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韩建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4,共8页
商代晚期以前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根植于旧石器时代,萌芽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经历了古国时代、王国时代等发展阶段。早期中国存在以农为本、稳定内敛、整体思维、祖先崇拜等区别于世... 商代晚期以前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根植于旧石器时代,萌芽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经历了古国时代、王国时代等发展阶段。早期中国存在以农为本、稳定内敛、整体思维、祖先崇拜等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特质,具有有主体有中心的多元一体文化结构,经历了有起伏有分合的连续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庙底沟时代 文化格局 多元一体
原文传递
论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建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4,共6页
可能是由于受气候环境周期性变化的制约,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实力、内部统一性和对外文化关系呈现出2000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正是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中,中原文化得以呈螺旋式发展壮大,“中国相互作用文化圈”的范围由小到大、内... 可能是由于受气候环境周期性变化的制约,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实力、内部统一性和对外文化关系呈现出2000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正是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中,中原文化得以呈螺旋式发展壮大,“中国相互作用文化圈”的范围由小到大、内部联系日趋密切、认同感日益加强,具有历史意义的“早期中国”从酝酿至雏形到最终形成。可以说中原文化不但在其发展的高峰期具有突出的核心地位,总体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中原文化 中国相互作用文化圈:早期中国 历史地位
下载PDF
论早期中国的“一元多支一体”格局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建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42,共8页
早期中国大部地区共有“一元”的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核心思想观念和文化基因,存在“多支”文化系统和多种文明起源子模式,交融形成以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为主体的、以黄河中游(或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层次的“一体”文化格局... 早期中国大部地区共有“一元”的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核心思想观念和文化基因,存在“多支”文化系统和多种文明起源子模式,交融形成以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为主体的、以黄河中游(或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层次的“一体”文化格局。这种“一元多支一体”格局,本质上趋向“一体”“一统”而又包含多种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既长期延续主流传统又开放包容,是一种超稳定的巨文化结构,与此相适应的文明起源模式可称之为“天下文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一元多支一体格局 天下文明
下载PDF
最早中国:多元一体早期中国的形成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建业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5,共6页
学术界对于"最早中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谓"最早中国",指最早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不同于政治意义上或国家阶段的最早中国,不同于狭义"地中"意义上的最早中国。... 学术界对于"最早中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谓"最早中国",指最早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不同于政治意义上或国家阶段的最早中国,不同于狭义"地中"意义上的最早中国。本文认为,最早中国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涵盖中国大部分地区,具备有中心有主体的多元一体结构,是商周乃至于秦汉以后文化中国的前身和政治中国的基础,其最基本的特质是以农为本,最核心的观念是祖先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早中国 早期中国 庙底沟时代
原文传递
辐与辏:史前中原文化优势的确立——兼论早期中国与华夏文明观的形成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兵武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6期15-25,共11页
