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典型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被引量:223
1
作者 杨经绥 宋述光 +9 位作者 许志琴 吴才来 史仁灯 张建新 李海兵 万渝生 刘焰 邱海峻 刘福来 Shigenori Maruyama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从都兰北带榴辉岩的片麻岩围岩的锆石中发现了柯石英包裹体和石墨包裹体,说明该超高压带的峰期变质作用已达柯石英稳定区间(>2.8GPa)但小于金刚石的稳定区间(<3.5GPa),从而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存在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和陆-... 从都兰北带榴辉岩的片麻岩围岩的锆石中发现了柯石英包裹体和石墨包裹体,说明该超高压带的峰期变质作用已达柯石英稳定区间(>2.8GPa)但小于金刚石的稳定区间(<3.5GPa),从而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存在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和陆-陆碰撞作用,为中国中部存在一条横贯东西的早古生代(大致500~400Ma)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推断提供了新的关键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柯石英 柴达木盆地 榴辉岩 早古生代 包裹体
下载PDF
秦岭发现金刚石:横贯中国中部巨型超高压变质带新证据及古生代和中生代两期深俯冲作用的识别 被引量:135
2
作者 杨经绥 许志琴 +6 位作者 裴先治 史仁灯 吴才来 张建新 李海兵 孟繁聪 戎合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4-495,共12页
在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的锆石中发现金刚石和大量石墨包裹体。金刚石具典型的1331~1334cm^(-1)拉曼谱峰。变质金刚石的发现证明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其俯冲深度>120 km。片麻岩锆石的SHRIMP... 在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的锆石中发现金刚石和大量石墨包裹体。金刚石具典型的1331~1334cm^(-1)拉曼谱峰。变质金刚石的发现证明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其俯冲深度>120 km。片麻岩锆石的SHRIMP定年表明,锆石核部代表岩浆事件的年龄或之前的残核年龄为1200~1800 Ma,超高压变质新增生边部的年龄为507±38 Ma,属早古生代。认为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与印支期大别超高压变质带(240~200 Ma)是时空上两个带。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向西可以与南阿尔金—柴北缘早古生代(490~440Ma)超高压变质带相连,向东与大别西北部的熊店和浒湾早古生代榴辉岩(420~400 Ma)相连,组成一条沿中央造山带北部分布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带。认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南部的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应与南秦岭的高压蓝片岩带相连,组成一条分布在中央造山带南部的印支期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的发现,为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西起阿尔金,东至苏鲁的近4000 km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条超高压变质带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关键性证据。而沿中央造山带分布的两条超高压变质带说明:①中国南北大陆在早古生代就已拼接在一起,其后,又有印支期的俯冲和碰撞叠加,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分布在北部,后者在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超高压变质带 古生代 中生代 俯冲作用 金刚石 榴辉岩 激光拉曼谱 SHRIMP 秦岭 中央造山带
下载PDF
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25
3
作者 杨经绥 许志琴 +7 位作者 宋述光 吴才来 史仁灯 张建新 万渝生 李海兵 金小赤 Marc Jolivet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68,共13页
在青海都兰北东40km野马滩一带元古宙变质杂岩中,新发现走向近东西的榴辉岩;可分为南北两带,北带宽约5km,南带宽3~5km。北带榴辉岩相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它们的退变质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及少量高钠的斜长石类。... 在青海都兰北东40km野马滩一带元古宙变质杂岩中,新发现走向近东西的榴辉岩;可分为南北两带,北带宽约5km,南带宽3~5km。北带榴辉岩相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它们的退变质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及少量高钠的斜长石类。而南带峰期变质矿物为石榴石-绿辉石-蓝晶石-金红石-黝帝石(?),退变质矿物中则出现大量高钠质斜长石。两带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北带铁铝榴石端元组分含量较南带的略高,而镁铝榴石端元组分含量则略低。采用Krogh(1988)的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计算得到,在压力为1.5GPa时,北带温度为652~689℃,南带为873~913℃,两带温度相差约200℃。矿物压力计计算得到北带榴辉岩的压力为2.0~2.6GPa,而根据绿辉石-蓝晶石组合估测南带的压力值大于2.0GPa。都兰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形成温压与大柴旦及阿尔金且末-带的榴辉岩十分接近,推断它们为同一条早古生代高压变质带,并有可能与北秦岭、桐柏和大别—苏鲁出露的加里东期榴辉岩共同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巨型高压—超高压带,它们代表了中国南北板块早期的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21
