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158
1
作者 崔保山 杨志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分析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和临界阈值 ,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和相关指标 .对湿地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各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存在特征和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剖析 ,特别对湿地植物需水量、土壤需水量、野生生物栖息地... 分析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和临界阈值 ,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和相关指标 .对湿地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各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存在特征和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剖析 ,特别对湿地植物需水量、土壤需水量、野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水需水量、防止盐水入侵需水量、防止岸线侵蚀及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环境 需水量 存在特征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与绿色消费 被引量:25
2
作者 卢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8,共6页
生态文明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更高级的文明。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普及生态学知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实现"良心的革命",摒弃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必须使制度建设摆脱"资本的逻辑&... 生态文明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更高级的文明。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普及生态学知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实现"良心的革命",摒弃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必须使制度建设摆脱"资本的逻辑"的束缚,激励生态经济的成长和发展,鼓励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遵循生态规律的消费,是耗费最少资源而获得最大满足的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消费主义 绿色消费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京福 左莉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明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在创造出空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地消耗、破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和谐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 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明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在创造出空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地消耗、破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和谐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平等观以及循环再生的生产观等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包括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培养"生态公民"、提倡"绿色消费"以及发展循环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
下载PDF
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及低碳消费评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玲萍 刘庆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和低碳消费是在批判消费主义、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时常用的四个概念,这些概念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致使它们的辨识性不高,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分析这四个概念的背景和定义,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 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和低碳消费是在批判消费主义、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时常用的四个概念,这些概念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致使它们的辨识性不高,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分析这四个概念的背景和定义,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且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及低碳消费等概念有因自身词义限制带来的先天不足,"可持续消费"经进一步完善后可以科学全面地反映合理消费模式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可持续消费 生态消费 低碳消费 评析
下载PDF
节能导向的信号交叉口生态驾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竹 邱志军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4,92,共10页
为解决信号交叉口区域车辆频繁启停及怠速停车造成的燃油浪费和污染物排放问题,研究了以节能为导向的信号交叉口的生态驾驶策略问题。借助交叉口区域的V2I通信系统获得车辆自身定位和运动状态数据,以及信号灯状态与配时信息,对车辆所处... 为解决信号交叉口区域车辆频繁启停及怠速停车造成的燃油浪费和污染物排放问题,研究了以节能为导向的信号交叉口的生态驾驶策略问题。借助交叉口区域的V2I通信系统获得车辆自身定位和运动状态数据,以及信号灯状态与配时信息,对车辆所处车速引导场景及可通行性进行判定。对各场景下车辆时空运动轨迹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交叉口上下游的燃油消耗,以平均每公里油耗最小建立统一的优化目标函数,求得生态驾驶轨迹最优解,以向驾驶员提供车速建议。利用Matlab开展的随机仿真实验表明,与不采用生态驾驶车速引导相比,采用生态驾驶车速引导至少可降低10%以上的燃油消耗。对于划分的6种车速引导场景而言,最优生态驾驶策略在场景2下的节油效果最为显著,可达到30%~60%;其次是场景4,可达到25%~50%;在场景3和场景5中表现略差。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而言,车辆在通过信号交叉口时应尽量避免停车等待,防止发动机长时间空转造成的燃油浪费,必要时可采取适当加减速的方式通过交叉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生态驾驶 信号交叉口 油耗
下载PDF
我国与发达国家生态消费主导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江林 陈立彬 肖轶楠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2-66,共5页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消费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经济发达国家通过消费者、政府、NGO、企业等的推动作用逐步提高了本国生态消费水平。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生态消费,但目前尚未形成一整套合...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消费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经济发达国家通过消费者、政府、NGO、企业等的推动作用逐步提高了本国生态消费水平。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生态消费,但目前尚未形成一整套合理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来促进全社会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生态消费主导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生态消费现状的政府主导型生态消费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消费 主导模式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浅析无印良品的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周丽婷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2X期41-43,共3页
