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重现性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集中分布与地震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冯志生 姜楚峰 +9 位作者 冯丽丽 李军辉 戴勇 黄颂 姚丽 章鑫 袁桂平 倪晓寅 戴苗 李鸿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2-516,共15页
通过分析台站之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带地区90°E^110°E,2009~2018年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现象与MS≥6.0地震关系。统计发现,我国每月平均出现约2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现象,且10天左右内有原... 通过分析台站之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带地区90°E^110°E,2009~2018年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现象与MS≥6.0地震关系。统计发现,我国每月平均出现约2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现象,且10天左右内有原地重复出现现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重叠异常,原地重现的集中分布感应电流日期间隔一般在10天左右以内,原地重现日期一般不连续,重现次数一般仅有2次。研究发现,我国南北带2009~2018年共出现重叠异常23次,20次重叠异常出现后18个月内重叠段发生MS≥6.0地震,对应率高达87%,地震基本发生在重叠段端部250km以内,重叠段发生2次MS≥6.0地震的比例较低,约35%;重叠段2个端部均发生MS≥6.0地震的比例极小,仅约9%。部分重叠段走向与已经发现的上地幔和地壳高导带埋深走向基本一致,推测重叠异常发生在上地幔和地壳高导带附近,是来自上地幔和地壳内高导带附近的地震异常信息。目前已知,中国大陆强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幔高导层的隆起区一带及其壳内高导层发育地区,深部电性测深结果表明,大震易于发生在电导率急剧变化的梯度带,但这些地区何时发生地震还未得知,本文发现的重叠异常解释了这些地区1~2年内是否发生地震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日变化 感应电流 集中分布 重现 地震异常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震震例异常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兆苾 张国民 +1 位作者 何康 张来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7,共9页
以1986~1999年中国大陆地震屣例为基础,对中国大陆及其不同分区的测震和前兆异常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地震异常数目、异常站点和项次百分比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多;震级高异常出现的时间早,异常范围大;中期异常多于短期... 以1986~1999年中国大陆地震屣例为基础,对中国大陆及其不同分区的测震和前兆异常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地震异常数目、异常站点和项次百分比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多;震级高异常出现的时间早,异常范围大;中期异常多于短期异常,短期异常多于临震异常,目前还缺少较多有效的观测到短临异常的方法。测震中的频度、空区、b值、缺震、条带、地震窗、前兆震(群)、地震活动分布、应变释放测项和前兆中的水化学、水物理、地形变、地电测项是出现较多的异常测项。不同的区域异常出现率高的测震和前兆测项不同,显示出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异常 测震 前兆
下载PDF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 anomalies prior to the Indonesia Mw9.0 ear thquakeof 2004 被引量:15
3
作者 CHEN Meihua DENG Zhihui YANG Zhuzhuan MA Xiaoj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 (SLHF) before and after the Mw9.0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the west coast of Sumatra, Indonesia on 26 December 2004 are summarized. It is found that b...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 (SLHF) before and after the Mw9.0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the west coast of Sumatra, Indonesia on 26 December 2004 are summarized. It is found that before the earthquake significant SLHF anomalies occurred at the epicentral area and its vicinity. The largest SLHF anomaly oc- curred on the subduction zone in the middle part of Burma micro-plate, wher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up- ture zone is located and the aftershocks are concen- trated.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anomaly involved growing of the anomaly from small to large and spreading of the anomaly from disordered to con- centrated. The anomaly began to occur on the east extensional boundary of the Burma micro-plate and its adjacent oceanic basin, and then propagated to the west compressive boundary, where the subduc- tion zone exists. Finally, the anomaly disappeared after the main shock. The seismic source is consid- ered to be a dissipation system. The increase of stress prior to an earthquake may enhance the ex- change of energy and material between the seismic source system and the outer system,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the rate of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sea surface and atmosphere,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the main reason of the generation of SLHF anom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潜热流 地震异常 SLHF 印度尼西亚 海啸 卫星遥感测量
原文传递
