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征象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术前分期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黄社磊 马捷 +2 位作者 蒋华景 詹雁辉 王娟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病例82例,采用DCE-MRI联合DWI对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情况及术前分期诊断,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病例82例,采用DCE-MRI联合DWI对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情况及术前分期诊断,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并判断其术前分期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DCE-MRI联合DWI获得正确诊断肌层浸润深度70例,准确率为95.89%;对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90%。对75例病例的术前分期获得正确的诊断,准确率为91.46%,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Kappa指数为0.88(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成像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与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改善病人的诊断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病理分期
下载PDF
定量动态增强MRI在鉴别交界性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34
2
作者 毛咪咪 冯峰 +2 位作者 李海明 吴献华 夏淦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9-674,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半定量参数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BEOT)与恶性上皮性卵巢癌(EO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EOC和24例BEOT患者行常规MRI及多期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经后处理获得半...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半定量参数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BEOT)与恶性上皮性卵巢癌(EO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EOC和24例BEOT患者行常规MRI及多期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经后处理获得半定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最大浓度(Cmax)、对比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最大线性斜率(MS)。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TTP在BEOT中高于EOC(3.851 vs 3.166),Cmax、AUC、MS均在BEOT中低于EOC(0.151 vs 0.171,0.473 vs 0.561,0.217 vs 0.304),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0),当阈值为0.25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83%和77.22%。AUC敏感性最高为86.11%,TTP特异性最高为83.33%。结论 DCE-MRI 4个半定量参数均有助于EOC和BEOT的鉴别诊断,其中MS值是诊断效能最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RI表观扩散系数联合动态增强TIC类型对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义文 胡春洪 +2 位作者 朱默 杨玲 马新星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7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联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对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 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联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对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肿块型PCM及31例乳腺癌患者的MRI资料,测量病灶、同侧胸大肌及对侧正常乳腺腺体的平均ADC值,并计算其rADC值,即rADC1=病灶平均ADC值/同侧胸大肌平均ADC值;rADC2=病灶平均ADC值/对侧正常乳腺腺体平均ADC值;根据动态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数据绘制病灶的TIC。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肿块型PCM及乳腺癌的各项MRI表现及TIC类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平均ADC值、rADC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ADC、rADC值的非参数法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ADC、rADC值与TIC类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联合因子后,对各联合因子绘制ROC,探讨ADC、rADC联合TIC类型对肿块型PCM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肿块型PCM病灶多位于乳晕后区,形态多呈不规则形,边缘多无毛刺,常伴有导管扩张,增强扫描常呈明显强化,TIC多为Ⅰ型或Ⅱ型(90.5%)。肿块型PCM的平均ADC值、平均rADC1、rADC2值分别为(1.17±0.09)×10^-3mm^2/s、0.79±0.08、0.61±0.10,均高于乳腺癌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ADC值的诊断阈值为1.47×10^-3mm^2/s,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为0.897,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77.4%,rADC值诊断的灵敏度低于ADC值,但特异度较高;联合TIC类型后,ADC、rADC值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均增加,除rADC1外,特异度均增加。结论 MRI平均ADC值、rADC值对浆细胞性乳腺炎及乳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联合动态增强TIC类型后,可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联合多种功能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4
作者 朱晓玲 范晓黎 +1 位作者 吴晓莉 方正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833-183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多种功能成像(f 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乳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在常规扫描基础上,进行多种f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成像(~1H-MRS)及动态增强成像(DCE-MRI)...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多种功能成像(f 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乳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在常规扫描基础上,进行多种f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成像(~1H-MRS)及动态增强成像(DCE-MRI)。结果乳腺癌及腋窝转移淋巴结在DWI上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减低,癌肿平均ADC值低于(0.892±0.082)×10^(-3),~1H-MRS常出现明显的复合胆碱(Cho)峰,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为流出型或平台型,剪影图能反映癌肿的血供情况。