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43
1
作者 谭虎 +1 位作者 梁德生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miemusculardystmphy.DMD)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在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500。DMD是由于Xp21.2区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DMD)突变所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对称性...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miemusculardystmphy.DMD)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在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500。DMD是由于Xp21.2区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DMD)突变所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由于呼吸肌和心肌受累,通常在30岁前死亡。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为93.1%的患者找到遗传学病因,为早期治疗和指导家庭成员的生育奠定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这些家庭再次生育DMD患儿。本指南结合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指南共识,总结了DMD相关的医学遗传学知识和临床处置要点,期望能给予临床工作者帮助,为DMD患者及其家庭提供规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基因检测 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Inflammation and cardiac dysfunction during sepsis, muscular dystrophy, and myocarditis 被引量:25
2
作者 Ying Li Shuping Ge +1 位作者 Yizhi Peng Xiongwen Chen 《Burns & Trauma》 SCIE 2013年第3期109-121,共13页
Inflam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diac dysfunction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Acute systemic inflammation occurr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trauma,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causes cardiac dysfunction... Inflam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diac dysfunction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Acute systemic inflammation occurr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trauma,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causes cardiac dysfunc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mortality in these patients. Acute sepsis decreases cardiac contractility and impairs myocardial compliance. Chronic inflammation such as that occurring in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shy and myocarditis may cause adverse cardiac remodeling including myocyte hypertrophy and death, fibrosis, and altered myocyte function. However, the underlyi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inflammatory cardiomyopathy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probably due to multiple factors involved. Potential mechanisms include the change in circulating blood volume;a direct inhibition of myocyte contractility by cytokines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interleukin (IL)-1?);abnormal nitric oxide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ignaling;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abnormal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and reduced calcium sensitivity at the myofibrillar level and blunted ?-adrenergic signaling. 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recent advances in diagnostic technology,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inflammation-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 INFLAMMATION SEPSIS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cardiac dysfunction CONTRACTILITY
原文传递
A different spectrum of DMD gene mutations in local Chinese patients with 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被引量:21
3
作者 Ivan Fai-man Lo Kent Keung-san Lai +1 位作者 Tony Ming-for Tong Stephen Tak-sum Lam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3期1079-1087,共9页
Backgroun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re X-linked recessive, allelic disorder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look into the spectrum of DMD gene mutations in Hong Kong Chi... Backgroun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re X-linked recessive, allelic disorder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look into the spectrum of DMD gene mutations in Hong Ko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Duchenne or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and to study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Chinese DMD MUTATION DELETION DUPLICATION