强地震前水汽中长期异常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梅花 邓志辉 +2 位作者 马晓静 陶京玲 王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9-559,共11页
以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为例,研究了在强震孕育中长期阶段水汽含量的时空动态特征。通过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1976年松潘强震群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的分析,发现在川西及其邻近地区的强地震孕育过程中,水汽含量异常频度会出现先下降,然... 以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为例,研究了在强震孕育中长期阶段水汽含量的时空动态特征。通过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1976年松潘强震群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的分析,发现在川西及其邻近地区的强地震孕育过程中,水汽含量异常频度会出现先下降,然后快速上升的现象。下降开始时间较早,出现在震前10a以上,持续9a以上,属中长期异常信息;而快速上升则发生在震前4a内,属中短期异常表现。地震前水汽含量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岩层中裂隙、孔隙的开合、地下流体的运动和地热能的变化,影响地面温度和潜热交换的分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异常 水汽含量 汶川地震 松潘震群 玉树地震
下载PDF
利用地基GPS观测数据研究与地震有关的电离层异常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新欣 金红林 孟国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90,共11页
利用中国大陆GPS连续站观测数据,根据电离层单层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大陆上空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值的时间序列。选取2001—200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1个MS≥6.0地震,分析了这11个地震前后TEC值时间序列的... 利用中国大陆GPS连续站观测数据,根据电离层单层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大陆上空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值的时间序列。选取2001—200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1个MS≥6.0地震,分析了这11个地震前后TEC值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地震活动期间距离震中700 km以外的GPS连续观测站上空TEC值的异常现象不明显,TEC值变化基本在0.5 TECU之内。11个震例中有6个震例TEC值出现了负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震前1~5 d,并且观测站距离震中越近,TEC值变化越明显,少数震例在地震发生期间TEC值明显增加。研究认为,利用GPS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与地震有关的电离层前兆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GPS TEC值分布 地震异常
下载PDF
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二)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综合数学表达式 被引量:10
6
作者 平建军 王秀英 《华北地震科学》 1999年第3期8-15,共8页
首先介绍了罗兰格研究员关于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思想,他在系统地分析了地震前兆信息量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基础上,将这些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并加以抽象化,给出了地震前兆信息量综合数学表达式。经我们对实际地震观测资料进行计算... 首先介绍了罗兰格研究员关于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思想,他在系统地分析了地震前兆信息量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基础上,将这些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并加以抽象化,给出了地震前兆信息量综合数学表达式。经我们对实际地震观测资料进行计算,表明该表达式不仅可将各种地震观测资料的持续异常变化统一地转化为地震前兆信息量,而且还能定量地描述异常结束后其前兆信息的延续性,从而使地震异常所展示的前兆信息更加清晰化、直观化、完整化。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地震异常群体前兆信息时、空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信息量 预报指标 综合判断 数学表达式
下载PDF
2005年九江5.7级地震前后地表热动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梅花 邓志辉 +2 位作者 王煜 廖志辉 祖金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7-626,共10页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前出现了显著的地表气温异常和潜热通量异常。二者在时间上相关,空间上相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表气温异常出现于2005年11月2日至13日,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南侧,呈NE向展布,与江西北部主要的构造带...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前出现了显著的地表气温异常和潜热通量异常。二者在时间上相关,空间上相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表气温异常出现于2005年11月2日至13日,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南侧,呈NE向展布,与江西北部主要的构造带走向一致。地表气温出现异常2d后,在震中地区及其北侧,沿构造带分布的大片水域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显著的潜热通量异常,持续时间从11月4日至15日。2种异常的量值都超过了26a的平均值与1.5倍均方差之和,持续时间长,形态孤立,与地质构造相关,有别于气象因素导致的异常。震前气温异常和潜热通量异常都是地震前地下的热量增加导致的不同表现形式,在水体分布较广的区域大多表现为潜热通量异常,而在水体较少的区域则表现为气温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地震 潜热通量 地表气温 热异常
下载PDF
2010年智利M_S8.8级地震前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梅花 邓志辉 马晓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38-1744,共7页