结论乳腺癌在多种f MRI检查中有各自特异性表现,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乳腺癌诊断准确性,在临床应用中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波谱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常规T2W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义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PCa患者作为PCa组,选取同期5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BPH组,... 目的探讨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PCa患者作为PCa组,选取同期5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BPH组,进行横断面研究。两组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DWI及DCE-MRI扫描,对比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峰值时间(Tmax)、峰值强度(SIpeak)、信号强化率(SER)、最大增强斜率(MSI)及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并综合分析癌灶和非癌灶间差异。统计T2WI、DWI、DCE-MRI检查结果,对比3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PCa的诊断效能。结果PCa组ADC值低于BPH组,EADC值高于BPH组(P<0.05);PCa组Tmax值低于BPH组,SER、MSI值高于BPH组(P<0.05);PCa组Ⅲ型TIC曲线占比(64.00%)高于BPH组(14.81%),Ⅱ型TIC曲线占比(24.00%)低于BPH组(66.67%,P<0.05);常规T2WI序列诊断出癌灶32例,另有10例BPH患者外周带检出低信号;DWI检查检出癌灶34例,另有10例BPH患者中央腺区检出稍高信号结节,ADC信号稍低,6例增生外周带高信号斑片影;经DCE-MRI检查50例PCa患者中42例病灶区呈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或缓慢下降,2例表现为低峰值强化下降型,2例外周病灶表现为上升型,4例表现为不典型图形,4例病灶不明确;54例BPH患者中,10例T2WI检出低信号区;16例DWI检出稍高信号结节,其中8例ADC呈稍低信号;46例呈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或呈平台强化;8例中央增生结节出现早期明显强化,并早期下降;T2WI、DWI、DCE-MRI联合诊断PCa的灵敏度(96.00%)、准确度(92.31%)高于3种方法单独诊断(P<0.05)。结论T2WI、DWI、DCE-MRI联合检查能获得更全面病灶信息,显著提高PCa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利于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22
6
作者 谢玉海 钱银锋 +4 位作者 刘星 崔玲 曹莉 范影 石梦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I常规序列、DWI及DCE-MRI检查,比较两组间瘤体表观扩散系数(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及DCE-MRI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信号增强比(SER)、平均强化时间(MTE)、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增强线性斜率(MSI)]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瘤体的ADC值、eADC值、P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SER、MTE、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瘤体ADC取临界值0.918×10^(-3) mm^(2)/s、eADC取临界值0.403mm^(2)/s、PEI取临界值1363.80时,诊断神经脉管受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79.17%、80.0%和79.17%、53.33%和95.8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863和0.733。结论:DWI的ADC值和eADC值以及DCE-MEI半定量参数中的PEI对术前评估神经脉管是否受侵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神经脉管侵犯
下载PDF
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在肺部良恶性病变中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珍 邱晓明 +4 位作者 徐潇 罗莉 卢玢 姜兰 王弘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肺部CT增强检查、常规MRI扫描、DWI...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肺部CT增强检查、常规MRI扫描、DWI成像及DCE-MRI扫描的患者共49例(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20例),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通过MRI后处理工作站计算病灶的ADC值,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软件Omni-Kinetics计算病灶的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等。结果 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93.9%;CT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85.7%;CT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75.5%,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性与CT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CE-MRI定量分析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联合ADC值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高于CT,而且真正实现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CT和MR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强 王琛 +2 位作者 苏丹柯 唐琪 左志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小肝癌(sHCC)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00例肝癌初诊患者,分析其CT、MRI及CT联合MRI的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分别比较CT、MRI及其联合方案对sHCC的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各方案的成本效果...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小肝癌(sHCC)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00例肝癌初诊患者,分析其CT、MRI及CT联合MRI的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分别比较CT、MRI及其联合方案对sHCC的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和成本效果增量分析。结果 CT、MRI及CT联合MRI的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10%(111/126)、95.24%(120/126)及97.62%(123/126);其中CT与MRI、CT联合MRI的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31,P=0.02;χ~2=8.615,P=0.003),而MRI的检出结果与CT联合MRI检出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309)。CT、MRI及CT联合MRI诊断sHCC的诊断成本分别为817.30元,945.00元和1659.51元,MRI较CT每增加1例正确诊断的sHCC患者所增加成本为2520元,CT联合MRI较单用CT或MRI每增加1例正确诊断的sHCC患者所增加成本分别为9450元、330240元。结论 CT可作为诊断sHCC较好的检查方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MRI更有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动态增强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卫生经济学
