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中学生地震灾害感知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文彦君 周旗 桑蓉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4期78-83,共6页
以陕西宝鸡石油中学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地震灾害认识水平、防震减灾基本技能、自救互救情况、震后心理倾向和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采用权重法,利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中学生地震知识掌握的... 以陕西宝鸡石油中学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地震灾害认识水平、防震减灾基本技能、自救互救情况、震后心理倾向和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采用权重法,利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中学生地震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深度还很不够,防震减灾意识淡薄;②城市中学生掌握的实际防震减灾技能不足,但有迫切的学习需求;③城市中学生具有基本的自救能力,但自救互救的组织性和主动性较差;④城市中学生具有广泛的地震信息来源,但辨别地震谣言的能力不强,易于传播地震谣言。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强化城市中学生防震减灾教育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学生 地震灾害感知 陕西宝鸡
下载PDF
普通公众对汶川8.0级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测评研究——以陕西南郑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春迪 周旗 郁耀闯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43,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普通公众对地震灾害感知程度,为减少灾害损失和区域防震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陕西南郑灾区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结果表明:(1)在认知与响应... 为了深入了解普通公众对地震灾害感知程度,为减少灾害损失和区域防震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陕西南郑灾区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结果表明:(1)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方面,公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最差,地震灾害知识和震后情绪与信息的传播较差,自救互救实况较好,综合水平与能力还很不理想;(2)普通公众掌握的地震知识准确性和理解深度还有待加强;(3)增强区域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公众掌握防震减灾技能的程度及普通公众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4)当地政府的针对性宣传和权威媒体的报道是震后公众获取地震灾害信息的主要渠道,因而推进政府地震灾害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是减轻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认知与响应 普通公众 南郑县 陕西省
下载PDF
陕西略阳县居民地震灾害感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青 杜忠潮 周旗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基于随机抽样问卷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陕西省略阳县不同居民对地震灾害的感知作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略阳县居民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度偏低,位于2、3等级的占居民总数的83.1%;(2)不同类型居民对地震灾害感知的差异性显著,表现... 基于随机抽样问卷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陕西省略阳县不同居民对地震灾害的感知作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略阳县居民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度偏低,位于2、3等级的占居民总数的83.1%;(2)不同类型居民对地震灾害感知的差异性显著,表现为男性认知度略高于女性,大专以上,高中(中专)学历居民相对其他文化程度居民认知度较高,公职人员、学生、商业者相对其他类型认知度偏高;(3)略阳县居民获取震后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视(81.2%的居民)和政府信息发布(72.7%的居民),存在传播渠道和内容的不对称现象。不同居民地震灾害感知的研究,对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地震灾害 灾害感知
下载PDF
特大城市居民地震灾害风险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
作者 张孟怡 王萍 +1 位作者 李悦 张楠 《山西地震》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居民的地震灾害风险感知是影响特大城市地震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关于地震灾害风险感知的四个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法对天津市民的地震灾害风险感知情况进行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 居民的地震灾害风险感知是影响特大城市地震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关于地震灾害风险感知的四个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法对天津市民的地震灾害风险感知情况进行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验证假设,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对灾害的熟悉程度正向影响地震灾害风险感知,对灾害的可控程度、对灾害权威信息的信任程度负向影响地震灾害风险感知,风险感知水平正向影响居民对于地震灾害的应对行为。除学历水平外,个体因素差异对地震灾害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居民对灾害权威信息比较信赖,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行为倾向于依赖政府或社会集体的组织,对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意愿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风险感知 特大城市
下载PDF
基于汶川地震的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量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悦 李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文章基于汶川地震,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讨论和小规模调查,再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抽取了1000名针时四川景区的潜在游客,构建了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由三个维度构成,共21个题目。经检验,量表达到了良好的信效度... 文章基于汶川地震,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讨论和小规模调查,再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抽取了1000名针时四川景区的潜在游客,构建了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由三个维度构成,共21个题目。经检验,量表达到了良好的信效度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评测重大自然灾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测量工具使用。该量表还通过了高阶验证性分析,可为后续研究使用更为简化的因素模型关系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 量表 验证性分析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民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与分析——以庐江县为例
6
作者 张静 涂劲松 程瑞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7-62,共6页
通过对庐江县民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少震,地震灾害关注度低,民众文化素质水平低,地震知识了解少,防震减灾意识淡薄;(2)民众对影响地震灾害结果的深度知识掌握差,地震灾害感知能力弱;(3)民众防震减灾知识匮乏,... 通过对庐江县民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少震,地震灾害关注度低,民众文化素质水平低,地震知识了解少,防震减灾意识淡薄;(2)民众对影响地震灾害结果的深度知识掌握差,地震灾害感知能力弱;(3)民众防震减灾知识匮乏,自救互救技能掌握较差,防震减灾信心不足,防震减灾响应能力较低;(4)区域经济不发达,民众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设计普遍较低,防震减灾外部条件对民众防震减灾信心支撑不足。高地震灾害脆弱性与民众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地震恐慌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防震减灾意识 感知与认知 民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