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31
1
作者 宋慧敏 薛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13-3919,共7页
本文基于1995和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的权重,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对渭南市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渭南市的生态环境... 本文基于1995和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的权重,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对渭南市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渭南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RSEI均值由0.489上升至0.556;生态环境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渭南市中部,占总面积的49.6%;生态环境退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韩城市部分矿区和渭南市南部区县(秦岭北麓渭南段),仅占总面积的15.4%.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受城市规划建设影响较大,但总体上其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得益于近年来该市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渭南市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测度及时空耦合特征 被引量:119
2
作者 崔盼盼 赵媛 +1 位作者 夏四友 鄢继尧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7,80,共10页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为创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明确了方向,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必然选择。基于2012、2015、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及弹...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为创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明确了方向,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必然选择。基于2012、2015、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及弹性系数方法,在整体把握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二者的时空耦合特征进行剖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总体上,2012-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先升后降时序演化规律,而在空间上生态环境水平呈"中游凹陷,上游良好,下游居中"的格局,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上游落后、中游崛起、下游发达"的空间分布特征;②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等级对应程度较弱,且该对应关系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而在时间尺度上具有锁定效应;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以同向但不理想的"同减"变化类型为主,整体呈倒退发展趋势,而山西、河南、甘肃及青海的耦合关系呈良性发展迹象。最后,根据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提出统筹管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高质量发展 耦合关系 绿色发展 环境治理
原文传递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 被引量:94
3
作者 王士远 张学霞 +2 位作者 朱彤 杨维 赵静瑶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9-1278,共10页
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1995、2007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反演得... 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1995、2007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绿度、湿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正向作用,热度、干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负向作用,且湿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该区域1995、2007、2015年生态指数优良等级所占比例依次为49.520%、66.508%、76.189%,同时RSEI等级变差、不变、变好的比例分别为3.945%、55.598%、40.457%。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说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一系列生态保育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天池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可能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有关;3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各指标均为指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而裸露、干化地表的治理则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81
4
作者 贾晓平 杜飞雁 +2 位作者 林钦 李纯厚 蔡文贵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进行评价实践,旨为建立一套较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而为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场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海洋渔业
下载PDF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汪祖杰 张轶峰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0-158,共9页
区域金融体系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需要系统的科学原则。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从四个层次衡量:目标层、领域层、准则层、指标层。这四个层次的各类指标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金融体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指标体系。... 区域金融体系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需要系统的科学原则。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从四个层次衡量:目标层、领域层、准则层、指标层。这四个层次的各类指标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金融体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指标体系。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可以从下自上对各层指标进行综合,并计算目标层等指标的综合值,以此定量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9
6
作者 巩雪峰 余有本 +2 位作者 肖斌 陈婵婵 金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85-2491,共7页
对陕南茶区的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及林篱茶园4种常见栽培模式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茶园... 对陕南茶区的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及林篱茶园4种常见栽培模式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茶园小气候因子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和林篱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3种复合式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而茶多酚含量却显著低于纯茶园茶叶.因此,林茶复合栽培模式和大棚模式茶园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栽培模式 生态环境 茶叶品质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72
7
作者 杨泽康 田佳 +3 位作者 李万源 苏文瑞 郭睿妍 刘文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627-7636,共10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筛选目标年份及其前后各1年的夏季(6—9月)Landsat遥感影像,去除有云像元,掩膜水体信息,采取中值合成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快速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果表明:(1)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SI)4个指标在第1主成分(PC1)上的平均贡献率为89.60%,依据PC1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在黄河流域是可行的。(2)1990—2019年,黄河流域RSEI总体呈现出“快速变好→缓慢转好”2个阶段,1990—2000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5/a,增长率为11.69%,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差转为较差(10.18万km^(2))、较差转为中等(5.69万km^(2))、中等转为良(7.08万km^(2))贡献较大;2000—2019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1/a,增长率仅为3.86%,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转为差(6.10万km^(2))、良转为中等(4.09万km^(2))贡献较大。(3)1990—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6.38%,其中显著提升的面积占26.14%;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23.62%,其中显著降低的面积仅占1.46%。30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实施生态工程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最快,而一些国家重点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使用GEE平台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下载PDF
柑桔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65
8
作者 李国怀 章文才 +1 位作者 刘继红 胡德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1,共6页
柑桔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研究李国怀章文才刘继红胡德文(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武汉430070)StudiesofEcologicalEfectsofSodCultureinCitrusOrchard.LiGuohuai... 柑桔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研究李国怀章文才刘继红胡德文(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武汉430070)StudiesofEcologicalEfectsofSodCultureinCitrusOrchard.LiGuohuai,ZhangWencai,Liu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柑桔园 生草栽培 生态效应
