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尘暴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 被引量:115
1
作者 石广玉 赵思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1-606,共16页
近年来,中国北方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事件引起世人的关注。实际上,沙尘暴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交通,造成土壤风蚀和其他人、畜生命财产等社会、经济损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大气气溶胶,沙尘粒子还具有重要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作者在简单综述... 近年来,中国北方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事件引起世人的关注。实际上,沙尘暴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交通,造成土壤风蚀和其他人、畜生命财产等社会、经济损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大气气溶胶,沙尘粒子还具有重要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作者在简单综述沙尘暴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探讨沙尘暴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北方地区 气候 环境
下载PDF
中国沙尘天气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气候原因 被引量:115
2
作者 全林生 时少英 +1 位作者 朱亚芬 钱维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7-485,共9页
根据中国大陆 1 954~ 1 998年 338站沙尘天气频次 (日数 )资料、 1 948~ 1 999年 NCEP/NCAR 850 h Pa位势高度资料、 1 950~ 1 998年中国 1 60站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天气与降水、气温及扰动涡旋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 ,沙... 根据中国大陆 1 954~ 1 998年 338站沙尘天气频次 (日数 )资料、 1 948~ 1 999年 NCEP/NCAR 850 h Pa位势高度资料、 1 950~ 1 998年中国 1 60站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天气与降水、气温及扰动涡旋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 ,沙尘天气的出现与气温和扰动涡旋的关系密切 ,表现为沙尘天气频次与冬春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而与春季 850 h Pa上的扰动涡旋有显著的正相关。基于上述关系建立了一个描述中国沙尘天气特征的指数 :沙尘指数。通过分析发现沙尘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中国北方除新疆以外地区沙尘天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沙尘天气 相关分析 气候 时空分布 降水 气温 扰动涡旋
下载PDF
中国沙尘暴天气的新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2
3
作者 张仁健 韩志伟 +1 位作者 王明星 张小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80,共7页
20 0 0~ 2 0 0 2年 ,中国北方地区频频发生沙尘暴天气 ,给当地和广大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危害。沙尘暴天气呈现频次高、发生时间提前、发生期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新特征。对... 20 0 0~ 2 0 0 2年 ,中国北方地区频频发生沙尘暴天气 ,给当地和广大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危害。沙尘暴天气呈现频次高、发生时间提前、发生期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新特征。对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背景的分析研究表明 ,近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繁爆发的原因主要是 :1 )近两年处于反厄尔尼诺 (拉尼娜 )事件的高峰期 ,使东亚冬季风频繁 ,导致大风天气频繁发生 ;2 )在沙尘暴发生季节 ,中国北方降水明显减少 ,气温回升迅速且温度偏高于往年 ,使解冻的地表土层疏松 ,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3)近年来中国北方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 ,使原本广阔的戈壁沙漠面积更加扩大 ,有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这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沙尘暴天气 成因分析 土地利用 气温 土地荒漠化
下载PDF
2000年春季北京特大沙尘暴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66
4
作者 张仁健 王明星 +3 位作者 浦一芬 刘强 符建中 张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59-266,共8页
2000年春季北京频频发生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大气环境状况。对4月6日北京地区发生的特大沙尘暴化学元素成分的分析表明北京春季沙尘污染极为严重。沙尘暴期间,20种元素总质量浓度高达1536 μg/m3,是1999... 2000年春季北京频频发生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大气环境状况。对4月6日北京地区发生的特大沙尘暴化学元素成分的分析表明北京春季沙尘污染极为严重。沙尘暴期间,20种元素总质量浓度高达1536 μg/m3,是1999年同期的31.4倍。即使沙尘暴过后,污染依然严重,元素总质量浓度仍高达 338.7 μg/m3,是1999年春季的 7倍。研究还发现,沙尘暴期间来自远方的大粒子占了很大的比例,绝大多数的元素浓度在粒径大于16μm处出现一个非常高值,远高于其他谱段的浓度;在沙尘暴后及其他时间,还没有观测到这种谱分布。沙尘暴期间的粗粒子(d>2μm)数浓度是沙尘暴后的20倍以上,细粒子(d< 2 μm)的数浓度是沙尘暴后的 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谱分布 沙尘天气 数浓度 总质量 观测 沙尘污染 春季 大粒 发生
全文增补中