从三代到唐宋,国家人口、政治与文化中心基本上没有远离从西安至开封、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一带。这种历史格局的形成,有一个发生发展的长期过程,其中庙底沟化和二里头化是史前时期最重要的两次奠基性文化整合和提升运动,它们... 从三代到唐宋,国家人口、政治与文化中心基本上没有远离从西安至开封、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一带。这种历史格局的形成,有一个发生发展的长期过程,其中庙底沟化和二里头化是史前时期最重要的两次奠基性文化整合和提升运动,它们使得中原地区在相对独立的几个早期区域性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中脱颖而出,并影响到中国早期文明的天道观、人文观以及国家与意识形态结构。本文以农业村落的诞生为起点,追寻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基底上区域性文化传统在早期中国形成、演变、碰撞融合并最终形成中原中心的历史过程,并试图解释此一过程赋予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的若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华夏文明起源 庙底沟化 二里头化 分封制度
下载PDF
出土文献与古代政区地理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晏昌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23,共15页
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研究古代政区地理有着长远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加,对古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战国县制、秦郡和《汉书·地理志》等三个方面概述出土文献对政区地理研究的贡献,初步结论为:(1)战国县的生... 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研究古代政区地理有着长远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加,对古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战国县制、秦郡和《汉书·地理志》等三个方面概述出土文献对政区地理研究的贡献,初步结论为:(1)战国县的生成方式约有4种:三晋齐燕由县鄙之县到县邑之县再到郡县之县,秦商鞅变法"聚小乡邑聚为县",楚"灭国设县",以及诸侯国在新占领地区先由点线占领再到军事控制区最后形成行政化区域。(2)秦郡的设立有一个从12郡再到36郡的过程,秦始皇36郡并不包括秦国本土的内史地区,而仅限于山东六国故地。(3)《汉书·地理志》的郡县名目及数量当有可靠的官方档案来源,可以信据;附注的郡国沿革部分可信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战国秦汉 古代政区地理
下载PDF
中国早期造物思想的朴素本质及其与宗教意识的交织 被引量:5
7
作者 诸葛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89,共5页
中国从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的造物活动,不但产生于生存意识和宗教意识两个源头,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在按人意造物与按神意造物双重意识的环绕之中,这两种意识又相互渗透、难以分解,从而形成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早期物质文化,并对... 中国从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的造物活动,不但产生于生存意识和宗教意识两个源头,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在按人意造物与按神意造物双重意识的环绕之中,这两种意识又相互渗透、难以分解,从而形成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早期物质文化,并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造物思想 朴素本质 宗教意识
下载PDF
早期中国的造物设计哲学观念阐释 被引量:7
8
作者 宗立成 罗彩云 尹夏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5-20,65,共7页
目的中国的器物历史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善、发展最为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对早期中国的造物设计哲学观念进行归纳、阐释和分析。方法以早期中国(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的器物、文献资料和考古遗迹为基础,结合设计学、考古学、社会学、历... 目的中国的器物历史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善、发展最为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对早期中国的造物设计哲学观念进行归纳、阐释和分析。方法以早期中国(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的器物、文献资料和考古遗迹为基础,结合设计学、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早期中国造物设计的基本发展脉络,并结合早期中国基本物质文化背景,分析造物设计哲学观念。结论早期中国造物设计思维历经了阶段性的发展,在经验主义设计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自然主义设计、生态主义设计,由此诞生了实用理性主义设计和民本主义设计观念,造物设计思想观念的主体和设计思维演变阶段模型,都与这五种主要的造物设计观念密切联系,也是研究早期中国造物设计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造物设计 设计思维 设计哲学