下载PDF
基于RSEI模型的昆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68
9
作者 农兰萍 王金亮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42-2050,共9页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有利于快速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以昆明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和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集成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有利于快速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以昆明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和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集成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对昆明市2000-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RSEI指数能较好地指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区RSEI主要是受干度的影响,其次是湿度和绿度,热度对RSEI模型的影响最小;2000-2018年,昆明市RSEI 5年平均值为0.51,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状态(0.4~0.6),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2010年受干旱因素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较其他年份相对较低;昆明市生态环境质量西部优于东部,其中以西南角的生态环境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变化监测 主成分分析 昆明市
原文传递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66
10
作者 陈炜 黄慧萍 +1 位作者 田亦陈 杜云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2-1391,共10页
三江源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受三江源地区多云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很难获取大范围尺度上季相一致的、无云的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1990-2015年的相同季... 三江源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受三江源地区多云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很难获取大范围尺度上季相一致的、无云的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1990-2015年的相同季节的3766景Landsat影像进行像元级融合并重构最小云量影像集,借助GEE的并行云端计算,快速得到了能够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监测。三江源时空变化与差异分析表明:1990-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状态,RSEI平均值从0.588下降到了0.505,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轻度恶化为主;2000-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速度变缓,并于2015年呈现变好态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不变为主,且轻度恶化面积大幅减少;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出空间分异,自西向东,生态状况变差。基于GEE平台在三江源地区的实验结果表明,GEE可以作为大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主成分分析 遥感生态指数
原文传递
新疆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周华荣 潘伯荣 海热提.涂尔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9,共7页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前人工作的成果 ,首次对全疆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以县 (市 )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综合指数法 ,进行排序 ,并通过专家咨询和专业判断 ,对全疆生态环境进行分级 ,由此得出全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等...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前人工作的成果 ,首次对全疆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以县 (市 )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综合指数法 ,进行排序 ,并通过专家咨询和专业判断 ,对全疆生态环境进行分级 ,由此得出全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等级划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等级划分 新疆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状况遥感动态监测——以陕西省富县为例 被引量:65
12
作者 李粉玲 常庆瑞 +1 位作者 申健 刘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11-3817,共7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耦合植被指数、湿度指数、地表温度和裸土指数4个遥感评价指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富县1995 2014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客观定量揭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富... 基于主成分分析耦合植被指数、湿度指数、地表温度和裸土指数4个遥感评价指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富县1995 2014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客观定量揭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富县生态环境现状整体上属于良好级别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1995-2014年,富县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3.17上升到3.53,牛武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最好,全县由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幅度逐渐递增,其中,交道镇和南道德乡变化最大;研究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下降地区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7%,生态质量等级提高的面积占富县总面积的42.7%,生态环境等级提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的高塬和丘陵沟壑地、县东北部的土石低山区、西南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植被覆盖度 沟壑丘陵区
原文传递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鲁君 叶亚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4期13-17,共5页
通过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考评方法研究 ,认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 3部分组成。提出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介绍了县域... 通过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考评方法研究 ,认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 3部分组成。提出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介绍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体系组成及部分指标说明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县域 生态质量考评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0
14
作者 陈亮 张宝石 +5 位作者 王洪山 李钦德 付俊 杨海龙 常程 申卓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3,共6页
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决定于基因型和环境因素。通过在辽宁省内的沈阳、铁岭、丹东三地种植连玉16、丹玉39、郑单958两类不同株型品种,系统比较了玉米产量、品质的密度效应以及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的原因。结果表... 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决定于基因型和环境因素。通过在辽宁省内的沈阳、铁岭、丹东三地种植连玉16、丹玉39、郑单958两类不同株型品种,系统比较了玉米产量、品质的密度效应以及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连玉16、丹玉39、郑单958这3个品种的产量、总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在3个地点之间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3个品种的产量以沈阳试点最高,铁岭试点次之,丹试点东最低;3个品种的粗脂肪含量为沈阳试点>丹东试点>铁岭试点;粗蛋白含量丹东试点>沈阳试点>铁岭试点;总淀粉含量为铁岭试点>沈阳试点>丹东试点。三地光照、积温和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玉米子粒品质形成的关键因子。通过品种、密度等调控措施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可实现辽宁省玉米的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生态环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干旱地区遥感生态指数的改进--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 被引量:56
15
作者 王杰 马佳丽 +1 位作者 解斐斐 徐锡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95-3804,共10页
干旱区以荒漠为主要背景,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定量评价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针对干旱区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干旱遥感生态指数(ARSEI),该指数耦合了绿度、湿度、盐度、热度以及土地... 干旱区以荒漠为主要背景,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定量评价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针对干旱区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干旱遥感生态指数(ARSEI),该指数耦合了绿度、湿度、盐度、热度以及土地退化度信息。利用ARSEI和RSEI对乌兰布和沙漠2000—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两者的差别及在干旱区的适用性。同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ARSEI比RSEI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ARSEI增强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作用。2000—2019年,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为差。等级为优、良、中的部分主要分布在沙漠北部,等级为差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戈壁和沙地处,较差主要在低覆盖度植被区。2000—2019年,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变好,沙漠北部城镇或农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复杂,变差和变好交替分布。生态农业和沙产业对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是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干旱遥感生态指数 遥感动态监测 主成分分析 乌兰布和沙漠
