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0
1
作者 曲哲 叶列平 潘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1,共12页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基础。列举了现有针对不同分析目的的三种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比较了按不同方法建立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的地面运动峰值和反应谱特性,并通过分析两个不同初始周期框架结...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基础。列举了现有针对不同分析目的的三种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比较了按不同方法建立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的地面运动峰值和反应谱特性,并通过分析两个不同初始周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对不同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设计反应谱和基于最不利地震动的选取方法均与结构的初始周期相关,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刚度退化比较明显时,这些方法有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当地震动强度指标恰当、且选取的地震动记录数量较多时,基于台站和地震信息的选取方法不会造成过大的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离散性,同时这种方法不依赖于结构的动力特性,操作简便,适用性强,适于在研究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动力特性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地震动记录 地震动强度 反应谱
下载PDF
地震地面运动随机过程模型的参数及其结构效应 被引量:39
2
作者 欧进萍 牛荻涛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4-34,共11页
本文假定基岩地震动为"马尔柯夫"谱.通过地表覆盖土层的滤波,建立了地震地面运动的随机过程模型,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利用随机极值理论和实际地震记录的某些统计结果确定了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参数(平稳地震动持时T、非平稳地... 本文假定基岩地震动为"马尔柯夫"谱.通过地表覆盖土层的滤波,建立了地震地面运动的随机过程模型,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利用随机极值理论和实际地震记录的某些统计结果确定了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参数(平稳地震动持时T、非平稳地震动持时T_∫及谱强度因子S_0)与地震烈度及场地土类别的定量关系;分析了这些参数对线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均方响应及首超概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面运动 随机模型 结构效应
下载PDF
爆破地震效应 被引量:55
3
作者 钱七虎 陈士海 《爆破》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爆破地震震动达到足够强度时,就会引起各种破坏现象。寻找爆破地震烈度工程标准参数,研究爆破地震动强度,分析爆破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作用,是当前工程结构抗爆破地震效应研究的重点问题。综述了爆破地震烈度的局限性,说明了爆破地震...  爆破地震震动达到足够强度时,就会引起各种破坏现象。寻找爆破地震烈度工程标准参数,研究爆破地震动强度,分析爆破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作用,是当前工程结构抗爆破地震效应研究的重点问题。综述了爆破地震烈度的局限性,说明了爆破地震加速度和速度间的相关性,重点通过分析单质点系的爆破地震反应,计算了结构中的内力,进而判断结构的破坏情况,得出建筑结构的震害是由爆破地震运动的加速度或速度最大值决定,而岩土工程的震害主要由地面运动最大速度决定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 建筑结构 岩土工程 烈度 震害 单质点系
下载PDF
2003年11月13日甘肃岷县M_S5.2地震基本特征 被引量:51
4
作者 郑文俊 刘小凤 +1 位作者 赵广堃 马尔曼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2003年11月13日在甘肃省岷县、临潭、卓尼三县交界地带发生了一次MS5.2地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结果,归纳总结了本次地震的基本地震参数、烈度分布、震害特征、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并分析总结了地震烈度偏高和震害严重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岷县Ms5.2地震 地震参数 烈度与震害 发震构造
下载PDF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城镇房屋震害简介 被引量:45
5
作者 孙景江 马强 +1 位作者 石宏彬 孙忠贤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5,共9页
汶川8.0级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烈度高达X I度,造成大量房屋结构破坏和倒塌,本文介绍了极震区以及周边高烈度区内部分城镇房屋的典型震害,并给出这些城镇中砖混和底框架多层结构主要破坏等级的比例,同时对某些震害特征和相应的抗震问题进... 汶川8.0级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烈度高达X I度,造成大量房屋结构破坏和倒塌,本文介绍了极震区以及周边高烈度区内部分城镇房屋的典型震害,并给出这些城镇中砖混和底框架多层结构主要破坏等级的比例,同时对某些震害特征和相应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烈度 房屋震害 房屋结构
下载PDF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 被引量:37
6
作者 高孟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0-636,共7页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即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于 2 0 0 1年 8月正式出版 .该地震区划图包括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该区划图风险水平为 5 0年超越概率0 .1,比例尺为 1∶4 0 0万 .该区划图已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 .本文...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即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于 2 0 0 1年 8月正式出版 .该地震区划图包括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该区划图风险水平为 5 0年超越概率0 .1,比例尺为 1∶4 0 0万 .该区划图已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 .本文介绍了该区划图编制的背景、编图的技术思路以及主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地震区划 抗震设计 反应谱 度特 征周期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被引量:41
