型挑战了生态专家"客观知识"。迈亚等人据此提出居民经验知识"象征论",即居民经验知识推动绿色治理具有... 科学家社群的"生态问题"一直是城市绿色治理的科学根据,可是近十年来,"居民经验知识"典型挑战了生态专家"客观知识"。迈亚等人据此提出居民经验知识"象征论",即居民经验知识推动绿色治理具有多方面的潜力。居民经验知识的作用取决于公务员、决策者、利益相关者对它的看法和法律依据。芬兰虽有法律可循,但应用居民经验仍受制于决策者的价值观。"居民经验""生态问题"孰轻孰重取决于对科学、权力的认知。居民经验科学知识的输入就是居民提供感受快乐、逃避惊恐的方法。绿色治理融合"居民经验""客观知识"是符合科学路径和人民利益的。我国尚缺乏居民经验知识输入的历史基础,首先要在哲学层面上有所认识,才有决心推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经验知识 生态问题 城市绿色治理 输入 城市规划
原文传递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价
9
作者 沈娟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5期127-129,共3页
本文主要以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局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水文地质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其次介绍水文地质及环境评估在矿山勘查中的价值,与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明确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要点、强化水文地质调查工... 本文主要以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局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水文地质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其次介绍水文地质及环境评估在矿山勘查中的价值,与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明确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要点、强化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力度、有效利用先进勘查技术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矿山水文地质勘查及环境评价思路,目的是给相关研究带来条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矿区 水文地质 环境影响 生态问题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思路和举措探讨
10
作者 李玉伟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3期78-80,共3页
黄河“几字弯”位于内蒙古中西部,范围涉及内蒙古7个盟市,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战略地位。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黄河“几字弯”面临的生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思路和六大具体治理举措,并就未来持续推进黄河“几字弯”沙化土地... 黄河“几字弯”位于内蒙古中西部,范围涉及内蒙古7个盟市,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战略地位。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黄河“几字弯”面临的生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思路和六大具体治理举措,并就未来持续推进黄河“几字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治理 生态问题 治理思路 黄河“几字弯”
下载PDF
控制自然观念的思想史蠡探——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文本学梳理
11
作者 杜昭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科技征服自然这一观念于当今时代似乎已然成为不证自明的存在,威廉·莱斯认为生态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绝非是传统观念上对科学技术的崇拜,而是源于“控制自然”这一意识形态。基于不同时期赋予该意识形态不同的价值内涵,莱斯首先分... 科技征服自然这一观念于当今时代似乎已然成为不证自明的存在,威廉·莱斯认为生态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绝非是传统观念上对科学技术的崇拜,而是源于“控制自然”这一意识形态。基于不同时期赋予该意识形态不同的价值内涵,莱斯首先分析了古代神话和宗教时期控制自然内涵并承认该时期是观念形成的萌芽期;其次着重论述了培根“科学技术控制自然”的观点,由此控制自然观念正式确立;最后总结了十七世纪之后人们重审控制自然思想并对其反思,标志控制自然观念最终成熟。对“控制自然”观念形成过程作详尽历史考察,是深层挖掘生态危机产生意识根源的必要途径,亦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斯 控制自然 科技伦理 生态问题
下载PDF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用性策略
12
作者 梁颖 陈化成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本文从环境监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环境监测在环境质量评估、污染源辨识和政策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和分类,明确了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并对加强环境监察的对策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标... 本文从环境监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环境监测在环境质量评估、污染源辨识和政策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和分类,明确了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并对加强环境监察的对策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标准,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加强监控设备的更新,优化监控网络的布设与管理,提升监控的准确度、效能与覆盖范围;三是加强环境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加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提升环境政策的精准性和公众的信任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管一策”的对策,即要加强“三防”培训,加大“三防”的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控 经济发展 生态议题
下载PDF
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修复主攻方向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阳 张文培 +2 位作者 夏涛 王继华 白世强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5期55-60,114,共7页
生态现状及修复研究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动态监测的重要环节。针对河南省不同区域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主攻方向进行研究,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将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现状及修复研究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动态监测的重要环节。针对河南省不同区域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主攻方向进行研究,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将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划分为南太行地区、伏牛山地区、桐柏山—大别山地区、黄河中游地区、丹江—唐白河流域、黄河下游地区和黄淮平原地区7个修复分区,识别各个分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提出了生态修复的主攻方向,为下一步谋划和部署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生态问题 生态修复 主攻方向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典型沙区生态状况及修复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硕 李品 +3 位作者 尚博 胡廷剑 殷荣宾 冯兆忠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8期51-58,共8页
