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美学视阈下的当代高校艺术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成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2-83,共2页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思考重点。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提示了一种"生态和谐"的发展观念。与此相对应,高校的艺术学科教育也在...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思考重点。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提示了一种"生态和谐"的发展观念。与此相对应,高校的艺术学科教育也在这种观念引导下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在生态美学的视阈下,当代高校的艺术教育就是要以"教师—教学—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为目标,以自然美和社会美为双重价值标准,在自我发展和多元发展的轴线上展开,这种新的定位和思路体现了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对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艺术教育 和谐
下载PDF
城市之困与环境美学——记与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一次学术交流 被引量:3
2
作者 鲁枢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4,65,共7页
本文是中美两位学者就当前迅速升级的城市化问题展开的一场对话。与全球现代化、市场化同步的全球城市化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促使"现代城市"这个"工业机器模式"的大怪... 本文是中美两位学者就当前迅速升级的城市化问题展开的一场对话。与全球现代化、市场化同步的全球城市化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促使"现代城市"这个"工业机器模式"的大怪物向着"生态系统模式城市"转换,让城市这个"人造生态系统"更人性化,也更符合生态观念,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城市建设中纳入审美感知、审美体验的维度,以审美改造城市,让城市进入审美流动的、想象的空间,则可能在超越"工业机器模式的城市化"、建设"生态系统城市模式化"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这一进程中如何避免行政权力与经济利益集团"对审美感知能力的强行征用",则是成败的关键。此外,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否注定要以抛弃田野,抛弃整个农业文明为代价?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两位学者也对此交流了不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文化 环境美学 生态观念 农业文明 审美 文化建设
下载PDF
汉画像石艺术的阴阳本原与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观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涵有丰富的生态智慧。谐合阴阳自然、万物循环、自觉看护地球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审美观念,如生命本色美、万物共生和谐美、自由宁静美等,对于突破主客二分认识论模式给生态美学研究带来...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涵有丰富的生态智慧。谐合阴阳自然、万物循环、自觉看护地球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审美观念,如生命本色美、万物共生和谐美、自由宁静美等,对于突破主客二分认识论模式给生态美学研究带来的束缚和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建设美好家园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阴阳本原 悲悯情怀 生态美学
下载PDF
从生态美学视角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0-82,共3页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歌颂自然的名作,诞生于作者本人在自己家乡长达三年的特立独行的绿色生活实践。《瓦尔登湖》不仅是一曲崇尚简朴、绿色生活的自然之歌,同时也是一幅渲染自然之美的壮丽画卷,蕴含着朴实的生态美学观...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歌颂自然的名作,诞生于作者本人在自己家乡长达三年的特立独行的绿色生活实践。《瓦尔登湖》不仅是一曲崇尚简朴、绿色生活的自然之歌,同时也是一幅渲染自然之美的壮丽画卷,蕴含着朴实的生态美学观。而在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逐渐腐蚀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扭曲了我们对自然和自然美的认知。美学理念和思想虽然并不像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那样对社会有着直接作用,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生态美学观对整个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去重新审视《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生态美学观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生态美学
下载PDF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被引量:185
5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6,共12页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 ,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 ,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扬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还要解决学科自身的建设以及正确对待“世界的返魅”、对现代性与科技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后现代语境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生态批评 生态文学
下载PDF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70
6
作者 王岳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42,共13页
本文对生态文化发端和生态批评的现实针对性加以考辨,认为现代性文化断根和消费主义使得人类遭遇到现代性危机——人类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生态理论从东方和谐思想中吸收营养而发生发展。文章对生态文学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生态... 本文对生态文化发端和生态批评的现实针对性加以考辨,认为现代性文化断根和消费主义使得人类遭遇到现代性危机——人类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生态理论从东方和谐思想中吸收营养而发生发展。文章对生态文学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生态批评的发展与基本特征加以深度研究,强调应该从人类价值中断入手对东西方前沿话语加以整合,优化生态文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指导性,在生态文化东西方互动中坚持人类精神价值整体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生态美学 精神生态 消费主义 和谐思想 整体创新
原文传递
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 被引量:44
7