7
作者 肖亮 俞言祥 《震灾防御技术》 2011年第4期358-371,共14页
本文收集了1991年之后我国西部地区71个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并以此对1918—1989年间176次地震的烈度资料进行了补充,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重新拟合了西部地区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区和川藏区2个统计单元内地震烈度... 本文收集了1991年之后我国西部地区71个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并以此对1918—1989年间176次地震的烈度资料进行了补充,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重新拟合了西部地区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区和川藏区2个统计单元内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有显著不同,应作为不同的分区对待。同时与其他研究者给出的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结果合理可靠,体现了近、远场地震烈度分布的特点,适合于该地区工程地震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地震烈度 衰减关系
下载PDF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烈度遥感评估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晓青 窦爱霞 +3 位作者 王龙 袁小祥 丁香 张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71,共9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应急获取了多种高分辨率航空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并快速解译提取了灾区建筑物震害信息.采用地震烈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利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等震后震害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研究确定的经...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应急获取了多种高分辨率航空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并快速解译提取了灾区建筑物震害信息.采用地震烈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利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等震后震害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研究确定的经验震害遥感定量评估模型,获得了芦山地震灾区126个主要居民点的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结果,并据此圈画了地震烈度分布遥感评估图.结果显示,本次地震Ⅸ度区面积约150km2,Ⅷ度区面积约900km2.该结果在第一时间(4月21日晚)提供给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对比分析显示,地震烈度遥感快速评估结果与中国地震局4月25日公布的地震烈度图,以及与笔者在现场实地进行的建筑物震害详细调查结果基础上评定的地震烈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强烈地震发生后,借助于快速获取的灾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快速估计地震烈度分布,对地震灾区灾情估计和抗震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高分遥感影像 地震烈度 遥感评估 建筑物震害
下载PDF
结构随机地震作用及其统计参数 被引量:32
9
作者 欧进萍 段宇博 刘会仪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1-10,共10页
本文在文献[1,4,5]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地震烈度的随机性,地震动的随机过程性及其动力效应,并系统地讨论了分别相应于设计基准期内的确定性和随机性地震烈度的结构随机地震作用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确定了各统计参数的具体... 本文在文献[1,4,5]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地震烈度的随机性,地震动的随机过程性及其动力效应,并系统地讨论了分别相应于设计基准期内的确定性和随机性地震烈度的结构随机地震作用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确定了各统计参数的具体取值,并给出了相应的概率分布,为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合理的随机地震作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结构 随机作用 统计参数
下载PDF
基于震中烈度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金龙 林均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19,共7页
系统总结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估算方法,以我国1990-2006年间造成人员伤亡的破坏性地震为数据样本,结合国内几次大地震的震害资料,找出了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经过函数拟合与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以震中烈度为主要参数,以震级和人... 系统总结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估算方法,以我国1990-2006年间造成人员伤亡的破坏性地震为数据样本,结合国内几次大地震的震害资料,找出了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经过函数拟合与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以震中烈度为主要参数,以震级和人口密度作为辅助参数进行修正的人员伤亡预测模型,并利用已有的地震实例进行了模型检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人员伤亡 评估方法 震中烈度 震级
下载PDF
以震源精确定位结果分析张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 被引量:31
11
作者 高景春 刁桂苓 +8 位作者 张四昌 蔡华昌 张宏志 赖晓玲 李钦祖 王勤彩 李松林 张彦清 朱振兴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90,共10页