4
作者 张立飞 艾永亮 +3 位作者 李强 李旭平 宋述光 魏春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9-1038,共10页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在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根据野外地质产状特征,西南天山出露的榴辉岩可以分为三类:即在蓝片岩中呈透镜体的块状榴辉岩、保存有玄...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在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根据野外地质产状特征,西南天山出露的榴辉岩可以分为三类:即在蓝片岩中呈透镜体的块状榴辉岩、保存有玄武岩岩枕的枕状榴辉岩和夹杂在大理岩中的条带状榴辉岩。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它们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变质作用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峰期榴辉岩阶段(560~600℃,4.95~5.07GPa)、主期榴辉岩阶段(598~496℃,25.72~26.66±1kbar)和退变绿帘石蓝片岩相阶段。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原岩相当于源于富集地幔的(ε_(Nd)-1.4~-0.4)具有 OIB 特点的变碱性玄武岩、源于亏损地幔的(ε_(Nd)=+6.7~+7.4)具有 NMORB 特点的洋中脊玄武岩和源于较富集地幔的(ε_(Nd)=-2.5~+3.2)具有 EMORB 特点的洋中脊玄武岩,它们形成于海山环境下的洋壳。榴辉岩中锆石 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的原岩形成于石炭纪(>310Ma)之前,洋壳开始俯冲发生在二叠纪末(280~290Ma),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发生在三叠纪(220~230Ma)。结合在其北侧低压麻粒岩带的发现,提出了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双变质带构造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超高压变质 榴辉岩 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双变质带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50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被引量:107
5
作者 张泽明 许志琴 +5 位作者 刘福来 游振东 沈昆 杨经绥 李天福 陈世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42,共16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位于江苏东海县,即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东部。该钻孔100至2050m井段钻遇的岩石主要是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副片麻岩、正片麻岩、石榴石橄榄岩,以及少量的石英岩和片岩,其中榴辉岩的总厚度达1200m。这些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位于江苏东海县,即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东部。该钻孔100至2050m井段钻遇的岩石主要是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副片麻岩、正片麻岩、石榴石橄榄岩,以及少量的石英岩和片岩,其中榴辉岩的总厚度达1200m。这些榴辉岩具不同矿物组成和不同的全岩化学成分,据此可划分为高硅型、高铝型、高钛型、高钛铁型、高镁型和正常型榴辉岩。正常型榴辉岩SiO2=55%-43%,TiO2<2%,Al2O3<18%,MgO<11%,Na2O+K2O=1.5%-8.2%,CaO=4.2%-13.1%和FeOT=5.3%-18.1%,多呈LREE富集的REE型式;高Si榴辉岩具较高SiO2(55%-63%)和Na2O+K2O(2.9%-7.8%)含量,REE配分型式为LREE富集的正Eu异常型;高Mg榴辉岩与石榴石橄榄岩共生,特征是富MgO(12.2%-17.1%),贫Na2O和K2O,具有较低的REE含量;高Al榴辉岩的Al2O3含量大于18%,REE配分型式为LREE富集型,且多具有正Eu异常;高Ti榴辉岩具有较低的SiO2(<45%),较高的TiO2(3%-6%)含量;高Ti-Fe型榴辉岩具异常的化学成分,具有最低的SiO2含量和最高的TiO2和FeOT含量,以及很低的REE总量,并呈LREE和HREE亏损,MREE富集的配分型式。研究显示,榴辉岩的原岩是多成因的,很可能是起源于不均匀的地幔源区,而且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又使其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榴辉岩 地球化学 大别-苏鲁造山带
下载PDF
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发现榴辉岩带 被引量:102
6
作者 杨经绥 许志琴 +8 位作者 耿全如 李兆丽 徐向珍 李天福 任玉峰 李化启 蔡志慧 梁凤华 陈松永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83-1792,共10页
新发现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方向,产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东部。观察到的榴辉岩带宽度约500~600m,呈近东西向延伸,已知规模10km以上。榴辉岩为常见的金红石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榴辉岩。榴辉岩的单斜辉石中含硬玉分子变化较大... 新发现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方向,产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东部。观察到的榴辉岩带宽度约500~600m,呈近东西向延伸,已知规模10km以上。榴辉岩为常见的金红石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榴辉岩。榴辉岩的单斜辉石中含硬玉分子变化较大,Jd=16%~44%,但均落于绿辉石成分区间;石榴子石中镁铝榴石(Pyrope)端元组分16%~33%,铁铝榴石(Alm)40%~54%,钙铝榴石(Gross)22%~31%。利用Grt-Omp-Phe和Grt-Omp矿物组合对变质温-压初步估算,获得金红石榴辉岩样品06Y-334的变质p、t分别为2.58GPa、635℃和2.67GPa、730℃,样品06Y-345的t主要在680~780℃区间,样品06Y-336的t主要在640~740℃区间,3个样品获得的结果相近。显微镜观察表明多硅白云母可能为折返阶段的退变质矿物而不属变质峰期的矿物,推测峰期的压力值有可能高于2.67GPa而进入柯石英稳定区间(p>2.8GPa)。石榴子石和绿辉石中出现的一些类似柯石英假象的石英包裹体与这一推断相吻合。以上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拉萨地体的榴辉岩带可能是中国境内又一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拉萨地体 青藏高原 拉萨榴辉岩带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ADAKITE PETROGENESIS 被引量:103