新疆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沙尘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魏文寿 高卫东 +1 位作者 史玉光 Osamu ABE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根据新疆地区 5 0年来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阐述了新疆沙尘暴源区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地区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发展。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暖湿过程非常明显 ,特别是新疆南疆与北疆的气候变化特点和高... 根据新疆地区 5 0年来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阐述了新疆沙尘暴源区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地区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发展。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暖湿过程非常明显 ,特别是新疆南疆与北疆的气候变化特点和高山与盆地的气候变化差异以及湖泊其他水域面积的变化 ,都明显地反映了干旱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并且也反映了新疆区域气候与中国中、东部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由于气候的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干扰 ,使不同地区的荒漠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干旱地区的降水、大气湿度、下垫面状况等都直接影响着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与沙尘源区的状况及其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以及动力条件 (即天气系统 )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 ,气候变暖是造成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尤其是风沙灾害和沙尘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 ,也反映出内陆干旱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反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荒漠环境 沙尘暴 新疆
下载PDF
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特征与沙尘影响 被引量:67
6
作者 任阵海 高庆先 +3 位作者 苏福庆 王耀庭 张志刚 杨新兴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2期49-56,共8页
讨论了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利用网络点集确定出大气输送通道 ,提出了汇聚带概念 ,同时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特征 ,使用激光技术探测了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北京大气环境质量与周边地区的污染源有密切的关系 ,认为只... 讨论了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利用网络点集确定出大气输送通道 ,提出了汇聚带概念 ,同时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特征 ,使用激光技术探测了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北京大气环境质量与周边地区的污染源有密切的关系 ,认为只有进行同步治理才能有效地改善首都大气环境的质量。通过卫星监测技术和对气象流场进行分析 ,对我国沙尘暴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境外沙尘源和境内沙尘源 ,并以 2 0 0 2年 3月 2 0日北京一次特强沙尘暴为例 ,对原始沙尘源的分布进行了解析 ,分析指出原始沙尘源包括春季长江以北广大的裸露土地 ,显示出沙尘暴起始过程是以点源群出现 ,然后合并为沙尘带 ,最后出现大面积沙尘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输送通道 环境污染 中国
下载PDF
一次引发华北和北京沙尘(暴)天气起沙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赵琳娜 孙建华 赵思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279-294,共16页
在对气象背景场进行诊断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对一次沙尘(暴)天气的起沙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具体做法是先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土大学(UNSW)邵亚平博士发展的具有清晰物理概念的起沙数值模式(非参数化方案),与PSU/NCAR的中尺度气象预... 在对气象背景场进行诊断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对一次沙尘(暴)天气的起沙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具体做法是先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土大学(UNSW)邵亚平博士发展的具有清晰物理概念的起沙数值模式(非参数化方案),与PSU/NCAR的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进行耦合。使用该模式系统,根据陆面状况和大气条件。定量模拟出沙尘(暴)起沙的过程。对2000年4月6~7日发生在华北和北京的一次沙尘暴过程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沙尘天气的起沙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沙尘暴 起沙机制 数值模拟 华北地区 大气条件 陆面状况
下载PDF
苏干湖沉积物粒度组成记录尘暴事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2
8
作者 强明瑞 陈发虎 +3 位作者 周爱锋 肖舜 张家武 金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5-922,共8页
文章通过分析苏干湖表层沉积物、流域表层沉积物、大气降尘以及湖泊冰面囚固碎屑颗粒等的粒度组成,比较了流域地表沉积与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差异和苏干湖表层沉积粒度组成的空间变化。初步认为苏干湖沉积物粗颗粒组分(>63μm)主要... 文章通过分析苏干湖表层沉积物、流域表层沉积物、大气降尘以及湖泊冰面囚固碎屑颗粒等的粒度组成,比较了流域地表沉积与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差异和苏干湖表层沉积粒度组成的空间变化。初步认为苏干湖沉积物粗颗粒组分(>63μm)主要由风力搬运入湖,>63μm组分的含量可以用来指示研究区尘暴事件的演化。结合湖泊沉积岩芯纹层计数年龄,重建的1000年来尘暴演化历史显示,在1210A.D.之前尘暴事件较弱,且变化幅度较小;1210A.D.以来则表现出高频率或者高强度,其中13世纪上半叶以及17世纪的高值段与东部降尘变化历史一致。就气候变化的特征时段(中世纪暖期、小冰期等)而言,尘暴事件主要与气候变冷情况下较强的盛行风场有关;而极端干旱区有效湿度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地表粉尘的释放,助长了尘暴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组成 尘暴事件 苏干湖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3