利用远场和近场数字地震观测记录 ,重新测定了张北地震序列ML≥ 3级地震的震源位置 ,结合修订后的震源机制、宏观烈度分布资料 ,给出了张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地震序列由走向NWW、倾向NNE、倾角 4 4°、长 11.5km的左旋走向滑动... 利用远场和近场数字地震观测记录 ,重新测定了张北地震序列ML≥ 3级地震的震源位置 ,结合修订后的震源机制、宏观烈度分布资料 ,给出了张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地震序列由走向NWW、倾向NNE、倾角 4 4°、长 11.5km的左旋走向滑动的主破裂面 ,2条NNE走向、高倾角、右旋走滑的次要破裂面组合而成。NWW和NNE走向的破裂面共轭展布 ,2条NNE向的破裂面呈右阶斜列 ,3条破裂面先后依次出现。破裂面埋深 1.4~ 7.6km ,在地壳的浅部。研究表明 ,在没有发现活动断裂的“构造稳定区” ,利用精确可靠的强震序列震源位置、震源机制和宏观烈度分布资料 ,从三维空间分析研究强震序列的震源断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张北地震 破裂特征 震源定位 震源机制 宏观烈度 震源断层
下载PDF
鲁甸M_S6.5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震害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冀昆 温瑞智 +2 位作者 崔建文 王宏伟 任叶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3期325-339,共15页
2014年8月3日发生的鲁甸地震是我国继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的又一次破坏性浅源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本文处理了我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捕获的60余组主震三分量强震动记录,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的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长轴... 2014年8月3日发生的鲁甸地震是我国继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的又一次破坏性浅源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本文处理了我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捕获的60余组主震三分量强震动记录,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的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长轴沿西北-东南方向展布。通过与中国西部常用衰减关系的对比,发现各模型的预测值均不同程度高估了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观测值。最后以水平向峰值加速度较大的三个典型台站为例,详细调查了附近建筑的破坏情况,结合宏观烈度分布结果,分析了地震动特征与震害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强震动记录 谱烈度 衰减关系 震害调查
下载PDF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强地面运动初步模拟及烈度预测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振国 孙耀充 +2 位作者 徐建宽 张伟 陈晓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38-3041,共4页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M_s6.5级地震.在已知的三维介质模型、地形数据基础上,利用震源运动学初步反演模型(张勇等,2014),作者采用曲线坐标网格三维曲线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鲁甸地震波场传播过程,并计算了模拟区域地震烈...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M_s6.5级地震.在已知的三维介质模型、地形数据基础上,利用震源运动学初步反演模型(张勇等,2014),作者采用曲线坐标网格三维曲线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鲁甸地震波场传播过程,并计算了模拟区域地震烈度分布.结果表明:地震最大烈度为Ⅶ度,破坏主要集中在鲁甸县以及巧家县、会泽县靠近鲁甸县的边界.另外,模拟结果还显示地震动在山峰、山脊处具有较大的幅度.计算表明断层东北侧的低速沉积盆地的波动放大效应加强了该地区的地震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强地面运动 地震烈度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冷竹关地震动响应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罗永红 王运生 +3 位作者 何源 高原 刘哲 曹文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通过在四川省泸定冷竹关沟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挖掘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4.20"芦山地震在该峡谷两侧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地形放大效应等进行研究。根据7台地震仪器所记录的芦山主震数据,冷竹关沟右岸1#监测点PGA... 通过在四川省泸定冷竹关沟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挖掘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4.20"芦山地震在该峡谷两侧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地形放大效应等进行研究。根据7台地震仪器所记录的芦山主震数据,冷竹关沟右岸1#监测点PGA水平分量为1.64m/s2,竖直分量为0.67m/s2,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的PGA值(0.11~0.42m/s2)。参照康定姑咱强震台主震记录,1#监测点PGA放大系数达到6.9,其阿里亚斯强度放大数十倍。谱比分析(HVSR)显示,1#监测点谱比分析的水平分量地形放大系数达到9.0,2#监测点地形放大系数为3.5,左岸4#~7#监测点地形放大系数一般在1.0~3.0。研究表明,强震条件下冷竹关右岸单薄山梁地震动地形放大效应明显强于左岸中高山斜坡,且1#监测点的凸出地形放大效应最大。随着振幅值的放大,强震动能量以数十倍效应剧增,当短时间内积聚的振动能量超过或远远超过岩土体介质的强度时,易形成震裂、崩塌、滑坡及高陡地形的抛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泸定冷竹关 斜坡地震动响应 监测 地形放大效应 阿里亚斯强度
下载PDF
汶川8级强震极震区破坏情况与烈度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主恩 邓志辉 +2 位作者 马文涛 孙谦 陈桂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9-354,共6页
展现了汶川8级强震现场考察的极震区破坏情况,以及依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判断所达到的地震烈度,简要讨论了发震断层的类型和地震破坏特点。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极震区 地震烈度
