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冬季褐马鸡沙浴地选择
1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98,共6页
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在陕西黄龙山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冬季沙浴地选择进行研究。在选定的8条样带上测定54个利用样方以及96个对照样方。结果表明:褐马鸡沙浴地偏好利用下坡位、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以及山坡面和山脊,对中坡位是随机选... 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在陕西黄龙山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冬季沙浴地选择进行研究。在选定的8条样带上测定54个利用样方以及96个对照样方。结果表明:褐马鸡沙浴地偏好利用下坡位、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以及山坡面和山脊,对中坡位是随机选择,避免选择中上坡位、阴坡和山沟。对林型的利用无选择性。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比较,褐马鸡冬季通常选择水源距离、林边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较小的低海拔地方作为其沙浴地,且其沙浴地以乔木数量低及其盖度、高度和直径较小、灌丛数量和高度较小但盖度大、草本盖度和高度较大以及可视度高为主要特征。褐马鸡也选择岩洞作为沙浴地,占总沙浴地的35.19%。对19个岩洞和35个非岩洞沙浴地进行比较,表明岩洞沙浴地具有人为干扰距离大、坡度大、可视度低、乔木数量和盖度较大而直径小、灌丛数量和盖度大、草本高度较高的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人为干扰距离、坡位、林边距离、海拔、可视度、灌丛盖度和乔木数量具有重要作用,由这7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冬季沙浴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沙浴地 逐步判别分析 黄龙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