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绿化主要树种滞尘潜力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慧 郭晋平 +1 位作者 王智敏 谢亚飞 《山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3-16,24,共5页
利用绿化植物滞尘已成为缓解大气颗粒污染的最有效途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常见公路绿化树种,通过对其叶片滞尘潜力的探讨研究,以期筛选出滞尘能力强的植物,为公路交通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滞尘潜力差异显著,阔叶... 利用绿化植物滞尘已成为缓解大气颗粒污染的最有效途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常见公路绿化树种,通过对其叶片滞尘潜力的探讨研究,以期筛选出滞尘能力强的植物,为公路交通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滞尘潜力差异显著,阔叶乔木中二球悬铃木、杨树、国槐叶片的滞尘潜力最大,分别为6.495 9 g/m2,5.736 8 g/m2,4.791 9 g/m2;常绿乔木中,侧柏是较好的滞尘树种,最大滞尘量为7.568 8 g/m2;灌木植物以忍冬叶片的滞尘能力最强,其次为紫丁香及卫矛,最大滞尘量分别为7.084 7 g/m2,6.062 5 g/m2,5.878 9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乔木 常绿乔木 灌木 滞尘潜力 最大滞尘量
下载PDF
通州区东郊森林公园不同树种叶片滞尘能力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雪 乔保军 +2 位作者 侯巍 肖萌 王浩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7期59-62,共4页
植物叶片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可使大气含尘量降低,探讨不同植物的滞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通州区东郊森林公园的3种杨树和8种典型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方格法计算叶面积、质量差减法计算其滞尘量,对不同树种... 植物叶片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可使大气含尘量降低,探讨不同植物的滞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通州区东郊森林公园的3种杨树和8种典型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方格法计算叶面积、质量差减法计算其滞尘量,对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同一采样周期,3种杨树在林缘处采集的叶片滞尘量均远远大于林内的叶片;3种杨树中,新疆杨的林内叶片滞尘量和林缘叶片滞尘量总体上远大于河北杨与小叶杨;在同一采样点,3种杨树叶片的滞尘量随时间变化却并不相同;8种园林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灌木树种以金叶女贞最小、玫瑰最大,乔木树种以垂柳最小、洋白蜡最大,灌木树种的滞尘能力总体远高于乔木树种,约为乔木树种的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 滞尘能力 滞尘量 乔木 灌木
下载PDF
6种丁香属植物滞尘能力评价及叶表微形态学解释 被引量:3
3
作者 钟玉婷 张瑛 赵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2-1058,共7页
【目的】筛选滞尘能力较强的丁香属Syringa植物,促进丁香在城市绿化中生态功能的发挥。【方法】以6种丁香属植物为研究材料,在满叶期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经过不同孔径的滤膜后滞留的各直径颗粒物,并对丁香属植物叶表面微观结构进... 【目的】筛选滞尘能力较强的丁香属Syringa植物,促进丁香在城市绿化中生态功能的发挥。【方法】以6种丁香属植物为研究材料,在满叶期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经过不同孔径的滤膜后滞留的各直径颗粒物,并对丁香属植物叶表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探究叶片微观结构对植物滞尘效应的影响。【结果】(1)丁香属植物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于满叶期,6种丁香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从大到小排序为什锦丁香S. chinensis、北京丁香S. pekinensis、欧丁香S. vulgaris、紫丁香S. oblata、暴马丁香S. reticulata var. amurensis、白丁香S. oblata var.alta。(2)什锦丁香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最强,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发现什锦丁香叶片上表面沟槽纵深,下表面气孔周围褶皱密集,有助于滞留颗粒物。(3)从偏相关系数来看,叶表微结构各参数与单位叶面积总颗粒滞留量(UTSP)和直径为0.2~2.5μm颗粒物滞留量(UPM_(2.5))均未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沟槽的深度可能是影响植物滞尘的原因之一,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时,什锦丁香可作为优良的园林滞尘灌木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滞尘能力 叶表微结构 扫描电镜 大气颗粒物
下载PDF
热带地区湛江市常见行道树滞尘能力比较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钟琳琳 郑玲 区余端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2期86-93,共8页
