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殡葬方式的生态建设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柳艳超 吴立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6-269,共4页
基于对西安主要公墓的现场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主要的殡葬方式进行生态建设评价。研究表明:(1)殡葬方式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消耗、石材消耗、殡葬污染物、骨灰存放容器形式、环境后续影响程度、景观性等方面。(2)殡... 基于对西安主要公墓的现场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主要的殡葬方式进行生态建设评价。研究表明:(1)殡葬方式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消耗、石材消耗、殡葬污染物、骨灰存放容器形式、环境后续影响程度、景观性等方面。(2)殡葬方式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程度:骨灰墓穴(1.159)>草坪葬(有卧碑0.636)>骨灰堂(0.632)>骨灰墙(0.627)>骨灰塔(0.562)>草坪葬(无卧碑0.364)>花坛葬(0.340)>树葬(0.279)>海葬(0.254)。(3)骨灰堂、骨灰墙、骨灰塔、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应该作为我国殡葬改革中推荐使用的生态葬式,要积极进行宣传引导,促进葬式生态化,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殡葬方式 层次分析法 生态建设评价 生态葬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视角对殡葬行业存在问题的探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功为 贺曲夫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8-30,共3页
基于生态环境视角对传统殡葬方式带来的资源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并深入研究各相关行为主体对殡葬改革产生的制约因素,最后对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打破传统殡葬观念、倡导生态殡葬方式,开放殡葬服务市场、建立竞争市... 基于生态环境视角对传统殡葬方式带来的资源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并深入研究各相关行为主体对殡葬改革产生的制约因素,最后对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打破传统殡葬观念、倡导生态殡葬方式,开放殡葬服务市场、建立竞争市场机制,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制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殡葬改革 生态环境 生态殡葬
下载PDF
陵园园林化中的生态环境营造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0-73,88,共5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剧增,死亡人口数量也相应地迅速增加,加上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使得一些城市出现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尴尬局面。城市可用土地面积匮乏。对于注重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应当推进殡葬改革,大力推行生态葬...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剧增,死亡人口数量也相应地迅速增加,加上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使得一些城市出现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尴尬局面。城市可用土地面积匮乏。对于注重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应当推进殡葬改革,大力推行生态葬,既让生者对死者寄托怀念,又不占用土地面积,同时开辟新的风景区及旅游景点,促进城市生态建设,重塑城市的绿色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墓葬 生态葬 生态建设 陵园园林化
下载PDF
绿色殡葬改革视域下中西方公墓景观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薛震东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3期216-220,共5页
由于城市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殡葬压力,公墓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的丧葬方式造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殡葬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现代中西方公墓景观构成的比较分析,以生态葬为核心的绿色殡葬改革能够有效缓解殡葬压力... 由于城市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殡葬压力,公墓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的丧葬方式造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殡葬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现代中西方公墓景观构成的比较分析,以生态葬为核心的绿色殡葬改革能够有效缓解殡葬压力,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及倡导殡葬文化的文明新风,促进墓园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地、景观及生态系统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生态葬 现代公墓 绿色殡葬改革
下载PDF
新型冻干法生态殡葬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光 杨德慧 +3 位作者 王永阔 姜思朋 周雪媚 刘国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11期1-4,共4页
土葬、火葬等传统殡葬方式对城市土地构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体现节地、绿色等现代环保理念的新型冻干生态殡葬应运而生。冻干法殡葬(又称为Promession)最初是由瑞典人Wiigh-Msak开发出的一种遗体处理方法:遗体经液氮冷冻、粉化、干... 土葬、火葬等传统殡葬方式对城市土地构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体现节地、绿色等现代环保理念的新型冻干生态殡葬应运而生。冻干法殡葬(又称为Promession)最初是由瑞典人Wiigh-Msak开发出的一种遗体处理方法:遗体经液氮冷冻、粉化、干燥后,浅埋于地下,进入生态循环。本文比较了土葬、火葬、生态葬的优劣,综述了国内外冻干法生态殡葬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冻干葬法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本文为改革和创新遗体处理方式,推行生态葬法,倡导绿色、人文、科技殡葬,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葬 生态殡葬 冻干法 液氮
下载PDF
推广树葬的利弊探讨
6
作者 熊诗鹏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52-54,共3页
树葬是节地生态葬的一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之一,但在我国现行条件下推广树葬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对推广树葬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大力推广树葬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树葬 生态葬 森林资源保护 环保价值
下载PDF
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欣然 黄成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对生态墓园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各类殡葬方式的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传统墓地>草坪葬>树葬>花葬>海葬>骨灰墙>骨灰塔;人们最欣赏的殡葬方式依次为:传统墓葬>草坪葬>树葬>海葬>花葬>骨灰... 通过对生态墓园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各类殡葬方式的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传统墓地>草坪葬>树葬>花葬>海葬>骨灰墙>骨灰塔;人们最欣赏的殡葬方式依次为:传统墓葬>草坪葬>树葬>海葬>花葬>骨灰墙>骨灰塔;在最欣赏的殡葬方式选择中,57%的人选择了墓葬,43%的人选择了非墓葬;人的年龄越大选择墓葬的人数比例越高,成正比;只有花葬、树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殡葬方式,其中树葬是最生态的殡葬方式,生态墓园最主体的任务是生态殡葬方式的推广。由于目前人们的殡葬观念处在从传统墓葬到生态殡葬转变的过渡期,现阶段生态墓园推广还有一定的阻力,但生态墓园和生态殡葬方式是我国殡葬方式的必然趋势,前景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园 生态墓园 殡葬方式 大蜀山文化陵园
下载PDF
中国节地生态安葬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振杰 马金生 《岳麓公共治理》 2023年第1期82-97,共16页
殡葬乃民生大事,实现“逝有所安”“厚养礼葬”既是一种传统美德,又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多元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年死亡率居高不下,人地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全面深入推进节地生态殡葬,最大限度缓解环境压力... 殡葬乃民生大事,实现“逝有所安”“厚养礼葬”既是一种传统美德,又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多元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年死亡率居高不下,人地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全面深入推进节地生态殡葬,最大限度缓解环境压力,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节地生态安葬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考察,对影响节地生态安葬推广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国外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做法,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节地生态安葬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地生态葬 惠民殡葬 科技殡葬 人文殡葬
下载PDF
运用大协调学统筹抗震救灾和相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营波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统筹协调抗震救灾和灾后建设,应该运用大协调学把各门相关学科衔接起来,从大局出发解决和预防各种问题,制订全面适宜交叉协调的整体规划,谋求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学等相关学科也要提出全新的研究任务,必须足够地拓宽知... 统筹协调抗震救灾和灾后建设,应该运用大协调学把各门相关学科衔接起来,从大局出发解决和预防各种问题,制订全面适宜交叉协调的整体规划,谋求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学等相关学科也要提出全新的研究任务,必须足够地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尺度,去发现地震的全部成因和规律,更好地为人类地质安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协调 生态土葬 城乡大协调综合规划 大协调学 地震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