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红线”的规范效力与法治化路径——解释论与立法论的双重展开 被引量:63
1
作者 陈海嵩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7,共13页
"生态红线"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制度创新。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待并推行生态红线,并不能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规范效力;生态红线的真正"落地",需要在解释论和立法论两个层面予以展开。根据解释... "生态红线"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制度创新。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待并推行生态红线,并不能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规范效力;生态红线的真正"落地",需要在解释论和立法论两个层面予以展开。根据解释论,除个别领域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具有法律效力的生态红线体系(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并通过"法律强制模式"、"政府责任模式"、"绩效管理模式"等不同方式加以适用。根据立法论,需要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在相应领域进行法律修改与制度完善,提升生态红线制度的法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解释论 立法论 法治化
下载PDF
“生态红线”制度体系建设的路线图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海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59,共8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专章阐释生态红线,这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体现了国家保障国土安全、环境安全与资源安全的坚定决心,也是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专章阐释生态红线,这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体现了国家保障国土安全、环境安全与资源安全的坚定决心,也是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生态承载力的视角下,识别"生态红线"的相关规则并进行体系化建构。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红线的实施现状和发展路径展开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是:生态红线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三大类型,涉及生态空间保护、污染物浓度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在生态承载力视角下,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与规范含义。生态功能红线的功能定位是:确认并保护实现环境与资源承载能力所需的最小空间,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实现。基于此,生态功能红线制度体系的建构应遵循"制度完备"的基本路径,对生态保护区域的管理模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区域的管理体制与管控机制;生态功能红线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环境质量红线的功能定位是:通过污染物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两个方面,确认并保护环境系统容纳外界污染物质的限值。基于此,环境质量红线制度体系的建构应遵循"制度优化"的基本路径,弥补目前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缺陷,完善环境标准制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环境质量要求。资源利用红线的功能定位是:为保障能源、水、土地等基础性战略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对其安全利用与高效利用提出相应最高或最低要求。传统的能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已不能适应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制度体系 生态承载力 路线图
下载PDF
流域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建设 被引量:6
3
作者 包晓斌 《水利经济》 2019年第4期5-8,75,共5页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状况趋于严重,亟须划定流域生态红线,进行综合管理。针对流域生态红线管理面临的制度困境,提出流域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包括健全流域生态红线的规制、建立流域生态红线分级...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状况趋于严重,亟须划定流域生态红线,进行综合管理。针对流域生态红线管理面临的制度困境,提出流域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包括健全流域生态红线的规制、建立流域生态红线分级分区管控机制、强化流域生态功能目标考核、全面实行流域上中下游生态补偿、完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流域 生态环境 管理制度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的生态红线划定研究——以绩溪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星宇 陈莲钰 +3 位作者 陈丹灵 谢琪 仲佳蕾 周鑫鑫 《江苏科技信息》 2021年第3期67-72,80,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针对区域内生态系统,评价其提供服务功能能力及重要性高低,来反映区域内生态服务功能的分异规律。文章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3项指标来进行评价,其重要性评价参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针对区域内生态系统,评价其提供服务功能能力及重要性高低,来反映区域内生态服务功能的分异规律。文章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3项指标来进行评价,其重要性评价参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的评价方法,借助ArcGIS技术手段进行赋值计算,绘制绩溪县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图。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综合划定绩溪县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绩溪县 生态红线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生态红线服务平台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倩影 李胜 +2 位作者 李亮 何鑫 应国伟 《城市勘测》 2022年第6期72-74,79,共4页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服务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平台针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评...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服务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平台针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评价与监管过程中多源数据集成程度低下、数据可视化和评价分析方面缺乏等问题,研发生态保护红线遥感监测平台,服务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监管 信息平台
下载PDF
建阳区自然保护小区(点)生态红线林地资源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静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20-23,共4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研究梳理了建阳区自然保护小区(点)生态红线的林地资源现状,包括地类、起源、山权与林权、树种组成与优势树种、保护等级、功能分区,以期为今... 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研究梳理了建阳区自然保护小区(点)生态红线的林地资源现状,包括地类、起源、山权与林权、树种组成与优势树种、保护等级、功能分区,以期为今后建阳区自然保护小区(点)生态红线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基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小区(点) 生态红线 建阳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