本文研究了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及其强余震前出现了三次明显的潜热通量异常,第一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主震1个月... 本文研究了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及其强余震前出现了三次明显的潜热通量异常,第一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主震1个月前,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东南陆区,第二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在主震前7天,异常区分布在震中西南的海域,呈北西向分布,指向俯冲带,第三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在强余震前,异常区分布在震中西南的海域及北段俯冲带上;(2)相似于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前潜热通量的异常演化特征,潜热通量异常从弧后向俯冲带迁移,此次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首先出现在弧后火山活动强烈地区,然后迁移到海域俯冲带附近,可能反映了临震前的构造变形过程;(3)当陆区出现潜热通量异常时,同时也可见地表温度异常,但在海域出现潜热通量异常时,却未发现有地表温度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海域水的热容量较大,不易出现红外温度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异常 潜热通量 地表温度 卫星遥感 智利
下载PDF
金沙江水网地下水动态在彝良M_S5.7地震前的异常及其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车用太 李万明 +2 位作者 刘成龙 何案华 鱼金子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金沙江下游水库区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布设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区与溪洛渡水库区内,共有6口观测井,同时观测井水位与井水温动态。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MS5.7地震前有4口井水位与水温动态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型异常,... 金沙江下游水库区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布设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区与溪洛渡水库区内,共有6口观测井,同时观测井水位与井水温动态。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MS5.7地震前有4口井水位与水温动态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型异常,异常的时间大体上同步,异常的幅度较大,与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金沙江水网的水位、水温动态干扰较多,特别是降雨干扰十分明显,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出现如此明显的异常,除了井震距较小外,可能与观测区与孕震区同处同一个地震构造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水网 彝良地震 井水位 井水温 地震异常
下载PDF
金湖06井水温震前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从杰 郑江蓉 +2 位作者 肖飞 孟科 江昊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年第5期26-31,共6页
通过分析金湖06井水温从2001年到2007年间在多次中小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发现金湖06井水温日均值的地震异常全部表现为下降—转折—恢复的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转折—恢复之中或恢复之后的3个月内。
关键词 金湖06井 水温 地震异常
下载PDF
地电阻率观测常见变化形态及其可能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滔 卢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地电阻率连续观测中常见的变化形态有长趋势变化、年变、日变化、阶跃、高频扰动、快速下降/上升、年尺度持续性下降/上升变化等形态,且多种形态通常相互叠加在一起,构成观测曲线复杂的变化形态.本文结合地电阻率观测基本原理、地电学... 地电阻率连续观测中常见的变化形态有长趋势变化、年变、日变化、阶跃、高频扰动、快速下降/上升、年尺度持续性下降/上升变化等形态,且多种形态通常相互叠加在一起,构成观测曲线复杂的变化形态.本文结合地电阻率观测基本原理、地电学科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异常核实工作,尝试对地电阻率观测中常见变化形态可能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异常分析和震情跟踪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变化形态 环境干扰 地震异常 变化原因 异常核实
下载PDF
云南洱源井水温在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前的异常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玉川 晏锐 胡小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4-677,I0002,共5页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北京时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99.87°E,25.67°N)发生M_(S)6.4地震。该地震发生后,我们对震中附近的地下流体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结果显示云南省地震台在2021年2月24日提出洱源井水温异常...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北京时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99.87°E,25.67°N)发生M_(S)6.4地震。该地震发生后,我们对震中附近的地下流体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结果显示云南省地震台在2021年2月24日提出洱源井水温异常,该井水温在漾濞M_(S)6.4地震前呈现明显的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温 异常特征 地震台 地下流体观测 大理白族自治州 洱源 漾濞县 异常现象
下载PDF
从三次地震来讨论厦门台地形变仪器的监测能力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先保 黄晓华 +2 位作者 杨婕 林立峰 徐智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分析了发生在厦门地震台周边的三次地震在地形变仪器上的不同反映,探讨了倾斜仪与伸缩仪对同一地震的监测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①同一异常并非在所有的仪器上都能表现出来,即使在同一观测仪器的不同分量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②不同的地... 分析了发生在厦门地震台周边的三次地震在地形变仪器上的不同反映,探讨了倾斜仪与伸缩仪对同一地震的监测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①同一异常并非在所有的仪器上都能表现出来,即使在同一观测仪器的不同分量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②不同的地震在同一仪器上表现出来的异常是不同的,厦门地震台水平摆的异常形式有两种——日均值曲线畸变与记录曲线错动;③仪器的监测范围与未来震级的大小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范围 地形变 地震异常 曲线畸变 曲线错动 厦门台