原文传递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成 冯慧宇 +20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肖露露 姚晓黎 陈纯 叶欣 曾缨 卢锡林 文剑明 张为西 李中 冯善伟 徐宏贵 黄科 周敦华 陈维 谢有梅 席静 张萌 黎阳 刘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比较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患者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其肌肉再生、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以及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例经基因分析和肌肉活检及抗肌萎缩蛋白检测确诊的、已丧失... 目的比较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患者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其肌肉再生、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以及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例经基因分析和肌肉活检及抗肌萎缩蛋白检测确诊的、已丧失行走能力的DMD患儿,经HLA配型,在脐血库中寻找到一个全相合的脐血供体。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预处理后进行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A和骁悉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reaction,GVHD)。同时定期检测原发病的生化指标如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造血重建的植入证据(血型转变、肌肉和血液系统的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缺陷基因是否纠正、新生肌肉是否出现、肌肉中抗肌萎缩蛋白是否表达和运动功能是否改善。结果(1)中性粒细胞在脐血干细胞移植后第15天(+15天)达到0.5×109/L,白细胞在+25天达正常水平;血小板于+22天达到20×109/L;血红蛋白维持于85~100g/L。术后140天骨髓穿刺提示三系生长旺盛;(2)移植后140天血型转为供体AB型。至今没有出现移植物抗宿主反应。(3)术后18天、30天、43天、55天、74天、233天患者外周血DNA和术后140天、183天、235天骨髓细胞DNA经PCRSTR检测为供者独立植入;(4)患儿术后60天取外周血做基因分析,显示19号缺失的外显子得到完全纠正,患儿转变为正常基因型;(5)患儿在移植后75天的肌肉活检可见新生肌管形成,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呈弱阳性,少数为强阳性反应,DNA分析:供者基因DNA占1%~13%;移植后126天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阳性的肌纤维明显增多,供者基因DNA上升至2.5%~25%;(6)患儿血清CK从移植治疗前的5735U/L降至274U/L;(7)术后100天体检发现患儿肌力略有改善,肢端温暖。结论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DMD,可在移植后短期内重建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干细胞移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抗肌萎缩蛋白 造血功能
原文传递
非缺失/重复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致病点突变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申本昌 张成 +5 位作者 陈松林 孙筱放 李少英 姚晓黎 王淑辉 卢锡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检测非缺失/重复突变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的致病点突变。方法对6个家系的6个无关DMD男性患者的DMD基因的79个外显子及5′-、3′-非翻译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 目的检测非缺失/重复突变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的致病点突变。方法对6个家系的6个无关DMD男性患者的DMD基因的79个外显子及5′-、3′-非翻译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进行突变筛查。结果6例非缺失/重复突变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检测出了5例患者的致病点突变,即697-698insGT,C616T,G1255T,C4279T和C2302T。第1个点突变引起移码突变,后4个致病点突变引起翻译的提前终止,最终导致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3除致病点突变外,在第39内含子还发现1个T5586+61A点突变;患者5还检测出了一个位于第8外显子的错义突变;而没有检出致病点突变的患者6,发现了2个外显子突变及2个内含子序列点突变,即C2168+13T、G5234A、C5280T和5740-13dupG。所有检出的突变有7个点突变未见报道。结论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测序,可用于检测DMD患者的点突变,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c肌营养不良症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双向PCR特异位点扩增 点突变
原文传递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被引量:13
6
作者 申本昌 张成 +1 位作者 孙筱放 李少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技术检测过的患者的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对先证者的23位女性亲属进行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检测。结果DHPLC技术和MLPA法均检测出11位先证者具有DMD基因缺失突变,3位先证者具有DMD重复突变;MLPA法除能更精确地检测出上述突变外,还检测出DHPLC法未检测出的两位患者的DMD基因存在缺失突变。16个家系中18位可能的女性携带者中,12位经检测为缺失/重复突变携带者。两种方法均未检测到6位先证者及其女性亲属DMD基因具有缺失/重复突变。结论与DHPLC法和传统的多重PCR方法相比,MLPA法检测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位置更为准确。MLPA法可用于检测先证者及家系中女性携带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
下载PDF
杜氏肌营养不良与贝氏肌营养不良常规MRI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卜姗姗 肖江喜 +1 位作者 朱颖 王朝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7-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鉴别诊断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和贝氏肌营养不良(BM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抗肌萎缩蛋白病697例患者的臀部及大腿肌肉影像学资料,比较DMD与BMD影像学征象的异同。结果 DMD与BMD患者肌肉脂肪浸润的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常规MRI鉴别诊断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和贝氏肌营养不良(BM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抗肌萎缩蛋白病697例患者的臀部及大腿肌肉影像学资料,比较DMD与BMD影像学征象的异同。结果 DMD与BMD患者肌肉脂肪浸润的分布规律一致,DMD总体脂肪浸润程度高于BMD(P=0.034),且以臀大肌、股直肌、缝匠肌为著;肌肉总体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但DMD大腿后群肌肉及缝匠肌的水肿明显高于BMD。DMD与BMD患者肌肉萎缩及肥大的选择性受累规律一致,BMD股外侧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半膜肌及股二头肌长头萎缩频率明显高于DMD(P<0.05);DMD与BMD患者肌肉的肥大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可鉴别诊断DMD与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肌营养不良 贝氏肌营养不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顺昌 彭运生 贺敬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肌酸激酶随病程进展而不断变化。该研究旨在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临床已确诊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血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例,通过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 目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肌酸激酶随病程进展而不断变化。该研究旨在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临床已确诊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血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例,通过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结果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在3—5岁达到峰值,以后随病程进展和年龄增加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为8.7%。结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在3—5岁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逐年下降,这种变化规律可以反映肌纤维坏死速率和病程进展速度,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血清肌酸激酶 变化 规律 儿童