作者 刘恒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7,共7页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的本源性即它的大道性。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性首先表现在它超越主客二分对立,回到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圆融共舞的浑然一体性。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主体论美学不能保证人与自然万物...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的本源性即它的大道性。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性首先表现在它超越主客二分对立,回到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圆融共舞的浑然一体性。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主体论美学不能保证人与自然万物的本源一体性,因而遮蔽了生态美。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性还表现于超越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回到本质与现象未分、源泉涌动的大化流行,以保证生态美的样态性,即美在时间中的涌动和变化之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 生态美学 大道形上学 本源性
下载PDF
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 被引量:44
8
作者 俞孔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7,共8页
通过心理统计数据和考察中国古代寺庙及陵墓的选址规律,以及观察人们在环境中的日常行为,文章揭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环境模式;并以进化论及中国文化发展规律为依据,探讨了这种理想环境模式的深层意义,认为它的原型正是中国原始人类... 通过心理统计数据和考察中国古代寺庙及陵墓的选址规律,以及观察人们在环境中的日常行为,文章揭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环境模式;并以进化论及中国文化发展规律为依据,探讨了这种理想环境模式的深层意义,认为它的原型正是中国原始人类的“满意生态环境”和中国文化主要定型阶段所处的整体环境。这种原型环境具有多种生态效应,包括边缘效应、闭合效应和走廊效应,正是这些生态效应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筑了理想环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生态史观 模式 环境美学 设计
下载PDF
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8-25,共8页
早在1978年"生态批评"被正式提出之时,生态批评家就呼吁要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和生态美学体系。生态批评不仅在思想意识方面有自己的特性,而且在审美和艺术表现评判方面也有独特的、与其他批评不同的标准。形成这种独特的... 早在1978年"生态批评"被正式提出之时,生态批评家就呼吁要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和生态美学体系。生态批评不仅在思想意识方面有自己的特性,而且在审美和艺术表现评判方面也有独特的、与其他批评不同的标准。形成这种独特的审美和艺术标准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批评以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本文试图阐述生态审美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审美的主要差异,并提出生态批评的三个主要的美学原则。从审美目的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一原则是自然性原则;从审美视域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二原则是整体性原则;从审美方法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三原则是交融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审美 美学原则
下载PDF
从实践、生命走向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成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5,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在实践本体论之后提出了生命本体论的构想。至此,对于美学的人学研究,分别以对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强调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的框架。但是,在当代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两种“人学化的美学”明显...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在实践本体论之后提出了生命本体论的构想。至此,对于美学的人学研究,分别以对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强调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的框架。但是,在当代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两种“人学化的美学”明显因其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色彩而显得狭隘──它们更多地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当下生存,而对人与自然之间怎样和谐共存的问题、以及自然本身审美价值独立性的问题,却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据此,确立万物皆有生命的观念,承认万物各有其主体性,是形成新型人、物关系的前提,也是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进行新一轮超越的理论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生命美学 生态美学 中国美学
下载PDF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 被引量:28
11
作者 聂振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美学是研究人对天地人三才和万事万物的观感体验而产生的美感愉悦之情,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感性显现,这种感性显现如何影响人类的心灵,正需要美学来回答。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生态美学不是... 美学是研究人对天地人三才和万事万物的观感体验而产生的美感愉悦之情,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感性显现,这种感性显现如何影响人类的心灵,正需要美学来回答。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生态美学不是研究人与生物、环境的伦理关系,而是研究其审美关系;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感性外观,是生态美的主要表现;生态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应是本体存在论,而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环境 生态美 生态美学
下载PDF
生态——审美双目标体系下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概念框架与实践途径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敏 侯晓晖 汪洁琼 《风景园林》 2017年第6期95-104,共10页
关注当前中国乡村景观面临的生态冲击与风貌特色危机,正视美丽乡村发展的新需求以及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三大误区。本研究引入生态审美理论,以乡村景观风貌在生态价值与审美体验上的要素耦合与内在关联为切入点和概念框架,从空间规划的角... 关注当前中国乡村景观面临的生态冲击与风貌特色危机,正视美丽乡村发展的新需求以及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三大误区。本研究引入生态审美理论,以乡村景观风貌在生态价值与审美体验上的要素耦合与内在关联为切入点和概念框架,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尝试回答"乡村景观风貌规划如何实现生态—审美双赢"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基于生态—审美双目标体系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的技术路径,形成以地域性(locality)、多样性(diversity)与服务价值(services)为联结和关键的乡村景观风貌整体发展思路与基本实践方法。通过崇明东滩地区案例进行"落地"探索,进一步明确规划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验证实践途径的可操作性、典型性和普适性,为当前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风貌规划 生态审美 概念框架 空间管控 崇明东滩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问题域 被引量:28
13