原文传递
土地城市化如何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动态最优化和空间自适应半参数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53
16
作者 王镝 唐茂钢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85,共14页
本文首先运用动态最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结构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视角下,分析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当土地城市化率较低时,经济发展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生产过程... 本文首先运用动态最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结构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视角下,分析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当土地城市化率较低时,经济发展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大,这使得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当土地城市化率较高时,经济发展以集约式发展模式为主,国家在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上向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倾斜,同时出台环境规制政策控制环境污染程度,生产过程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降低,这使得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土地城市化率和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随后,运用空间自适应半参数模型,对土地城市化率与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土地城市化率和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的假说。样本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基本上均位于U型曲线的右边,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U型曲线的左边。由此得出以下启示:(1)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政策;(2)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3)实施土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率 生态环境质量 动态最优化模型 空间自适应半参数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17
作者 张超 钟昌标 +1 位作者 蒋天颖 李兴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6,共12页
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入手,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5个子系统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局部协调发展测度法测算了1996—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借助σ系数、变异... 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入手,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5个子系统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局部协调发展测度法测算了1996—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借助σ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GIS可视化表达方法刻画了其时空分异特征,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各子系统区域协调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减态势,除生态环境系统外,其余四个系统低等级协调发展类型省域数量均逐年递减,高等级协调发展类型省域数量均逐年增加。②区域协调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小特征,各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最高水平的省域仅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较高水平省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较低水平省域主要聚集于东部沿海和西北地区。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正向作用较大,基础设施系统协调发展的正向作用较小,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系统协调发展均未产生显著正向作用。④东西部省域属于经济发展引领型的区域协调发展,而中部省域则属于生态环境引领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均属于经济发展引领型的区域协调发展,而当前阶段则属于生态环境引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协调发展 评价 公共服务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十四五”煤炭行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杨方亮 许红娜 《中国煤炭》 2021年第5期73-82,共10页
通过梳理煤炭生产和产业布局的变化,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煤矿区生态环境欠账依然较多、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梳理煤炭生产和产业布局的变化,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煤矿区生态环境欠账依然较多、资源综合利用面临困境、生态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资金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从“双碳”目标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煤炭行业“十四五”期间所面临的形势及其相关要求,提出“十四五”时期煤炭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生产 产业布局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综合利用 绿色开发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徐洁 谢高地 +3 位作者 肖玉 李娜 江源 陈文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39-3050,共12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区域。基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土地覆被变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执行之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形成全面的认识。结...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区域。基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土地覆被变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执行之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形成全面的认识。结果表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覆被类型均以生态用地为主,2000—2010年生态用地占比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年生态用地占比均高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且土地覆被类型转换程度相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小。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密度、NPP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水土保持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最高,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平均生物量密度、平均NPP最高,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物量总量、NPP总量最高,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多位于西北内陆,整体上植被覆盖度最低,生物量密度和生物量总量、平均NPP和NPP总量也最低。总的来说,2000—2010年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幅度不及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表明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与转移支付,进一步改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提升全国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物量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服务功能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20
作者 程辉 吴胜军 +4 位作者 王小晓 姜毅 陈春娣 王雨 吕明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40,共14页
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竣工,三峡库区已进入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近20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了目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献... 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竣工,三峡库区已进入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近20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了目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献的主要分布特征,得出库区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及进展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文章对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产生的最直接的生态环境变化,即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接下来,对库区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包括气候、土壤、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因子的研究进展展开评述;然后对上述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最终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当前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同时给出相关方面的研究展望: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效应的动态研究,建立长期观测数据库,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综合评价库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环境效应 文献计量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因子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