原文传递
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汪登斌 谭令 +7 位作者 展颖 潘自来 倪根雄 沈军 刘建军 丁蓓 江浩 陈克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768-770,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 82例疑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动态增强MRI研究。女 81例 ,男 1例。分别从病灶形态学、强化模式及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等方面进行诊断 ,评估动态增强MRI的综合价值。结果 ... 目的 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 82例疑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动态增强MRI研究。女 81例 ,男 1例。分别从病灶形态学、强化模式及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等方面进行诊断 ,评估动态增强MRI的综合价值。结果  82例中恶性肿瘤 5 6例 ,良性病变 2 6例。根据上述三个方面及三者综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2 .9%和 76.9%、70 .7%和 65 .4%、87.8%和 80 .8%及 92 .7%和 92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动态 造影增强 MRI 乳腺 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磁共振成像ADC值与DCE-MRI定量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0
作者 沈雯怡 徐香玖 +3 位作者 黄刚 陈露芳 常飞霞 马小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诊断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102例病理学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根据肿瘤...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诊断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102例病理学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根据肿瘤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n=23)、中分化组(n=59)、低分化组(n=20)。对不同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CE-MRI图像回顾性分析,测量其ADC_(mean)值及K^(trans)、V_e、K_(ep)值,分析不同组内ADC_(mean)值与K^(trans)、V_e、K_(ep)值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分别为:(1.13±0.25)mm^2/s、(0.28±0.09)min^(-1)、(0.46±0.15)、(0.67±0.18)min^(-1);中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依次为(0.94±0.05)mm^2/s、(0.28±0.09)min^(-1)、(0.52±0.24)、(0.63±0.25)min^(-1);低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分别为(0.79±0.07)mm^2/s、(0.40±0.08)min^(-1)、(0.67±0.16)、(0.66±0.15)min^(-1),各组间K_(ep)及高、中分化组间K^(trans)、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中、低分化组ADC_(mean)与K^(trans)值呈负相关(r中=-0.34,r低=-0.60,P<0.05)。不同分化组ADC_(mean)与V_e、K_(ep)值Pearson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直肠癌分化程度的升高ADC_(mean)值升高,K^(trans)值降低。结论 (1)中、低分化组直肠癌的ADC_(mean)值与K^(trans)值有一定相关性。(2)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ADC_(mean)值与K^(trans)值相关性存在差异,对判断直肠癌的病理分化、恶性程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
下载PDF
DWI及DCE-MRI对乳腺纯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及浸润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较3组DWI和MRI-DCE特点。结果:纯DCIS、DCIS-Mi及IDC的最小ADC值(ADCMin)的中位数分别为1.35(1.33,1.36)、1.25(1.23,1.26)和1.08(1.06,1.12)×10-3mm^2/s,呈降低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与最小ADC值的差值(ADCDR)的中位数分别为0.13(0.11,0.14)、0.21(0.19,0.24)和0.34(0.31,0.37)×10-3mm^2/s,呈增高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in值取1.285×10-3mm^2/s是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1.175×10-3mm^2/s是鉴别DCIS-Mi和IDC最佳阈值;ADCDR值取0.165×10-3mm^2/s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值0.265×10-3mm^2/s是鉴别纯DCIS-Mi和IDC最佳阈值。DCIS-M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强化,倾向于节段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少数肿块样DCIS-Mi常边缘呈毛刺状或不规则,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边缘强化;非肿块样纯DCIS趋向于线样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一般较均匀,肿块样DCIS往往边缘清晰,内部强化特点均匀或不均匀;IDC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其边缘和内部强化特点常表现多种形成。结论:DCE-MRI联合DWI有助于鉴别乳腺纯DCIS、DCIS-Mi和IDC,尤其ADCMin、ADCDR、簇环状强化和边缘强化强化对诊断DCIS-Mi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微浸润癌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乳腺MR动态增强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合保 赵向荣 +3 位作者 李保卫 刘武杰 刘晓亮 张黎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一动态增强(DCE-MRI)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MR资料。分析病变的增强表现和DWI的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DWI的...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一动态增强(DCE-MRI)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MR资料。分析病变的增强表现和DWI的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作统计学分析,评价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DCE-MR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95.4%。DW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86.4%。DCE-MRI及DWI联合应用恶性病灶检出率为100%。单纯TIC、ADC值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2.7%,72.7%,86.4%;特异性为75%,83.3%,89.1%;准确性为73.9%,81.8%,91.3%;阳性预测值72.7%,80%,90.5%。结论 DCE-MRI及DWI联合成像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TIC结合ADC值较单一检查方法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 动态对比增强 扩散成像