7
作者 PATERNO R. CASTILL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The term adakite was originally pro- posed to define silica-rich, high Sr/Y and La/Yb vol- canic and plutonic rocks derived from melting of the basaltic portion of oceanic crust subducted beneath volcanic arcs. It was... The term adakite was originally pro- posed to define silica-rich, high Sr/Y and La/Yb vol- canic and plutonic rocks derived from melting of the basaltic portion of oceanic crust subducted beneath volcanic arcs. It was also initially believed that ada- kite only occurs in convergent margins where young and thus still hot oceanic slabs are being subducted, but later studies have proposed that it also occurs in other arc settings where unusual tectonic conditions can lower the solidus of older slabs. Currently, ada- kite covers a range of arc rocks ranging from pristine slab melt, to adakite-peridotite hybrid melt, to melt derived from peridotite metasomatized by slab melt. Adakite studies have generated some confusions because (1) the definition of adakite combines com- positional criteria with a genetic interpretation (melt- ing of subducted basalt), (2) the definition is fairly broad and relies on chemistry as its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3) the use of high pressure melting experiment results on wet basalts as unequivocal proofs of slab melting and (4) the existence of ada- kitic rocks with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adakites but are clearly unrelated to slab melting. Oth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akitic rocks and a number of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adakites are pro- duced through melting of the mafic lower crust or ponded basaltic magma, high-pressure crystal frac- tionation of basaltic magma and low-pressure crystal fractionation of basaltic magma plus magma mixing processes in both arc or non-arc tectonic environ- ments. Despite the confusing interpretations on the petrogenesis of adakite and adakitic rocks, their in- vestigations have enriched our understanding of material recycling at subduction zones, crustal evolu- tionary processes and economic 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论 板块融合 交代作用 榴辉岩 角闪岩 太古代 安山岩 玄武岩 俯冲带 岩浆作用
原文传递
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 被引量:82
8
作者 张建新 杨经绥 +3 位作者 许志琴 张泽明 陈文 李海兵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柴北缘大柴旦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以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为特征的片麻岩中。选择新鲜的保存较好的榴辉岩分别进行U-Ph和Ar-Ar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含石榴子石的白云母片麻岩(此榴辉岩的围岩)被选用于白云母的Ar-Ar测定。榴辉... 柴北缘大柴旦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以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为特征的片麻岩中。选择新鲜的保存较好的榴辉岩分别进行U-Ph和Ar-Ar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含石榴子石的白云母片麻岩(此榴辉岩的围岩)被选用于白云母的Ar-Ar测定。榴辉岩的 U-Ph测定显示^(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94. 6±6. 5)Ma,代表榴辉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年龄。同样榴辉岩样品的多硅白云母被分选出用于^(39)Ar-^(40)Ar年代学测定。测定结果获得的坪年龄为(466. 7±1. 2)Ma,等时线年龄为(465. 9±5. 4)Ma,代表榴辉岩在退变过程中的冷却年龄;围岩中白云母的^(39)Ar-^(40)Ar年代学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77. 67±17. 72)Ma。相似的 Ar-Ar年龄值表明,榴辉岩和围岩在抬升过程中经历了一致的冷却及退变质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柴达木盆地 铀-铅定年 氩-氩定年