作者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研究迅速成为中国文论研究中广受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在经过了萌发和草创阶段之后,目前已进入了学理的探索、丰富和深化阶段。尽管中国生态批评及其理论形态的生态文艺学、生...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研究迅速成为中国文论研究中广受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在经过了萌发和草创阶段之后,目前已进入了学理的探索、丰富和深化阶段。尽管中国生态批评及其理论形态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目前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但理论上的尝试和建设及争鸣已开启了学科建构的新视角、新观点,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中国的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研究已初见规模,并必将在新世纪中国文论建设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批评 生态美学 生态文艺学 发展建构 问题域
原文传递
论21世纪生态模式的农业观光园及其景观表征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爱民 戴洪 李长胜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5年第1期58-60,64,共4页
在农业观光园中,首次提出和运用了"生态模式"、"景观表征"两个专业术语,并进行了较准确地定位和较详细地论述,以引发对21世纪农业观光园的更深入思考与探索。参7。
关键词 农业观光园 生态模式 景观要素 景观美学
下载PDF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西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所显示的问题性 ,还体现了从本体构成方面对美学学科的深刻改造与整合 ,有利于维护美学的完整性 ;另外 ,生态美学是从“尊重”、“爱护”与“亲和”的立场上去建构人类多种关系状态 ,这对重建美学的存在论根基及诗性智慧、促进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问题域 美学学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家具形态设计 被引量:25
16
作者 赵晗肖 周橙旻 《家具》 2020年第5期55-58,62,共5页
家具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本研究从中西方生态美学思想分析入手,探讨了将生态美学思想融合于家具设计中的必要性,分析生态美学家具设计中的考量要素,并提出人-自然-家具系统并分析其中人... 家具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本研究从中西方生态美学思想分析入手,探讨了将生态美学思想融合于家具设计中的必要性,分析生态美学家具设计中的考量要素,并提出人-自然-家具系统并分析其中人、自然和家具三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最后提出将生态美学思想应用于家具形态表达的3种形式——生命表现形式体现、仿生设计和关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生态美学 家具设计 仿生设计 形态语义
下载PDF
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8,共8页
新时期我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是现实与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生态美学的产生历经萌芽、发展与建设三个阶段;目前在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开始了新的建设时期,涌现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与中青年研究学... 新时期我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是现实与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生态美学的产生历经萌芽、发展与建设三个阶段;目前在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开始了新的建设时期,涌现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与中青年研究学者。今后应在认真总结历史、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的前提下,力争有更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文明 生态整体论 生态存在论审美观
下载PDF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7
18
作者 罗卫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3,共5页
反思当下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应该审慎思考生态美学的学科界定,生态美学性质及其成因,生态美学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生态美学在学理的深层逻辑上并不能圆融地解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缺位之后留下的美学问题,故生... 反思当下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应该审慎思考生态美学的学科界定,生态美学性质及其成因,生态美学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生态美学在学理的深层逻辑上并不能圆融地解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缺位之后留下的美学问题,故生态美学难以担纲重建美学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哲学基础 人与自然关系 实践美学
下载PDF
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成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7,共7页
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国内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讨论为重新认识自然美提供了理论助力,甚至长期困扰中西美学史的“自然美的难题”也会因此得到解决。但是,生态能否成为美学问题却是极易引人质疑的,因为生态美不能代替自然美,它缺... 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国内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讨论为重新认识自然美提供了理论助力,甚至长期困扰中西美学史的“自然美的难题”也会因此得到解决。但是,生态能否成为美学问题却是极易引人质疑的,因为生态美不能代替自然美,它缺乏自然美这一范畴在现象与本质之间进退自如的特点。目前国内讨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而在于可借此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在于为重构一种新自然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这种新自然美学的“新”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然美的范围得到拓展:生态、景观、环境共同构成了自然美研究的整体轮廓;(2)自然美的本质被重新界定:现代生态学的有机自然观为自然美提供了自我完成的审美本质;(3)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被重新确立:单向度的“人审自然”让位给人与自然对象的互动和互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自然美 新自然美学
下载PDF
乡村植物的生态群落与美学设计应用——以桦墅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奕 火艳 祝遵凌 《设计》 2018年第23期61-63,共3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乡村,体验乡村生活,体会原始的生活方式。在乡村景观的建造中,植物作为主要景观营造的一部分,它与城市的植物是有差别的,更加注重植物生态群落营造以及美学的独特感受。对乡村植物的概念以及特点作了介绍,以桦...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乡村,体验乡村生活,体会原始的生活方式。在乡村景观的建造中,植物作为主要景观营造的一部分,它与城市的植物是有差别的,更加注重植物生态群落营造以及美学的独特感受。对乡村植物的概念以及特点作了介绍,以桦墅乡村景观为例,重点从色彩和林冠线的角度分析桦墅的植物景观。植物的生态群落和植物美学在乡村植物景观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植物 植物景观设计 生态群落 植物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