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10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渭 赵善池 王平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第1周口服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第2~4周口服兰索拉唑片。... 目的探讨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第1周口服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第2~4周口服兰索拉唑片。观察组患者第1周口服大蒜素胶囊+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第2~4周口服大蒜素胶囊+艾普拉唑肠溶片。停药后复查内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观察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为(1.52±0.5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0±1.20)d(P〈0.05);两组的症状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的五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有较高的根除率,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较高,用药后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较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艾普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隐匿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裴明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2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隐匿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12年12月本院10例LC术中隐匿性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隐匿性穿孔术前全部误漏诊,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隐匿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12年12月本院10例LC术中隐匿性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隐匿性穿孔术前全部误漏诊,均在术中确诊,本组中转开腹6例,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4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症状消失,无再发穿孔。结论对隐匿性十二指肠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炎症轻、穿孔小者可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但多数需要中转开腹处理。术后规则的内科治疗可治愈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十二指肠溃疡 隐匿性穿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急性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娟 冷振玲 马新秋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对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1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11例球后溃疡穿孔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近侧,近球顶部(上曲部)4例,近...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对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1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11例球后溃疡穿孔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近侧,近球顶部(上曲部)4例,近十二指肠乳头7例。后壁穿孔7例,内侧壁穿孔4例。穿孔大小为0.5~1.5 cm。多层螺旋CT表现:局部肠壁缺损,造影剂外漏;穿孔处周围腹膜后积液积气,蜂窝组织炎;局部消化管壁增厚模糊。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方便快捷,可清晰显示球后溃疡穿孔的直接征象及继发改变,准确做出定位定性诊断,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重建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粘膜IL-18,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唐晖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IL- 18,IFN- γ在十二指肠溃疡(DU)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洛赛克、克拉霉素、替硝唑一周三联疗法之前和之后4~6周从十二脂肠溃疡患者球部钳取粘膜组织,应用EL ISA法测定IL - 18,IFN-γ的含量。结果:三联疗法治疗前,DU患... 目的:探讨IL- 18,IFN- γ在十二指肠溃疡(DU)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洛赛克、克拉霉素、替硝唑一周三联疗法之前和之后4~6周从十二脂肠溃疡患者球部钳取粘膜组织,应用EL ISA法测定IL - 18,IFN-γ的含量。结果:三联疗法治疗前,DU患者球部粘膜IL- 18,IFN- γ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 7.76±18.75 ) pg/ ml,(78.2 9±10 .0 1) pg/ ml;(80 .4 1±10 .99) pg/ ml,(2 5 .6 1±7.38) pg/ ml,P<0 .0 1〕,且IL- 18,IFN- γ的含量呈正相关(r=0 .91,P<0 .0 1) ,治疗后IL-18,IFN-γ的含量均显著下降〔(73.34±9.74 ) pg/ ml,(2 3.88±5 .5 5 ) pg/ ml,P<0 .0 1)〕,且IL - 18,IFN-γ的含量也呈正相关(r=0 .92 ,P<0 .0 1)。结论:细胞因子IL- 18,IFN- γ可能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机制中有重要作用。一周三联疗法治疗后,促炎细胞因子IL - 18,IFN-γ的分泌得到有效抑制,为粘膜修复重建创造有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Γ-干扰素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5
作者 周素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0-21,共2页
本文报道用奥美拉唑每日口服20mg,治疗活动性溃疡3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28例,胃溃疡(Gu)10例,Du4周愈合率为100%,Gu6周愈合率为90%,疼痛缓解迅速,3天内疼痛缓解率为90%,最短为1天。
关键词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