9
作者 徐启运 胡敬松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9-482,共4页
通过分析西北地区1952~1994年所出现的沙尘暴气象观测纪录.提出了沙尘暴天气强度划分标准,并研究了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得出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易发区和多发区,以及多发时段等.为建立沙尘暴灾害性天气综合... 通过分析西北地区1952~1994年所出现的沙尘暴气象观测纪录.提出了沙尘暴天气强度划分标准,并研究了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得出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易发区和多发区,以及多发时段等.为建立沙尘暴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为当地沙尘暴天气联报联防和科学研究等,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风沙流 西北地区
下载PDF
我国春季沙尘暴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高庆先 李令军 +1 位作者 张运刚 胡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5-500,共6页
利用GMS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每小时数值模拟,对1998年4月和2000年4月发生的强沙尘大气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我国的沙尘暴起始源地,并将我国的沙尘暴天气划分为U变化型(停... 利用GMS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每小时数值模拟,对1998年4月和2000年4月发生的强沙尘大气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我国的沙尘暴起始源地,并将我国的沙尘暴天气划分为U变化型(停滞型)和移动型(锋面气旋型等).详细分析了低涡型沙尘暴和东北低涡型沙尘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中尺度数值模拟 静止气象卫星 中国
下载PDF
导致一例强沙尘暴的若干天气因素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姜学恭 沈建国 +1 位作者 刘景涛 陈受钧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620,共1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对 2 0 0 1年 4月 6~ 8日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触发的内蒙古地区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这次“锋面气旋型”沙尘暴过程中 ,气旋冷锋是该天气系统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因素 ,冷锋过境对...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对 2 0 0 1年 4月 6~ 8日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触发的内蒙古地区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这次“锋面气旋型”沙尘暴过程中 ,气旋冷锋是该天气系统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因素 ,冷锋过境对沙尘暴的触发作用远强于气旋发展。影响沙尘暴的天气因素中 ,地面大风形成主要源于气旋发展和锋后强冷平流 ,高空动量的有效下传则是另一重要原因。高空急流加强及其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下传到对流层中层 ,其下方形成深厚混合层使这一动量继续下传到地面 ,是高空动量有效下传的机制。“混合层”可以从本质上反映有利沙尘暴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 ,其强度和高度很大程度决定沙尘暴的强弱。这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深厚干对流和强沙尘暴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的形成则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 ,这也是特强沙尘暴仅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而不是下垫面条件更为适宜的内蒙古西部的原因。混合层空气的平流作用对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深厚混合层的形成具有相当的贡献 ,其作用程度与地形分布密切相关。地面热通量试验证明地面加热不仅对冷锋过境产生的上升运动强度具有直接影响 ,也影响混合层形成和高空动量下传 ,并因此影响沙尘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天气因素 观测 模拟 混合层
下载PDF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及其影响 被引量:50
12
作者 高庆先 苏福庆 +2 位作者 任阵海 张志刚 王耀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8-471,共4页
通过对北京地区1954(2001年气象台站的天气现象的观测资料以及最近几年20多个台站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一年中的沙尘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3~6月份),其中4月份的沙尘暴发生次数为全年最高,约占所有沙尘暴的50%;北京沙尘暴、扬沙... 通过对北京地区1954(2001年气象台站的天气现象的观测资料以及最近几年20多个台站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一年中的沙尘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3~6月份),其中4月份的沙尘暴发生次数为全年最高,约占所有沙尘暴的50%;北京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发生的频次有减少的趋势;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北京地区主要是以扬沙天气为主,占总沙尘天气的74.15%,其次是浮尘天气(18.09%)和沙尘暴(7.76%);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现象与天气气候背景、周边和本地地表生态系统、本地建筑工地以及裸露地等有密切的关系;沙尘天气对北京重污染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沙尘天气 影响 大气环境质量
下载PDF
和田降尘与浮尘、扬沙、沙尘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关欣 李巧云 +3 位作者 文倩 孙春玲 李建华 张凤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7,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 ,探索了新疆和田扬沙、沙尘暴、大风和浮尘产生的原因及发生规律与土壤降尘量的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和田地区的降尘受浮尘、扬沙、沙尘暴日数和强度的影响 。