下载PDF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发震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郑文俊 2何文贵 +1 位作者 赵广坤 马尔曼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大黄山隆起南缘的民乐—永昌隐伏断裂的民乐—大马营段与大黄山隆起西缘的童子坝河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大黄山隆起南缘的民乐—永昌隐伏断裂的民乐—大马营段与大黄山隆起西缘的童子坝河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震机制主要受大黄山隆起向南西推挤的影响,是隆起区上拱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震断层 发震机制 震害 地震烈度 民乐—山丹
下载PDF
四川汶川5.12地震房屋震害分析及抗震对策建议 被引量:22
17
作者 娄宇 叶正强 +3 位作者 胡孔国 吴耀辉 谭壮 汪训流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共7页
介绍了四川汶川强烈地震发生后主要地震影响地区的灾情。分析了房屋震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实际发生的地震超过抗震设防烈度;部分建筑未按国家标准设计与建造或原来的抗震设防标准比较低。建议灾后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地震区划图和建设... 介绍了四川汶川强烈地震发生后主要地震影响地区的灾情。分析了房屋震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实际发生的地震超过抗震设防烈度;部分建筑未按国家标准设计与建造或原来的抗震设防标准比较低。建议灾后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地震区划图和建设标准规范,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做好地震区震害调查和重建的整体规划,将村镇建筑纳入国家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害 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措施
原文传递
汶川特大地震汉源烈度异常原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薄景山 齐文浩 +3 位作者 刘红帅 刘博 刘德东 孙有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64,共12页
远离震中的汉源县老县城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了严重震害,是Ⅵ度区内的唯一的Ⅷ度烈度异常区。汉源的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汉源科学考察基础上,介绍了汉源震害情况,收集和整理了汉源县城及附近有关工程场地的强震和... 远离震中的汉源县老县城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了严重震害,是Ⅵ度区内的唯一的Ⅷ度烈度异常区。汉源的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汉源科学考察基础上,介绍了汉源震害情况,收集和整理了汉源县城及附近有关工程场地的强震和土体力学参数资料。通过背后山滑坡体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汉源附近强震台记录的比较,从传递函数角度分析了背后山滑坡复活对烈度异常的影响,研究了汉源特殊土层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背后山滑坡的复活和特殊土层结构的放大作用等场地条件的影响是引起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所得结论对进一步分析汉源烈度异常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烈度异常 场地条件 成因分析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评价 被引量:19
19
作者 田德培 王兰化 王丽瑛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5年第1期47-55,共9页
以构造稳定性研究为主,配合介质稳定性和地面稳定性的研究,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对环渤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以现今构造应力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资料为依据,综合分析探讨现今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的规律,将本... 以构造稳定性研究为主,配合介质稳定性和地面稳定性的研究,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对环渤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以现今构造应力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资料为依据,综合分析探讨现今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的规律,将本区地壳稳定性划分出相对稳定、相对基本稳定、相对较不稳定、相对不稳定四个等级。相对稳定区主要有辽东本溪—凤城等地,相对基本稳定区主要有辽宁阜新—抚顺—本溪—岫岩环形带等地,相对较不稳定区主要有河北昌黎—玉田—霸州—任丘—海兴等地,相对不稳定区主要有唐山—天津—沧州等地。评价分区结果与中国地震局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所编著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动区划图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壳稳定性 构造稳定性 介质(岩土体)稳定性 地面稳定性 地震烈度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甘肃灾区震害特点及恢复重建对策 被引量:20
20
作者 石玉成 卢育霞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甘肃省破坏特点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本次地震震区环境背景情况,给出了汶川8.0级地震甘肃灾区地震烈度分布图,揭示了各烈度区的特征以及部分重灾县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情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本次地... 通过对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甘肃省破坏特点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本次地震震区环境背景情况,给出了汶川8.0级地震甘肃灾区地震烈度分布图,揭示了各烈度区的特征以及部分重灾县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情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本次地震的震害特点,归纳总结了汶川地震后甘肃灾区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震后防灾减灾恢复重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地震烈度 震害特点 恢复重建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