下载PDF
MR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梁燕 郭行高 薛剑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MR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方法及其在MR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8例 (男 744例 ,女 2 44例 ,年龄 2 2~ 82岁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 :增强效果优 86 5例 ,占 87 5 % ;增强效果中 97例 ,占9 9% ;增... 目的 :探讨MR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方法及其在MR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8例 (男 744例 ,女 2 44例 ,年龄 2 2~ 82岁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 :增强效果优 86 5例 ,占 87 5 % ;增强效果中 97例 ,占9 9% ;增强效果差 2 6例 ,占 2 6 %。结论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对各种病变特别是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动态增强 MRI 临床应用
下载PDF
3.0TMR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小肝癌的影像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许万博 王光彬 +2 位作者 刘小金 郭丽君 秦昕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30-934,共5页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动态增强及弥散成像(DWI)(b值为600s/mm2)的信号特点并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患者总共41个SHCC病灶的T1WI、T2W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的信号改变,并探讨T1WI、T2WI及动态...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动态增强及弥散成像(DWI)(b值为600s/mm2)的信号特点并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患者总共41个SHCC病灶的T1WI、T2W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的信号改变,并探讨T1WI、T2WI及动态增强(A组),T1WI、T2WI及DWI(B组)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C组)在SHCC的检出与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 SHCC以速升速降型强化方式为主(73.17%),强化峰值主要位于动脉晚期(75.61%);SHCC与周围肝组织的AD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病灶检出方面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病灶的定性诊断方面A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弥散成像联合应用更有利于SHCC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成像 联合应用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ADC值与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新华 孟志华 +3 位作者 杜日昌 程英 胡景皓 孙俊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ADC值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共45个病灶)经病理学证实为IDC的动态增强MRI及DWI表现,测量肿块的早期强化率、ADC值,描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不同病理学分级...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ADC值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共45个病灶)经病理学证实为IDC的动态增强MRI及DWI表现,测量肿块的早期强化率、ADC值,描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不同病理学分级IDC的早期强化率、TIC曲线分型及ADC值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其与病理组织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43例IDC中,Ⅰ级8例,Ⅱ级24例,Ⅲ级11例。不同级别IDC两两比较,早期强化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IC曲线分型、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DC的TIC曲线分型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40,P<0.01),与ADC值呈负相关(r=-0.79,P<0.01)。正常乳腺组织与不同病理组织分级IDC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动态增强MRI的TIC曲线结合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IDC的组织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磁共振成像 组织病理分级
下载PDF
乳腺癌血流动力学DCEMRI定量参数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余海波 王春红 +2 位作者 王珍 王淑娟 李先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诊治疑似乳腺病变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DCE-MRI扫描,采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包获得患者的血流... 目的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诊治疑似乳腺病变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DCE-MRI扫描,采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包获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包括转移常数(k_(trans))、速率常数(K_(ep))以及V_(e),分析DCE-MRI诊断乳腺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价值。结果经病理结果证实,122例疑似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病变者72例,恶性病变者5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4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黏液腺癌4例;高分化18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10例。恶性乳腺肿瘤的ktrans值、K_(ep)值以及V_(e)值均高于良性肿瘤(P<0.05),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及黏液腺癌的k_(trans)值、K_(ep)值以及V_(e)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化乳腺癌中k_(trans)值、K_(ep)值以及V_(e)值均高于中、高分化(P<0.05)。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时,当k_(trans)值>0.19min^(-1)时,诊断乳腺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97.22%、88.00%(AUC为0.939);当K_(ep)值>0.41min^(-1)时,敏感性与特异性为76.00%、94.44%(AUC为0.870);当V_(e)值>0.59min^(-1)时,敏感性与特异性为70.00%、90.30%(AUC为0.792)。结论依据时间-信号曲线,DCE-MRI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k_(trans)、K_(ep)以及V_(e)对于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定量参数
下载PDF