关键词 新疆 和田地区 降尘量 浮尘 扬沙 沙尘暴
下载PDF
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暴的环流动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王可丽 江灏 吴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08,共6页
通过对 2 0 0 1年春季中国北方 5次沙尘暴的高度场、涡度场、散度场和风场的分析 ,研究了沙尘暴强盛期的环流动力结构。结果表明 ,在 5次沙尘暴强盛期有相似的环流动力结构特征。在沙尘暴强盛期的高度场上 ,蒙古国有深厚的低值系统 ,乌... 通过对 2 0 0 1年春季中国北方 5次沙尘暴的高度场、涡度场、散度场和风场的分析 ,研究了沙尘暴强盛期的环流动力结构。结果表明 ,在 5次沙尘暴强盛期有相似的环流动力结构特征。在沙尘暴强盛期的高度场上 ,蒙古国有深厚的低值系统 ,乌拉尔高压发展 ,其间的强气压梯度是沙尘暴的动力源 ;低值系统有正涡度中心支持 ,外围是负涡度区 ,其间有强涡度梯度带 ;低值中心伴随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 ,易于发生近地面大风和上升气流 ,有利于地面起沙上扬 ,形成沙尘暴 ;大风区与强涡度梯度带一致 ,强风速切变形成的涡度输送有利于加强低值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春季 中国 北方 沙尘暴 动力结构 高度场 涡度场 散度场 风场
下载PDF
Ge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source region of Asian dust 被引量:50
15
作者 CHEN Jun LI GaoJ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1279-1301,共23页
The North China and the neighbouring Mongolia in Asian Interior is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ly dry climate, resulted in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dust emission centres. Deciphering the source region of Asian dust is cr... The North China and the neighbouring Mongolia in Asian Interior is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ly dry climate, resulted in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dust emission centres. Deciphering the source region of Asian dust is critical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dust production, interpreting the paleo-environrnental records of eolian deposits, predicting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dust, and setting the strategies for the control of contemporary dust stor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ochemical methods applied to the source tracing of Asian dust. Nd-Sr isotopes were the most extensively studied source tracer of Asian dust and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many cases. Geochemistry of detrital monomineral shows great theoretical advantages in source tracing and deserves further studies. The short-range transportation of Chinese loess with direction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revailing near surface wind is revealed. Source tracing also shows that the Asian dust has two ultimate material sources from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 which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proces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silt eolian particles. Based on the recent progresses on the source tracing of Asian dust, discussions are expanded on the natural background of Asian dust storms and potential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the materials evolution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Asian dust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climate changes and Tibetan uplift, and the role of Tibetan uplift in the Asian dus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ERT LOESS Asian dust dust storm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北京2002年3月20~21日尘暴过程的降尘量与降尘粒度特征 被引量:41
16
作者 王赞红 夏正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本文对 2 0 0 2年 3月 2 0~ 2 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尘暴过程进行了降尘量和降尘粒度的研究。通过对分时段监测取得的 1 3组降尘样品进行降尘量和粒度测定 ,结合风速变化情况 ,可将本次尘暴分为尘暴前期和尘暴后期两个过程。降尘量... 本文对 2 0 0 2年 3月 2 0~ 2 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尘暴过程进行了降尘量和降尘粒度的研究。通过对分时段监测取得的 1 3组降尘样品进行降尘量和粒度测定 ,结合风速变化情况 ,可将本次尘暴分为尘暴前期和尘暴后期两个过程。降尘量和粒度参数值在尘暴前期和后期都呈现不同特征。结论认为 ,风速是降尘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当风速进一步增大时 ,降尘量反而有所下降。说明北京地区尘暴降尘量除受本地风速影响外 ,还与粉尘浓度等特征有关。尘暴降尘的粒度基本呈双峰态分布。本次尘暴初始降尘主要为细粒径颗粒 ,尘暴前期降尘粒径随风速而变化 ,尘暴后期降尘粒径基本维持在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过程 风速 降尘量 降尘粒度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沙尘暴强度监测的信息可比方法 被引量:41