下载PDF
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临床和基因变异97例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贺影忠 韩凤 +2 位作者 王纪文 王剑 郁婷婷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患儿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总结并分析97例DMD病例的基因突变热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通过基因检查随访确诊为DMD的患儿97例,对其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患儿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总结并分析97例DMD病例的基因突变热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通过基因检查随访确诊为DMD的患儿97例,对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和基因突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7例中男96例,主要以喂养困难、肌酶增高和肢体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等肌酶均明显升高。通过组合的高通量检测技术检查DMD基因多为大缺失,共62例(63.92%),大重复突变11例(11.34%),24例(24.74%)发生点突变。所有的突变可发生在基因的任何位置,但是有两个缺失的热点区域:位于基因的中央区外显子45~55区共45例,占大缺失突变的72.58%;位于5’端外显子2~19区12例,占大缺失突变的19.35%。结论喂养困难、肌酶增高和肢体无力为DMD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肌酶明显增高者DMD基因应及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抗肌萎缩蛋白 糖皮质激素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6例临床和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旭 吴迪 +1 位作者 方方 姜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总结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征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及门诊6例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儿临床表征、辅助检查结果,应用外显子捕获技术结合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法(... 目的总结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征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及门诊6例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儿临床表征、辅助检查结果,应用外显子捕获技术结合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法(NGS)确定基因缺失的范围。结果 6例患儿均为男性,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由于受累区域基因缺失片段大小不同,致使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甘油尿症及杜氏型肌营养不良为典型表现的该综合征临床症候群也不尽相同。6例患儿均以进行性皮肤色素沉着起病,尿代谢筛查显示甘油显著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升高,以及磷酸肌酸激酶显著升高。结论 NGS技术明确X染色体Xp21区域缺失范围,明确致病基因,为临床难以确诊的Xp21临近基因缺乏综合征提供了新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法 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甘油激酶缺乏症 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应用PCR技术对4例DMD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莉 王涛 +3 位作者 康冰 方东 廖世秀 王应太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建立规范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产前基因诊断程序。方法:通过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判断胎儿性别,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个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中先证者dystrophin基因缺失热区内16个外显子是否缺失,并对胎儿进行相应外显... 目的:建立规范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产前基因诊断程序。方法:通过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判断胎儿性别,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个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中先证者dystrophin基因缺失热区内16个外显子是否缺失,并对胎儿进行相应外显子检测;对家系成员和胎儿进行第45、49、50内含子以及5’和3’端短片段串联重复序列的基因连锁分析。结果:2例胎儿为正常男性,1例胎儿为正常女性,1例男性胎儿获得风险染色体。结论:在规范的检测程序和有效的质量控制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缺失检测结合连锁分析能准确地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且是目前最有效的实验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产前诊断 连锁分析 多态性
原文传递
应用二核苷酸重复多态DMD产前基因诊断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春莲 林长坤 +3 位作者 武盈玉 姜莉 曲陆荣 孙开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应用二核苷酸重复多态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诊断,探讨DMD产前基因诊断方案及其可行性。方法: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初步分析Dystrophin基因内含子49和45的(CA)n多态分布... 目的:应用二核苷酸重复多态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诊断,探讨DMD产前基因诊断方案及其可行性。方法: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初步分析Dystrophin基因内含子49和45的(CA)n多态分布的基础上,以Dystrophin基因5′端(CA)n多态和内含子45,49,50以及3′端(CA)n多态为遗传标记,单体型连锁分析的同时直接检测缺失相结合的方法。结果:Dystrophin基因内含子49和45的(CA)n多态共检测到7个和6个等位片段,实际检出的杂合子率为86.6%和73%;在东北地区首次成功地完成了8个家系9例DMD产前基因诊断。