下载PDF
中国西部柴北缘—阿尔金的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及其原岩性质探讨 被引量:88
9
作者 杨经绥 张建新 +5 位作者 孟繁聪 史仁灯 吴才来 许志琴 李海兵 陈松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1-314,共24页
中国西部祁连山柴北缘地区和南阿尔金地区存在一条被阿尔金断裂错开 4 0 0km ,但构造上相连的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通过对柴北缘地区大柴旦、锡铁山、都兰和南阿尔金地区且末一带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发现榴辉岩原岩主要由玄武... 中国西部祁连山柴北缘地区和南阿尔金地区存在一条被阿尔金断裂错开 4 0 0km ,但构造上相连的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通过对柴北缘地区大柴旦、锡铁山、都兰和南阿尔金地区且末一带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发现榴辉岩原岩主要由玄武岩和苦橄岩两类岩石组成 ,进一步分为高Ti型 (w(TiO2 ) =2 %~ 5 % ) ,中Ti型 (1%~ 2 % )和低Ti型 (<1% ) 3种类型 ,识别出榴辉岩的原岩类型有洋脊玄武岩、岛弧拉斑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类等产在不同环境的岩石类型。榴辉岩的Nd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洋脊玄武岩类相似 ,ε(Nd ,0 )主要为正值 ,少量为轻微负值 ,表明榴辉岩的原岩曾是海底玄武岩 ,并且经过了消减俯冲作用 ,混入了部分的地壳物质。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年龄为 5 0 0~ 4 4 0Ma,原岩年龄分别为 80 0~ 75 0Ma和~ 10 0 0Ma。研究表明 ,柴北缘滩涧山群中存在两套时代不同的基性超基性岩 ,一套为产在绿梁山的新元古代时期形成的蛇绿岩组合 ,新获得的年龄值为 (76 8±39)Ma(Rb Sr)和 (780± 2 2 )Ma(Sm Nd) ,另一套主要为产在赛什腾山的晚寒武世岛弧火山岩 ,形成时代约在 5 15~ 4 86Ma。榴辉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和Nd同位素组成 ,以及 80 0~ 75 0Ma的原岩时代与其中的新元古代基性岩类可以对比。初步认为它们是同一套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基性火山岩 柴北缘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柴北缘沙柳河榴辉岩岩石学及年代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85
10
作者 郝国杰 陆松年 +1 位作者 李怀坤 郑建康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1年第3期154-162,共9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端沙柳河一带榴辉岩呈布丁构造赋存在新元古代末期花岗片麻岩中 ,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 ,石榴石含有 38%~ 4 4 %的铁铝榴石、2 2 %~ 2 3%的钙铝榴石和 31%~ 38%的镁铝榴石分子 ,绿辉石含有 ...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端沙柳河一带榴辉岩呈布丁构造赋存在新元古代末期花岗片麻岩中 ,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 ,石榴石含有 38%~ 4 4 %的铁铝榴石、2 2 %~ 2 3%的钙铝榴石和 31%~ 38%的镁铝榴石分子 ,绿辉石含有 35 %~ 38%硬玉分子。榴辉岩变质作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能为绿帘角闪岩相 ,形成了残留在石榴石中的绿帘石 +角闪石早期矿物组合 ;第二阶段为榴辉岩相 ,形成了绿辉石 +石榴石 +金红石矿物共生组合 ,其温压条件为 :T =730℃ ,P >1.6Gpa ,代表了强烈俯冲时期 ;第三阶段为高角闪岩相 ,形成了普通辉石 +角闪石 +斜长石矿物共生组合 ,其温压条件为 :T =6 70℃ ,P =0 .3~ 0 .5Gpa。变质作用演化及P -T -t轨迹反映了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板块碰撞模式。榴辉岩的颗粒锆石U -Pb年龄 (484± 3)Ma可能代表榴辉岩相变质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高压变质作用 形成时代 年代学 早古生代 岩石学 高压碰撞带
下载PDF
北阿尔金HP/LT蓝片岩和榴辉岩的Ar-Ar年代学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83
11
作者 张建新 孟繁聪 +2 位作者 于胜尧 陈文 陈松永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58-564,共7页
在北阿尔金的红柳泉一带,新识别出蓝片岩和榴辉岩的出露。它们与泥质片岩、钙质片岩和石英片岩等一起构成HP/LT变质带,与相邻的蛇绿混杂岩呈断层接触。根据估算的温度和压力显示榴辉岩形成的峰期温压条件为T=430~540℃,P=2.0~2.3GPa... 在北阿尔金的红柳泉一带,新识别出蓝片岩和榴辉岩的出露。它们与泥质片岩、钙质片岩和石英片岩等一起构成HP/LT变质带,与相邻的蛇绿混杂岩呈断层接触。根据估算的温度和压力显示榴辉岩形成的峰期温压条件为T=430~540℃,P=2.0~2.3GPa。分别对榴辉岩和蓝片岩中的多硅白云母和钠云母进行39Ar-40Ar年代学测定,获得榴辉岩中多硅白云母的坪年龄为(512±3)Ma,等时线年龄为(513±5)Ma;蓝片岩中钠云母的坪年龄为(491±3)Ma,等时线年龄为(497±10)Ma。这些年龄资料显示北阿尔金HP/LT变质带形成时代可能早于北祁连HP/LT变质带,反映了北阿尔金—北祁连早古生代洋壳俯冲存在穿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阿尔金 蓝片岩 榴辉岩 AR-AR年代学
下载PDF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和围岩锆石LA-ICP-MS微区原位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4