下载PDF
银川地震台重力观测在民乐山丹地震前异常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涛 訾少刚 赵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年第B10期1-5,共5页
对2003年度银川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分析和非潮汐分析,提取出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地震前3个月出现的异常信息,通过对银川台观测条件、仪器的工作情况和数据精度的分析,表明此异常信息可信,阐述一定距离范围内发生地震时,... 对2003年度银川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分析和非潮汐分析,提取出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地震前3个月出现的异常信息,通过对银川台观测条件、仪器的工作情况和数据精度的分析,表明此异常信息可信,阐述一定距离范围内发生地震时,重力观测短临异常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台重力 潮汐分析 非潮汐分析 民乐山丹 地震异常
下载PDF
小波多尺度熵在新疆跨断层形变资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冠中 王建军 +3 位作者 王在华 蒋靖祥 谢周敏 谭巧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1-514,共14页
跨断层形变资料的信息提取与分析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以小波分析和信息熵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能够反映局部数据信息有序度大小的小波多尺度熵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跨断层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强震前小波多尺度熵的变... 跨断层形变资料的信息提取与分析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以小波分析和信息熵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能够反映局部数据信息有序度大小的小波多尺度熵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跨断层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强震前小波多尺度熵的变化特征,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减熵异常与地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跨断层形变速率的相对高频成分携带的信息量大于中低频成分,大多数强震前小波多尺度熵有低值异常出现,累计减熵量的对数与震级、异常起始至发震的时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表现为震级越大,异常起始至发震的时间越长,累计减熵量越大,多个测点整体熵值的减少与大范围的地壳运动及地震活跃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 小波分析 多尺度熵 异常 新疆
下载PDF
2022年12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前电磁异常分析
16
作者 艾萨·伊斯马伊力 贺曼秋 +3 位作者 张桉赫 赵彬彬 毛志强 毛玉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90-92,共3页
1研究背景在众多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类型中,电磁观测是对地震反映非常敏感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地震孕育过程中会造成地下介质电磁参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能探测到的震磁短临前兆现象,已经为国内外大量震例所证实(冯志生等,2019;艾萨·... 1研究背景在众多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类型中,电磁观测是对地震反映非常敏感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地震孕育过程中会造成地下介质电磁参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能探测到的震磁短临前兆现象,已经为国内外大量震例所证实(冯志生等,2019;艾萨·伊斯马伊力等,2023)。用于地震预测研究的地震电磁观测物理量主要有地磁场、地电阻率、地电场、电磁波、卫星观测的空间电离层数据、热红外功率谱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 电磁异常 电磁卫星 地震异常
下载PDF
地电场地震异常频率相关性统计特征研究
17
作者 付阿龙 安张辉 +2 位作者 范莹莹 元丽华 侯泽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52,共18页
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地电场不同频率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而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本文拟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将中国甘肃平凉、新疆和田和乌什地电场观测台站12年的数据分解成不同周期成分,如... 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地电场不同频率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而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本文拟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将中国甘肃平凉、新疆和田和乌什地电场观测台站12年的数据分解成不同周期成分,如24h、12h、8h和6h等,再利用滑动相关性方法分析各成分与台站周围一定震中距范围内地震事件震级之间的相关性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地电场高频成分(4h和6h等)与两个等效震级序列的地震事件均出现相关性异常现象,但低频成分(24h和12h)仅与较大震级序列的地震事件出现相关性异常现象;从时间上来看,相关性异常现象一般在震前55d、20d及10d左右出现,地电场频率与地震震级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可能是孕震断层与潮汐作用之间的耦合作用所致;当地电场测道方向与断层走向一致时,该测道更容易观测到地震异常,这可能是研究区域构造断裂所导致的地电场选择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此外,各台站相关性异常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可能与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以及地球动力学环境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地震异常 相关性统计 小波变换 滑动相关性
下载PDF
Dynamic evolution of crustal horizontal deformation before the Ms6.4 Menyuan earthquake
18
作者 Duxin Cui Shanlan Qin Wenping W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6年第4期253-260,共8页