以热带地区湛江市常见的行道乔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行道树滞尘能力及作用机理,为筛选生态效益高、适合热带环境种植的行道树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热带街道常见的9种行道乔木在4个地点重复采样,采用最新比例称重法计量尘埃质量,纸重法测... 以热带地区湛江市常见的行道乔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行道树滞尘能力及作用机理,为筛选生态效益高、适合热带环境种植的行道树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热带街道常见的9种行道乔木在4个地点重复采样,采用最新比例称重法计量尘埃质量,纸重法测量叶面积,并进行叶面微结构,叶面特征,叶柄长度和滞尘情况组合分析探索滞尘机理。这9种行道树的滞尘能力差异极显著,麻楝滞尘能力最强,达6.2907 g·m^(-2),羊蹄甲滞尘能力最差,为1.3136 g·m^(-2),它们相差达5倍, 9个树种的滞尘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麻楝>小叶榄仁>非洲楝>人面子>大花紫薇>垂叶榕>雅榕>糖胶树>羊蹄甲;植物的滞尘能力与其叶片气孔密度、开闭程度有关,表明气孔密度小且开张程度大的植物叶片滞尘能力高于气孔密度大且开张程度小的植物;植物的滞尘能力与叶片表面特征和伸展角度有一定关系,其关键影响因素是叶面的纹路和粗糙程度,而与叶片的质地关系不大;关键研究结果是行道树叶柄长度与滞尘能力呈明显的负相关,其叶柄越长,滞尘能力相应越差,羊蹄甲平均叶柄长度为3.43cm,滞尘能力最差。行道树间滞尘能力差异极显著,行道树的气孔特征、叶面特征、叶柄长度和枝条伸展角度都会影响行道树的滞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行道树 滞尘 机理
下载PDF
武汉市15种阔叶乔木滞尘能力与叶表微形态特征 被引量:46
5
作者 王琴 冯晶红 +7 位作者 黄奕 王鹏程 谢梦婷 万好 苏泽琳 王仁鹏 王征洋 余刘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以武汉市15种常见的阔叶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了各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PM2.5)的质量,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15种乔木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分析了微形态对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结... 以武汉市15种常见的阔叶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了各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PM2.5)的质量,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15种乔木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分析了微形态对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乔木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滞尘能力最强的植物为二球悬铃木、桂花和石楠,除以上3者外,女贞和广玉兰分别具有较强的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加杨滞留TSP和PM>10的能力最弱,玉兰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最弱。各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PM2.5和PM10的质量分别占总粉尘量的0.7%—8.9%和3.6%—33.9%。叶表面微结构观察表明,叶表面粗糙、褶皱较多,或被有蜡质层的植物有利于粉尘颗粒物的附着。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与叶表面沟槽的宽度呈显著相关,上下表面沟槽宽度越小,越有利于细微颗粒物(PM2.5)的滞留,下表面沟槽宽度增加,有利于粉尘总颗粒物(TSP)的滞留。由此可见,叶表面粗糙度、蜡质含量和沟槽宽度等微形态结构是调控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武汉以治理大气粉尘污染为目标进行城市绿化时,可考虑选择二球悬铃木、桂花和石楠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乔木 大气颗粒物 滞尘能力 叶表微形态 污染治理
下载PDF
20种常用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倩 徐立帅 段永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8期101-105,155,共6页
为探讨不同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及影响因素,在晋中地区山西农业大学选取20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洗静置法测定叶片滞尘量,并分析叶片形态参数及叶表微结构对滞尘能力的影响,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种植物按滞尘能力分为3类... 为探讨不同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及影响因素,在晋中地区山西农业大学选取20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洗静置法测定叶片滞尘量,并分析叶片形态参数及叶表微结构对滞尘能力的影响,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种植物按滞尘能力分为3类,最强的是冬青卫矛、国槐、水栒子3种,平均滞尘量为1.49 g/m^(2),其次是金叶连翘、火炬树、华北珍珠梅等12种,平均滞尘量为0.81 g/m^(2),最弱的是鸡树条、望春玉兰、龙爪槐等5种,平均滞尘量为0.50 g/m^(2);树种叶片形态(叶片长轴、短轴、平均单叶面积)与单叶滞尘量在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但叶片形态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不存在相关性;树种叶表面具有长短适中的绒毛、宽度和深度均适中的沟槽、突起或气孔等粗糙结构有利于滞尘,且树种滞尘能力与粗糙结构的密集程度成正比。由此可见,不同树种滞尘能力差异明显,且叶片形态、叶片表面结构是影响叶面滞尘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滞尘能力 叶片形态 叶表面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