结论:该方法不分缺失型和非缺失型一步完成诊断,是临床产前基因诊断较理想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 肌营养不良症 二核苷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MD模型鼠的肌组织dystrophin/utrophin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中 张成 +2 位作者 谢有梅 陈国俊 刘晓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4-297,i004,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MD)动物模型dko小鼠后肌组织dystrophin/utrophin的表达情况。方法用体外培养纯化的第5代MSC经尾静脉移植治疗dko小鼠,移植后5、10、15、20周分别取实验鼠腓肠肌组织做荧光...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MD)动物模型dko小鼠后肌组织dystrophin/utrophin的表达情况。方法用体外培养纯化的第5代MSC经尾静脉移植治疗dko小鼠,移植后5、10、15、20周分别取实验鼠腓肠肌组织做荧光免疫组化检测dystrophin/utrophin的表达,计算阳性纤维的平均光密度。结果传3代以上呈集落生长的MSC均一性好,静脉移植免疫反应低。移植后5~20周dko小鼠肌膜组织dystrophin/utrophin免疫荧光表达强度有随着时间逐渐递增的趋势,移植15周前后肌膜荧光带光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35)。结论MSC在体内外均具有强大的可塑性,通过血液循环MSC可趋向病变肌组织,并分化为表达dystrophin/utrophin的肌纤维,干细胞移植对dko小鼠肌萎缩组织有一定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骨髓 间质于细胞 移植
下载PDF
DMD患者骨骼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改变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琳 郭玉璞 +2 位作者 邹丽萍 赵燕环 任海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及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临床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DMD患者骨骼肌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改变进... 目的探讨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及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临床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DMD患者骨骼肌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25例年龄在4岁以上的患儿多有比较典型的DMD临床表现,而11例4岁以下患儿症状比较轻。肌肉病理显示15例早期改变,17例中期改变,4例晚期改变,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相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36例患者的肌肉标本均有严重的dystrophin缺失,其中9例完全缺失,10例部分肌纤维膜有微弱着色,17例极少数肌纤维膜清楚着色,dystrophin的表达分级与病理改变分期及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检查dystrophin在肌纤维膜上的表达对DMD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但临床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年龄和病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抗肌萎缩蛋白 肌肉活检
下载PDF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一娴 李昌盛 +1 位作者 王蓓蕾 党素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1期56-59,共4页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由于DMD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过程逐渐深入地认识,近年来研究者从多方面探索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和效果,包括抑制炎症、调节钙水平、促进肌...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由于DMD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过程逐渐深入地认识,近年来研究者从多方面探索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和效果,包括抑制炎症、调节钙水平、促进肌肉生长、抗纤维化等对症治疗药物,辅助训练设备,基因替代、外显子跳跃、基因编辑等基因治疗方案,以及干细胞治疗。本文综述了DMD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干细胞治疗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dystrophin^(-/-)/utrophin^(-/-)鼠运动功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成 陈松林 +3 位作者 刘晓蓉 黄文 张为西 卢锡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dystrophin/utrophin gene double knock-outmice,dko鼠)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获取4~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 d,以1.0×10~7/只静脉移植到经7Gy γ射线预... 目的 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dystrophin/utrophin gene double knock-outmice,dko鼠)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获取4~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 d,以1.0×10~7/只静脉移植到经7Gy γ射线预处理的dko鼠(7~8周龄)。8~9周后,检测移植鼠运动功能、肌电图及肌肉组织dystroph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骨髓干细胞移植8~9周后,11只dko鼠牵引运动坠落次数为(3.09±2.47)次,与对照组(非移植组)dko鼠(16.78±3.6)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肌电图指标中,动作电位时限和最大收缩电位波幅分别为(4.99±1.62)ms,和(2872±1474.33)μV,与对照组(3.69±0.40)ms和(1210.00±551.00)μV比较,有显著改善;其肌肉组织有7%肌纤维表达了dystrophin蛋白。结论 静脉移植同种、同系鼠骨髓干细胞后,dko鼠的运动功能、电生理有了显著改善;其部分骨骼肌细胞有缺失蛋白的表达。提示干细胞移植治疗DMD有较理想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症 dko鼠 骨髓干细胞移植 蛋白表达
下载PDF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淑 吴士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897-903,共7页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由肌营养不良蛋白缺失引起的致死性的X连锁遗传性疾病。典型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肌肉坏死、变性、再生、脂肪化和炎症反应。目前关于DMD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包括标准治疗及护理,基因疗法,肌肉生长修复以...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由肌营养不良蛋白缺失引起的致死性的X连锁遗传性疾病。典型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肌肉坏死、变性、再生、脂肪化和炎症反应。目前关于DMD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包括标准治疗及护理,基因疗法,肌肉生长修复以及对症治疗药物。本文总结DMD的现有疗法,以期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 治疗
下载PDF