An Ms6.4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Menyuan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on Jan 21, 2016. In order to recognize the development of horizontal deformation and distinguish precursory deformation anomalies, we obtained coo... An Ms6.4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Menyuan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on Jan 21, 2016. In order to recognize the development of horizontal deformation and distinguish precursory deformation anomalies, we obtained coordinates time series, velocity and strain model around the seismic zones from processing of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from 2010 and 6 times of survey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ata since 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 eastern segmentation of the Qilian tectonic zone where the Lenglongling Fault located is in strong crustal shortening and compressional strain state with dilatational rates of -15 to -25 ppb. The Lenglongling Fault has a strike-slip rate of 3.1 mm/a and a far-field differential orthogonal rate of 7 mm/a, while differential rate is only 1.2 mm/a near the fault, which reflects its locking feature with st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high seismic risks. Dynamic evolution of deformation model shows that preevent dilatational rates around the seismic zones increases from 15 ppb/a to -20 ppb/a with its center moving to the source areas. Time series of N components of G337 station, which is 13.7 km away from the Lenglongling Fault, exhibit a 5 mm/a acceleration anomaly. Time series of base-station QHME (in Menyuan) displays a reverse acceleration from the end of Sep. to Dec., 2016 when it comes to a largest deviation, and the accumulative displacement is more than 4 mm and the value reverse till the earthquake. In our results, coseismic displacement of N, E, U components in QHME site are 3.0 mm, 3.0 mm, -5.4 mm, respectively. If we profile these values onto the Lenglongling Fault, we can achieve a 1.1 mm of strike slip and 4.1 mm updip slip relative to the hanging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6.4 Menyuan earthquak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Crustal horizontal motion earthquake anomaly Coseismic displacement Horizontal strain Slip rates of Lenglongling fault Hexi-Qilianshan area
下载PDF
江西九江2号井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19
作者 鲍志诚 查小惠 +5 位作者 高小其 赵影 赵爱平 许志山 陈江贻 蒋雨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0-928,共9页
对江西省九江地震台2号观测井井水、大气降水、马尾水泉水及天花井水库水的常量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及氚活度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九江台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成因及补给循环过程,揭示九江地震台2号井对构造活动响应灵敏的地球化学特征。... 对江西省九江地震台2号观测井井水、大气降水、马尾水泉水及天花井水库水的常量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及氚活度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九江台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成因及补给循环过程,揭示九江地震台2号井对构造活动响应灵敏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九江台2号井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氢氧同位素指示九江台2号井水属于大气降水成因型,补给高程为647 m;氚活度分析给出的地下水年龄显示九江台2号井既有老水补给又有近10年的新水补给。分析结果表明,九江台2号井既有浅表水特征又有深循环水的特征,暗示两个不同补给源的含水层通过不同循环路径上升至浅表,而深部含水层可能携带部分深部构造活动的氡,并在瑞昌—阳新M_(S)4.6地震前出现较显著的异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组分 氢氧同位素 氚活度 地球化学特征 地震异常
下载PDF
大桥水库诱发4.4级水库地震前的地震学异常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先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3年第3期14-19,共6页
2002年3月3日大桥水库诱发了ML 4.4水库地震,根据大桥台网7年多库区地震观测事件记录,用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进行分析,在4.4级水库诱发地震前,库区内有分布密集、频次超高、震级偏低的近地表地震活动,以致库区内地震存在b值与h值... 2002年3月3日大桥水库诱发了ML 4.4水库地震,根据大桥台网7年多库区地震观测事件记录,用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进行分析,在4.4级水库诱发地震前,库区内有分布密集、频次超高、震级偏低的近地表地震活动,以致库区内地震存在b值与h值等地震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2002年3月 地震观测 GIS 地震分析预报系统 震级 地震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