永定河贯穿整个京津冀核心区域,是京津冀的生态廊道,对京津冀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已对永定河生态系统造成了剧烈影响,对其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对永定河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包... 永定河贯穿整个京津冀核心区域,是京津冀的生态廊道,对京津冀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已对永定河生态系统造成了剧烈影响,对其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对永定河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包括植被、水、土状况进行了综合调研分析,并对河流典型受损沙区进行了植被与土壤的取样分析,对沙区实际状况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永定河沿河林种结构单一,多为带状杨树林、刺槐林等,典型沙区植被优势种为芦苇、茵陈蒿、白茅、野大豆,植被覆盖度约20%,生物多样性指数低,整体处于较差水平。土壤砂土比例高达90%以上,表层土壤含水率低于3%,土壤氮、磷等养分含量低,严重制约植被的正常生长。结合流域整体状况与受损沙区状况,研究最后提出了永定河典型受损沙区修复建议,以期为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沙地 植被 生态问题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社交媒体生产视角下网络用户与生态议题的日常连接——基于“大熊猫粉丝”群体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陈笑春 马陈静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106-118,共13页
以“大熊猫粉丝”这类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可探讨社交媒体内容生产与推送对网络用户生态保护行为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探讨生态议题与用户建立起日常连接的生成逻辑。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建构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生产视域下议题... 以“大熊猫粉丝”这类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可探讨社交媒体内容生产与推送对网络用户生态保护行为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探讨生态议题与用户建立起日常连接的生成逻辑。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建构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生产视域下议题形象吸引度、内容创新两项变量,对用户共情意愿表达与用户行为均形成显著影响;用户错失焦虑仅对用户共情意愿表达产生显著影响,可以通过影响共情意愿表达进而影响用户行为;同时与之前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的是,社会影响对网络用户的共情态度、用户行为生成无显著影响。研究的价值和创新点在于探讨了以生态议题为代表的公共性议题,在社交媒体生产下与网络用户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及该行为连接生成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生产 生态议题 网络用户 共情连接
下载PDF
蒙古达乌尔草原生态区的现状与保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乌力吉 宝乐日 +1 位作者 格日乐朝克图 刘松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4-26,共3页
本文分析了蒙古达乌尔草原生态区的基本情况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存在问题与建议等,对于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达乌尔草原 生态问题 国际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民生关切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平振 《天中学刊》 2019年第3期42-47,共6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环境问题尽管表现多样,但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破坏与断裂,是人造成并反过来危及人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以有效治理与解决既是最大的民生关切,更是重大的国家安...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环境问题尽管表现多样,但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破坏与断裂,是人造成并反过来危及人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以有效治理与解决既是最大的民生关切,更是重大的国家安全,亦是涉及整个人类自身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从制度上确保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性治理,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常抓不懈,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治理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问题 实践 物质变换 民生关切 哲学素养
下载PDF
“道法自然”中的生态智慧及当代价值
18
作者 武彦 王毅娜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21-25,共5页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蕴含的生态理念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其整体观、平等观、无为和适度原则的生态理念,为当前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长久而稳...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蕴含的生态理念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其整体观、平等观、无为和适度原则的生态理念,为当前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长久而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崭新且全面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生态问题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生态问题的回应
19
作者 李建涛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1-84,共4页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存在着困难和局限,主要原因在于其理论基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背离。面对生态问题,中国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存在着困难和局限,主要原因在于其理论基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背离。面对生态问题,中国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中国式现代化对生态问题的回应,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西伯利亚新型宗教教义中的生态伦理原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伽·柳比莫娃 吴斐 梁坤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8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新型宗教活动在各地的普遍出现是带有全球化性质的现代现象。在俄罗斯,苏联体系崩溃之后,旋即出现了新型宗教,以适时地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深刻变化。本文以西伯利亚不同地区收集的田野资料为基础,分析1990年代普遍存在... 新型宗教活动在各地的普遍出现是带有全球化性质的现代现象。在俄罗斯,苏联体系崩溃之后,旋即出现了新型宗教,以适时地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深刻变化。本文以西伯利亚不同地区收集的田野资料为基础,分析1990年代普遍存在的新型宗教活动的特点。"新时代"宗教对生态问题给予特别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被认为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西伯利亚农村作家的创作是西伯利亚新型宗教出现的思想前提。作为社会乌托邦的现代形式,新型宗教活动回应了社会需求,为解决一系列道德与生态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宗教活动 西伯利亚地区 生态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