12
作者 刘良 张安达 +3 位作者 陈丹玲 杨家喜 罗金海 王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及其直接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榴辉岩锆石内部结构比较均匀,少数颗粒保留斑杂状残核;位于锆石斑杂状残核测点的重稀土相对富集,Th/U比值多大...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及其直接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榴辉岩锆石内部结构比较均匀,少数颗粒保留斑杂状残核;位于锆石斑杂状残核测点的重稀土相对富集,Th/U比值多大于0.4,为岩浆锆石的特征;位于锆石边部与内部结构均匀颗粒上的测点显示HREE近平坦型或弱亏损型的稀土配分模式,显示了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特征;而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的锆石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为碎屑锆石,幔部则为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LA-ICP-MS微区定年获得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493±4.3)Ma,其原岩形成年龄为(754±9)Ma;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为(499±27)Ma。榴辉岩的变质年龄滞后于其原岩的形成年龄约250Ma,并且榴辉岩与其直接围岩副片麻岩的变质年龄几乎完全一致,充分表明该超高压榴辉岩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榴辉岩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 LA-ICP-MS锆石定年 江尕勒萨依 阿尔金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苏海图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80
13
作者 祁生胜 宋述光 +2 位作者 史连昌 才航加 胡继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45-3356,共12页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东昆仑西段昆中断裂以北的北昆仑变质基底中发现了呈构造透镜分布的榴辉岩及其退变质的榴闪岩,沿小灶火-苏海图-夏日哈木-拉宁灶火断续延伸长达20km。榴辉岩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大部分已退变为榴闪岩,由峰期...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东昆仑西段昆中断裂以北的北昆仑变质基底中发现了呈构造透镜分布的榴辉岩及其退变质的榴闪岩,沿小灶火-苏海图-夏日哈木-拉宁灶火断续延伸长达20km。榴辉岩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大部分已退变为榴闪岩,由峰期变质矿物组合石榴石+绿辉石+金红石+钛铁矿和后期退变矿物组合普通角闪石(绿色)+斜长石组成,石榴石边缘发育似针状普通角闪石及微粒状斜长石组成的后合成晶结构,形成宽0.15~1cm的"白眼圈"结构。石榴石成分为Alm52-53And4.2Spess0.7-1.2Gros21.7-22Pyrope19-20,绿辉石中硬玉分子量30.14mol%~37.7mol%。估算榴辉岩相变质温压条件P≈20kbar、T≈660~700℃,榴闪岩相退变温压条件P≈7kbar、T≈550℃,岩石经历了明显的降温降压过程。榴辉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具有扇形分带或"杉树叶"结构,17颗锆石Th/U极低,在0.007~0.09之间,其(LA-ICP-MS)U-Pb年龄411.1±1.9Ma代表了榴辉岩相峰期变质年龄,结合区域构造岩浆事件,确定本次高压变质的峰期时代为晚志留-早泥盆世,其形成可能与大规模的陆-陆碰撞事件有关,这一发现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昆仑变质基底 榴辉岩 榴闪岩 金水口岩群 早泥盆世 高压变质 东昆仑
下载PDF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的大洋俯冲型榴辉岩:古特提斯洋盆的残留? 被引量:79
14
作者 杨经绥 许志琴 +5 位作者 李天福 李化启 李兆丽 任玉峰 徐向珍 陈松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77-1287,共11页
在西藏拉萨地块中新发现的榴辉岩为厚层状、块状,岩石新鲜,带宽500~600m,呈构造岩片产在含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中。榴辉岩岩石类型简单,榴辉岩相矿物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多硅白云母+(石英)。Grt-Omp-Phe矿物温压计估算出榴辉岩... 在西藏拉萨地块中新发现的榴辉岩为厚层状、块状,岩石新鲜,带宽500~600m,呈构造岩片产在含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中。榴辉岩岩石类型简单,榴辉岩相矿物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多硅白云母+(石英)。Grt-Omp-Phe矿物温压计估算出榴辉岩的形成温压条件为T=730℃,p=2.7GPa,接近于柯石英和石英的转变线。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表明其原岩为典型的MORB玄武岩,来自亏损地幔。榴辉岩锆石的SHRIMPU-Pb年龄介于(242.4±15.2)~(291.9±12.8)Ma之间,15个测点的平均值为261.7Ma±5.3Ma,结合矿物包裹体的研究,认为代表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与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305Ma)可以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二叠纪MORB榴辉岩和区域上同时代岛弧火山岩的产出,表明拉萨地块中可能存在一条石炭纪—二叠纪的古缝合带,其中榴辉岩代表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古特提斯洋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Ar-Ar定年 被引量:76