无印良品的设计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质朴与时尚、商业与文化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本文对无印良品的设计从形式、色彩、材质、情感内涵以及它对环保的关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给我国的设计业如何走一条适合中国设计发展... 无印良品的设计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质朴与时尚、商业与文化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本文对无印良品的设计从形式、色彩、材质、情感内涵以及它对环保的关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给我国的设计业如何走一条适合中国设计发展的道路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印良品 本土化设计 极简主义 环保意识 理性消费
原文传递
论生态环境与消费结构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司金銮 《生态经济》 1997年第5期16-19,共4页
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料和场所,成为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制约因素;反过来人类的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又产生了很大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文章就它们与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揭示了协调发展的规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消费结构 协调发展 中国
下载PDF
发展绿色产业,规范绿色标志制度--概述德国“蓝色天使”绿色标志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健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我国对于绿色产业的发展与研究起步较晚,其中1993年环境标志制度的建立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为完善我国的绿色标志制度,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文章从德国"蓝色天使"标志制度的沿革意义、申请程序... 我国对于绿色产业的发展与研究起步较晚,其中1993年环境标志制度的建立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为完善我国的绿色标志制度,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文章从德国"蓝色天使"标志制度的沿革意义、申请程序、运行机制,以及该制度对我国的主要启示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概述了这一世界公认的最早、最严格,也是最成功的绿色标志制度。该制度从起步到成熟的经历曲折,如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天使”制度 绿色标志 绿色消费
下载PDF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中生态消费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信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8,共3页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高成本性、可持续性、全面性和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消费,让市场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西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高成本性、可持续性、全面性和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消费,让市场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西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在分析西部发展生态消费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消费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生态环境重建 生态消费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燕珺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7,共5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公众生态意识觉醒却践行乏力;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无力;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章认为,应通过生态教育途径,树立生态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色发...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公众生态意识觉醒却践行乏力;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无力;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章认为,应通过生态教育途径,树立生态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生态意识 生态治理 绿色消费
原文传递
符号消费时代的生态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卫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71,25,共6页
当前的生态设计主要关注产品本身对生态的影响,而缺少对使用者如何使用产品的考量,这可能会导致"杰文斯悖论",从而抵消产品本身的环保效果。另外,许多用品被处理掉往往不是因为"物理寿命"的终结,而是因为其"... 当前的生态设计主要关注产品本身对生态的影响,而缺少对使用者如何使用产品的考量,这可能会导致"杰文斯悖论",从而抵消产品本身的环保效果。另外,许多用品被处理掉往往不是因为"物理寿命"的终结,而是因为其"心理寿命"已经终结,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无论产品具有多么强大的环保性能也无济于事。在符号消费的语境下,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这需要在生态设计中增加对使用者行为的考量,实现产品本身的环保性能和使用者的环保行为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符号消费 Both/And策略
原文传递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驾驶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颖迪 李庆锋 +3 位作者 王师 刘伟 王博远 肖建华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519-530,共12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是以纯电驱动为主,随着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降低其行驶能耗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又能改善用户的用车体验。基于某纯电动SUV车型的实际道路驾驶数据,通过相关性和降维分析得到加速度的方差是影响能耗的...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是以纯电驱动为主,随着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降低其行驶能耗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又能改善用户的用车体验。基于某纯电动SUV车型的实际道路驾驶数据,通过相关性和降维分析得到加速度的方差是影响能耗的最关键因素;进而采用一维模型仿真,研究匀速、加减速和坡道3种典型工况下能耗的形成机理和优化方向,得到平衡能耗与行驶时长的经济性驾驶原则,如高速巡航时应适当降低车速,市区拥堵时控制加速度变化幅度,上下坡时利用车辆惯性,减少制动能量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经济性驾驶 能耗 相关性分析 降维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率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恺 黄伊佳 +1 位作者 何坚坚 黄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2,共8页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学测度城市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对于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环境投入产出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包含二氧化碳、氨氮和氮氧化物三类主要环境负荷的城市全产业部...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学测度城市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对于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环境投入产出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包含二氧化碳、氨氮和氮氧化物三类主要环境负荷的城市全产业部门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并以厦门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生产视角下,厦门市24个产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部门;消费视角下,“农业”的氨氮排放量最高,“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业”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厦门市24个部门在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54和0.51,其中第一产业的生态效率最高,第二产业的生态效率最低,第三产业在生产视角下的生态效率高于消费视角。建议综合生产与消费视角的分析结果,统筹推进重点产业部门减污降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提升,促进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高质量发展 生态效率 环境负荷 全产业部门 生产与消费 环境投入产出分析