下载PDF
“广域”国家:早期中国疆域形态与观念再讨论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坤鹏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
有学者否定夏、商、周三代国家广大疆域的存在,认为早期中国只是邑的聚合体,其疆域是不连贯的,尚未形成“面”的疆域观念。这种看法缺乏坚实的证据。夏王国应已大体确立了广域国家的疆域形态,商周时期又拓展而充实之。商王不只关注具体... 有学者否定夏、商、周三代国家广大疆域的存在,认为早期中国只是邑的聚合体,其疆域是不连贯的,尚未形成“面”的疆域观念。这种看法缺乏坚实的证据。夏王国应已大体确立了广域国家的疆域形态,商周时期又拓展而充实之。商王不只关注具体的邑,也关注邑间成片的领土。周王将土地和民众赐予贵族并根据需要对侯伯进行册封或徙封,均显示了周代疆域之广大。早期国家疆域的边界虽具有模糊性,但并非不存在。商代“内服”“外服”均是王廷设官以治理的区域,而周人对何处属其领域、何处非其领域亦有相对清晰的认知。夏商周三代与秦汉在疆域形态与观念方面并无本质不同,只是统治方式与强度有别。相较不连贯性,早期中国“疆”“略”有别的特征更具代表性。“疆”是王国设官征赋、实施稳定统治之区;“略”则是王国影响所及之区,其地通常不置常设机构,暂不属王国疆域,不过却属于其势力范围,也是其疆域的盈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疆域形态 广域国家
下载PDF
上古国家与文明研究中年代学方法的反思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立新 郭静云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31,共15页
在当前上古及三代考古编年和历史复原研究中,往往将经汉代人之手编纂加工过的二手文献全部当真,而将一手的考古资料降为证经补史和配合文献的工具,企图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在后世的"中央"——郑洛地区的地下找到一元的夏商王... 在当前上古及三代考古编年和历史复原研究中,往往将经汉代人之手编纂加工过的二手文献全部当真,而将一手的考古资料降为证经补史和配合文献的工具,企图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在后世的"中央"——郑洛地区的地下找到一元的夏商王朝史,再透过从中央看四方,将所有的发明和创新都归功于中央,将四方视为郑洛中央区的传播影响之地。本文指出类型学超范围运用是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之一,进而分析了类型学应用的边界条件及其局限性。文章认为,夏商历史复原研究必然涉及到大量跨区域跨文化的比较,这种情况下由于层位学的缺失而使类型学分析往往难以提供严谨的答案,后者并不足以克服此类历史意识形态的陷阱,甚至主动与后者合谋,而沦为强化历史意识形态的帮手。本文提出在进行跨地区跨文化比较时,务须首先通过碳十四测年方法构建跨区域跨文化之间的绝对和相对年代框架,以作为比较的基础和前提。鉴此,研究者需要充分理解、掌握和利用碳十四测年这个重要的年代学工具,建立适当的碳十四测年数据评估和分析方法。文章最后讨论了影响碳十四数据的各种因素以及评估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史 年代学 碳十四 类型学
下载PDF
记忆:艾兰与中西学术交往访谈录
11
作者 汪涛 艾兰 张欣毓(译)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1-134,188,共15页
汪涛与艾兰交流了改革开放以来,艾兰在推动中西方学术合作上作出的贡献。艾兰回忆了与中国学者的往来,并特别谈及和李学勤交往的经历。二人推动了欧洲所藏甲骨、青铜器的出版,还促成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年... 汪涛与艾兰交流了改革开放以来,艾兰在推动中西方学术合作上作出的贡献。艾兰回忆了与中国学者的往来,并特别谈及和李学勤交往的经历。二人推动了欧洲所藏甲骨、青铜器的出版,还促成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年度交流项目。该项目在敦煌研究等更广泛领域的国际合作上贡献非凡。汪涛谈及自己翻译的艾兰论著,并与艾兰讨论了其参加中国学术会议的体会。其后,艾兰追溯了在亚非学院和达慕思大学组织的早期中国研究的相关活动,尤其讨论了郭店《老子》研讨会的筹划过程、会议模式和后续影响。该研讨会采取共读文献的形式,为不同背景学者间的对话及宏大问题的展开提供了平台。这种形式延续到了后来的其他会议。接下来,艾兰分享了未来在著述、授课、与清华大学合作等方面的打算,并谈及自己与中美学生的合作,对早期中国领域寄予开放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汉学 中西学术交往 出土文献 早期中国 敦煌研究
原文传递
早期中国嫡庶之分与宗法制度形成--基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的哲学反思
12
作者 余治平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20-31,共12页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指出,立子立嫡之制是周人对殷商“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的突破和创新。天子在众多公子中选拔接班人,难免任意性、随机性,容易导致祸乱事变。周政的特点是让政治道德化,让道德政治化,使血亲社会化,使社会宗法化。...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指出,立子立嫡之制是周人对殷商“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的突破和创新。天子在众多公子中选拔接班人,难免任意性、随机性,容易导致祸乱事变。周政的特点是让政治道德化,让道德政治化,使血亲社会化,使社会宗法化。血缘关系是生来如此而并非后天人力所为。把血缘关系上升到一种天定法则的高度予以确认,等于在为“亲亲”之制建构可靠根基。以嫡系长房、长孙为大宗,血缘正统可靠,是“百世不迁之宗”,秉承先祖恩德最隆最多;而以庶子系统、旁支所出为小宗,是先祖余泽播撒。“五世而迁之宗”要求小宗超过五世则剔出丧服范围。“大宗维翰”而具有核心地位,“宗子维城”则能够起到拱卫、守护作用。对别子小宗和别子大宗强调尊过去的祖,无疑是变相要求他们尊现在的王。依据亲亲尊尊法则所建构出的宗法社会,以一种向内挖掘亲和力而不是向外诉诸神力的形上方式,来实现一种具有儒家鲜明特色的王道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嫡 宗法 亲亲尊尊 《殷周制度论》 早期中国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公共秩序之建构