15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3 位作者 陈文 于介江 黄小鹏 张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43-2849,共7页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 t_p=219.3±1.5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 t_p=217.2±1.8Ma,定年结...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 t_p=219.3±1.5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 t_p=217.2±1.8Ma,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相同的高压变质作用,与红脊山-双湖地区蓝闪片岩的高压变质时间是一致的。根据已有高压变质年代学资料,从羌塘的红脊山到双湖、那曲地区的巴青以北、昌都的酉西,直到滇西地区,断续分布长达20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为同一期构造事件的产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向南延伸到滇西的重要依据。榴辉岩的定年数据进一步揭示,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扬子)板块的主体碰撞时间在220Ma 左右,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时间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榴辉岩 高压变质作用 Ar—Ar年龄
下载PDF
阿尔金西段榴辉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8
16
作者 张建新 许志琴 +2 位作者 杨经绥 张泽明 崔军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7,共12页
阿尔金西段的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角闪岩相为特征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麻岩中,岩相学研究和反应结构显示它经历了峰期的榴辉岩相、减压过程中的高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峰期榴辉岩相的变质条件为t=710~850℃,p>1.5GPa。... 阿尔金西段的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角闪岩相为特征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麻岩中,岩相学研究和反应结构显示它经历了峰期的榴辉岩相、减压过程中的高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峰期榴辉岩相的变质条件为t=710~850℃,p>1.5GPa。在退变质早期,通过绿辉石分解成相对贫钠的单斜辉石及斜长石后成合晶,榴辉岩转变成高压麻粒岩,局部的平衡组合显示其t=700~800℃,p=1.1~1.4GPa。晚期的退变质作用使麻粒岩组合转变成由韭闪石、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和斜长石所组成的角闪岩相平衡共生组合,其平衡变质条件为t=620~740℃,p=0.65~0.95GPa。榴辉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其原岩主要具有“T”型大洋玄武岩特征,少量具有堆晶岩性质。保存较好榴辉岩的全岩及Sm-Nd矿物等时线测定获得500±10Ma的年龄;其变质锆石的U-Pb年龄为503.9±5.3Ma,两者基本一致的年龄数据反映了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时代,从而表明了阿尔金西段加里东期与深俯冲和陆-陆碰撞作用有关的山根的存在。通过与柴达木北缘存在的类似的榴辉岩的对比,估算出阿尔金断裂的左行位移为4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榴辉岩 P-T轨迹 地质年代学 片麻岩 变质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下载PDF
柴北缘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中埃达克质英安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6
17
作者 史仁灯 杨经绥 吴才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9-236,共8页
在柴达木北缘吉绿素滩间山群火山岩中发现埃达克质 (adakitic)英安岩 ,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如下 :SiO26 3.7%~ 6 4.3%,Al2 O3 15 .0 7%~ 15 .2 7%,MgO 3.47%~ 3.72 %,K2 O/Na2 O 0 .14~ 0 .2 5 ,Y和Yb含量较低 ,Y为17.82× 10 -6... 在柴达木北缘吉绿素滩间山群火山岩中发现埃达克质 (adakitic)英安岩 ,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如下 :SiO26 3.7%~ 6 4.3%,Al2 O3 15 .0 7%~ 15 .2 7%,MgO 3.47%~ 3.72 %,K2 O/Na2 O 0 .14~ 0 .2 5 ,Y和Yb含量较低 ,Y为17.82× 10 -6~ 18.10× 10 -6,平均 17.96× 10 -6,Yb为 1.47× 10 -6~ 1.5 5× 10 -6,Sr含量较高 ,为 5 2 7× 10 -6~ 5 37× 10 -6,亏损HREE ,具弱负Eu和Sr异常。除MgO高于正常的埃达克岩外 ,与世界上典型埃达克岩极为相似。据其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并结合该区埃达克质英安岩 (5 14.2± 8.5Ma)和榴辉岩 (494.6± 6 .5Ma)的年龄数据 ,推测柴北缘板片在晚寒武世开始俯冲 ,俯冲板片在 75~ 85km深处开始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 ,而熔融残留部分继续俯冲 ,在早奥陶世形成含石榴石残留相的榴辉岩。柴北缘埃达克质英安岩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早古生代柴北缘发生过洋陆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adakitic) 英安岩 榴辉岩 板片俯冲 早古生代 柴北缘
下载PDF
Discovery of eclogit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Qiangtang area, central Tibet 被引量:66
18
作者 LI Cai ZHAI Qingguo +1 位作者 DONG Yongsheng HUANG Xiaop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9期1095-1100,共6页