Molecular Analysis-Base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6
18
作者 Hui-Hui Zhao Xue-Ping Sun +8 位作者 Ming-Chao Shi Yong-Xiang Yi Hong Cheng Xing-Xia Wang Qing-Cheng Xu Hong-Ming Ma Hao-Quan Wu Qing-Wen Jin Qi Ni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7期770-775,共6页
Backgroun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re common X-linked recessive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dystrophin gene.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Backgroun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re common X-linked recessive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dystrophin gene.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 and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 are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for detecting dystrophin gene mutations, This study aimed to contrast the two methods and discern the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DMD/BMD in Eastern China. Methods: We collected 121 probands, 64 mothers ofprobands, and 15 fetuses in our study. The dystrophin gene was detected by multiplex PCR primarily in 28 probands, and MLPA was used in multiplex PCR-negative cases subsequently. The dystrophin gene of the remaining 93 probands and 62 female potential carriers was tested by MLPA directly. In fetuses, multiplex PCR and MLPA were performed on 4 fetuses and 10 fetuse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sequencing was also performed in 4 probands with negative MLPA. Results: We found that 61.98% of the subjects had genetic mutations including deletions (50.41%) and duplications (11.57%). There were 43.75% of mothers as carriers of the mutation. In 15 fetuses, 2 out of 7 male fetuses were found to be unhealthy and 2 out of 8 female fetuses were found to be carriers. Exons 3-26 and 45-52 have the maximum frequency in mutation regions. In the frequency ofexons individually, exon 47 and exon 50 were the most common in deleted regions and exons 5, 6, and 7 were found most frequently in duplicated regions. Conclusions: MLPA has better productivity and sensitivity than multiplex PCR. Prenatal diagnosis should be applied in DM D high-risk fetuses to reduce the disease incidence. Furthermor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physicians to inform female carriers the importance of prenat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YSTROPHIN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enatal Diagnosis
原文传递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基因表型的关联 被引量:7
19
作者 季苏琼 李悦 +2 位作者 王琼 孟丽娟 卜碧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1期31-34,45,共5页
目的:分析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DM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结果:患者多表现为肢体无力、走路姿势异常,发育迟缓,部分患者伴智力下降,心脏功能减退... 目的:分析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DM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结果:患者多表现为肢体无力、走路姿势异常,发育迟缓,部分患者伴智力下降,心脏功能减退等。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发现基因检测无异常4例(7.69%),DMD基因缺失40例(76.9%),重复8例(15.3%)。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45~55 22例(40.74%),2~19区域10例(19.23%)。48例基因异常患者中,符合阅读框架原则42例(87.5%)。结论:基因缺失的大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不大,病情严重程度关键取决于突变是否会破坏阅读框结构。基因突变越接近5'端对智力的影响越轻,越接近3'端对智力的影响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基因 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 基因缺失 基因重复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神经肌肉罕见病DMD进行分类预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章鸣嬛 陈瑛 +1 位作者 沈瑛 马军山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为早期诊断和检测神经肌肉罕见病——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MD),设计了一组分类预测试验.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DMD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磁共振图像(MRI)进行小波分解;其次,从所得的分解图像中提取出若干纹理特征参数并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再... 为早期诊断和检测神经肌肉罕见病——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MD),设计了一组分类预测试验.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DMD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磁共振图像(MRI)进行小波分解;其次,从所得的分解图像中提取出若干纹理特征参数并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再基于这些纹理特征参数,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试验图像进行分类预测.试验结果显示,若选择适当的小波分解尺度、分类器核函数和相关参数组合,则MRI图像的分类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可达96.9%,97.3%和97.1%.该处理方法有望为临床提供客观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可作为DMD罕见病无创检测的尝试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兴氏肌营养不良 无创检测 磁共振图像 纹理特征 小波变换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