13
作者 曹胜高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的秩序形态,使之担负价值判断的职能,不断促成公共秩序的运行。两汉将孟子所总结的四端拓展为仁、义、礼、智、信五伦,依托天地自然秩序建构起人伦秩序的运行模式,阐释了公共伦理的基本逻辑,建构了公共秩序的评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秩序建构 道德认同 礼乐制度 公共秩序
下载PDF
彩陶文化视角下的早期中国设计文化研究
14
作者 宗立成 王娜娜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早期中国是现代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源头,形成了丰富、庞大的文化体系。通过对早期中国、设计文化、设计文明等相关概念、研究内容的分析和整理,了解早期中国设计文化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设计文化研究基本模式,结合彩陶文化视角进... 早期中国是现代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源头,形成了丰富、庞大的文化体系。通过对早期中国、设计文化、设计文明等相关概念、研究内容的分析和整理,了解早期中国设计文化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设计文化研究基本模式,结合彩陶文化视角进行早期中国设计文化研究。彩陶文化是早期中国手工业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中国设计文化的代表。彩陶设计文化集中反映了史前先民的思维进化、意象表达、部族文化和审美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设计文化 设计文明 彩陶
下载PDF
早期中国天下观中的“九州”次序及其时代特征
15
作者 罗凯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72,共14页
传统中国,尤其是在早期,人们习惯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然不同文献中的“九州”次序颇有区别,其中既有时代因素,也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政权、不同人群“天下观”的差异。传世史籍中,系统论及“九州”的,《尚书·禹贡》成书最... 传统中国,尤其是在早期,人们习惯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然不同文献中的“九州”次序颇有区别,其中既有时代因素,也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政权、不同人群“天下观”的差异。传世史籍中,系统论及“九州”的,《尚书·禹贡》成书最早,九州次序亦最为严谨;《周礼·职方氏》稍晚于《禹贡》,但九州排列最为杂乱;《吕氏春秋·有始览》撰成时间最为确定,其九州次序亦较为顺畅;《尔雅·释地》年代最晚,其九州之间的顺序却并不连贯。由此可知,“后出转精”的一般规律并不适用于九州次序的界说。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容成氏》成书时间晚于《禹贡》,约在楚怀王晚年,其记述九州的顺序也大体依循《禹贡》,虽偶有跳脱,但逻辑性明显优于稍后成书的《职方氏》,不过这一论断需建立在充分发掘简文所载信息的基础之上,且《容成氏》九州有着鲜明的楚国人立场,与传世文献九州的北方(中原)人立场迥然有别。隋唐文献中的“古九州”多依据《禹贡》,但其次序却完全不同,有着十分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关中本位政策”的体现,也是西魏、北周、隋朝疆域次第扩张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州 次序 《容成氏》 天下观 早期中国
原文传递
“六经”与中华民族早期知识和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敏俐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4,M0005,共12页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史和物质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随着百余年来物质考古的重大发展,附着在其上的精神文明史也日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了解到华夏早期的自然知识和天人观念何以形成,人文思想和艺术精神何以丰富。它们最早沉积...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史和物质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随着百余年来物质考古的重大发展,附着在其上的精神文明史也日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了解到华夏早期的自然知识和天人观念何以形成,人文思想和艺术精神何以丰富。它们最早沉积在华夏早期物质遗存之中,展现在神话、传说等早期记忆之内,留存在彩陶、雕刻、绘画等原始艺术和符号之上,最终凝结在以“六经”为代表的早期书写里。因此,结合百余年来的考古学成果,开展对以“六经”为代表的早期书写研究,是我们进行中华民族文化探源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华夏早期 物质文明 精神考古
原文传递