Eclogite is first discovered from Qiang- tang area, central Tibet, which occurs as a lens in the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comprising glauco- phane-muscovite schist and garnet-muscovite schist, along the south ma... Eclogite is first discovered from Qiang- tang area, central Tibet, which occurs as a lens in the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comprising glauco- phane-muscovite schist and garnet-muscovite schist, along the south margin of Lungmu Co-Shuanghu Paleo-Tethys suture. A glaucophane 40Ar/39Ar age of 220 Ma and a phengite 40Ar/39Ar age of 221.9 Ma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blueschists associated with eclogite. The rock consists of garnet, omphacite, amphibole, phengite, and rutile, etc, and the jadeite content in omphacite ranges from 32.7% to 38.95%.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clogite is <500℃ and pressure varies in the range of 1.56― 2.35 GPa. The discovery of Qiangtang ecologite fur- ther supports that there is a suture zone of Indo- Chinese epoch in central Qiangtang area, a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discss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a- leo-ocean and paleo-plate tectonics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构造地质学 青藏高原 羌唐地区
原文传递
Delamin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64
19
作者 GAO Shan ZHANG JunFeng +1 位作者 XU WenLiang LIU YongS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9期3367-3378,共12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tudies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of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with respect to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pyro...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tudies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of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with respect to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pyroxenite source resulting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eclogite-derived melt and peridotite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delamination. The pyroxenite source thus formed has unique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which characterize Mesozoic basalt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Melt-peridotite interac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fertilization of cratonic lithospheric mantle, leading to density increase, weakening and final destabiliza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nature of the melt is the key to distinguish mechanisms of destructing this cra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地块 辉岩 地球物理学 调查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北缘都兰地区榴辉岩中透长石+石英包裹体: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 被引量:60
20
作者 宋述光 杨经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近年来在祁连地体与柴达木地块之间大柴旦—都兰北一线确定出一条榴辉岩带。在此带东端都兰北部地区野马滩一带榴辉岩中,我们发现产在石榴子石内部由透长石和多晶石英(柯石英假像)构成的包裹体。包裹体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周围的放射状裂... 近年来在祁连地体与柴达木地块之间大柴旦—都兰北一线确定出一条榴辉岩带。在此带东端都兰北部地区野马滩一带榴辉岩中,我们发现产在石榴子石内部由透长石和多晶石英(柯石英假像)构成的包裹体。包裹体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周围的放射状裂纹反映早期超高压变质相特征,据此,推测柴达木盆地北缘榴辉岩带可能是一形成深度超过80km的超高压变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透长石 多晶石英包裹体 超高压变质作用 柴达木盆地 变质岩 柯石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