DCE-MRI定量增强参数对乳腺癌分子分型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松涛 杨晓棠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8-571,共4页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的恶性肿瘤,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病人在临床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影像检查对分子分型进行准确预测,则可以在临床早期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准确的预后评估,...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的恶性肿瘤,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病人在临床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影像检查对分子分型进行准确预测,则可以在临床早期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准确的预后评估,也可以避免病理检查带来的创伤性。就乳腺癌分子分型与影像学定量参数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 Reference region模型在子宫肌瘤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飞飞 吕富荣 +3 位作者 肖智博 吕发金 李佳 屈亚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评价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子宫肌瘤患者(78个子宫肌瘤)行DCE-MRI,选择Reference region模型完成图像后处理;对肌瘤特点、肌瘤及肌层定量参数值行统计学分析;将子宫肌瘤R^(klrans)...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评价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子宫肌瘤患者(78个子宫肌瘤)行DCE-MRI,选择Reference region模型完成图像后处理;对肌瘤特点、肌瘤及肌层定量参数值行统计学分析;将子宫肌瘤R^(klrans)、K_(ep,RR)、K_(ep,TOI)值与患者自身肌层相应值作比较,高于(或低于)肌层相应值者定义为高(或低)R^(klrans)、K_(ep,RR)、K_(ep,TOI)病灶;依据T2WI图像上肌瘤信号强度分为低信号、等信号、不均匀高信号、均匀显著高信号、均匀轻度高信号。结果子宫肌瘤与肌层间R^(klrans)、K_(ep,RR)、K_(ep,TOI)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R^(klrans)病灶与低R^(klrans)病灶、高K_(ep,TOI)病灶与低K_(ep,TOI)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K_(ep,RR)病灶与低K_(ep,RR)病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T2WI信号强度与其R^(klrans)、K_(ep,RR)、K_(ep,TOI)值呈低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8、0.303、0.318,P均<0.05)。均匀轻度高信号肌瘤R^(klrans)值与低、等、不均匀高、均匀显著高信号肌瘤间R^(klran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匀轻度高信号肌瘤K_(ep,RR)值与低、等信号肌瘤K_(ep,RR)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匀轻度高信号肌瘤K_(ep,TOI)值与低、等、不均匀高信号肌瘤K_(ep,TOI)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信号肌瘤K_(ep,TOI)值与均匀显著高信号肌瘤K_(ep,TO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肌瘤间R^(klrans)、K_(ep,RR)、K_(ep,TOI)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E-MRI的Reference region模型可用以定量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REFERENCE region模型
下载PDF
DCE-MRI对高危坏死股骨头微循环灌注的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伟丽 赵德伟 +3 位作者 王本杰 杨松 杨培 常晓丹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评价股骨头坏死高危人群股骨头微循环灌注的变化及正常人群股骨头内血流灌注的异质性,为超早期股骨头坏死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共选取50...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评价股骨头坏死高危人群股骨头微循环灌注的变化及正常人群股骨头内血流灌注的异质性,为超早期股骨头坏死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共选取50人60例股骨头,实验组为30例高危股骨头,对照组为30例正常股骨头,两组均行髋部DCE-MRI扫描,在股骨头负重区(前上方)、非负重区(下方)及股骨头中心区分别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绘制百分比时间信号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读取TIC上首次峰值(fEmax)、最高信号强度(Emax)、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参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股骨头坏死高危人群股骨头不同ROI与正常股骨头相应区域ROI灌注参数的差异;股骨头负重区与非负重区及股骨头中心ROI灌注参数差异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负重区fEmax、E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非负重区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中心区fEmax、Emax、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负重区、中心区fEmax、Emax大于非负重区fEmax、Emax,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内不同ROI间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高危患者比正常人股骨头血流灌注低;正常人群中股骨头负重区与非负重区血流灌注具有异质性,负重区血流灌注较多。此外,高危人群股骨头血流灌注量小于健康人,灌注时间较正常股骨头长,存在血流瘀滞现象。因此,DCE-MRI可应用于指导临床进行早期预防股骨头坏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微循环 血流灌注 高危人群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联合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雅坤 许国辉 +4 位作者 任静 王闽 董晓蕾 陆皓 何长久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扫描联合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中随机抽...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扫描联合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的前列腺癌确诊患者60例,及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分别作为前列腺癌组、增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Siemens Avanto 1.5 T高场强超导MRI仪,进行DCE-MRI扫描及MRS扫描,MRS扫描完毕后,在工作站spectroscopy选项卡进行频谱分析,生成前列腺代谢产物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枸椽酸盐(citrate,Cit)的波峰谱线,并计算出Cho/Cit、(Cho+Cr)/Cit的比值及均值。结果 3组研究对象在21 s、1 min、2 min所进行的DCE-MRI检查结果的信号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所进行的MRS结果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MRS两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9.67%,特异度为95.45%,准确性为94.34%。结论 DCE-MRI联合MRS检查极大地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波谱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