从“神圣记录”到“公共叙事”——中国早期图像、文本的两种性质及演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翔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6,197,共10页
图像和文本是中国早期知识观念赖以保存的重要方式,二者缘何而生?其性质又发生了哪些演变?归纳来看,早期图像与文字在创作之初是人神沟通的“神圣记录”。文字产生之前,图像是记录信息、沟通人神、凝聚族群的一个主要渠道。文字产生之后... 图像和文本是中国早期知识观念赖以保存的重要方式,二者缘何而生?其性质又发生了哪些演变?归纳来看,早期图像与文字在创作之初是人神沟通的“神圣记录”。文字产生之前,图像是记录信息、沟通人神、凝聚族群的一个主要渠道。文字产生之后,图像的“俗”性上升“,神”性则主要用文字来展现。春秋战国直至汉代,因天子失官、私学教育的开展和挟书律的废除,图像与文本的神圣性逐渐衰退,公众因此得以有机会学习并传播知识。这种从“神圣”到“世俗”的性质演变,是诸子兴起的一个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早期经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文本 中国早期 神圣记录 公共叙事
下载PDF
早期中国彩陶设计文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宗立成 王娜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100,共7页
对黄河流域史前彩陶的基本形态、设计艺术和设计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以考古学研究建立的黄河彩陶器物历史、种类、演变序列和器物特征为基础,采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从设计学、艺术人类学、社会史和风格学的角度,从早期设计意... 对黄河流域史前彩陶的基本形态、设计艺术和设计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以考古学研究建立的黄河彩陶器物历史、种类、演变序列和器物特征为基础,采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从设计学、艺术人类学、社会史和风格学的角度,从早期设计意识和彩陶设计文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黄河彩陶的设计意识、设计文化、艺术语言、文化性质、设计思维、设计理念,以及彩陶设计文化对早期中国设计文明体系的构建作用和机制。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是史前造物设计艺术的第一次浪潮,是早期中国艺术文化的代表作,也是史前文明进行交融、传播最直接的物证资料,构成了史前设计文明的重要内涵,是研究早期中国设计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设计文明的缘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黄河 彩陶 设计文化 设计文明
下载PDF
从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嵌绿松石青铜牌饰看早期中国金石镶嵌工艺迭变
19
作者 赵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7期127-130,共4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加工绿松石并用于身体装饰的国家,相较处于霸主地位的中华软玉文化,绿松石的应用如冰山一角,但如果将它的工艺萌芽和发展放到历史长河中,便会发现在距今3700年前——即西亚青铜技术向我国中原地区渗透、二里头文化步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加工绿松石并用于身体装饰的国家,相较处于霸主地位的中华软玉文化,绿松石的应用如冰山一角,但如果将它的工艺萌芽和发展放到历史长河中,便会发现在距今3700年前——即西亚青铜技术向我国中原地区渗透、二里头文化步入青铜时代之初,绿松石便是与早期青铜相伴的重要装饰宝石,自此中国社会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西来青铜铸造与本土绿松石切磨、钻孔工艺碰撞出绚烂的技术火花——中国最早的金石镶嵌由此得名。文章以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青铜牌饰为研究对象,探讨绿松石作为主要镶嵌用石,与青铜“金石齐鸣”时的工艺追溯、巅峰表现与后世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嵌绿松石青铜牌饰 早期中国 金石镶嵌
原文传递
人神之际:普鸣的早期中国研究
20
作者 李震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美国汉学家普鸣对早期中国的研究在当代西方汉学中自成一格,其最大特点在于人类学视角的引入。在其代表作《成神》中,普鸣对早期中国的人神关系问题作了集中的研究。在普鸣看来,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中国主导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从主张... 美国汉学家普鸣对早期中国的研究在当代西方汉学中自成一格,其最大特点在于人类学视角的引入。在其代表作《成神》中,普鸣对早期中国的人神关系问题作了集中的研究。在普鸣看来,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中国主导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从主张祭祀神灵到强调个体修身成神的转变,决定此种变化的实质是对人神关系的理解从断裂走向了连续。以人神关系为基础,普鸣为早期中国的思想史和政治史串联起一条内在而连贯的线索。普鸣的研究长于文明比较,擅于借助人类学重新解读思想的主题和寓意,其方法论意识值得给予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鸣 早期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