下载PDF
生态消费:学界前沿探索及其相关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1-8,共8页
在自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消费理念和模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全球性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导致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型是生态消费提出的背景,异化消费批判理论、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经... 在自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消费理念和模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全球性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导致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型是生态消费提出的背景,异化消费批判理论、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经济学是其理论基础。生态消费是在与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比较中揭示含义与特征的,是作为一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建构生态消费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突破,也是生态消费理念在现实中的必然展开。在当代系统研究生态消费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消费 生态文明 消费模式转型
下载PDF
基于LCA理论的路面建养期生态效益量化分析
16
作者 罗秋苑 王家主 马子嵘 《公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2-277,共6页
为了量化与对比分析常规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和水泥路面加铺超薄磨耗层的生态效益,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结合施工定额法与碳排放因子法计算了3种路面类型在建养期所产生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相比常规水泥路... 为了量化与对比分析常规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和水泥路面加铺超薄磨耗层的生态效益,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结合施工定额法与碳排放因子法计算了3种路面类型在建养期所产生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相比常规水泥路面,新建沥青路面每年可降低4.64%的能耗和73.67%的碳排放;(2)加铺单层超薄磨耗层在设计使用寿命内所产生的资源消耗、能耗以及碳排放均比沥青路面降低了83%以上;(3)原材料生产与拌和运输是公路建设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低碳公路建设重点关注领域。因此,相较于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可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生态效益显著。而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超薄磨耗层可有效实现沥青路面施工的低碳化、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态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能耗 碳排放
原文传递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构建与反思
17
作者 贾可卿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5期32-40,共9页
生态社会主义者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资源,从控制自然、经济理性、异化消费、新陈代谢断裂以及生态帝国主义等维度,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态危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问题则被归因于经济理性导向、民主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 生态社会主义者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资源,从控制自然、经济理性、异化消费、新陈代谢断裂以及生态帝国主义等维度,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态危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问题则被归因于经济理性导向、民主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机制缺乏等。在此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了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方案:以生态社会革命取代生态工业革命;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由社会正义推进生态正义;实行生产的社会化与计划化;实行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发展绿色科学技术;推动劳工运动和新社会运动的联合。生态社会主义对于全球生态运动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应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作用边界进行反思,比如经济理性和异化消费批判的限度、“弱”人类中心主义的有限合理性、生态危机的双重根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经济理性 异化消费 生态危机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又一次升华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炳良 韩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3-129,共7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又一次升华。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绿色产业 绿色消费
下载PDF
产业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国华 刘晶 +1 位作者 王志 王国栋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1-23,共3页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分析了产业生态学的产生过程,阐述了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基于产业生态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对我国的产业政策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三条发展建议:首先,要展开产...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分析了产业生态学的产生过程,阐述了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基于产业生态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对我国的产业政策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三条发展建议:首先,要展开产业生态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其次,必须突破原来的模式,探索更深层次的生态产业园区理念及实践;最后,通过技术开发实现末端废物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学 生态效率 生命周期评价 家庭可持续消费
下载PDF
绿色消费的“助推器”:生态标签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梅 傅鑫媛 +1 位作者 潘霈霖 熊任飞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生态标签效应是人们对具有生态标签的产品或服务的感知评价更积极,支付意愿及行为水平更高,并在使用中相关表现更好的心理现象。鉴于当前研究繁杂却领域分散缺少交叉,实证研究结果不统一,本文通过对生态标签效应的含义、表现、机制、权... 生态标签效应是人们对具有生态标签的产品或服务的感知评价更积极,支付意愿及行为水平更高,并在使用中相关表现更好的心理现象。鉴于当前研究繁杂却领域分散缺少交叉,实证研究结果不统一,本文通过对生态标签效应的含义、表现、机制、权变因素、困境进行系统地综述与梳理,归纳出一个更加整合的研究框架。这对于跨领域研究的开展、研究困境的突破,以及国内绿色消费领域实证研究的推进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标签 助推 绿色消费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