17
作者 罗敬宁 范一大 +2 位作者 史培军 陆文杰 周俊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4,共7页
综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沙尘暴信息的新方法 ,利用近红外 1 .6 μm波段特性 ,构建了可比沙尘强度指数。研究表明 :利用卫星探测器 1 1 μm ,1 2 μm波段差值进行沙尘暴信... 综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沙尘暴信息的新方法 ,利用近红外 1 .6 μm波段特性 ,构建了可比沙尘强度指数。研究表明 :利用卫星探测器 1 1 μm ,1 2 μm波段差值进行沙尘暴信息识别和提取 ,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但不能刻画沙尘暴强度 ;构建的可比沙尘强度指数 ,能够解决多源遥感数据由于卫星平台、监测时间、监测区域等不同因素导致的监测结果不可比的问题 ;同时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站监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能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刻画沙尘暴强弱分布 ,可以作为沙尘暴定量研究的参数 ,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持续定量地监测沙尘暴的起源、移动、传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遥感技术 多源遥感数据 起源 传输路径 移动 扩散
下载PDF
The compositions,sources,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dust storm from China in spring of 2000 and its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被引量:44
18
作者 Guoshun Zhuang Jinghua Guo +1 位作者 Hui Yuan Chengyi Zh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11期895-901,共7页
The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aerosols in Beijing during the dust storm in the spring of 2000 was -6000 μg · m-3, -30 times as high as that in the non-dust storm days. The enrichment factors of the pollu... The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aerosols in Beijing during the dust storm in the spring of 2000 was -6000 μg · m-3, -30 times as high as that in the non-dust storm days. The enrichment factors of the pollution elements As, Sb and S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dust storm days. This indicated that As, Sb and Se resulted from the pollution sources of those areas, through which the dust storm passed during their long-range transport, in addition to the local pollution sources in Beijing. The enrichment factors of the Pb, Zn, Cd and Cu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in the non-dust storm days, suggesting that the local pollution sources in Beijing area contributed to them mostly. The enrichment factors of elements Al, Fe, Sc, Mn, Na, Ni, Cr, V and Co were close to 1, showing that these elements originated from crust. The concentration of S in the dust storm was -10 μg · m-3,4 times as high as that in non-dust storm. S in the aerosols resulted from the adsorption of gaseous SO2 and the consequ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 storm AEROSOLS particles POLLUTION SOURCES trans- formation global change.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典型沙尘暴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40
19
作者 范一大 史培军 +1 位作者 王秀山 潘耀忠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9-294,共6页
综述了沙尘暴研究的领域和进展 ,提出了利用NOAA/AVHRR数据提取沙尘暴信息和沙尘暴信息密度分割的方法 ,经与气象数据对比验证 ,结果比较满意。结合沙尘暴途经区域的土地覆盖类型和植被覆盖度 ,对我国北方典型沙尘暴与下垫面之间的关系... 综述了沙尘暴研究的领域和进展 ,提出了利用NOAA/AVHRR数据提取沙尘暴信息和沙尘暴信息密度分割的方法 ,经与气象数据对比验证 ,结果比较满意。结合沙尘暴途经区域的土地覆盖类型和植被覆盖度 ,对我国北方典型沙尘暴与下垫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 ,沙尘暴途经地区下垫面的土地利用 /覆盖状况和植被覆盖程度决定着沙尘暴的形成与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土地利用/覆盖 植被覆盖度 中国北方 气象条件 遥感分析 气象数据 下垫面
下载PDF
岱海地区近400年来的“尘暴”事件——来自岱海沉积物粒度的证据 被引量:37
20
作者 金章东 王苏民 +4 位作者 沈吉 张恩楼 王建 陈晔 陈仕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根据高分辨率的岱海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中值粒径和粗颗粒含量 ,结合区域降水、历史记载资料 ,重建了内蒙古岱海地区近 4 0 0年来发生的尘暴事件 .结果表明 ,尘暴事件是受冬、夏季风的相对强弱制约的 .大量尘暴事件频发于小冰期干冷的气候... 根据高分辨率的岱海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中值粒径和粗颗粒含量 ,结合区域降水、历史记载资料 ,重建了内蒙古岱海地区近 4 0 0年来发生的尘暴事件 .结果表明 ,尘暴事件是受冬、夏季风的相对强弱制约的 .大量尘暴事件频发于小冰期干冷的气候条件下 ,表现为中值粒径大 ,粗颗粒含量高 .在转暖的现代气候下 ,尘暴事件很少 ,中值粒径也随之降低 .但是近十几年尘暴事件又呈上升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布 中值粒径 尘爆 内陆湖泊 沉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